又一行業「遇冷」,《讀者》、《故事會》這些老牌雜誌沒人看了?

2020-12-20 聚富財經

隨著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現如今手機已經非常普及了,國人除了上班時間,休息時間幾乎都在看手機。主要是看視頻、看小說,打遊戲。但在手機還沒有普及的時候,很多人是非常青睞「紙媒」的,例如《知音》、《讀者》、《故事會》等等,相信很多朋友的家中都有這些期刊讀物,而在當時,這些期刊也是隨處可見的。那麼,現如今紙媒發展如何呢?

其實,這些老牌雜誌在90年代的時候,是非常「火爆」的,也可以說是人們打發時光的「神器」,尤其在火車上、地鐵上,幾乎都能看到有人在看這類雜誌。有網友還表示,這些雜誌承載了自己的青春,滿滿的回憶感。但現如今由於網際網路的衝擊,這些老牌雜誌已經風光不再了!

最初紙媒剛剛登陸市場的時候,吸引了非常多的消費者,並在全國掀起了一陣「雜誌風」,全國的期刊讀物如雨後春筍般湧現了出來,當時知名的紙媒有甘肅的《讀者》、武漢的《知音》、上海的《故事會》等等,而這些紙媒的崛起,也是全國的文壇迎來了快速的發展時期。至於這些雜誌為什麼會如此火爆,相信看過的朋友都知道。

先來說下《讀者》吧,讀者的內容相對通俗易懂,並且還有不少「雞湯美文」,受到了不少中學生的青睞,就連不少語文老師,也推薦學生多看看《讀者》。但《讀者》是1981年創刊的,經歷了十幾年的發展,《讀者》在1995年的時候,發行量突破了4萬本,還一躍成為了全國同類期刊的第一名。

到了2000年的時候,讀者利用自身優勢,還成功進入了臺灣等地區,發行量也實現了持續的增長。相比《讀者》,《故事會》的創刊時間是比較早的,在1963年的時候就創刊了,但與《讀者》不同,《故事會》的內容主要是一些笑話、故事,包括一些民間傳說、都市愛情等等,很快就收穫了非常多的讀者。1985年的時候,《故事會》的發行量就達到了760萬冊。

但對於《故事會》而言,賺錢的方式還是比較多的,一部分是期刊的發行量,還有一些廣告等收入,看過《故事會》的朋友都知道,翻開《故事會》的封皮,映入眼帘的就是各種各樣的廣告,這也是《故事會》的收入來源之一。但現如今市面上幾乎已經看不到了,而人們看小說的方式,也轉移到了線上領域,並用手機看。

不得不說,手機的不斷發展,確實改變了人們的閱讀習慣,現如今電子書正在不斷的取代「紙質書」的地位,人們幾乎很少去書店了,並且城市中的報刊亭也在不斷的減少,未來可能還會逐漸消失。截止到2019年,國內成年人平均閱讀紙質書的量還不到5本,而手機的使用時間則超過了100分鐘以上。

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確實導致這些雜誌失去了往日的光彩,同時,紙媒停刊也已經是習以為常的一件事情了,對於這些紙媒而言,也「迫不得已」走上了轉型的道路,《讀者》還成為了國內的期刊第一股,雖然嘗試了不少方法,但並沒有取得很好的效果。對於《故事會》、《讀者》這些老牌的雜誌社而言,轉型之路,可能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本文由聚富財經原創出品,未經許可,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相關焦點

