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息「活期存款」年化收益超4%,儲戶的選擇又多了?

2020-12-20 金庫君

2019年,金融市場經歷了資產荒、利率下降、理財收益率持續下滑。然而,近期市場出現了一些本金安全有保障、收益高、期限靈活的銀行產品,引來了投資者「瘋搶」。

高息產品頻出

在市場化下,銀行深知廣告的重要性,高息產品信息頻繁出現在流量媒體上。

10月中下旬開始,度小滿理財、京東金融等APP上集中出現了一批「定活兩便」的高收益產品。持有到期可以獲得遠超4%的年化收益,靈活取用仍可享受3.8%以上的高收益。

比如天府銀行一年期、年化收益率4.4%的產品,營口沿海銀行270天、利率4.85%的產品等。廊坊銀行發行的一款產品期限180天、利率4.2%,更是出現在了支付寶財富平臺的開屏廣告中。

銀行間的競爭愈演愈烈,產品在包裝上從「定活兩便」升級到「活期存款」。比如,小米金融就出現了武漢眾邦銀行「眾邦寶」隨存隨取利率3.85%;湖南三湘銀行「活期盈」隨存隨取利率3.85%;晉中銀行「融e賺」隨存隨取利率3.9%等等。

不僅如此,「活期存款」的門檻越來越低,比如,在愛奇藝財富頻道出現了遼寧振興銀行「滴滴如e存1號」,隨存隨取利率3.55%,起存金額100元。隨後,許多銀行將同類產品的起存金額下調至50元。

日前,百信銀行再次對產品進行「升級」,推出了「智存寶」,利率4%,50元起存。利率一舉突破「4」的同時,還維持著市場同類產品的低門檻。

高收益產品靠譜嗎

上文提及的銀行產品,不論如何包裝,從本質上看,屬於同一類型。這些產品既非銀行理財,也非結構性存款,而是普通的儲蓄存款。從安全性上講,銀行必然會對這些產品進行限額管理,比如百信銀行的「智存寶」就將額度限定在30萬。總體來看,這些產品本金有保障,享受50萬以內的存款保險保障。

有不少投資者會感到疑惑,既然是普通儲蓄存款,那麼收益率為何如此高呢?金庫君諮詢了數家銀行客服,給出的解釋大致相同:這些活期存款產品大多基於銀行5年期定期存款,充分考慮到客戶的流動性需求和銀行的實際情況,將其拆分成短期產品進行銷售,但仍然享有長期定存的高收益。

在人們的認知中,存款期限越長,利率越高。經過金庫君的調查發現,目前市場上的這些活期存款卻打破了這一定律。絕大多數新推出的活期存款利率只是在持有到期的情況下才略低於5年期的存款。以營口沿海銀行的兩款產品為例,左圖為該行5年期定存,右圖為該行的「祥雲智慧存」。

通過比較我們可以發現,除非持有到期,5年期定存的利率沒有任何優勢。

不僅如此,從收益率、流動性來看,活期存款產品甚至「秒殺」了目前大多數銀行理財產品。據360大數據研究院監測數據,10月份銀行非結構性理財產品平均收益率為4.02%,環比下降2BP,同比下降47BP,自2018年3月以來連續20個月下降,並創下2016年12月以來即35個月以來的最低水平。

儲戶選擇多了

市面上存在的活期存款產品,常見於支付寶、京東金融、度小滿等網際網路銷售平臺,銀行官網和APP上幾乎很少看到。對此,銀行方面的解釋是這是與網際網路渠道的合作產品,專供網際網路用戶。這些活期存款產品在網際網路上也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智能存款」。

智能存款,其實是在產品結構上嵌入了第三方機構的收益權轉讓,由此來實現較高流動性。只有當全部資金到期後,銀行才將利息支付給第三方機構。對於缺乏營業網點的網際網路銀行來說,這是一種切實有效與儲戶雙贏的模式。

以前,銀行定期存款的最大缺點,就是期限長、流動性差,一旦未能持有到期,只能按0.35%計息,儲戶損失極大!以10萬元為例,存滿5年可獲得13750元的利息,而哪怕是提前一天支取,只能獲得數百元!正是因為有此缺陷存在,5年期存款利率雖高,但是選擇此期限存款的儲戶並不多!

