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大洲馬拉松跑者俱樂部開啟!

2021-01-19 騰訊網

參與文末抽獎活動

送價值177.77元URG七大洲精英競速無縫背心

大丈夫當朝碧海而暮蒼梧。

四百年前,徐霞客的足跡遍及中國三山五嶽、長江大河,雖不及幾千年前周穆王西遊的傳奇,更不及玄奘西行的遙遠,但徐霞客的旅行獨樹一幟,他毫無功利性,因興趣而遊歷山川,因愛好而沉醉於旅行其中。笑談間,那句「 生平只負雲小夢,一步能登天下山」不僅僅是豪言,更是知行合一的踐行。

四百年後,更多的中國人開始了探索世界的旅行,讀天地之大書,秉精神以壯遊覽,對世界永不停息的好奇心讓我們走得更遠。山高人為峰,水長用足量,用一場又一場的馬拉松將我們的足跡踏遍七大洲的每個角落,也成為每一個中國跑者的夢想。

雖然2020年新冠疫情的到來讓全球化戛然而止,當「封城「、」隔離「、「封國」等等字眼措不及防地成為人們生活的常態,曾經「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的世界成為禁錮的鐵籠,喜愛旅行的人們黯淡了目光。但,所有過往,皆為序章,我們期待、我們也相信,讓奔跑的足跡遍及七大洲,是我們埋下的那顆種子,終將在某一時刻破土而出,花繁葉茂。

為此,知行合逸特別推出「 WE RUN 7 CONTINENTS CLUB」 七大洲馬拉松跑者俱樂部,歡迎跑者們趁著疫情期間無法越山向海的閒暇時間,整理自己的馬拉松足跡,加入到七大洲俱樂部中來。完成七大洲馬拉松的選手,將會進入我們的「WE RUN 7 CONTINENTS CLUB」榮耀榜,您可以免費獲得「WE RUN 7 CONTINENTS」紀念完賽獎牌與紀念證書。

沒有完成七大洲馬拉松的跑者也沒關係,只要您在四大洲以上跑過全馬,也可以進入我們的 」

四大洲「、」五大洲「、乃至「六大洲」榮耀榜,以及可以優惠價格購買到特別推出的七大洲精英競速無縫背心 。

在介紹我們的「 WE RUN 7 CONTINENTS CLUB」 七大洲跑者俱樂部入會規則之前,請先允許知行君採訪幾位已經完成過七大洲馬拉松的中國跑友,讓我們聽聽他們的 「馬拉松世界觀」。

「 七大洲馬拉松中最難忘的當然是吉力馬札羅山地馬拉松,穿著短褲跑上非洲最高峰的峰頂5895米,並力克五名當地黑人中的四名,最終奪得亞軍!」 ——倪哥

「 最難忘的七大洲馬拉松當然是南極白色大陸馬拉松。2018年初的小願望其一是能完成七大洲賽事,把世界上離北京最遠的兩個洲賽事拿下(南美、南極)。於是我再次挑戰了一個難度遠超預期的「背靠背」(當地時間1月30日完成智利蓬塔馬拉松,31日完成南極洲馬拉松)。再於是,就成就了在一生大概只有這麼一次機會的能以馬拉松途徑的方式經過中國南極長城科考站。低溫、狂風暴雪、冰凌、泥濘溼滑+碎石路面、全程爬升60次1500米………我回答了這道題目。

南極洲白色大陸馬拉松,跑起來沒有白色大陸這麼浪漫,每一個腳步,都是「因苦生美」的挑戰,更是孤獨的探索和人生的拷問,窮目所及,透著冰冷卻也透著靈動,這裡徹底的荒涼和冷寂,讓人逐漸去學習偉岸與包容。

以此,送給自己一個49歲生日禮物,總結過往74次全馬,總結過往人生得失。重新出發,用力去愛生活。」 ——毛大慶

" 作為一位女性跑友,其實吉力馬札羅山地馬拉松、印加古道馬拉松、南極馬拉松都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因為都是帳篷露營,沒有照明,不能梳洗,賽道荒無人煙,而且天氣都異常惡劣,不過要說印象最為深刻,那肯定就是吉力馬札羅山地馬拉松,這是我人生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跑吐兩次的馬拉松。

比賽一開始,我的狀態都很不錯,直接從大本營攀登到海拔5895米的非洲之巔都感覺正常,隨隊醫生在峰頂給我測血壓的時候還特別表揚:'血壓只有75,非常厲害!'不過下山時我就開始有反應了,下到4700米營地就開始狂嘔不止,我只能兩隻手撐著登山杖邊嘔吐邊下撤。正因為如此,所以我對於自己的吉力馬札羅山地馬拉松完賽時間記得特別清楚:20小時38分。"——Mini