  • 美國老牌雜誌《讀者文摘》正轉型自救
    核心提示:  網際網路產物的繁衍與社交媒體的蓬勃發展,快速蠶食著《讀者文摘》的發行和利潤。資本的介入並沒能挽救《讀者文摘》,相反,資本本身也存在不少泡沫。只有簡化國際業務、降低負債並重點經營北美市場,該刊才能向數碼傳媒轉型,起死回生。
  • 《音樂天堂》復刊:老牌音樂雜誌進軍新媒體
    就在去年下半年,原先的《音樂天堂》核心成員@胡思客(老牌刊物《音樂天堂》主編,著名樂評人,也是現在《音樂天堂全媒體》的老闆,名字取自老牌樂隊Huskerdu的音譯,資深樂迷對這個名字一定不陌生)和李文楓(前《音樂天堂》主編),加上一些資深讀者組建了新的團隊,創辦了全新的《音樂天堂》。為什麼要做一本音樂雜誌?
  • 老牌雜誌《三聯生活周刊》怎麼做知識付費?
    老牌雜誌《三聯生活周刊》怎麼做知識付費?最近,又一個知識付費 APP 在蘋果商店和各安卓市場上線,不過這個新的入局者不是某家創業公司,而是老牌雜誌《三聯生活周刊》。一個由傳統媒體推出的知識付費平臺是什麼樣子?36kr記者下載了這一APP。記者發現:雖然它上線不久,但付費內容體系已經相當完備:在第二頁 「 訂閱 」 部分,可以看到 「 中讀小課 」 和 「 中讀專欄 」、「封面故事」 。
  • 《讀者》:一本國民雜誌的傳奇之旅
    因為雜誌來自甘肅,新華書店一開始不想要,覺得不會是好貨。看來,那時候就存在地圖炮了。誰也沒想到,後來它會成為全國銷量最大的雜誌,影響幾代人。01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後,萬象更新,人們多年受壓抑的心得到釋放,對知識如饑似渴。
  • 這些新聞雜誌網站建起付費牆 讀者為啥願意買單
    美國知名網絡雜誌Slate推出了付費版播客,兩年新增用戶16000人;荷蘭付費閱讀平臺Blendle推出單篇閱讀付費模式,海外市場擴展如火如荼;Tipsy雜誌集合網站推出人性化便捷支付,形式新穎獨特……  以《華爾街日報》為代表的國外老牌媒體,自2000年初始,就紛紛試水「付費牆」模式;擁有「不老神話
  • 向讀者朋友推薦一款雜誌APP
    2018-03-07 名刊會 90後不在拉風讀者朋友,你好!不知大家注意到沒有,「」公眾號已經很久沒做過廣告了。
  • 讀者來稿 l 我與《世界知識》雜誌
    親愛的讀者朋友們,今年9月16日是《世界知識》的85歲生日。走過85年的風風雨雨,對於一本不算那麼大眾化的國際時政刊物來說,其承載的意涵無以言表。為紀念這個對《世界知識》來說極其重要而特殊的日子,前段時間我們發起了徵文活動,請讀者朋友寫下與《世界知識》的故事。從今天開始,本公眾號將陸續刊登讀者的來信。需要特別說明的是,除了為部分沒有標題的來信添加標題外,我們保持了來信的原貌。
  • 《讀者文摘》全球主編:債權人同意我們重建雜誌
    所以,全世界的編輯或許會搞不清楚,當我看到新聞,說讀者文摘雜誌受到困擾,我就會感到很沮喪。因為事實上雜誌是正常的,經營順利的。雜誌在持續開展業務,例如發起新的版本,關注讀者興趣等等。 網易財經: 讀者文摘最新的財務狀況?
  • 知識付費又添新玩家,這一次是老牌雜誌《三聯生活周刊》
    最近,又一個知識付費APP在蘋果商店和各安卓市場上線,不過這個新的入局者不是某家創業公司,而是老牌雜誌《三聯生活周刊》。一個由傳統媒體推出的知識付費平臺是什麼樣子?36kr記者下載了這一APP。記者發現:雖然它上線不久,但付費內容體系已經相當完備:在第二頁「訂閱」部分,可以看到「中讀小課」和「中讀專欄」、「封面故事」。
  • 雜誌《故事會》:90後的童年陰影,20年前的內容簡直「不堪入目」
    人的年紀隨著時光一去不復返,但總有一些記憶定格在腦海深處,平時想不起來,但或許就是一個玩具、一本漫畫、一首歌,那一瞬間就牽扯出無數的回憶,而今天要說的便是一本在如今看來有點少兒不宜的雜誌——《故事會》。
  • 小學生如何給雜誌投稿優秀作文?《故事作文》編輯答讀者問
    答:《故事作文》創刊於1971年,由讀者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主辦。《故事作文》聯繫了國內知名的兒童文學作家,刊載了這些作家包括童話、校園故事、幻想故事、荒誕故事等題材在內的最新作品。作文部分根據小學高、低年級孩子認知特點的不同,低年級版開設了「寫話」欄目,高年級版安排了「記敘文」「想像故事」「我的小詩」等欄目。
