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來稿 l 我與《世界知識》雜誌

2021-02-18 世界知識

親愛的讀者朋友們,今年9月16日是《世界知識》的85歲生日。走過85年的風風雨雨,對於一本不算那麼大眾化的國際時政刊物來說,其承載的意涵無以言表。為紀念這個對《世界知識》來說極其重要而特殊的日子,前段時間我們發起了徵文活動,請讀者朋友寫下與《世界知識》的故事。從今天開始,本公眾號將陸續刊登讀者的來信。需要特別說明的是,除了為部分沒有標題的來信添加標題外,我們保持了來信的原貌。在此,我們由衷地感謝一代又一代讀者對《世界知識》的關心和支持。正因為有你們,《世界知識》才能一路往前走下去。愛你們!!

我算得上是《世界知識》雜誌的老讀者了。

我邂逅《世界知識》雜誌是在1997年,到現在已近22年了。當時我剛從北方交通大學鐵道工程專業畢業,繼續在交大讀橋梁與隧道工程專業的碩士,因為讀研期間國家每月給300塊錢的補助,再加上給導師當助教,每月導師還能給點兒錢,相比讀本科的時候,我這個農村長大的學生忽然發現手頭寬裕了,除了吃飯居然還有些零花錢,所以看到喜歡的東西,有時就會買下來。我平時非常關心國際時事,關心中國所面臨的國際形勢以及在世界上的地位、作用和影響等問題,喜歡聽新聞,經常看報欄裡的《參考消息》。那天我去交大後邊鐵科研院裡的郵局,忽然在郵局前的報攤兒上看到一本《世界知識》雜誌,封面上的話題一下子吸引了我,就拿起來翻看,發現裡面全是有關國際時事的,而且寫得非常深刻,我還第一次知道有這樣的雜誌,這不正是我想要的東西嗎?於是馬上就買了一本,這就是我的第一本《世界知識》雜誌。我還清楚地記得自己得意地騎著那輛28的舊自行車回交大宿舍,車筐裡放著那本期刊,一邊騎還一邊想,怎麼給同學們炫耀一下我買到的這個好東西。

從此以後很長時間,我都堅持到那個郵局去買《世界知識》,這本雜誌的讀者可能不多,所以郵局進貨也很少,有時候買不到,我就騎著自行車沿街找別的報攤兒去問,然而街邊的報攤,賣娛樂類雜誌較多,這種有點兒冷門兒的雜誌確實很少有人賣,所以時常買不到,只好悻悻地空手而歸。

畢業之後單位派我去澳門工作,由於工作很忙,每到周末都要去珠海找個郵局給家裡打個電話,這些年已經養成了習慣,到了郵局總想問問,有《世界知識》雜誌麼?所以在澳門工作期間,手頭也積累了不少這本雜誌,直到2005年回北京,在我收拾的行李裡,也有一大沓《世界知識》雜誌。

後來因為家裡有了小孩兒,讀書的時間少了,甚至有一年在郵局訂了一年的《世界知識》,卻有不少沒有看。但是凡買來的《世界知識》我都珍藏在一起,一本也沒有扔過,它們靜靜地躺在我的書櫃裡、壁櫥裡。相信20多年前我看過的第一本《世界知識》雜誌也在其中。慢慢地,孩子長大了,感到自己閒暇的時間好像多了起來,看書的時間也多了,忽然又想起了《世界知識》雜誌,於是又開始買來看了。這件事讓我覺得,自己真的是《世界知識》雜誌的忠實粉絲。

單位每年都要組織期刊訂閱,以前,我也想讓我們部門的綜合分部訂一份《世界知識》,但是想到公司規定每個部門能訂的期刊份數有限,我們部門又和外經工作沒有直接關係,同事們又各有感興趣的東西,就沒有提出這個要求。但是從去年開始,想到自己畢竟已經是部門的領導了,訂一份自己能看的期刊也不算什麼過分的要求,就讓綜合分部訂了一份《世界知識》,這下好了,每期雜誌出來,我的桌上都會有一本。

