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題】為什麼微信朋友圈增加了三天可見?

2021-02-14 校招星計劃

每日一題,加入超級星計劃吧!

衝向騰訊產培、京東管培、各大廠SP/SSP級別

A回答

微信朋友圈moment的目的是讓用戶分享當下,而不是滿足別人查找窺探信息的回憶錄。要讓每個用戶參與進來,增加互動性。

用戶的角度——隨著微信的普及化,微信中熟人的比例在被稀釋,所以朋友圈的內容就要有所控制,避免隱私的洩露。增加用戶對朋友圈接收和展示內容的控制權和管理維度,是一種對用戶的保護。

三天可見還可以讓用戶維持正常的社交姿態——我沒有屏蔽某人,這是我對所有人的設置。

產品的角度——避免用戶因為內容是否可見問題猶豫過久,發內容前處心積慮,阻礙朋友圈內容的生產,惡性循環,破壞微信的社交生態。

用戶隨著情境的變化行為也在發生著變化,產品必然要跟進變化,微信通過價值的衡量選擇了這樣操作。

中國人願意用自己的隱私去交換便利嗎?也許很多人的隱私共同被利用時,用戶的反應不激烈,但一旦他們察覺到這種隱私是被點到點的利用,就像越來越多的「朋友圈陌生人」窺探自己時,心理就會發生些變化。就像大數據殺熟,是「點到點」的殺熟,就讓人很難接受。

B回答

【為什麼微信朋友圈增加三天可見?】

拆解:1為什麼要增加關閉通道?2為什麼是三天?

【為什麼要增加關閉通道?】

1隱私保護:定位於「即時通訊」的微信難以擺脫用戶關係鏈「泛化發展」的宿命,而用戶對熟人社交產品的需求很重要的一點就是隱私信任,想要在當下分享自己的生活動態,但不願意隨時隨地被別人查看過往生活,一條一條刪除或設為私人可見又比較麻煩影響用戶體驗因此需要有一個隱私保護通道

2增加互動:隨著微信關係鏈泛化用戶越來越少發布動態、點讚評論互動,泛化的關係鏈降低了熟人社交產品的競爭力,增加關閉通道能夠緩衝一部分負面影響,避免微信體驗變成微博,增加熟人社交的互動性

3激勵內容創作:可以成為朋友圈式的「閱後即焚」,切入用戶群體心理,滿足興奮型需求,減少發朋友圈的過多顧慮,能夠激勵用戶生產內容發布動態

【為什麼是三天?】

1.滿足個人展示的需求,用戶發布朋友圈是為了展示自己當下的生活,考慮到用戶刷朋友圈的頻率,有些用戶兩三天才看一次朋友圈,因此發布的動態保留三天可以保證大部分朋友看到自己展示的動態

2.與微信聊天消息大概在兩分鐘內會被閱讀同理,根據用戶數據估計首次刷到新動態一般就是兩三天內,兩三天過後動態如果再被關注基本是單獨被翻朋友圈了,為了保護隱私用戶會希望在此之後動態不被再次查看

C回答

從場景的角度去思考這個問題,我們會在什麼時候使用朋友圈僅三天可見?

整合以上的場景,我們可以得出用戶設置朋友圈三天可見的動機:

總結來說就是用戶有分享生活瞬間並且通過朋友圈記錄(捨不得刪或懶得刪)的需求,但是由於上述幾條原因,需要設置三天可見。

那對於微信來說,有優點也有缺點。

缺點:

優點:

在於提升了用戶體驗,滿足了用戶隱私保護、建立人設的需求,以犧牲少部分用戶的體驗去滿足大部分用戶的需求,這和微信的產品價值觀「一切以用戶價值為依歸,關注大部分用戶的需求」是完全一致的。

D回答

(1)為什麼要增加這個渠道?