編者註:普通人攀登吉力馬札羅至少需要5天時間,Mini是本屆賽事僅有的兩位女性完賽跑者之一。

「最難忘的是2020年南極白色大陸馬拉松,這次旅途也是一波三折,在我出發的前一天——1月23日,由於新冠病毒的肆虐,武漢封城,我的南極南美之旅也增添了特殊的意義。

經過了長達36個小時,2次轉機,我終於抵達智利最南端的城市-蓬塔阿雷納斯,準備此後四天兩馬的艱難旅程。 原本1月28日啟程去南極,因天氣原因,航班取消,只能掃興而歸。次日回到機場再次嘗試出發,這次成功抵達了南極的喬治王島-中國首個南極考察站-長城站的所在地。登陸時我就在想像,終於有機會以跑步的方式一睹長城站的風採!可惜由於疫情的原因,長城站方圓500米區域禁止非考察人員進入,比賽路線也將途經長城站的賽段刪除,我也只能遠望長城站,成為了此次旅途的唯一遺憾。

比賽在當地時間下午5點38分起跑,據說是該項賽事歷史上開賽時間最晚的一次!賽道主要是碎石、泥地加兩個大上坡,由於前幾天比賽地持續降雨,賽道溼滑又泥濘,而且還有陣陣大風,實在難以加速。到了後面幾圈,天空漸漸暗了下來,兩眼一抹黑,連走都困難,所幸賽事幹事借給我一盞頂燈,給我解了燃眉之急。待我衝線時,已是次日凌晨1點16分,成為了我首場跨日賽,賽後我情不自禁的舉起了公司的旗幟,為公司爭光,為中國爭光!

隔日,我又回到蓬塔完成了蓬塔阿雷納斯馬拉松,從而圓夢七大洲馬拉松。回國路上也遭遇了小波折,在轉機聖地牙哥時,由於當時美國方面的禁令(未在中國以外的第三國逗留滿14天無法入境美國),遂改籤經加拿大回國的班機,於2月5日回到祖國的懷抱。

這次人生中最長最遠最難忘的馬拉松之旅,有什麼感受呢?有目標,就趕緊行動,因為一旦錯過,便是永恆!看著近期全球疫情大爆發,大型賽事幾乎全面停擺,感覺到自己是挺幸運的,趕上了馬拉松運動的爆發期和大國長期籤證的紅利期,真的要倍加珍惜、感恩。" ——曹軼凡

編者註:從2018年9月的柏林馬拉松到2020年2月的南極白色大陸馬拉松與智利蓬塔阿雷納斯馬拉松,上海跑者曹軼凡僅用18個月便完成了七大洲馬拉松的挑戰。

」 七大洲馬拉松其實都各具特色,777馬拉松南極洲諾沃科考站的極地景致與嚴寒狂奔,讓人印象深刻;南非開普敦站則是海山一色,氣候宜人;哥倫比亞卡塔赫納站展現了古樸小鎮的萬種風情;日本東京馬拉松的觀眾氛圍讓跑者很享受,人氣鼎沸;紐西蘭皇后鎮馬拉松的湖光山色交相輝映,恍若奔跑在仙境中;華盛頓海軍陸戰隊馬拉松跑過了美國首都的各大網紅標誌性建築,堪稱城市深度一日遊。不過最難忘的還是全球最快賽道——柏林馬拉松:觀眾熱情踴躍,賽道平坦寬闊,組織專業嚴謹,專業跑者雲集,競技水平極高,我也在這裡創造了PB!」——李曉波

編者註:李曉波先生的七天七大洲馬拉松用時最快,因為他參加了777挑戰賽,也就是用七天在七大洲跑七場馬拉松,因為我們要求報最好成績,所以777各賽段成績並未完全寫入其中。

跑無止境,奔跑足跡遍布七大洲!你也想和他們一樣加入「WE RUN 7 CONTINENTS CLUB」 七大洲跑者俱樂部麼? 會員規則和入會方式請看圖片,我們有詳細的說明:

相關焦點

  • 旅美華人熱愛馬拉松 三年「跑」遍七大洲(圖)
    據美國《僑報》報導,美籍華人李西貝是一位馬拉松愛好者,從零開始練習的三年內,跑遍了包括南極在內的七大洲馬拉松比賽。從一個曾經跑一千米都吐血的文弱男孩,蛻變成挑戰極地的男子漢。而支持他不斷挑戰的原因,不僅是為了更好的自己,更是將對逝去母親的思念,以及希望幫助到有需要人的熱情融入其中。他講述了他的「跑步」經歷。
  • 中國漁民跑馬拉松跑遍七大洲 曾在南極跑200裡
    ——陳盆濱  近日,一個叫陳盆濱的人強勢跳入公眾視野,這個號稱從廣州出發連續跑100個馬拉松的人,與以往挑戰長距離的跑者不同,他把4219.54公裡這樣一長串數據簡化成「馬拉松」,這樣一個耳熟能詳的計量單位,讓跑步熱潮下的國民立馬拉近了對他的距離。
  • 七天跨七大洲完成七個馬拉松!3位深圳人用奔跑的方式過大年
    馬德裡,是深圳人曹峻、羅飛和蒲愛民參加今年「世界馬拉松挑戰賽」的第4站,這一賽事又被稱為「777挑戰」,參與者要在7天內完成世界七大洲的7場全程馬拉松。2019年比賽的第一站在南極,當地時間1月31日比賽正式鳴槍,來自15個國家和地區的40餘名跑者參加。今年的3位中國跑者全部來自深圳,他們以這樣一種奔跑的方式,度過自己的春節。
  • 中國最年長的六星跑者新目標:7天「跑」完7大洲馬拉松
    他是中國最年長的六星跑者。登過珠峰、跑過戈壁,獲得了無數馬拉松愛好者夢寐以求的「六星跑者」殊榮,甚至在冰雪覆蓋的南極和北極,都留下了他奔跑的足跡。68歲的陳燮中博士,就是其中的跑者之一。坡度起伏的賽道,對他己經撕裂的右膝蓋骨關節,造成了嚴峻的挑戰。嚴寒的氣溫,甚至使他的臉部肌肉失去知覺。但最終,他堅持了下來,並以5小時28分的成績跑完全程,並獲得官方賽事獎牌。
  • 極限馬拉松運動員陳盆濱:從東海小漁村跑遍世界七大洲
    極限馬拉松運動員、世界冠軍陳盆濱從事各種極限運動已經超過15年。他曾在南極100公裡極限馬拉松中勇奪冠軍,成為歷史上首位贏得國際性極限馬拉松賽事冠軍的中國人,他是全世界第一個完成「七大洲極限馬拉松大滿貫」的極限跑者,同時也是第一個登上美國《戶外》雜誌封面的中國人。
  • 前新加坡總統兒子籌善款 7天跑遍7大洲馬拉松
    前新加坡總統兒子籌善款 7天跑遍7大洲馬拉松 2016年02月12日17:27 來源:光華網 (新加坡11日訊)新加坡前總統王鼎昌的兒子和他的堂兄弟,7天內到7大洲跑完7個馬拉松,為慈善籌款
  • 2017中國山地馬拉松系列賽漳州港站本月12日開跑
    央廣網漳州11月2日消息(記者 呂葉松 通訊員 李琳珊 莊曉玲)11月2日,記者從漳州開發區獲悉,2017中國山地馬拉松系列賽「雙魚島杯」福建漳州港站暨「慶祝招商局創立145周年」145公裡全球健行跑接力活動本月12日將鳴槍開跑。
  • 馬拉松報名費憑什麼漲價 讓跑者滿意而歸是王道
    中國馬拉松的報名費究竟是便宜了還是虛高了呢?不久前,科技圈的著名跑者,新浪高級副總裁魏江雷先生對於北京馬拉松報名費的一番暢想引得跑圈一片譁然,有人拍手稱快,有人嘖嘖稱奇。
  • 12歲少女欲一年跑遍7大洲 瘋狂計劃惹爭議(圖)
    記者殷佩琴綜合報導 一個12歲的姑娘,卻有著要在13歲生日前完成在世界七大洲參加馬拉松的目標,現在,小姑娘離她的終極目標還剩4個洲。美國小姑娘布蘭卡·拉米雷斯有些瘋狂的舉動也引起了不小的爭議,有很多人認為她的精神鼓勵了大家,也有不少人發出了質疑,「這麼小的女孩,發育還沒完全,適合馬拉松這樣的運動嗎?
  • 7大洲馬拉松比賽時間地點發布 1月30日南極首站
    北京時間1月22日,七大洲馬拉松賽,被稱為難度最大的馬拉松挑戰系列賽。參賽者只用七天時間,跨越全球七大洲,完成七個馬拉松。從首站南極大陸的諾沃基地,到最後一站北美洲的邁阿密,挑戰者不僅要飛行39000公裡,奔跑295公裡,也要面對七大洲氣候變化的考驗。近日2018年七大洲馬拉松比賽時間地點發布。
  • 2017仙境海岸·海陽國際馬拉松醫師跑者名單揭曉 18人入選