我時常想,究竟是什麼讓我始終對《世界知識》如此著迷呢?是它所蘊含的豐富知識?是我本來就感興趣的世界形勢和國際關係?是它對一些國際問題的深刻分析?是其中作品所展示的專業水平和嚴謹認真的治學態度?還是刊中時而透露的那些平時很難在其他媒體上看到的信息?也許是兼而有之吧。

由於經常能從《世界知識》上看到一些寶貴的知識點,又苦於記憶力日益欠佳,所以從今年開始,我正式地為《世界知識》做起了讀書筆記,把認為重要的信息都記在電腦裡。比如:中國開通了包括通過乃堆拉山口的多條讓印度香客赴西藏朝聖的通道;2018年幾內亞灣發生海盜襲擊案件82起,而亞丁灣才三起;基辛格和尼克森談話,說應先聯合中國制俄,20年後再聯俄制華,從長遠看,中國人更危險;美國的核心利益是保持全球領導地位和在太平洋上的實際存在,中國的核心利益是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維護民族國家的主權安全。這樣的信息,總會讓我眼前一亮,如獲至寶,所以要把它們記下來,供日後回顧,生怕忘了。

順應時代的潮流,從1997年我初見它時至今,《世界知識》雜誌應該已經歷了兩次改版了,我幸運地保存了改版前後的三個版本。現在的版本內容多,頁數多,版面也精美了許多,但我仍然會時而想起最初見到時它的樣子,那時的它比現在看上去要小,很薄,也沒那麼華麗,但就像一切不以外在美為追求的事物一樣,樸實無華的外表之下,是它如同寶藏一般豐富的內涵。二十幾年了,時間已經很久了,我有時會想把它從箱子裡翻出來,看一看,體會一下它身上舊物所特有的氣息和那個時代的印記。有時甚至想,等我也成了一位白髮蒼蒼的老人,找那麼一天,帶著這些早期的雜誌,跑到外交學院的校園裡,擺個地攤兒,讓那時的年輕人也看一看,他們所熟悉的《世界知識》曾經是個什麼樣子。他們會用一種怎樣驚奇的眼神看著這些舊雜誌,看著眼前那個曾經也是一貫著迷於《世界知識》的讀者呢?