簡單來說,智能存款等於「可轉讓」的定期存款,可提前支取、靠檔計息,極大地提高了存款的收益水平和流動性!金庫君認為,銀行頻發新產品,也為儲戶們提供了更多選擇。

相關焦點

  • 六大行集體清理一類高息存款,高息存款難覓?替代品早已經出現
    文/龍小林近日,六大國有銀行集體發布通知,將從2021年1月1日起,調整旗下靠檔計息存款的計息規則。在調整日之後凡是要提前支取的,不再按靠檔利率計息,而是會按活期利率計息,若不提前取,利率則不受影響。靠檔計息存款產品的消失,也意味著高息存款產品又少了一款。
  • 金融嚴監管下,網際網路高息存款面臨「猝死」?
    就是事先不約定存款期限,而是在提款時根據存款的時長來給與相應的利息。它的本質是活期存款,但具有了定期收益的功能。要知道,當存入定期存款時,若提前支取只會按照活期利率計息。這些年,為防止出現金融系統性風險,金融監管越來越嚴。
  • 儲戶注意!央行發文,銀行這類存款被「叫停」,利息或大量減少?
    把錢存銀行還能每月獲得一筆額外的利息,可以說是雙重福利,因此手裡有餘錢的人都選擇把錢存銀行。隨著網際網路行業的發展,各種理財產品接連出現,人們對錢的處理方式變得越來越多。就像我們經常使用的支付寶,就推出了一款「存取靈活、年化率高」的理財產品餘額寶,後續微信也推出了現收益為2.77%的零錢通。
  • 國有銀行也被「叫停」,這類高息存款明年1月1日起買不到了!
    以農行為例,農行公告表示:如客戶選擇在2021年1月1日(含)後提前支取,將按照支取日我行人民幣活期掛牌利率計息;如在2021年1月1日(不含)前提前支取,仍按照原方式計息;如不提前支取,利息不受影響。
  • 這類存款產品,叫停!|大行|活期存款利率|存款|國...
    近日,工農中建交郵儲六大國有商業銀行紛紛發布公告,自2021年1月1日起,「提前支取、靠檔計息」的存款產品,在提前支取時,將對計息規則進行調整,計息方式由「靠檔計息」調整為「按照活期存款掛牌利率計息」。這份公告對於儲戶有哪些影響呢?
  • 銀行活期、定期存款與結構性存款有哪些區別?
    國內大小銀行總共有4000多家,而每家銀行均有相對應的存貸款業務,當然,部分銀行為了招攬客戶,因此不僅有較為常見的活期、定期以及大額存單業務,還有結構性存款、智能存款以及銀行理財產品等,總之,很多銀行為了提高業績以及利潤率,其實在很多方面做出了改變與革新,當然,其中也包括儘可能提高銀行存款利率
  • 銀行個人大額存單「靠檔計息」取消後,儲戶辦理幾年存款比較好?
    這對於個人大額存單以及銀行其他存款產品產生直接影響,因為新年過後儲戶辦理大額存單,想拿到預期的存款利息,需在存單到期支取才行,否則,按照支取日人民幣活期存款掛牌利率計息,這也每個儲戶需謹記的新變化,只因與個人利益密切相關,畢竟幾乎所有儲戶存款的目的都是為了獲取較高的收益。那麼,銀行個人大額存單「靠檔計息」取消後,儲戶辦理幾年存款比較好?
  • 2020年10萬存款一年利息多少錢?活期存款利率是多少?
    前些年,各式各樣的理財平臺備受追捧,許多人為其高收益所折服,紛紛將資金投入理財平臺。但事實證明,高收益與高風險並存,平臺雷聲大雨點小,很多人不僅沒有拿到利息,連本金都虧光了,至今還有許多人拿不回本金。大家都知道,把錢存在銀行裡能得到多少利息,主要取決於銀行和產品。
  • 廣大儲戶注意!這類存款被叫停,銀行計息方式將出現改變
    為了能夠吸引儲戶來自家存錢,各大銀行也是經常會推出一些優惠活動或者高息的存款方案,以此加大自身的市場競爭力。在此前很長一段時間裡,定期存款和活期存款可以說是我國兩大主流的存款方式,其各有優劣。相比之下,定期存款擁有著更高的利率,但是卻缺乏靈活性。如果遇到了一些需要用錢的緊急情況,資金卻存了定期在銀行中,就顯得相當尷尬了。
  • 定期存款明年起按活期存款掛牌利率計息 不再「靠檔計息」
    定期存款明年起不再「靠檔計息」調整為按活期存款掛牌利率計息過去,如果你在銀行存3年的定期存款,剛過了2年就要取出來,銀行就會「靠檔計息」,按照2年的定期存款利率支付利息給你。但是,這種情況馬上就要改變了。
  • 工商銀行首度回應儲戶「千萬存款失蹤」
    日前,一則「河北工行儲戶數千萬存款失蹤」的消息在網上傳開,其中原因撲朔迷離。據新華網報導,中國工商銀行河北省分行負責人今日對此事進行了回應,石家莊工商銀行建華支行部分客戶資金出現異常的情況,系不法分子以高息作誘餌詐騙客戶資金。據了解,該案件為不法分子以高息為誘餌詐騙客戶資金。
  • 6大銀行集體聲明,2021年這類存款清零