    目前,海馬醫師跑者報名已於7月20日結束,經過審核,18位醫師跑者成功入選,名單公布如下。一、全程馬拉松1、張金奪個人簡介:2011年跑了人生中第一場馬拉松,到現在不知不覺跑了七年。馬拉松、百公裡越野賽,大大小小的賽事參加了50餘場,從去年的東營馬拉松開始不再追求成績,以醫師跑者的身份參加,守護賽道安全,用專業知識幫助更多的跑友們。
  • 【百團巡禮】中山大學深圳校友會馬拉松俱樂部
    中山大學深圳校友會馬拉松俱樂部 成立時間:2017年9月7日 常駐區域:南山、福田 現有人數:1000 例跑次數
  • 2016年世界馬拉松大滿貫六星跑者白皮書
    2016年《世界馬拉松大滿貫六星跑者白皮書》是跑哪兒大數據研究機構以完成世界馬拉松大滿貫的六星跑者的數據和案例為基礎,進行前沿的理論和實務研究,系統構建了中國馬拉松六大滿貫完賽者的情況。本書的研究成果有助於企業和熱愛跑馬拉松的人提供專業的數據信息,更深入地認識當前世界馬拉松六大滿貫中國跑者的情況,填補世界馬拉松大滿貫賽事在中國的空白,助力中國馬拉松產業的健康發展,值得相關人士借鑑。II.
  • 疫情中的名古屋女子馬拉松:跑者通過手機參加「線上馬拉松」
    由於疫情蔓延的風險,玲子被剝奪了參加原定於3月8日的名古屋女子馬拉松的機會。大約2.4萬註冊在「普通」類別的跑者被排除在外,只有註冊在「精英」類別的人可以參加。然後組織者出臺了一個不同尋常的方法讓這些跑者可以參加馬拉松比賽。參賽人員需要下載一個特別的APP到他們的智慧型手機上,使用GPS功能來計算跑動的距離。
  • 2018臺北馬拉松吸引眾多大陸跑者參與
    新華社臺北12月10日電(記者劉歡 吳濟海)「2018臺北馬拉松」9日清晨鳴槍開跑,約27000名跑者參與。作為臺灣目前規模最大的馬拉松賽事,臺北馬拉松也吸引600多名大陸跑者參與。率領觀摩團專程前來考察交流的上海市體育局局長徐彬告訴記者,今年有118名上海跑者參加臺北馬拉松,在上個月結束的上海馬拉松,也有近150名臺灣跑者參加。兩地馬拉松運動員的交流互動,意義不止於比賽本身,對於兩岸民眾增進了解、聯絡感情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2018臺北馬拉松活動現場。
  • 7天7大洲7場馬拉松賽事落幕 選手稱肌腱凍壞(圖)
    中新網1月26日電據外媒報導,來自全球各地的12名業餘選手日前完成一項「7天跨越7大洲跑完7場全程馬拉松」的賽事。12名參賽者自1月17日起由南極開始,轉戰智利、美國、西班牙、摩洛哥及阿聯,跑遍艱辛環境,最終在24日的雪梨馬拉松結束挑戰,成就這項驚人的創舉。
  • 41小時跑了255公裡 中國人陳盆濱獲極限馬拉松季軍
    當地時間5月2日下午5時,陳盆濱展開三天兩夜的極限跑旅。早段賽程以平地跑為主,陳盆濱採用節省體力策略。不過,當他到達第11個檢錄點裡奧(110.8公裡)時,雙腳已經磨出大量水泡,浮腫程度超出預估。檢錄點醫生為他進行簡單處理,然而陳盆濱重新起跑時依然一瘸一拐。賽事從裡奧起進入伯羅奔尼撒半島,地勢轉變為更艱險的山地。
  • 業餘跑者馬拉松「 破三 」難,難在哪?
    北京馬拉松2019年成績門檻,也就是中跑聯盟九星跑者,40-44歲要求是250,然後45-49歲突然降到300。其實,這說明了一個問題,45-49歲是一個人體力加速下降的階段,要想突破300,45歲之前機會更大,45歲以後,難度突然變大了,對科學系統訓練的要求更高。
  • 上海國際半程馬拉松:全情投入 跑者至上
    曾經的上海,一年只有一場代表這座城市的馬拉松賽事,這是跑者的狂歡,是城市的節日。2015年起,上海國際半程馬拉松賽應運而生,帶給這座城市加倍的活力。一城雙馬的路跑賽事格局創立,在高品質賽事供不應求的時代如一場及時雨,帶給了跑者一個新的舞臺。從5000人到15000人,從初創賽事到專業半馬,上海半馬一步一個腳印,打造出專業精品的賽事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