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多出來的錢,大部分人應該都會選擇存進銀行。畢竟錢放在銀行裡面,又安全又有利息可拿。更關鍵的是,錢放在銀行裡面可以保值。雖然現在大家都在說銀行的存款利率非常低,但總比放在家裡好。
目前,市面的存款方式主要有兩種,分別是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目前來說,活期存款的用戶更多一些,因為可以隨取隨用,一旦遇到了什麼急事,可以取出來應急。定期存款的存取方式,條件更複雜一些,所以存定期的人沒那麼多。
不過,定期存款的利率可比活期存款要高得多。所以,一般比較富裕的人,會通過定期存款的方式進行存錢,這樣拿的利息多。不過,在選擇定期存款的年限時,很多人卻犯了難,不知道該如何抉擇。
銀行的定期存款,一般有3種常見年限:一年期、三年期和五年期。存的時間越長,銀行給出的利息就越高。尤其是五年期的利息,比一年期利息能高出1%的差距。但有一個奇怪的現象是,銀行和儲戶其實都是比較「抵制」5年期的定存,這是為什麼呢?是不是有什麼貓膩?
儲戶不願存5年期的原因很簡單,因為時間周期太長了。5年時間,要保證不從銀行取出這筆錢,是一件很有難度的事情,誰知道在5年的時間裡會出現什麼不可控因素。
如果要提前全部取出,則需要按活期存款利率算利息。如果只取出部分定存,而剩餘定存金額低於起存金額,則按活期存款利率算利息並對該定存進行清戶;剩餘定存金額高於起存金額,剩餘存款仍按照定存利率和期限執行,提取部分以活期利率計息。
正因為提取條件比較嚴苛,所以很多儲戶寧願縮短定存年限,也不想因為提前支取白白浪費了這麼長的時間。因而,現在存1年期和3年期的定存用戶比5年期的定存用戶要多很多。
不過,令人覺得好奇的是,銀行本身其實也比較「牴觸」5年期定存。去銀行辦理定存的人,可能都有過被銀行員工引導存3年期或1年期定存的情況,這主要是因為5年期對銀行來說收益是比較小的。
說到這裡,可能很多人就不明白了,銀行這些年攬儲壓力不是很大嗎?如果儲戶存5年期,那銀行應該可以用這筆錢賺到更多錢才對,為什麼會比其他年限的存款收益小?
銀行員工表示,如果銀行想要靠5年期攬儲,首先利率一定是比3年期和1年期更高,這意味著銀行承擔著更高盈利標準。但從過去的收益來看,5年期存款遠沒有3年期存款收益高,裡外裡一算,對銀行來說算是「虧」的。
因此,很多銀行在設置5年期存款利率時,比3年期其實高不了多少,甚至是持平。這樣一來,儲戶在存錢的時候,經過權衡,想要存定期的人一般就會選擇3年期或1年期。
把錢存到銀行,其實是一種雙贏的局面,儲戶和銀行都能賺到錢。而且,銀行是在保證儲戶本金的情況下給出利息。雖然5年期利息稍高一些,卻對銀行和儲戶來說都有一些壓力,所以存的人少也就不足為奇了。
不過,今年由於特殊事件的影響,整體的大環境並不是很好,銀行給出的各種存款利息都不是很高。希望這件事儘快過去,讓世界經濟系統運行能夠恢復正常,對儲戶和銀行來說都是好事。你去銀行存錢,一般是存定期還是活期呢?
本文由新業財經原創出品,未經許可,請勿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