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存款「護不住了」?又一家銀行盜走儲戶1075萬,央行發聲了

2020-12-11 不凡智庫

文:十二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手中的錢越來越多。儘管一些專家一直說老百姓沒有錢,曹德旺更是說12億人沒有消費能力。但事實上,我國的儲蓄一直在增長,即使是在2020年遭遇困難的情況下也是如此。根據央行的數據,今年前三季度,居民存款增加了9.95萬億元,這意味著人均存款再次增加。

銀行作為依法成立的經營貨幣信貸業務的金融機構,一直以來都是國人存取款和進行金融投資的好地方。在網際網路時代的今天,即便有如此多的投資和金融渠道的情況下,銀行仍然是國人的首選。至於為什麼,因為銀行是「靠譜誠信」的同義詞,儲戶也會無條件地信任銀行的服務。

在多年的發展和深耕下,我國銀行業得到了快速發展,一大批優秀的國內銀行機構迅速崛起,並逐漸形成了自己的業務特色,成為行業的領頭羊。根據2019年的數據,工行實現利潤3122.2億元,增長4.9%,日收入8.57億元,成為中國資產規模最大的銀行;建設銀行淨利潤2667.33億元,增長4.74%;中國農業銀行實現淨利潤2120.98億元,同比增長4.6%;中國銀行淨利潤1874.05億元,同比增長4.06%。

銀行關係國計民生,是社會穩定發展的基石。因此,中國所有的銀行都將受到銀保監會的統一監管,即使銀行申請破產,國家也會盡最大努力確保儲戶存款的安全。然而,我們應該知道,銀行並不是萬能的,銀行也會破產倒閉。

國內不是沒有倒閉的銀行,例如,海南發展銀行大量投資房地產,導致信貸危機,最終破產。在今年8月,我國又一家銀行宣布破產倒閉,這家銀行就是包商銀行。最後,央行接管了該銀行,個人儲戶的存款都可以得到足額的賠付。

而在前段時間,我國銀保監會親自點名了5家銀行,原因是因為「亂收費」。近年來,關於「銀行洩露儲戶信息」和「銀行儲戶存款丟失」的新聞也層出不窮。因此,市場上出現了一種「怪象」。許多老人排隊從銀行取錢,連利息都顧不上,部分地區甚至出現了「集中取款」的現象。對此,有些人不禁要問,是不是銀行「兜不住了」?為什麼老年人寧願損失利息,也要取出他們的錢?難道是居民的存款「護不住」了?

儲戶存款消失

早在2013年,就發生了一起儲戶存款消失的事件。來自浙江省義烏市的劉先生通過中間人在中國農業銀行寧波奉化城東支行存入了250萬元。中間人表示存下去將會提供劉先生10%的存款額回報。果真如此,在劉先生存款後,中間人當場將25萬元的利息交給劉先生。

在此期間,中間人說,只需要存一年,並且是存活期就行了。一年後,劉先生去拿錢,卻發現自己的250萬一分都沒了。劉先生為此很困惑,密碼只有他自己知道,並存在他自己的帳戶中。現在錢怎麼都沒了,也沒有出帳記錄。那這筆錢能去了哪裡?

這樣的事件並不罕見。後來在警方的調查中得知,中間人先讓存款人把錢存入銀行並承諾較高的利率,然後收買銀行內部人員。儲戶存完錢後,工作人員會直接將錢轉到嫌疑人的帳戶上。幾乎沒有徵兆,儲戶也問責無門。

銀行洩露信息,員工挪用資金

今年5月,脫口秀演員池子指控中信銀行某支行洩露其個人銀行信息。最後,銀行公開道歉。該支行行長被撤職,員工被處分。如果說洩露客戶信息是銀行工作人員的違法行為,那麼擅自挪用客戶資金就已經涉嫌違法了。

