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在種植活動中學會擁抱大自然,培養環保理念,提高自主能力

2020-07-26 生活基於健康的體魄

著名教育學家陶行知先生主張生活教育,其主要內涵就是「生活及教育,社會及學校」。當今社會種植已經和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環保觀念也逐漸深入人心,同時幼兒已經具備了進行種植活動的能力。幼兒可以從種植活動中學會擁抱大自然,培養環保理念,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自主能力。正因如此,幼兒園的種植活動逐漸受到了各大幼兒園的重視。

幼兒在種植活動中學會擁抱大自然,培養環保理念,提高自主能力

1 幼兒成長現狀及幼兒教育

現如今,無論城市幼兒還是農村幼兒都基本缺乏植物的生長以及周圍環境變化的知識,他們甚至都不認識許多常見的植物,也沒有很多近距離觀察研究植物的機會。正因如此,使得幼兒們遠離了泥土及原生態的大自然,由此使得幼兒們失去了體驗自然獲得童趣的機會。而在當今的幼兒教學中則主要是以填鴨式講授法為主,嚴重缺乏直觀教學以及感知教學的方法。而如果當教育資源較為缺乏或者教學素材缺乏時,幼兒教師基本就更會加強填鴨式教學,以單純的口頭描述,通過灌輸式教授方法來進行幼兒教學,最好的方式和手段無非也就是添加一些有關的視頻、圖片來做示例。然而這些相關的視頻圖片示例最多可以讓幼兒們對植物的認識更加形象,但是並不能深刻認識植物的生長過程、生長環境、生長習性等這些動態的知識,更加不可能嗅到植物的芳香,因此也不可能獲得與之相關的實踐經驗。

幼兒在種植活動中學會擁抱大自然,培養環保理念,提高自主能力

2 種植活動在幼兒園的實際培育體系

正是由於傳統幼兒教育教學的弊端,所以需要組織更多的種植活動來提高幼兒對自然的認識,培養幼兒的獨立自主性。但是,種植活動也需要有科學的體系以及先進的理念來輔助,從而達到培養幼兒自主能力的目的,現以筆者組織的種植活動為例,來說明種植活動的實際培育體系對孩子自主能力的提高有著巨大的幫助。

著手以種植活動的方式來培養幼兒的自主能力,筆者設計了有教育意義以及實際可操作能力的一整套種植活動培養體系,幼兒能夠自我獨自種植,並獨自培育植物成長是本培養體系的最終目標。為了最終實現這一目的,筆者把整個培育體系分成三大階段。

幼兒在種植活動中學會擁抱大自然,培養環保理念,提高自主能力

其中第一個階段是以幼兒教師種植培育為主,幼兒則主要觀察教師的種植培育過程,並在教師的指導下查找及記錄植物種植的相關知識。這一階段幼兒教師是一個種植培育者,而幼兒主要是一個學習者及觀察者。這一階段的具體的種植培育過程是:幼兒教師在幼兒在現場的情況下親自種植培育多品種的植物,在植物生長的每個關鍵過程中都帶幼兒觀察並講解相關知識,讓幼兒充滿了參與感,並在植物生長的每一關鍵時刻,都要及時的通過拍攝成照片的方式將這些植物的實時情況發送給每一位幼兒家長。在這些多品種的植物中,著重讓幼兒自己選擇一種或幾種喜歡的植物,然後通過網絡等渠道查找該植物的相關資料。主要包括該植物的名稱、形狀,生長周期,生長環境等等。如若幼兒上網等查閱方式上存在一定的困難,家長及幼兒教師要在培養幼兒獨立性的前提下適當給予幼兒相關的幫助,使幼兒可以更好的完成種植培育第一階段的培養目標。

幼兒在種植活動中學會擁抱大自然,培養環保理念,提高自主能力

種植培育體系的第二個階段主要是將幼兒進行分組,讓幼兒親自培育植物。這一階段中,幼兒的分組以幼兒人數進行實施,每個小組人數相等,並為每個小組指定一株植物,由小組內所有幼兒共同種植培育。種植培育的植物的生長習性以及生長條件由每個小組的幼兒們結合之前學到的知識進行商討確定,這一過程中幼兒教師主要是在幼兒培育發生較大錯誤時,進行指導糾正,同時要將幼兒培育植物的每一過程反饋給幼兒家長。這一階段幼兒是主要的種植培育者,而教師是輔助種植培育者。

