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寧波四所小學期末考變成遊園會 5分鐘闖7個關卡
因為一條消息,慈谿的小學一年級的學生和家長們,這幾天有點不淡定了——本學期期末,一年級段取消了期末書面考試,改成面試。
這個新舉措,本周四就將試行了,試行範圍為:慈谿實驗小學北校區和白雲校區以及龍山實驗小學、崇壽中心小學的四所學校。
沒有了期末考試,孩子們輕鬆不少,但不少家長有質疑:沒有了考試,教學質量能保證嗎?
其實,考試變面試的模式,杭州也有部分學校已經試行了。但在寧波教育界,這還是首次嘗試。
昨天,記者採訪了慈谿實驗小學教育集團的副校長吳剡芝——本次試行新舉措的四所學校,都是該集團的下屬小學。
考場變成遊園會
考完了還能兌獎
所謂的新舉措考試,到底是什麼樣的呢?
按照吳校長的說法,周四當天與其說是考試,不如說是一場遊園會。
考試內容依舊是語文跟數學。但是考試當天,孩子不用帶紙筆了,他們會拿到一張得星卡。接下來,就是闖關時間——語文三關,數學四關,每個人大概用時5到6分鐘。
語文的第一關是寫字。孩子們拿平時寫的最好的一頁作業給老師看;然後是口頭讀字詞,跟用生字口頭組詞。
第三關是朗讀,這是語文考試的重點。孩子要根據抽籤結果來讀一段課文,時長大概一分鐘,要求字音讀準,不漏字、不讀錯字,不讀破句,聲音要響亮要有自信,還要有表情。
讀完課文,還有課外朗讀的關卡。老師會選一段課外讀物——比如一段童話,註上拼音,讓孩子們朗讀,再回答問題。
由於一年級孩子認識的漢字還有限,這其實考的就是孩子對拼音的掌握應用程度,以及他們的理解能力。
數學考試,有四關。分別是:口算10道題,包括從10以內的加減法到20以內的進位加法;
現場擺設一個籮筐,裡面放著球、圓柱體等實物,讓孩子們現場辨物;
實體撥鐘錶,認識鐘錶和時間;
看圖說圖意,然後讓孩子們根據圖畫回答一道題目。
吳校長說,每道關卡最高五顆星,錯兩到四處扣一顆星。20顆星星滿分,17顆為優秀,15顆良好,12顆及格。
值得一提的是,每個孩子最後拿著得星卡,還能進行兌獎,人人都能拿到小文具等禮品。
面試形式
更側重表達和分析能力
說起這個新舉措,吳剡芝說,其實他們也很忐忑,先後進行過三次論證,還給一年級的家長發了書面徵集意見書。結果是,七八成的家長表示贊成。
「我們班級群裡的家長也都討論過學校的這個改革,大都表示贊同。感覺這種一對一的口頭面試更加科學化、人性化。」慈谿實驗小學一年級學生胡旭陽的媽媽告訴記者。
有少數的家長提出質疑:這樣的考試,對口頭表達能力不強的孩子會不會不公平。以後都是筆試教育,這樣的面試,以後怎麼銜接?
「其實我們都知道,孩子將來進入職場,口才是很重要的。我們希望用這種形式引導家長,要教孩子學會做題,也要讓孩子學著表達自己的想法。」吳剡芝說。
吳校長表示,這次新舉措,形式看起來活潑有趣,但考題的設置還是很嚴肅的,完全是按照教學內容來,而且更注重對孩子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考察。
「我們希望能培養有能力的孩子,而不是做題目的機器。」
昨天,記者來到慈谿實驗小學時,特意看了一眼一年級的教室。
以前考試前,孩子們都是在教室裡埋頭做題,但是昨天的教室裡,很多孩子們在大聲朗讀。
吳校長說,自從知道要實行新舉措,這些孩子們的複習就變成多讀多看了。
專家投贊成票:
能讓孩子更好地適應學習
昨天,記者也採訪了慈谿市教育局督導科科長金光明。
金科長表示,對於實驗小學教育集團下屬四所小學的試水,教育部門也很支持。「當然這還只是處於嘗試階段,從低段學生開始,切實減輕學生課業負擔的檢測模式。」
對於是否會在全市推廣,金科長說,要看這次幾所學校期末考試改革的效果來定。
浙江省社會科學院社會學專家楊建華對慈谿這四所小學的改革,很是支持。他說,幼升小的學生對直觀、形象的感知比較容易,但到有點抽象的內容,還有個適應的過程。而這種探索,很好銜接了幼升小的過渡,不會讓孩子們從蹦蹦跳跳的玩耍一下子過渡到死板的考試。它迎合了兒童學習和成長的心理需求,也有益於孩子們日後娛樂、輕鬆、主動地學習,讓孩子們對考試不再恐懼害怕。對於以後的學習,也能提供更好的動力。
對部分家長擔心孩子表達能力不好會吃虧,楊建華說,這樣的考試方法有利於改變孩子膽怯、羞於表達的習慣,從長遠來看,有利於鍛鍊小朋友的書面、口語表達。
部分家長擔心孩子表達能力不好會吃虧,楊建華說,這樣的考試方法有利於改變孩子膽怯、羞於表達的習慣,從長遠來看,有利於鍛鍊小朋友的書面、口語表達。(本報通訊員 孫旭紅 本報記者 鄒洪珊)
(來源:錢江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