此外,據媒體報導,中信銀行某分行的一名員工偷看了客戶的密碼,將5名客戶購買理財產品所用的1075萬資金轉入其個人帳戶用於投資。事件發生後,該名銀行員工主動投案自首,最終被判處4年有期徒刑和10萬元罰金,挪用的資金也如數歸還給了客戶。

對大額現金進行管理

為此,河北於7月1日開展大額現金管理,浙江和深圳於10月10日開展大額現金管理,為期兩年。這三個地區對公帳戶50萬起,對私帳戶分別為10萬元、30萬元、20萬元,超過這些金額,都將受到監管,必須預約,並登記信息,還要告知資金使用渠道等等。總之,銀行將嚴格監控資金的使用,避免一些違法犯罪行為。

之所以選擇這三個地區作為試點,是因為河北有良好的大現金管理業務基礎,浙江大現金使用情況非常突出,而深圳介於深圳和香港之間,人民幣現金跨境流動非常普遍,各有特點,作為試點最為合適。

完善存款保險制度

銀行作為傳統的金融機構,具有很高的安全性。為了在更大程度上保護存款人的利益,我國早在2015年就實行了存款保險制度,目前共有4025家金融機構接受存款保險的保護。有關規定指出,銀行破產時,個人最高可獲得50萬元的補償金。當然也不是說超過50萬就不賠了,具體的金額會按清算後一定比例賠付。

為了完善存款保險制度,保護存款人的利益。央行發布通知,要求所有金融機構在2020年11月28日前使用統一的存款保險標識。而在這之前,已經有河北省內丘縣、山西省臨汾市、遼寧省鐵嶺市等11個市(縣)率先使用。

存款保險標識,其實是對存款的一種保障。一旦金融機構啟用了,你的存款將得到更好的保護。存款保險標識由中國人民銀行統一設計,直觀,醒目,很容易識別,儲戶在存款時,先看準這家金融機構有沒有存款標識,如果有的話,那就更加的安全。對此你有什麼看法?

