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負債高達22億美元,曾經是全球發行量最大的雜誌,美國《讀者文摘》正在申請破產保護。《讀者文摘》計劃出讓部分的經營權來減輕負債,進行全球重整。
創刊於1922年的《讀者文摘》目前擁有50個版本,涉及21種語言,在全世界79個和地區銷售。2009年4月,《讀者文摘》在中國市場推出《普知Reader’sDigest》。
是傳承還是變革,是據守還是突圍?《讀者文摘》進行著艱難的選擇。
接下來,財經訪談間帶著您走進《讀者文摘》副總裁全球主編佩姬·諾思羅普(Peggy Northrop),走進87歲《讀者文摘》的內心深處。
網易財經: 能給網友介紹一下公司的現狀嗎?
佩姬·諾思羅普: 對於讀者文摘公司,最新的消息是依據美國破產法的第十一章,正在申請破產保護。這或許讓美國和世界的記者感到困惑。如果我把它們總結起來,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依據美國的破產保護法,在公司需要重建的時候,可以提出破產保護申請。這對於我們公司不是操作層面上的問題,我們公司在正常的運轉,職員和往常一樣正在開展業務。我們真正的問題,包括很多美國人捲入這個問題,是前管理層有太多的貸款,使我們的公司過度私有化。
就像你有一處有兩筆大量抵押貸款的房子。為了保持我們公司未來幾年的健康運營,需要我們做的最重要的事情是,重新與我們的債權人溝通,保持良好的關係。我們的好消息是儘管我們進入了破產保護程序,我們得到了80%的債權人的同意和支持。我們在進入破產保護程序之前和債權人進行了商議,與債權人達成了一致,在去見法官之前完成了這一切。法官說,是的,我明白。這是個好主意。我批准你們的重組。事實上,重組的過程很有序的,進展得很快,我們感動於美國法庭的重組過程。所以,只要我們不到最後的時刻,我們就不會關閉和大量地改變生意。這會對我們生意的擴張帶來困難。
我們面臨借款太多,這的確是一個問題。在公司出售的時候,前管理層使公司私有化,使用其他人的資金。公司合併了一些生意。在他們的幫助下,公司取得了更大的利潤。但是他們沒有充分考慮到的是美國和世界經濟的建設。我們那時的確擔負了太多。因此,這是真正的問題,而不是公司的健康運營層面上的問題。所以,全世界的編輯或許會搞不清楚,當我看到新聞,說讀者文摘雜誌受到困擾,我就會感到很沮喪。因為事實上雜誌是正常的,經營順利的。雜誌在持續開展業務,例如發起新的版本,關注讀者興趣等等。
網易財經: 讀者文摘最新的財務狀況?
佩姬·諾思羅普: 需要理解的是,破產保護(BankcruptcyFiling)僅僅會對美國市場產生影響,並不會對國際運營產生影響,那是美國資產負債表的問題,我們介入破產保護是作為融資健康的一種保護措施,被稱作預先安排的破產,事先會告知所有債權人,在8月24日我們進入了破產程序,80%債權人都同意了我們的重組計劃,並快速高效的完成了重組進程,並嚴格消除了對美國市場的影響,對於我們這些工作的人,我們更加謹慎的經營我們的業務,特別是對於全球市場並不會產生任何影響。
我們的債權人一致同意我們重建雜誌,因此,這只是公司金融上的問題,和我們的經營沒有關係。我們的生意進展正常。當然現在我們的經營很緊,我們關注每一分錢,就像眼下其他公司一樣,但我們經常這樣。我們希望成為一個健康運轉的公司。我們現在有能力,同時大量改進我們不好的地方。我們認真對待我們的債權人,他們充分的了解我們的公司,而且和我們有著同樣的目標,使我們成為一個資金上健康運轉的公司。
網易財經: 所有美國讀者擔心破產會對雜誌風格產生影響,特別是雜誌的內容,您可以為我們簡單介紹一下嗎?
