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約就約 鄭明威 : 沒有夢想 何必遠方

2021-03-03 電子系的那些事兒

 學習進行時

 「生活就是和你喜歡的一切在一起。」韓寒在《我所理解的生活》中是這樣說的。

「也許在大一的時候,自己在社團與學習方面會忙的不可開交,過得不是那麼快樂」鄭明威坦言,大二到大三醒悟過來,自己的理想是什麼,自己想要追求的是什麼。生活回歸平淡,社團更加努力的去承擔責任,學習更加專注的去思考問題。鄭明威找到了正確的道路。

「在剛剛開始轉變的一個月是非常痛苦的,我從來不是一個學霸類型的同學,哪怕高中也是,所以當耐心待在圖書館自習室非常難熬的,但是自己沒有選擇,因為社團需要花費時間,你不去圖書館就會落下學習,這是自己不願看到的,所以堅持了下來。」

鄭明威是努力的,連續兩年入專業前十,這對於一個時間被分了不少的社團領導人來說,是一個不容易的成績。

在後來的採訪中,我們了解到鄭明威在創新方面也獲得了不菲的成績,鄭明威先後領導了兩個國家級大創項目,「供熱管道溫度檢測系統中無源無線模式的採集終端設計」、「一種可智能計費的光電式流體流量傳感器」。

初窺大創,他對一切都不了解,於是他用時間,用汗水,用堅持,最後換來了項目通過最後驗收的回報。

學習之外,鄭明威是愛生活的,採訪之餘我們了解到他愛旅行,鄭明威在假期中看過了不少風景,這位靦腆的大男孩笑著說「也希望在全國各地留下自己的足跡」。

「整個大一其實並不是那麼優秀,自己的心態很明確,就是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最喜歡半夜起來看皇馬的比賽,看到自己的偶像打破一個一個記錄;也喜歡趁著短暫的假期,去往遠方見想見的風景,想見的人。」這是鄭明威在採訪最後時談到的。