本文由不凡智庫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相關焦點

  • 銀行存款「變天」了?央行放大招,儲戶的好日子「到頭」了!
    銀行存款「變天」了?央行放大招,儲戶的好日子「到頭」了!近幾年我國居民儲蓄率在下行,但仍在40%以上,根據央行公布的數據來看,目前我國居民的存款總額也已超過90萬億元,規模十分龐大。所以在理財市場上一直佔有相當一部分市場份額。為了最大化保障儲戶的權益,我國很早就推出了《存款保險條例》,如今存款也要正式「變臉」了。
  • 居民存款要「上鎖」?央行發布新規!今後存錢統一認「這一標誌」
    我國居民在銀行中的存款總額在不斷的增長中,光是在今年這個數字再次增長了數萬億元之多。在全球範圍內我國儲蓄率常年位居前列「儲蓄大國」的稱號並不是白來的,不過雖然我國居民在銀行存款一直增多,但大家也擔心自己的存款安全。
  • 儲戶注意!央行發文,銀行這類存款被「叫停」,利息或大量減少?
    除了這兩個大公司,其他小型高利率理財產品也接連出現,這種情況下,銀行的存款率就從2018年開始呈現下降趨勢。據相關數據顯示,在今年10月份我國居民存款數減少了9569億元。其實大多數居民還是選擇把錢存進銀行,特別是老年人,因為對他們來說,其他理財方式雖然收益比較多,但沒有銀行安全。
  • 銀行也會破產?國內又一家銀行破產,儲戶存款能全部拿回來嗎?
    這家銀行成立於1995年,但是成立才三年,就遭遇了儲戶擠兌取現,由於經營不善,這家銀行很快就被擠兌破產了,期間央行出手援助34億資金,都沒能「救活」這家銀行。最終,該行由工商銀行承接。
  • 國內又一銀行破產!儲戶至多獲賠50萬,為了護住錢,央行出手了
    這讓儲戶再次擔心起來,且不說耳機資本債跟普通儲戶沒太大關係,光是銀行破產的消息就足以讓儲戶警惕!難道銀行也會破產?當他們有錢時,他們會把一部分錢存入銀行,這樣既安全又能賺取利息。據最新金融數據顯示,2020年前三季度,人民幣存款增長18.15萬億元,其中居民存款增長9.95萬億元。 銀行也是企業,按照企業的經營模式在市場中經營。在現實生活中,每個人都有銀行帳戶記錄,認為銀行存款是最安全的。但是沒有人想像過如果有一天這家銀行突然破產會發生什麼。
  • 銀行儲戶注意了!央行發布通知,親自出手「保護」你的存款安全
    就在不久之前,央行為了保護儲戶存款的安全性,發布了有關開展大額現金管理試點的通知,率先在河北、深圳、浙江三個省份的各大市區進行試點。也就是說,參加試點的城市要首先運行大額現金管理,就是指由個人進行存取款並且金額數量超過十萬及其以上的,必須辦理登記手續。對此,專家們認為,開展大額現金管理試點有利於提高大額現金儲蓄的安全性,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大額現金的違法犯罪行為。
  • 儲戶要注意了!銀行存款有「新變化」?以後存款時,一定得認準它
    當然,把錢存入銀行是非常穩妥的選擇,銀行象徵著權威,把錢放在銀行非常安全,而且我們還能獲取到一定的利息。為了獲得更多的利息,經濟狀況較好的儲戶通常選擇大額定期存款,如果存款金額較多,我們每月拿到的利息收入也是很高的。銀行作為居民的金庫,安全性自然是非常高的,雖然銀行也有破產的風險,但相關部門也一定會把這種風險降到最低。
  • 銀行「存款」有變?央行發布通知,以後存錢要記得先看這一點
    據央行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9月底,我國的居民存款總餘額,已達211.08萬億元,由此可見,人們對銀行有著極高的信任度。了保護存款人的合法權益,及時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2015年國家正式出臺了《存款保險條例》。
  • 存錢時代變了,央行出手,超4%利率的存款或全面消失,儲戶需注意
    眾所周知,不同的銀行和不同的存款方式,能夠獲得利息都是不一樣的,所以儲戶為了能夠獲得更好的利息,都會選擇利率相對較高的銀行和方式去存錢。 老百姓習慣把錢存在銀行,無非是因為兩點,第一就是銀行有完善的監管系統,錢放在銀行更安全,第二就是將多餘的錢存起來,還能拿到利息,不難發現我國第二季度居民存款就高達92.07萬億
  • 銀行網點存款保險標識全面啟用,儲戶「存款保險意識」較為淡薄
    近期,央行發布公告稱,授權參加存款保險的金融機構自今年11月28日起使用存款保險標識,存款保險一時受到前所未有的關注。 「金融1號院」近日走訪了多家銀行網點了解到,很多銀行已從11月底開始全面落實該項工作,採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宣傳方式,開展存款保險標識啟用宣傳工作。