幼兒在種植活動中學會擁抱大自然,培養環保理念,提高自主能力

種植培育的第三階段是整個過程的最重要的階段,也是一個豐收的階段,這一階段中由幼兒獨自一人種植培育。需要幼兒自己帶植物種子並種植到花盆中,然後將花盆放在幼兒園指定的植物角,該盆植物每天的打理都由幼兒自己完成,教師不能做任何的指導,只能作為一個觀察者,但是要記錄好每一株植物的生長情況,這將有利於在種植活動結束後對種植培育行為正確的幼兒進行表揚,對種植培育過程中發生錯誤行為的幼兒給予準確的糾正。通過完整的種植培育之後,參與的幼兒明顯的對植物有了更深的認識,同時每個幼兒的自主能力都大大的提高,可以獨自完成很多事情,這一實例也證明了種植活動的必要性及有效性。

幼兒在種植活動中學會擁抱大自然,培養環保理念,提高自主能力

3 種植活動對幼兒園教學的補充

「幼兒園需布置一個科學環境,儘可能地引導兒童栽培植物,布置園亭從事澆水、除草、收穫種子等工作,„„」這是著名教育家陳鶴琴先生提出來的,因此讓幼兒多參加種植活動是幼兒教育教學很重要的組成部分。種植活動的組織,使得幼兒教育由傳統的教師講解上升到由幼兒動手實踐,並獨自發現規律總結規律,這一教學方式的變化必將帶來幼兒教育教學的提高:

幼兒在種植活動中學會擁抱大自然,培養環保理念,提高自主能力

(1)在種植活動中,幼兒深度參與其中,可以得到豐富的經驗及知識,並通過感官接觸,可以更好的掌握多種植物的生長過程、生長環境等,更重要的是這樣的教學活動可以教會幼兒如何去獨立研究新事物。

(2)幼兒獨自培育植物,提高了幼兒的主動性及獨立性;幼兒觀察了植物生長的全部過程,這可以大大的提高幼兒的觀察能力;通過對植物生長變化的好奇,可以極大的提高幼兒的思考能力。因此,植物種植培育對於幼兒成長有著很大的好處。

(3)植物的種植培育體系是一個互動的過程,一個直觀的過程,這無疑豐富了幼兒園的教學方式,拓寬了幼兒園教學的學科領域,極大的擴充了幼兒園的課程資源。種植活動使得幼兒興趣及各方面能動性得到充分的調動,也可以讓老師更好的了解每一個幼兒的長處,從而有利於老師在以後的教學中有針對性的去提高幼兒的水平。

將不同的教學形式有效的融合在一起,使得幼兒教育得到補充,變得更加飽滿;使得幼兒自主能力更強,成長的更加迅速。

幼兒在種植活動中學會擁抱大自然,培養環保理念,提高自主能力

4 結束語

時代在迅速發展,教育教學方式也需要與時俱進,只有不斷創新,才能找到適合當前的培養方式,種植活動等實踐性課程的引入將極大的提高幼兒的獨立自主能力,可以讓幼兒快速成長,從而提高我國的教育水平。