  • 沒想到,一本叫「讀者」的雜誌,快40歲了
    這一年的秋天,甘肅人民出版社總編輯曹克己將辦一本新雜誌的任務交給了兩個資歷尚淺的年輕人,蘭大的胡亞權和清華的鄭元緒。 缺乏經驗的兩個人為辦一本什麼樣的雜誌,苦苦思索、思想碰撞著,後來閉門造車無果的兩人在到出版社的圖書館產生了靈感——辦一本報刊雜誌的精華選編在一起的綜合文摘雜誌。
  • 「雜誌客」雜誌行業的十大雜誌品牌
    在報紙和期刊中,雜誌是一個特殊而又普遍的存在。許多人喜好看雜誌。一方面,他們培養良好情操。一方面,增加知識,開闊眼界,豐富的知識和內容讓男女老人小孩都特喜歡。在現在市場上雖然不受關注,但總有一群人鍾情雜誌。那麼,在雜誌行業哪個品牌的雜誌好呢?編輯給大家帶來了下面的推薦。
  • 《讀者文摘》:積重難返還是青春再現?
    1922年創辦的美國《讀者文摘》雜誌憑藉這種「心靈雞湯」訴求的廣告函不但徵服了1/3的美國人,也創造了世界雜誌發行史上的奇蹟。「親愛的讀者:有一位古波斯詩人曾說過,如果你有兩角錢,一角拿來買麵包,另一角用來買心靈的風信子。」
  • 500字起、300元/千字:《讀者》雜誌九月故事約稿函
    但同樣發生重大改變的是,在這短短數個月中,興起很多新行業、新職業,也有很多原有行業走向落寞。更新換代的速度令人詫異,成功的機遇和因遲鈍而被淘汰的危險並存。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怪的時代,不是嗎?對於很多人,決定你走入什麼行業,從事什麼職業的關鍵在於高等學歷專業的選擇。
  • 什麼是兒童雜誌?為啥要讀兒童雜誌?
    或者說還沒有培養出來閱讀習慣的孩子來說,兒童雜誌閱讀不失為一種好的過渡期的選擇;那麼,都應該給孩子看哪些雜誌呢?其實,國內的兒童雜誌已經發展了很多年,屬於一個非常成熟的行業;許多雜誌比如《小獼猴》、《嬰兒雜誌》、《大灰狼》等,想必承載了幾代人的童年回憶吧;雜誌因為圖文並茂、頁數比較少、新聞時事性質強於圖書等特點,兒童閱讀起來要比文字類圖書容易的多,推薦家長們對於閱讀還沒養成習慣的孩子,試試給他讀雜誌;
  • 雜誌訂閱開啟:孩子需要看雜誌的五大理由
    先說價格,精裝繪本定價在40元上下,很多孩子是故事的高需求寶寶,據說一個晚上要供應三四個故事才表示滿足,這時候故事類繪本類的雜誌就太划算了!很多雜誌的內容都是「新鮮出爐還來不及變成圖書」。長期看雜誌,你會變成了解某個領域的行家,比如你比其他小朋友和家長更早知道繪本創作名家,更早知道一些當紅大科學家,而不是只會說愛因斯坦居裡夫人。
  • 獲獎名單公布 | 南周讀者故事精選
    8月上旬,我們發出了一個「尋找老讀者」的活動。文章發出後,收到了幾百位讀者留言的故事。書信短短,情誼綿綿。每份留言背後都是一個讀者長長乃至半生的故事。有的故事講述了南周相伴的二十年。從青春懵懂到如今兒女雙全,南周和一代人的共同成長。有的故事從高中生涯說起。
  • 受疫情影響,美國老牌雜誌《花花公子》宣布停刊!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諸多行業都迎來了不同程度的「洗牌」,有的在絕境中看到機會,加速轉型,有的則是倒在了血泊之中,一蹶不振。其中就包括有著67年歷史的著名雜誌《花花公子》在幾日前對外宣布停刊,將徹底告別紙質時代,今後或轉型為電子刊業務。
  • 安迪沃霍爾的雜誌停刊?小眾又好看的雜誌還有這些!
    所以這裡同時推薦一下他們的Instagram和官網,雜誌的編輯們會在上面更新時尚、文化相關的見解。這樣一來不僅時效性更強,也方便了那些無法購買到《Dansk》的讀者了解雜誌資訊。但主編Penny Martin說過:「我們只和認同並尊重我們獨立價值觀的企業合作,他們必須知道我們的雜誌會花大篇幅用在長文章和排版設計上,沒那麼多空間給他們展示產品。」這樣的辦刊理念使得《The Gentlewoman》成為了少數兼顧廣告收入和卓越內容的刊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