對於用戶來說;

保護自我隱私:微信逐漸成為社交關係建立的起點,用戶的微信中可能出現大量「非朋友」的好友,這種關係鏈的擴張導致用戶希望能夠保護自我隱私,不讓他人有「窺探」隱私的權限

一種「懶人」管理朋友圈的方式:朋友圈作為用戶展示個人形象一個窗口,很多時候用戶會花時間進行管理,以維護自己的形象。然而,很多時候用戶在朋友圈抒發個人情緒,或者分享一下事件只是在那一刻,那個moment,很多用戶一段時間後會看這些朋友圈會覺得「愚蠢」,但一條條刪除太費勁,-旦有了這種權限設置,可以節省管理朋友圈的時間。

對於微信平臺來說:

優勢:

促進用戶發朋友圈的次數:通過這樣的權限設置降低用戶發朋友的戒備與擔心,從而促進用戶發朋友圈

促進用戶交流:原本可能通過朋友圈來社交,現在可能需要在微信聊天窗口直接溝通

弊端:

朋友圈是微信社交中重要的一環,一旦用戶都開啟了朋友圈三天可見,很多用戶的朋友圈都是極少的動態或者0動態,不利於用戶去進一步了解對方(比如朋友之間很久沒聯繫了,覺得之間聊天很突兀,只是想通過朋友圈想看看對方的狀態等等)

(2)時間為什麼是3天?

三天可能是經過大數據計算出來的用戶發朋友圈的頻次,基本. 上可以顯示一條動態,不至於讓朋友圈顯得空白,也不至於展示太多;

三天內的動態基本上是最新鮮,最貼合用戶最近狀態的,時間再長一些可能就屬於過往動態,用戶可能希望隱藏

E回答

該問題可以拆解成以下3個問題回答:

一、為什麼要設置一定時間內可見,而不是對某人不可見或者盡僅自己可見?

朋友圈設置對一部分人可見一部人不可見需要很大的時間成本,需要用戶手動一個個好友操作。而且一旦好友發現自己被不可見,會影響2人社交關係。

對過往朋友圈設置僅自己可見也需要大量時間成本,需要一條條朋友圈設置。

基於以上理由微信設置朋友圈一定時間內可見,既做到了節省用戶時間,又做到了好友無差別對待,避免社交關係的破壞。

二、為什麼要設置一定時間內可見的權限?

【微信社交關係的變化引起用戶需求的變化】

微信是熟人社交APP,剛開始微信是熟人聚集地,是生活的私人地帶,用戶樂意與熟人分享朋友圈並渴望被關注。但隨著微信好友中同事、微商、陌生人等非熟人關係的加入,微信不再是一個私密地帶,用戶對朋友圈的展示範圍產生了新的需求。

用戶的新需求有:

【權限設定不僅考慮到用戶的需求,也有利於微信社交生態的維護】

當一個用戶限定朋友圈範圍後,他的好友無法通過朋友圈知道他的近況,一定程度上鼓勵用戶私聊維護社交關係。

如果顯示所有朋友圈,個人信息極容易被別有用心的人盜取,設定一定範圍的權限可以保護用戶個人信息的安全。

三、為什麼可見權限是3天?

從用戶發朋友圈頻率來看:平均用戶發朋友圈的頻率是3天一條,設置3天可見,不至於自己的朋友圈「空空如也」,也不至於暴露太多信息,介於「屏蔽」和「刪光」之間。

從用戶願意分享和展示的程度來看:現在社會人們的生活節奏加快,一周前的自己和一周後的自己往往是不同的,3天正好可以展示一個人最新的狀態。

從用戶社交態度來看:3天可以判斷一個用戶是否經常發朋友圈,如果用戶3天範圍內經常沒有朋友圈內容,可以表示自己的生活不願意被過多關注;如果3天範圍內用戶朋友圈經常有內容,說明用戶樂於分享生活,願意被關注。

F回答

【為什麼增加此功能?】

從用戶角度分析:

自由選擇朋友圈的可見狀態,可以讓用戶在發朋友圈的時候更少顧及;

朋友圈過去的內容不想展示出來,選擇關閉一部分朋友圈比刪除過去的朋友圈來說,是更加貼合用戶體驗的方式;

基於朋友圈的陌生人帶來的隱私不安,和直接關閉朋友圈帶的不禮貌相比,自由選擇關閉一部分朋友圈會更加合適;

【為什麼是三天?】

基於用戶不斷的需求,從半年可見到三個月看見再到三天可見;

作為國民級應用,可能全體用戶的平均發朋友圈的頻率是三天,三天可見的設置不至於讓人誤以為此人朋友圈已關閉。

G回答

根本上是由於微信的熟人社交泛化成半熟人社交。由於關係鏈的拓展,更多弱關係的存在,而不得不作出的調整。

1.用戶自身感受角度:

①隱私保護,消除不安全感。由於各種原因不得不加更多的人,朋友圈的「朋友」屬性被弱化,而社交忌諱的是交淺言深,朋友圈的展示timeline過長會使用戶產生隱私保護上的不安全感。

②人際關係的動態性和複雜性,使得「標籤分類」不可能做到完全的準確和令人滿意。為何有了標籤分類功能,還要設置三天可見?同事通過交流可以變成朋友,朋友也可能由於一些原因變成路人,而標籤的機械化沒辦法識別到這一切變化。

③自我表達與人設焦慮。人在不同的社交關係下會有不同的自我表達,每個人都有維護自己在不同社交關係下的不同人設的需求。例如工作時保持客觀冷靜,好朋友面前保持呆萌可愛。縮短自我展示timeline可以緩解身份焦慮,隱藏之前幼稚的自己,維持近期自己的人設。

④維持親密關係有可替代方式。真正關心和想了解的朋友,有可替代的方式進行了解,如私聊、語音視頻通話等方式。

2.微信角度:

(1)不利之處:

①傷害了一些原有的社交邏輯,例如「加好友-看朋友圈-找話題-拉近關係」等,對窺探和好奇的心理造成了傷害。

②這個功能的行為具有一定的傳染性,一部分人設置三天可見後,產生了信息不對稱的優勢,這會促使沒設置的人去設置,從而這個行為在好友之間不斷循環。

(2)優勢是什麼,以上的不利之處是否真的不利?

①朋友圈的定位是分享生活瞬間的場所,完成的是「分享-強化人設-社交反饋-強化記錄和分享」的閉環。從三天可見的功能設置上,強化了這樣的定位,而不是供別人查閱的網絡生活黑歷史。

②相比於窺探心理的需求場景,從用戶自身感受角度出發的上述需求場景更多。在絕大多數情況下,人們都是在時間流裡刷朋友圈,而不是一個個好友點開看他的朋友圈,所以真正能感知到「三天可見」功能場景並不多。

3.為什麼是三天?

相信是綜合考慮了用戶平均發朋友圈的頻次、社交關係(新舊好友)變化幅度和每種幅度變化頻次、用戶對朋友圈timeline的感知等綜合因素做出的選擇。

【補充】

I回答

用戶角度:通過增加更多自定義選擇性,緩解熟人社交帶來的壓力,保證用戶社交體驗;用戶隱私需求;

產品角度:增加三日可見後,若用戶想要在朋友圈有更多的存在感就需要經常發布朋友圈;利用用戶偷窺心理,吸引更多朋友進行觀看點讚評論,增加產品的用戶活躍度

J回答

對於產品的角度,這一結果必定是用戶操作數據的驅動,之前沒有這個功能的時候,發現很多用戶發的朋友圈都是暫時性的,另外微信的分組功能一直比較弱,用戶比較難操作好不想給哪些好友看見,所以三天可見也可讓大家都看不見三天前的信息。

對於用戶的角度,現在微信的用戶不僅僅只是熟人社交,還會有陌生人/新人社交,那個人隱私又會變得尤其重要,而好友人數的增加會激化用戶自身的矛盾心理,人自身的矛盾心理也會促使社交的複雜化。(比如用戶覺得半年前發的東西很low或者人迅速的感情變化都會使用戶不想讓別人看見這些朋友圈)。

推薦閱讀:

想要快速輕易的拿到暑期offer,來找林哥啊~

加入我的21屆超級星計劃,offer滿滿

春招在即,校招生加油衝呀~


關於林哥,一個不管你喜不喜歡的硬核男人,一名產品汪,做過運營、增長,操盤過自媒體,擅長簡歷修改、面試輔導,已有70+拿到大廠offer。

快快加入我的超級星計劃吧!

嗯,是的,針對於21屆有大廠夢的學生~

後臺回復【課程】

即可查看,幫你快速拿到大廠offer!