佩姬·諾思羅普: 申請破產和重組後,我們不會改變自己的內容和形式。我們有著強壯的DNA,我們全世界的讀者對於雜誌的評論和他們往常一樣。我們致力於使每個讀者,包括中產階級的讀者的生活,使他們生活得更好,這讓我們全世界的讀者很欣賞。為了他們自己和他們的家人。他們喜歡的事實是我們覆蓋了廣闊而不同的世界,他們始終能從雜誌中找到價值觀。
網易財經: 如今很多年輕人都不太愛看雜誌,喜歡通過網際網路獲得信息,他們可能不再關注經濟政治文化等內容,而是更多的關注流行文化,您如何看待這一點?
佩姬·諾思羅普: 在吸引年輕人的眼球方面,首先我們得意識到他們的存在,了解他們的閱讀習慣。在吸引年輕人的注意方面,我們花費很大精力的,也是我關於讀者文摘想強調的就是我們的全球網站的平臺。我們通過很多形式使大家能在網上閱讀信息。
我們的網站已經獲得電子閱讀器(KindleDevice)的入口,據我所知亞馬遜網已經開始運作一種國際無線網絡,我們是KindleDevice上的前三名的雜誌,那是付費的內容,我們也開發多媒體下載功能。可以提供打包下載讀者文摘上的內容,因此我們有很多計劃將讀者文摘的內容以各種方式呈現。
我並不認為年輕讀者就不喜歡看雜誌,事實上,我們的研究發現,在世界範圍內,無論針對什麼年齡的讀者,對雜誌上的故事進行排名,前三甲的類型都是一樣的,無外乎幽默故事,健康類故事,以及扣人心弦,振奮人心的故事,這是我們在世界範圍內排名前三甲的故事類型。而在我們的網站上,結果截然不同,最受歡迎的往往是一些清單格式的文章,比如說服務員不會告訴你的30件事情,一些有趣的話題所不得人知的秘密,這種格式的文章往往容易點擊,當讀者下載到IPhone,手機及其他閱讀器上,並不希望是一篇冗長的文章,而是能快速閱讀並獲取信息的。事實上我們也犯了一些錯誤,當我們首次運作讀者文摘網站的時候,我們假設了雜誌上受歡迎的故事拿到網絡上同樣受用,結果是,極少情況下,一兩篇情節非常戲劇化的故事會登上榜單,但是大部分情況下,讀者在尋找一些不同的故事。因此我們將重點由長的文章向一些總結性的,能快速點擊的文章進行了轉移。我們將兩種模式有機的結合在一起,建立起一支網媒團隊和一支紙媒團隊,兩個團隊為了一個目標共同工作,平媒團隊將現完成讀者文摘雜誌上較長的故事,再將其放到網站上。
網易財經: 面對新媒體這支後起之秀,如讀者文摘這樣有悠久歷史的傳統媒體,該如何迎接挑戰?
佩姬·諾思羅普: 他們是不同的產品,具備不同的優點,並不是產品之間可以相互支持,我並不認為一種產品就可以替代另一種產品,例如書本被報紙替代,廣播被電視替代,電視被網絡替代,我想這個市場是細分的,每個成功的品牌都能在所有的渠道中把握一種需求。
我認為網絡媒體已經變成了主流媒體,當然在美國從很小的小孩到老奶奶都會關注網媒。從我自身經歷來說,一年前,當我的丈夫和我坐在電視機前,每個人抱著一臺電腦,我們在看電視的同時,一邊瀏覽網頁,我們突然意識到,在我們面前有這麼多頻道,顯然網絡佔據了主流媒體的地位。
如其他媒體相似,我們也會在兩方面持續的努力。我們會在平面媒體上獲得更多的利潤,如今我們的網站只獲得了極少的利潤,最近在北京參加了世界媒體大會,這次大會聚集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媒體,BBC,湯姆遜,時代華納等都在討論一個話題,那就是紙媒在贏利,而網媒並沒有帶來利潤,卻需要填充大量的內容,交流的過程中我們發現這是一個共同的問題,因此需要共同努力來尋找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