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銀行是非常安全的,把錢存在銀行裡面,絕對比放在家裡安全,放在家裡擔心被別人惦記,又怕被老鼠啃了,或者受潮爛掉了,而且有時「藏」在家裡時間長了,自己都容易忘記,不記得放在哪裡了,所以,大家基本上都會把錢存到銀行去,不僅安全,而且還有利息。
我們知道,銀行最怕的就是擠兌,一旦發生擠兌,銀行就有可能因現金不足,而被迫停業,嚴重的情況下,甚至可能會破產。
很多人認為,銀行是不會破產的,畢竟在我國歷史上,銀行破產的案例很少發生,所以大家都形成這樣的固化印象。可是,你知道嗎?我國現在已經有三家銀行破產了!
自建國以來,我國幾十年間從未出現過銀行倒閉,直到1998年海南發展銀行破產。這家銀行成立於1995年,但是成立才三年,就遭遇了儲戶擠兌取現,由於經營不善,這家銀行很快就被擠兌破產了,期間央行出手援助34億資金,都沒能「救活」這家銀行。最終,該行由工商銀行承接。
第二家破產銀行是河北省肅寧縣尚村農信社,2012年正式進入破產程序。
而就在今年8月,我國又一家銀行正式宣布破產,它就是包商銀行。包商銀行,是內蒙古包頭市的一家城市商業銀行,成立於1998年。去年5月時,成立約二十年的包商銀行因出現經營危機,而被央行和銀保監會接管,到今年8月,包商銀行被央行宣布正式進入破產程序。
對於廣大老百姓而言,包商銀行是怎麼破產的,可能大家並不關心,但是「包商銀行破產後,儲戶的錢怎麼辦?」這個才是大家最關心的話題。
其實,早在2015年時,我國央行就開始推行了存款保險制度,目的就是為了保護儲戶的利益,即便銀行破產了,儲戶也能得到最高50萬的存款賠付。
在包商銀行被央行接管後,央行和銀保監會召開了新聞發布會表示,會對包商銀行的個人存款予以全額保障,資金由央行和存款保險基金提供。也就是說,包商銀行的個人儲戶存款可以得到全額賠付(超過50萬也可以賠)。這給儲戶們吃了一顆「定心丸」!
在接管期間,央行向包商銀行注入了235億的救援資金,以保障流動性安全。據稱,當初接管之時,包商銀行有460多萬個人儲戶,還有6萬多機構客戶。
目前,包商銀行的業務都已經被徽商銀行和蒙商銀行承接,原先包商銀行的個人和機構的存貸款業務、取現業務,都可以通過這兩家銀行來完成。
雖然這次包商銀行事件,由國家來全額兜底,但是要注意的是:存款保險制度最高賠付只有50萬,並不是全額的,而且,它僅是針對儲戶存款的,如果儲戶購買的是銀行的理財產品,那則不在保障範圍內,也就是說,如果你購買了包商銀行10萬元的理財產品,那這10萬是不會賠付。
還有人問:「從銀行貸款的錢還要不要還?」當然要還,比如包商銀行由徽商、蒙商兩家銀行承接後,原先包商銀行貸款的債權債務關係都被轉移到了這兩家銀行,所以,欠包商銀行的錢,要還給這兩家銀行。
所以,還是不要抱著幻想心理,你欠銀行的錢,只是換了一個償還的對象,是不會憑空消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