相關焦點

  • 《世界知識》雜誌在1949年
    1949年6月17日,伴隨著上海解放的喜訊,《世界知識》雜誌在被國民黨政權強行停刊三個月後,宣告復刊了。那時的世知人,是在上海復興裡編輯雜誌的。那一期的雜誌又稱「解放號」,在題為《共同學習相互教育》的復刊詞中告訴讀者:「全國解放已經不遠,本刊終於在人民翻身中獲得了新生,我們真有說不出的興奮!」
  • 《我的世界》登上了《中國國家地理》雜誌
    《我的世界》X《中國國家地理》,小蜜蜂嗡嗡來襲近期,《我的世界》登上了《中國國家地理》雜誌。該雜誌是中國著名的地理刊物,其主要內容... 《我的世界》X《中國國家地理》,小蜜蜂嗡嗡來襲近期,《我的世界》登上了《中國國家地理》雜誌。
  • 淙淙流水,氣象萬千——《知識就是力量》雜誌3月刊徵文開始啦!
    氣/象/萬/千60一甲子,氣象萬千變,2020年的3月23日是第60個世界氣象日,它的主題是:氣候變化和水。或者你也有氣象小知識想與我們分享?那麼就快快給我們來稿吧!》3月刊並免費獲得最新雜誌哦!另外,《知識就是力量》雜誌「科幻空間站」欄目向全國青少年學生長期徵集原創科幻作品!
  • 小讀者來稿| 一首描寫春天的小詩
    小讀者來稿| 一首描寫春天的小詩 張博觀 2019-03-22 08:52 來源:澎湃新聞
  • 《讀者》:一本國民雜誌的傳奇之旅
    美國《讀者文摘》創刊於1922年,之後陸續出版世界各國文字版,成長為全球讀者最多的雜誌。1965年3月,繁體中文版創刊,在香港、臺灣出售,首任總編輯是林語堂的女兒。少量進入中國內地,在內部發行,每期的刊印數只有數百本,沒什麼影響力,也賺不了錢。
  • 如何在《Science》科學雜誌上面發表文章| 詳細說明
    但《科學》雜誌發表來稿是免費的。其雜誌的資金來源共有三部分:AAAS的會員費;印刷版和在線版的訂閱費;廣告費。   《科學》雜誌屬於綜合性科學雜誌,它的科學新聞報導、綜述、分析、書評等部分,都是權威的科普資料,該雜誌也適合一般讀者閱讀。「發展科學,服務社會」是AAAS也是《科學》雜誌的宗旨。    Nature和Science作為國際頂級綜合性刊物,享有極高的聲譽。
  • 大量招募優質寫手,80元/千字,雜誌《愛你》誠邀您來稿
    本刊是中國50強期刊、湖湘優秀出版物《愛你》雜誌傾情為孩子(9~15歲)打造的一本引導「青少年成長」美覽:描寫世界各地風情的遊記,開拓青少年視野,行走感比較強的文章。12. 傾聽:編讀互動,為青少年成長和家庭教育答疑解惑。接受讀者來電、來信。13. 美言:名人名言及青少年的新鮮、創造性、有哲理的言論。
  • 20億,中國雜誌的新高度,讀者發行量就是這麼牛!
    《讀者》雜誌社社長、總編輯富康年(站立者)攜編輯代表現場與讀者互動,暢談《讀者》的過去、現在和未來。從事雜誌期刊工作的人,都有一個夢想:希望自家的雜誌期刊能走進更多人手中、眼裡和心裡。《讀者》雜誌連續獲得三屆「國家期刊獎」,被認定為「雙高」(高知名度、高學術水平)期刊,並獲得兩屆「中國出版政府獎」。在38年的發展中,《讀者》雜誌已經形成了高品位、高質量、高效益的良性循環,是名副其實的「雙效」期刊,以高雅、清新、雋永的特有風格,發行量連續21年領跑中國期刊界,位居中國和亞洲第一、世界綜合類期刊第三位,被譽為「中國人的心靈讀本」。
  • 《讀者文摘》全球主編:債權人同意我們重建雜誌
    佩姬·諾思羅普: 對於讀者文摘公司,最新的消息是依據美國破產法的第十一章,正在申請破產保護。這或許讓美國和世界的記者感到困惑。如果我把它們總結起來,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依據美國的破產保護法,在公司需要重建的時候,可以提出破產保護申請。
  • 知名旅遊雜誌讀者評出世界最美地方 蘇格蘭榮登榜首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中國日報網9月5日電(潘一僑) 據英國《獨立報》網站9月3日報導,圖書出版集團企鵝蘭登書屋旗下頗具影響力的旅遊雜誌《Rough Guide》近日通過讀者投票方式,選出英國蘇格蘭為「世界上最美麗的地方」。該雜誌這樣評價道:「誰能否認這些天然的海灘、深邃的湖泊和高聳的城堡都屬於世界上最奇妙、最美麗的風景?」此榜單深受旅遊從業者的歡迎。