相關焦點

  • 微信新功能上線:再見了,三天可見
    從此,我要跟三天可見,說再見,誰讓我是一個自戀愛美的女孩呢。在朋友圈發自拍不就是為了讓別人看嗎,哈哈。@意義再見了,僅三天可見。我之所以取消了僅三天可見,就是想讓那個朋友給我介紹的相親對象,去看我的朋友圈。
  • 提醒你,千萬不要把朋友圈設置成僅三天可見
    所以在微信推出僅三天可見這個功能的時候,我們真的很開心,因為這樣就不用將那許多的東西一一刪除,只需要隱藏起來,就不會有人發現,這是我們一直以來的想法,因為這些,都是我們現在看起來很幼稚, 曾經卻是很美好的東西。
  • 朋友圈設置三天可見的人,無非是這三種心理!錯不了!
    自從微信朋友圈有了「朋友圈三天可見」的功能之後,很多人就把朋友圈設置成了「三天可見」了。剛開始的時候並不習慣,好多次會因為去看別人的朋友圈時,見到「僅三天可見」的幾個字而感到失落。為什麼那麼多人把朋友圈設置成了「三天可見」呢?有人說:既然你發了朋友圈了,就是願意和別人分享你的生活和心情,既然已經不是隱私了,為什麼還要搞成三天可見,故意搞神秘嗎?好像怎麼都說不通!如果是搞神秘,幹嘛又發朋友圈?
  • 那些在朋友圈設置「三天可見」的女人,大多出於這些心理
    01隨著科技的進步以及網際網路的普及,手機成了人們出行必備的工具,緊隨著手機上的一些重要聊天工具,微信,QQ等也風靡全球,這些軟體的聊天功能也是亂花漸欲迷人眼。微信這個聊天軟體上也多了一種功能,朋友圈僅幾個月可見,僅近期可見等等。
  • 朋友圈「三天可見」的人基本都是這三種心理,別不承認,有你嗎?
    /1/刷手機的時候,看到這麼一條新聞,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受訪者進行的一項調查,數據顯示六成受訪者朋友圈設置了三天可見。為什麼要設置僅三天可見呢?62.8%的受訪者覺得使用此功能省去了不必要的麻煩,51.5%的受訪者覺得能更好地保護自己。
  • 你的朋友圈僅三天可見 我的車隨便你看
    微信新增了一個功能「朋友圈僅三天可見」,很多朋友都趕潮流,紛紛開啟了這項功能。有人說,朋友圈僅三天可見真的讓人很不舒服,明明是好友,卻要隱藏自己的生活足跡。是啊,連陌生人都能最多查看十條,為什麼好友卻只能看到三天。究竟是這座城市太孤獨,還是我們太無助,想要把自己封閉起來。
  • 微信朋友圈新增「一個月可見」代表什麼?其實是方便了一類人
    微信與QQ不同,微信的社交面更加廣泛,很多人不願意讓別人看到自己幾個月以前,幾年以前發表的微信朋友圈動態,在朋友圈「三天可見」功能出來以前,也只能選擇刪除。微信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推出一個「允許朋友查看朋友圈範圍」。一直以來,只有「三天可見」、「半年可見」、全部可見。
  • 專家:「三天可見」說明人們自我封閉的傾向很嚴重
    朋友圈裡並非全都是朋友,有時候一起開個會,初次見面的人加個微信很正常,可能以後很少有機會再見面,但互相之間卻能通過朋友圈了解對方很多涉及隱私的生活細節,倘若僅僅如此也還算好,更麻煩的是,有些因為各種原因加的好友,會帶來一系列的麻煩,比如隱私洩露、上當受騙等,這些年來,類似的事情很多,經常能在各種媒體上看到。
  • 如何破解朋友圈僅三天可見,這操作太六了!趕緊學會
    好不容易搞到了女神的微信,想要趕快了解下對方的興趣愛好,做做功課。可是對方設置了僅三天可見,那麼做功課的目的就無從下手了嗎?這裡就來教教大家如何查看朋友圈僅三天可見之前的動態,祝大家都能夠心想事成!我們都知道對方設置了僅三天可見之後,進入到對方的個人主頁就只能夠看到對方三天內的動態,不過在自己的朋友圈裡面對方三天之前的動態還是能夠看到的哦。不過這有一個缺點,如果發動態的朋友太多了的話,想要找到想要看的動態就要耗費大量的時間,這幾就提供個解決方法,在「我」界面依次點擊「設置」,「隱私」,「不看他(她)」。
  • 用英文說朋友圈僅三天可見,Vi...visible?