相關焦點

  • 沒有遠方,何必遠航;沒有生活,談何夢想?
    想要大聲說出自己的夢想,可好像沒有可以吶喊的力量了!想了一遍又一遍,在心裡一遍又一遍詢問自己:那個遙遠的夢想還要繼續嗎?為什麼不呢?拿什麼繼續呢?一直在這兩個答案之間來回徘徊、反覆糾結。還記得不久之前看見的那句話——我也有夢想,我唯一的夢想就是早日從夢中清醒!
  • 沒有夢想,何必遠方,承載父母希冀的女孩名字
    每個名字都承載了父母的愛意,這樣的名字伴隨著孩子一天天成長 ,追求遠方的夢想,即使沒有父母陪在身旁,名字也仿佛父母的殷殷囑託,溫暖著自己繼續前行。所以名字對一個人是非常重要的,父母為孩子起名的時候不妨託考慮這些因素,把自己的思想放進名字伴隨孩子一生。
  • 基督福音|舊約與新約
    阿們,我們翻開聖經[希伯來書8章6-7節,13節]翻到一起讀: 如今耶穌所得的職任是更美的,正如他作更美之約的中保;這約原是憑更美之應許立的。那前約若沒有瑕疵,就無處尋求後約了。……既說新約,就以前約為舊了;但那漸舊漸衰的,就必快歸無有了。
  • 《沒有夢想何必西港》MV上線,歌手海鑫唱出海外遊子在西港的不易
    不久前,一首名為《沒有夢想何必西港》的MV上線火速風靡網絡,歌曲由漂泊柬埔寨西哈努克港近一年的陝西籍勵志歌手海鑫創作並演唱,MV講述了三兄弟在西哈努克港(簡稱:西港)打拼的經歷。MV截圖《沒有夢想何必西港》的創作者海鑫,陝西安康人,華語流行音樂唱作人,代表作品有《夢想就在前方》《兄弟不容易》《你是我的魚》等,因作品中有比較多的積極向上的勵志元素,加之其本人也比較熱心於公益慈善活動
  • 國獎個人風採|範洵:沒有夢想,何必遠方
    「人是為了反抗過去才成就未來的」,人生負重如此,不管結局,腳踏實地走好每一步,終能抵達遠方。編輯:曾莉萍審核:劉紅菊發布單位:重慶理工大學會計學院
  • 舊約聖經與新約聖經 (471)
    —徒17:11和一位肢體分享的時候,他說新約讀幾遍,舊約讀不下去。於是,我想談一談舊約聖經和新約聖經。奧古斯丁說:「新約在舊約中隱藏,舊約在新約裡彰顯。」新約和舊約的關係之緊密,在奧古斯丁的話語裡,一覽無餘。如果沒有舊約聖經,將沒有人明白什麼叫救贖。也無從理解耶穌死在十字架上的死和第三天的復活,為什麼是救恩。舊約聖經告訴我們人類的失敗。
  • 「景在身旁 何必遠方」——「五一」酷遊廣西盤點-廣西新聞網
    「景在身旁 何必遠方」——廣西新聞網文旅頻道「五一」特刊嗨~五月的廣西微風不燥陽光、草地、湖水好天氣的加持一切都美得剛剛好一起到山裡野營到自然裡撒野收集朝陽與落日地點:南寧市隆安縣南圩鎮四聯村交通攻略:自駕,從南寧出發約2小時車程,全程高速、路況nice!建議遊玩天數:2天1夜遊玩項目:拍照、野餐、發呆
  • 基督教刊|聖經中舊約與新約的關係?
    來8:6「如今耶穌所得的職任是更美的,正如他作更美之約的中保;這約原是憑更美之應許立的。」希伯來書8-10章描述了舊約中的許多事宜,比如敬拜,會幕中的規條和獻祭儀式等,也討論了舊約敬拜聖所的布局和擺設。
  • 舊約的人,如何得救?-小小羊
    但雖然是透過影子,雖然是模糊的影子,但和我們信的,是一樣的耶穌基督。『看見你們所看見的,那眼睛就有福了。我告訴你們,從前有許多先知和君王要看你們所看的,卻沒有看見,要聽你們所聽的,卻沒有聽見』(路10:23-24)雖然舊約信徒時代,主耶穌肉身尚未來臨,他們還沒那種福氣可以清楚那救贖者,但他們所賴以得救的,和我們現今所賴以得救的,是同一人,都一樣是————耶穌基督。
  • 基督教刊|聖經舊約中的先知
    先知根據自己從神那裡聽到、看見和領受的信息替神向神的立約百姓說話。 (2)舊約聖經也用到以下一些詞語指代先知:「神人」(參王下4:21注),神的「僕人」(比較賽20:3;但6:20),有「主耶和華的靈」降在身上的人(比較賽61:1-3),「守望的人」(結3:17)以及「耶和華的使者」(該1:13)。
  • 聖經舊約與新約有衝突嗎?
    最近有讀者在我的文章中吐槽稱:舊約與新約是有衝突的,也就是說,聖經前後是有矛盾的。介於這個問題,小編特詳細寫一篇文章予以辯駁,同時也歡迎弟兄姊妹一起來查考聖經。我們讀經不是讀字句,乃是讀精意。我們來查考聖經,聖經都是 神所默示的(或譯:凡 神所默示的聖經),於教訓、督責、使人歸正、教導人學義都是有益的, (提摩太後書 3:16 和合本)這位讀者還稱:舊約若沒有缺陷,就不可能立新約的。我請問這位讀者,聖經裡有你這話嗎?這話明顯是你發明改造出來的,修改聖經的原意了!