  • 世界十大科學雜誌 讓你認識世界的好雜誌!
    一本科學雜誌就像一本寫給追隨科學的讀者的聖書,科學雜誌裡面有著眾多的最新科學發明讓眾多讀者去了解。在現代有大量的科學雜誌可供選擇,這使得如何選擇一本最好的科學雜誌成為了一個艱難的人物,現在讓我們來看看2018年世界上最優秀和最受歡迎的科學雜誌。
  • 向讀者朋友推薦一款雜誌APP
    這是因為我不敢輕易向大家推薦我不了解的東西。但今天向大家推薦一款APP,我卻認為是值得推薦的。不用去圖書館,更不用花錢去報刊亭購買,就可以看到數百種期刊一年的內容。而且該APP還開通了「聽名刊」的頻道,在不方便閱讀的時候可以聽文章。如果充分利用這個APP,那花128元買一年的權限是相當值得的——在「得到」APP上隨便訂閱一個專欄便要一兩百。因此,薈楠誠懇地向大家推薦它。為知識付費,值得!
  • 亞洲發行量第一雜誌《讀者》迎來創刊30周年
    中新網蘭州4月16日電 題:亞洲發行量第一雜誌《讀者》迎來創刊30周年  記者 朱世強  30年前的春天,在改革開放和全民讀書熱的大潮中,一本由著名書法家趙樸初題寫刊名、紅色封面印有電影明星娜仁花頭像的雜誌《讀者》誕生。30年後的今天,《讀者》的影響越來越大,已成為亞洲發行量第一,世界第三。
  • 我們讀了五年的英文雜誌,美國圖書館裡永遠的C位,現在國內也可以訂到了
    今天真的很高興能宣布,我終於可以把它們推薦給國內的小小讀者們了,而且是支持毛毛蟲筆的點讀版,驚不驚喜意不意外~△ 故事性比較強的敘述文而適合3-6歲孩子讀的Click《點擊世界》,更加滿足了對科普知識渴求的孩子們,沒有什麼比大自然的科學知識更能吸引孩子了。
  • 小讀者來稿| 連環畫小刺蝟系列二:刷牙記
    小讀者來稿| 連環畫小刺蝟系列二:刷牙記 俞曉瑜 2019-04-22 15:08 來源:澎湃新聞
  • 一套雜誌給孩子整個世界,《知識就是力量》2021年火熱開團!
    高曉松母親談兒時的家庭教育,就推薦了一本對她影響至深的雜誌——《知識就是力量》!「我小時候最受影響的三件事:一個是我爸媽都趴在桌上奮筆疾書,誰也不理我;一個是給我訂了一本很好的雜誌《知識就是力量》.」這也是今天我要給大家推薦的雜誌,《知識就是力量》在國內科普界一直很有權威,稱得上是國內原創少兒科普第一,從1956年創刊以來,凝聚了我國幾代科普教育的精華,像高士其、茅以升、錢學森、李四光、華羅庚、等科學家都為它寫過科普文,後臺可以說是非常硬了。《知識就是力量》
  • 沒想到,一本叫「讀者」的雜誌,快40歲了
    1980的中國,每個年輕人的心中埋下了一顆希望的種子,對知識的渴望,對新生活的期待,處處孕育著生機。這一年的秋天,甘肅人民出版社總編輯曹克己將辦一本新雜誌的任務交給了兩個資歷尚淺的年輕人,蘭大的胡亞權和清華的鄭元緒。
  • 讀者校園版雜誌訂閱
    《讀者校園版》一本為中學生量身打造的文學雜誌,摘選更適合中學生閱讀的精粹內容,和徵文獲獎作品,符合中學生閱讀習慣、適合中學生的閱讀口味,提升作文高分的秘訣。讀者校園版雜誌名稱:《讀者校園版》出版周期:半月刊雜誌頁數:76
  • 以臺灣刊號試發行 大陸《讀者》雜誌首例(圖)
    以臺灣刊號試發行 大陸《讀者》雜誌首例臺灣《讀者》雜誌發行人吳治亞在臺北一家書店內接受媒體採訪。中新網臺北12月3日電(記者 黃少華)12月3日,大陸發行量最大的期刊《讀者》雜誌,擺放在臺北金石堂書店與臺灣讀者見面。
  • 教師招聘考試普通話閱讀材料:我喜歡的書刊——《讀者》
    教師招聘考試普通話閱讀材料:我喜歡的書刊——《讀者》 2014年甘肅特崗教師考試公告已經公布。考試現場報名時間:2014年5月24日至5月30日;網絡報名時間:2014年6月16日至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