    用戶可以任選三天的朋友圈進行展示嗎?微信目前並沒這個功能。那麼,這句英文到底指的是「過去三天」還是「可任選三天」,或是其他意思?這麼一想,單單說「Only 3 days」,語義並不清晰。第二,黃底的「are」。為什麼不用「can be」呢?這裡需要簡單回顧「be」和「can be」的語用。
  • 朋友圈為何僅三天可見?職場人用這3點告訴你,太現實了!
    朋友圈為何僅三天可見?職場人用這3點告訴你,太現實了!對於職場人來說,與同事們都需要保持一定的聯繫,而當其他同事加了你的微信後,如果對你比較感興趣,那麼首先就會去看你的朋友圈,了解你在生活中大概是一類什麼樣子的人。
  • 朋友圈設置「三天可見」,原來有著這麼些好處,長見識了!
    之前在微博上看到了一個數據,「有超過1億人,設置了朋友圈三天可見」,想必馬化騰都沒有想到,微信發展到現在,最受人歡迎的居然是這個功能。微信的本質就是個社交軟體,誰能想到它打敗了QQ,一躍成為受眾範圍最廣的社交app,就連我們的父母長輩,都緊隨潮流用起了微信。
  • 女生如何追朋友圈設置為三天可見的男生?這三步追求策略不能少
    這個方法就是通過朋友圈去暗示自己喜歡的人,不過這個只適合加了微信,並且有初步印象的喜歡對象。小麗分我分享了她成功通過朋友圈撩到現在的男友的經過,總結了一套策略,下面我們一起看看。俗話說,女追男隔層紗,男追女隔座山。
  • 微信又雙叒叕更新 朋友圈能「一個月可見」了(雙語)
    微信又雙叒叕更新了!   近日更新的7.0.4版微信增加了朋友圈新功能,查看朋友圈範圍添加了「最近一個月」選項,而之前只有「最近三天」、「最近半年」 和 「全部」。   微信於5月5日更新後,增加了允許用戶查看「最近一個月」朋友圈的功能。
  • 微信朋友圈設置為3天可見的,究竟是什麼心態?
    不可否認,微信已經成為國民應用。已經滲透到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微信朋友圈則成為很多用戶每天必看的事項之一,可以看看朋友們的日常所思所想。但是自從微信朋友圈推出新功能「三天可見」、「半年可見」的新功能時,越來越多的用戶將朋友圈設置成了僅「三天可見」。
  • 其實微信朋友圈裡沒有人,有的全是人設...
    在「朋友圈」上線的這漫長歲月裡,它極大地滿足了用戶們的社交需求。 但你覺得朋友圈真的是那麼簡單的一個東西嗎?如果真的那麼單純,為什麼又有那麼多的網友感嘆想逃離朋友圈呢?
  • 越來越多的人,把QQ空間設置三天可見,他們到底察覺到了什麼?
    為了順應更多用戶的需求,微信推出了朋友圈內容「半年可見」、「三天可見」,後來又因為這兩個選項不能滿足大部分人需求,半年可見太久,三天可見又太短,於是乎微信再次上線了「一個月可見」。然而,當大家都把目光放在微信上時,很多人都忽略了QQ空間,QQ空間也有類似的功能。
  • 微信突然更新,朋友圈一個月可見,還有6個重磅新功能!
    5   看一看增加新功能   微信這次更新  還增加一個「我的在看」   可以找回曾經"點讚"的文章   而且這次增加了4個全新的欄目   分別是24小時新聞、朋友都看過   已關注公眾號文章
  • 那些以前微信朋友圈三天可見的人,現在都怎麼樣了,結果我愣了
    那些以前微信朋友圈三天可見的人,現在都怎麼樣了,結果我愣了我們在生活中使用微信的頻率是非常高的,很多人在使用微信聊天的時候,都會習慣性地將自己的生活狀態和生活點滴分享在自己的朋友圈。我們從每個人的朋友圈中都能看出他們對於生活的一個態度,有很多人在使用自己的朋友圈時,都會有自己的想法。以前微信還是一個比較簡單的軟體,很多人就是簡簡單單的隨便分享出自己的日常生活。但是隨著微信後面有很多其他功能的開發,人們在使用微信的時候會發現自己的分享習慣已經和別人,或者說以前的自己有了很大的不同。特別是微信後來推出的隱私功能。
  • 朋友圈可設置一個月可見,朋友多久能見?
    近日,微信發布iOS系統最新版本7.0.4。據了解,這次更新內容有:視頻動態支持搜索音樂並支持私密留言、看一看增加個人中心等。最引人注意的是,允許好友查看朋友圈的範圍新增「最近一個月」的選項。此前在4月17日,微信在安卓系統中已經進行相應更新。好吧,強大的安卓更新總是先行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