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燈謎、剪窗花、買年貨、唱新年,在濃濃的年味中邊遊戲邊答題;玩闖關遊戲,讓孩子們自主整理材料……一改以往書面考試的老面孔,今天(1月22日)我市不少小學一年級推出期末「遊藝大餐」,用遊戲取代書面考試,讓孩子們從期末複習的壓力中釋放出來,也讓家長們更加淡定。
今天上午,遊府西街小學體育館裡異常熱鬧,彩色的燈籠高高掛起、琳琅滿目的年貨已經備齊。孩子們在各個角落,忙得不亦樂乎。這不是一次簡單的年味大集,而是該校一年級學生的期末考試現場。
記者看到,每名一年級學生進場時都能領到一個紅包,紅包裡裝有老師給孩子們準備的「星星幣」。領完紅包,孩子就開始依次參與猜燈謎、對對子、剪窗花、唱新年、說祝福、運年貨、買年貨等闖關遊戲。每到一關,孩子們只要完成任務,就可以蓋章,並再次收到老師送出的「星星幣」。全部任務完成後,孩子們可以用每一關獲得的「星星幣」到年貨區購買年貨帶回家。
「太好玩了,我闖了兩關,已經拿到4張『星星幣』了,這樣的考試太有趣了。」一年級孩子祁子赫興奮地展示自己的成果,「我看到年貨區有好多好吃的,我要好好闖關多掙一些。」
「孩子從幼兒園過渡到小學才幾個月,對於硬性的書面考試還不能完全適應,這種遊戲的方式孩子容易接受,也能學到民俗知識,寓教於樂,不僅給孩子減負,也給家長減壓。」一(5)班王博喬媽媽說。
該校一年級組組長王海花告訴記者,為了給孩子們減負,同時又能考查一學期以來學習的知識,學校結合傳統文化設計了「中國娃.中國年」為主題的期末綜合遊戲活動,作為孩子們特殊的期末考試。「別看活動就是玩玩鬧鬧,卻能考查孩子們語文、數學、音樂、體育、美術等各門學科的學習情況。比如,『對對子』環節主要涉及的是孩子們學習到的詩歌、近義詞、反義詞等,『說祝福』要求孩子們給家人寫一句祝福的話,這是考驗孩子們的書寫、拼音、語言組織能力等,『買年貨』的環節就涉及數學知識,『運年貨』則跟體育有關。」王海花說,希望通過這樣特別的期末考試,讓孩子們感受年味,關注傳統文化,也減輕孩子們的負擔。
除了遊府西街小學外,今天赤壁路小學也通過「全科嘉年華」的形式,為一年級孩子們組織了一場特別的期末考。記者在現場看到,全科嘉年華包括小小工程師、小小朗讀者、夢想小舞臺、書畫小達人等12個有趣的活動考點,比如小小工程師環節,孩子們可以用現成的材料搭建成一輛汽車。活動中,每完成一項會得到一張專屬貼紙,集滿10張貼紙即完成挑戰。而且學生可以在考過低難度後再嘗試挑戰高難度,兩個難度均過關的同學還可以額外加蓋小印章。活動中孩子們熱情高漲,同時家長也參與其中,和老師一起當起了考官。
該校副校長屈敏潔說,為了培養孩子們的綜合能力,同時檢測一學期以來的學習成果,學校設計了「全科嘉年華」活動,涵蓋了全部九門學科,以童趣化、活動化的形式,努力讓每個孩子樂於參與,在活動中增長知識、培養能力、鍛鍊膽量、學會交往、同時感受進步的喜悅。
銀城小學昨天也舉行了一年級特殊期末考,除了闖關遊戲外,學校還讓小朋友們帶本學期所有的試卷、活動邀請函、課件資料等,不是讓孩子們複習備考,而是讓他們自己整理,鍛鍊小朋友整理東西的能力。 此外,琅琊路小學、紫竹苑小學等多所學校今年也用遊戲取代書面考試,讓更多孩子輕鬆應考。
記者了解到,這幾年隨著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改革的不斷深入,我市有越來越多的小學一年級取消書面考試,變為闖關遊戲的形式。南京市教研室主任陸靜說,考試評價是診斷學生學習狀況的一種方式,有著多種功能和價值,如鞏固所學的知識,激勵學生更好的學習等。有些學校在低年級嘗試考試改革,探究學業考查的多樣化,用多種形式引導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這是值得鼓勵的。教師通過觀察學生在活動中表現,觀察在問題解決的過程中的表現,可以診斷學生的學業狀況,同時也能發現每一位學生的特點和優勢潛能,更好的給出針對性的評價和指導意見。
本報記者 錢紅豔 本報實習生 趙海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