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後臺大家的留言,我發現,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生活態度。
有人願意,讓新朋友從朋友圈了解精緻的自己。
也有人願意,讓新朋友從現實中了解真實的自己。
也有人是為了掩蓋自己的過去,也有人在隱藏難以忘懷的秘密……
@萌萌
我之前設置三天可見,是因為我發自拍照,會有損友在底下評論說這P的還是你嗎的嘲諷。
但我自己又覺得好看,也捨不得刪除照片,所以就設置了三天可見。
但不過最近我把三天可見設置成了半年可見。
因為最近不是出了那個可刪除好友評論的新功能嗎。
所以,不管我怎麼發自拍,炫美食,炫風景照。
只要你評論的不滿我心意,我就把評論刪除就好了。
從此,我要跟三天可見,說再見,誰讓我是一個自戀愛美的女孩呢。
在朋友圈發自拍不就是為了讓別人看嗎,哈哈。
@意義
再見了,僅三天可見。
我之所以取消了僅三天可見,就是想讓那個朋友給我介紹的相親對象,去看我的朋友圈。
希望他能在我朋友圈裡,找到對我的好感和喜歡。
@美
多希望微信能取消僅三天可見這個功能,不然我去偷窺男生朋友圈的時候,什麼東西也看不到,哈哈哈。
@Salted fish
因為發的東西比較雜亂,想表達的東西也不在朋友圈吧。
所以也不想讓別人過多的去通過朋友圈了解一個人。
@半老徐娘
半年可見,因為朋友圈比較多,太多也看不過來。
@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我設置的是全部可見,如果真的在意你的人,會抽時間去了解你。
不論之前的你是怎麼樣,真正愛你的人都不會嫌棄,只可惜,我給了你全部權限,你卻沒有珍惜...
@錢晨陽
沒有設置過權限,因為沒什麼不能給看的,而且發圈也很少。
其實很多時候都想發個朋友圈,只是想想再想想之後,也就沒了之後。
@扶
我也很想知道,為什麼一個男生加我,前一秒我看了他朋友圈一大堆。
然後我就和他聊了一下朋友圈的東西,再進去,就全部沒有了,呀,原來是把我屏蔽了。
@Eliauk
我的微信是半年可見,因為和前任在一起的時候他希望我的朋友圈有他。
但是又異地,做不到一個月見一次,半年可見是最好的選擇。
分開後還有一條關於他的朋友圈一直沒刪,半年可見也沒改,就留作回憶吧。
@明年今日
朋友圈肯定三天可見呀,第一覺得是自己很矯情吧。
生活記錄發布過了時間你想看也不給你看,深夜矯情文字留給自己可見。
二來也有神秘感和距離感,如今想了解誰都是通過朋友圈。
@My~
微信裡就那麼幾個交集深的人。
發朋友圈時,是真的想把這一刻分享出來。
發了吧,老是會忍不住看有沒有人給你點讚。
後來發現根本沒人理你,包括交集深的人。
因為老是會想,明明我有給他們點讚的。
時間長了,發朋友圈時也會想要不要發,發了也沒人在意。
想了想,還是發了吧,給自己留點回憶。所以設置成了3天可見。
@阿系吖
換了新環境之後就會把朋友圈設置三個月或者一個月可見。
不想讓新同事知道自己過去這麼囉裡囉唆。
但是過一段時間又會解除設置。
@桃子
我的權限是:僅對某個人可見……
@oh!歐
沒設置權限呢,畢竟會點進去看自己朋友圈的人都是在乎自己關心自己的人吶。
我樂意讓大家親近我,更不希望讓把我放心上的人高興的來失望的走。
@雷
3天可見,因為大了,加的人多了,動態少了。
慢慢的不想別人了解以前的自己,也不想讓太多人看到自己的失落與開心。
@zikw
我有設置,設置了一個月可見。
因為朋友圈裡有前段時間大連疫情期間,去大連旅遊的照片,不想刪。
又不想讓那些同事們知道,所以就是一個月可見了。
@暖
之前相親遇見了一個97年的可愛大男孩,一開始朋友圈只有三天可見。
因為沒見面也覺得沒什麼,結果見完第一次面之後無意打開朋友圈發現全部可見了,認認真真翻了一遍。
在很久以後的某一天無意間提起的時候,他是這麼說的,因為覺得想要認真了解所以要真誠啊。
雖然這些都阻礙不了最後歇斯底裡不體面的分離,但當時溫暖的悸動依然刻苦銘心。
還有,一百個人有一百種說法,幸福是自己的,自己覺得幸福就好~
@
其實有時候也不太清楚具體原因。
主要因為有些動態之後自己再看就覺得沒有當初發的那種感覺了,就不想被別人翻出來看,所以就設置三天可見。
@楊同學
現在回看自己以前發的朋友圈覺得比較幼稚,不願意被新朋友看見。
但自己也不願意刪除。所以會設置三天可見。
@小朱
其實有時候也不太清楚具體原因,主要因為有些動態之後自己再看就覺得沒有當初發的那種感覺了。
就不想被別人翻出來看,所以就設置三天可見。
最後我想告訴大家:
我覺得,無論是半年可見還是三天可見,這其實就是一種朋友圈的狀態。
我們不能因為這個而評判某個人怎麼怎麼樣。
我們都有自己內心的想法,都有自己的隱私。
點亮贊和在看,無論自己怎樣設置朋友圈權限,只要自己開心就好,不是嗎?
作者:一個人的小小酒館販賣故事的小酒館,等你到零點零一分。微博:一個人的小小酒館。
每一個夜晚,陪你說「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