    隨著市面上理財產品的百花齊放,人們投資的選擇越來越多樣化,銀行理財似乎失去了吸引力。但年關將至的時候,還是有很多人習慣把辛辛苦苦積攢了一年的積蓄存入銀行。要知道現在的投資基本都是收益越高,伴隨的風險越大,銀行儲蓄雖然沒有其它理財的收益高,但是更加穩妥,安全方便還有利息。
  • 定期存款和活期存款的區別?
    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的區別:活期存款誰用隨取,而收益相對較低,活期存款更像是我們把錢暫時放在銀行,保管的意義更大。定期存款是約定取款日期,利息相對較高。答:10000×4%÷4+10000×0.5%÷360×27=103.75 (元)3、如果客戶於2010年4月8日支取,應計付多少利息?答:10000×0.5%÷360×35=4.86(元)實例二:客戶於2011年1月4日開立一活期儲蓄帳戶,存入10,000元,又於2月8日存入一筆10,000元,客戶在2月19日將該帳戶結清,應計付多少利息?
  • 定期存款明年起不再「靠檔計息」 調整為按活期存款掛牌利率計息
    本文轉自【北京青年報】;過去,如果你在銀行存3年的定期存款,剛過了2年就要取出來,銀行就會「靠檔計息」,按照2年的定期存款利率支付利息給你。但是,這種情況馬上就要改變了。近日,六大行和多家股份制銀行發布公告稱,2021年1月1日起,對於提前支取的個人大額存單、定期存款等產品,計息方式由靠檔計息調整為按活期存款掛牌利率計息。 也就是說,把10萬元存3年定期,才過2年就提前取出,過去能拿到4500元利息,明年開始,只能拿到600元利息了。
  • 為什麼銀行和儲戶,都在「抵制」5年期存款?是不是有什麼貓膩?
    目前,市面的存款方式主要有兩種,分別是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目前來說,活期存款的用戶更多一些,因為可以隨取隨用,一旦遇到了什麼急事,可以取出來應急。定期存款的存取方式,條件更複雜一些,所以存定期的人沒那麼多。不過,定期存款的利率可比活期存款要高得多。
  • 這一業務被「叫停」,儲戶應早做打算!
    據券商中國:12月14日,工、農、中、建、交、郵六家國有銀行發布公告稱,自2021年1月1日起,目前採用提前支取靠檔計息的產品,計息規則將調整為提前支取按活期存款掛牌利率計息。據券商中國,這次調整包括工商銀行的「節節高」、「擁軍寶」,農業銀行的「定利盈」,中國銀行的「定利多」、「中銀步步高」,建設銀行的「惠存通」,交通銀行的「超享存」、「智慧定期」,以及郵儲銀行的「郵利豐」等產品。這次調整有什麼影響呢?
  • 銀行定期存款,年化收益4.7,半年付一次利息,這收益還可以嗎?
    流動性也好,利率也高,而且是存款還具備安全性。多好的產品啊!但是很可惜的是隨著年底六大行一起發通告,去掉了掛檔計息條款。又隨著年底央行表態,這些網際網路存款產品可能未來都不會存在了。尤其是這種定期付息,到期給本的創新型的網際網路定期存款,應該最終都會被央行定義為涉嫌違規創新的存款產品,最終應該下架。
  • 2021年起,儲戶這種存款利息正式取消,六大銀行已經同時宣布
    對於大部分人來說,也沒什麼投資理財經驗,手裡有錢了首先想到的也是把錢存到銀行,錢存到銀行不僅會有安全感,還有利息收益。作為存錢的儲戶,要想獲得更高的利息收益,除了要存更多的錢之外,還要看存款期限。眾所周知,銀行的定期存款利息就比活期高很多。以中國銀行為例,目前三年定期存款利率約2.75%,活期只有0.3%。
  • 銀行巨額存款"失蹤"案頻發 儲戶的錢去哪兒了?
    全景網5月22日訊 「銀行」這個詞在老百姓的心裡可謂是妥妥的安全區,雖然利息收益不高,但錢放在銀行最保險最安全最靠譜。然而,最近多地頻發的銀行儲戶存款丟失案件卻讓不少人大跌眼鏡,「存款安全」問題也深陷輿論漩渦。
  • 靠檔計息存款被集體叫停,替代品已經出現,哪裡有?
    文/龍小林近日,六大國有銀行集體發布通知,將從2021年1月1日起,調整旗下靠檔計息存款的計息規則。在調整日之後凡是要提前支取的,不再按靠檔利率計息,而是會按活期利率計息,若不提前取,利率則不受影響。靠檔計息存款產品的消失,也意味著高息存款產品又少了一款。可靠檔計息的高息存款被叫停靠檔計息的存款是前一兩年很火的一款存款產品,也是一款真正的高息存款產品。比如有銀行的靠檔計息存款,只要存滿7天就有3.3%的利息收益,存滿3個月就有4%的利息收益,比普通的定期存款利率要高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