  • 銀行網點存款保險標識全面啟用 儲戶「存款保險意識」較為淡薄
    記者隨機採訪了部分市民發現,普通儲戶仍知之甚少,「以後去銀行存款會更加放心。」多數人表示,近期去銀行網點才發現銀行貼上了標識,才知道有存款保險制度。銀行發力宣傳存款保險存款保險,又稱存款保障,是指國家通過立法的方式,對公眾的存款提供明確的法律保障。
  • 2020年,銀行迎來「改變」,央行對存款「下手」,利息少掉一大半
    銀行作為一個金融機構,也是要有盈利的,如果說一家銀行沒有利潤,那離倒閉也不遠了,而銀行主要的盈利手段來自於存貸利息差,也就是說存款越多,那銀行能獲得的利潤越高,所以「攬儲大戰」拉開了序幕。各家銀行可以說是「手段齊出」,甚至是「刀光劍影」,其中有的銀行推出了智能存款和靠檔計息,一下子獲得了很多儲戶的青睞。
  • 多家銀行已行動 上億儲戶注意 2020新規下 存款時「要做」一件事
    作為老百姓的「保險柜」,各大銀行在業務上面也是十分的謹慎,畢竟各項業務都關係到老百姓的「錢袋子」。為了能夠更好的服務各大儲戶,近些年銀行在業務上面也是有所調整,比如之前為了方便大家存款,曾經有多家銀行「上線」了無卡存款這一業務,讓儲戶不需攜帶銀行卡就可以完成存款。
  • 包商銀行進入破產程序 儲戶存款怎麼辦
    破產後儲戶存款怎麼辦「包商銀行的債權人應在2021年1月4日前向包商銀行管理人申報債權。包商銀行的債務人或者財產持有人應當向包商銀行管理人清償債務或交付財產。」法院裁定書顯示。而根據央行發布的《2020年第二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下稱《報告》),包商銀行在被接管時有466.77萬個人客戶,6.36萬企業及同業機構客戶。包商銀行的客戶數量眾多,服務的企業與合作的同業交易對手遍布全國各地,一旦債務無法及時兌付,極易引發銀行擠兌、金融市場波動等連鎖反應。
  • 「守護」你的存款!以後到銀行存錢時,儲戶都要記得先看標識
    來源:九哥財經一直以來,銀行都是眾多民眾資金存放的首選地,按照央行發布的數據顯示,截止到2020年三季度,我國境內居民儲蓄存款總額達到92.09萬億,按照14億的人口計算,人均存款為:92.09萬億/14億=6.58萬元;如果在扣除掉約3個億
  • 儲戶將12萬元辦理存款業務,工商銀行與農村信用社哪個更好一點?
    在生活中,很多儲戶有閒置資金後都想進行投資理財,但在找不到較好的理財產品後想將資金存入銀行,因為市場上存在國有銀行、民營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以及農村信用社等眾多辦理存款業務的金融機構,所以,部分儲戶不知道將閒置資金應該存入哪一家銀行或金融機構。
  • 儲戶將10萬存銀行期限為六個月,哪些銀行的存款利率稍微高一點?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聽到很多儲戶辦理一年到三年定期存款業務,或者三年期大額存單業務,通常當儲戶存入時間越久後,部分銀行的存款利率也會上浮較高,其中最為常見的是存款利率上浮40%或50%,然而,當儲戶存入資金較少,並且存款期限較短的時候通常存款利率上浮的空間極少,甚至幾乎不會上浮。
  • 央行兩年定期基準年利率2.1%,不同銀行存款利率上浮點位區別突出
    眾所周知,目前央行兩年定期基準年利率2.1%,國有大型商業銀行、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城市性商業銀行、農商行以及其他銀行兩年定期利率均在央行基準利率上進行上浮,只不過不同銀行存款利率上浮點位區別突出。以六大國有銀行為例,目前兩年定期年利率為2.25%左右,即存款年利率上浮10%左右,在銀行業內處於墊底,儲戶辦理儲蓄業務產生的收益也並不高。
  • 網際網路存款屬於「無照駕駛」,儲戶如何去存款?還有一個新方向
    在12月16日,央行金融穩定局局長在第四屆中國網際網路金融論壇上,進行了公開發言,特別提出,目前儲戶在第三方網際網路金融平臺上購買的網際網路存款產品,他們的發行屬於 「無照駕駛」的非法金融活動,未來需要納入金融監管範圍。話音剛落,支付寶就下架了所有的網際網路存款產品,隨後度小滿金融也跟進下架。
  • 儲戶將30萬元存入銀行,那麼國內哪些銀行的存款利率比較高呢?
    儲戶將30萬元存入銀行,那麼國內哪些銀行的存款利率比較高呢?目前國內所有銀行存款利率均以央行基準利率作為參考,通常吸存能力較強的銀行可能對於的存款利率較高,而部分國有銀行雖然吸存能力較強,但存款利率在業內屬於最低的,因為無論活期、定期還是大額存單的利率均上浮的力度較小,所以,儲戶將30萬元存入其中自然無法取得較高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