  • 2020-2021:沒有夢想,何必品牌
    如果讓汪峰來提問:告訴我,你的夢想是什麼?很多創業者都會回答:做品牌!那品牌是什麼?很多人也說的不清不楚。但是想法都很實在:希望自己的品牌產品好賣,多賺錢,擁有更長的生命力。在過去的2020年,雖然遭遇疫情黑天鵝,但是更多的創業者湧入新消費品創業的賽道,這一年,更多品牌通過線上崛起這一年,更多線上品牌嘗試多元化的品牌發展路徑。
  • 高中作文散文800字我心永恆,嚮往遠方
    易術在《沒有夢想,何必遠方》中說:「為夢想選擇了遠方,便沒有了回頭可走。」人生的樂譜終會停止,為何不使其在終結前釋放出最美妙的音符。佛曰:來世必然,走是偶然。何必在意挫折的插曲,他只是使你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只要心中積蓄力量,一定能到達夢想之地。楚國大夫屈原,不為富貴而明哲保身,只為獨醒於汙泥之中,保持清潔之身。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
  • 懷揣音樂夢想的歌手,金志文,電視劇主題曲《遠方》上線
    這兩首歌曾經都引起過一場轟動,然而他的演者金志文本人卻一直不溫不火,直到30歲登上《中國好聲音》的舞臺才一舉成名,近日他為電視劇《在遠方》演唱主題曲遠方在今日上線,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了解這位逐夢的音樂人。每一個懷揣夢想的年輕人,都想到北京實現自己的夢想,他們或許功成名就,或許被現實打敗,但仍舊懷揣夢想與希望,繼續在這座城市努力奮鬥完成自己的夢想。
  • 基督教刊|聖經舊約中的聖靈
    )和五旬節(參徒2章)以後才向神子民完全彰顯出來,但是舊約聖經早已提到聖靈及其工作。本文旨在探討舊約中有關聖靈的教導。 有關聖靈的不同用語 「聖靈」的希伯來文中是ruah,有時也可譯為「風」和「氣息」。
  • 跟隨真愛夢想,追尋詩和遠方
    為了加強夢想沙龍的建設,推進夢想課程的開展,姜堰區「樂學園」夢想沙龍開放觀摩暨讀書交流活動在10月24日於運糧中心小學舉行。為了更好地加強夢想沙龍建設,推進夢想課程的廣泛開展,鼓勵更多的教師申報二星教師,10月24日下午,姜堰區「樂學園」夢想沙龍開放觀摩暨讀書交流活動在運糧中心小學舉行。陳志明主任全程參與指導,全區各校夢想中心主任和夢想教師骨幹參與活動。
  • 讀蘇軾《行香子·述懷》|心存詩意,何必遠方
    清淨的夜色中仿佛沒有塵埃,月光皎潔如白銀洩地。在這樣的美景中把酒賞月,必須要喝得盡興。無需再去執著於如浮雲般的名利,白白地虛耗精神,費盡心力。再如何糾纏,人的一生也會像白駒過隙、鑿石見火、浮生寄夢般短暫和虛無。懷才不遇最是無奈,倒不如及時行樂,忘卻煩惱。期盼著能早日放下許國執念,歸隱田園,做個不再操心的閒散之人。
  • 新約和舊約是什麼意思呢?
    ❖ 點擊上方標識,即可收聽此朗讀音頻 ❖           什麼是約?    基督徒對於「約」有很多誤解,這「約」是什麼意思呢?《聖經》說,有新約和舊約,這是什麼意思呢?約是誰和誰之間訂立的呢?我們一起來思考一下這個話題。     上帝什麼時候與他所造的人類建立了約呢?約的內容是什麼?
  • 《聖經》為什麼會分為「舊約」和「新約」?
    《聖經》包括《舊約全書》和《新約全書》,共66卷。所謂的「約」就是「誓約」,指上帝和他的百姓之間的約定。其中《舊約全書》是猶太人的經書,共39卷。它記述了猶太民族的歷史、猶太人對其唯一之神的信仰及其發展經歷,記載了猶太民族的律法、詩歌和先知的預言。《新約全書》是基督教的經典,記載的是耶穌及其使徒的言行和故事、早期教會的情況等,有27卷。
  • 第五講  新舊約的故事和涵義
    Thomas Aquinas,約1225—1274)抱有好奇心。      如果「文革」不發生,門戶開放早二十年,我不會來紐約,而是去法國偏僻地區的修道院。      史家稱中世紀為「黑暗時期」,教皇教廷對知識分子是極端仇視。宗教裁判所是迫害狂的發洩機關,但歷史最俏皮、最富幽默感。從中世紀到二十世紀初,歐洲的精英分子為了逃避迫害,躲起來了。躲在哪裡呢?修道院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