相關焦點

  • 走進種植園,擁抱大自然——泗汾中心幼兒園種植實踐活動
    教育家陳鶴琴先生說「大自然是我們的知識寶庫,大社會是我們的生活寶庫,是我們的活教材。」 把大自然還給孩子,讓孩子在美麗的大自然中去自主探究,他們會充滿活力的飛入大自然的懷抱,獲得我們成人無法給予的價值體驗,也會獲得極其豐富的生活經驗。
  • 凱斯:國際幼兒園如何平衡知識培養和能力培養?
    考試不是人生的唯一,不該一昧的追求學科,在幼兒階段教會孩子們能受用一輩子的能力才是最可貴的。凱斯幼兒園一直堅持的理念就是「先擁抱孩子,再教授知識」,同時也堅信「遊戲是最好的學習方式」。因此,凱斯幼兒園為幼兒提供了大量可操作的學習材料,設計了豐富多彩的學習活動,讓幼兒在遊戲的同時自然而然地習得知識、技能。
  • 迎江區六一幼兒園四方城分部:種植活動讓幼兒愛上勞動
    近日,迎江區六一幼兒園四方城分部大二班開展了種植活動,孩子們興趣盎然,樂此不彼。活動中,班級教師石向玉帶領小朋友圍繞小菜園可以種什麼?這個季節適合種什麼?等一系列的問題開展大討論,還邀請家長現場解讀和演示,幼兒觀察後,開始動手清理雜草,鬆土、施肥、播種,將青菜苗栽種。隨後,每位幼兒認領了兩顆青菜開始了他們的探究之旅。
  • 渝北:龍頭寺社區開展親子種植活動 提高環保意識
    為了讓小朋友們從小在心中種下了解自然、保護自然的種子,引導社會公眾樹立環保理念。筆者22日獲悉到,渝北龍塔街道龍頭寺社區婦聯攜手上品十六童樂坊幼稚兒園、上品十六物業開展了「把綠色帶回家」的親子種植活動。種植活動前幼兒園的老師先給小朋友們介紹了小區一些綠色植物的名稱及特徵。講解了種植綠色植物的步驟和方法,讓孩子們對種植綠植知識有初步的了解。
  • 淺談幼兒語言能力培養
    因此,幼兒語言的培養關係到孩子今後的可持續發展,培養幼兒的語言能力至關重要。那如何培養幼兒的語言能力呢,我覺得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豐富幼兒生活,創設語言環境  幼兒只有在與環境的相互作用中才能獲得發展。幼兒學習語言,都要與周圍的現實的人、物、大自然及社會現象緊密相連。通過各種感官直接感知,聽、看、觸、摸、嘗、聞等等,在認識周圍事物中發展幼兒的語言。
  • 培養幼兒自主學習的習慣
    一、 從明確自主學習的內涵入手  目前,理論界對「自主學習」(或主動學習、個別化學習)的內涵尚未形成統一的界定。在這種情況下,學習和探討就成為必需。因此,我們將自主學習的內涵和意義作為教師和家長共同提高認識的首要內容予以重視。
  • 利用大自然開發幼兒課程
    2.利用大自然開發幼兒課程的積極作用(1)這是尊重幼兒天性的一種表現。作為涉世未深、單純天真的幼兒,最好的教育方法莫過於尊重天性、順其自然。(2)有利於幼兒感受自然、融入自然。巧妙而有效地利用自然資源開發幼兒教育課程,對幼兒感受自然、融入自然,發展個人感知和心智能力,培養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天人合一的自然觀念具有獨特的作用。
  • 參與班級管理 培養幼兒自主能力
    原標題:參與班級管理 培養幼兒自主能力升入大班後的一天,晨間遊戲時,霖霖跑過來告訴老師:「樂樂碰了我不道歉,他還搶多多的玩具,是不是要批評他?」樂樂跑過來說:「多多的玩具太多了,其他小朋友都沒有了,我把他的玩具給其他小朋友……」霖霖:「你又不是老師,不能這樣做。」
  • 如何將幼兒STEAM教育理念,落實到幼兒園
    幼兒STEAM教育強調開展基於真實問題的項目式遊戲活動,強調「做中學」。基於幼兒STEAM教育理念開展幼兒園建構遊戲,對幼兒認知和社會性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就幼兒認知發展來說,基於幼兒STEAM教育理念開展幼兒園建構遊戲,更加關注學科間的內在聯繫,有利於幼兒在跨學科學習中思維能力的發展。幼兒參與多學科交叉的、以問題為導向的建構活動,有利於提高科學探究能力和實踐能力。
  • 擁抱大自然 玩轉體藝——重慶市教科院巴蜀實驗幼兒園
    2019年6月,教科院巴蜀實驗學校主辦首屆幼兒足球邀請賽,有十支隊伍參賽。2019年12月,幼兒園舉辦了首屆大班年級段足球聯賽暨「校隊」選拔賽足球周活動。而在未來,學校每年都將有序舉行班級聯賽和園所聯賽,幫助幼兒增強體質,培養足球興趣,激發參與體育活動積極性,提高運動能力和合作意識。這也是推進校園足球普及,夯實校園足球發展根基的有效舉措。
  • 提高幼兒科學實驗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目前大多數的教師對科學活動的組織過於膚淺,對科學實驗活動的印象還停留在「高不可攀」的概念裡,總會以為科學實驗需要高端的設備等苛刻的條件,為更好的促進教師的科學活動組織,打破教師原有的固有思維,滿足幼兒由初步的好奇心延伸的問題,抓住幼兒的好奇心,探究的欲望,通過自身的體驗操作提高幼兒的思維能力,創新能力及動手能力。
  • 基於幼兒自主、合作和探究學習方式形成的策略
    【摘要】《綱要》中指出要鼓勵幼兒利用多種學習方式去認識世界,了解世界。幼兒學習方式有諸多種,不同的學習方式是不同知識獲得的方法。在幼兒認識世界的過程中,我們要做一個引路人,鼓勵幼兒進行自主學習;做一個幼兒的合作者,鼓勵幼兒在合作中形成集體意識;鼓勵幼兒進行探究活動,培養幼兒的質疑精神和問題意識。
  • 如何培養幼兒的交往能力
    老師的一個點頭,一個微笑,一個撫摩,一個擁抱等,都能給幼兒帶來親切、溫暖和快樂的感覺,對幼兒交往能力的培養與發展起到積極的作用。  (二) 建立良好的同伴關係。  幼兒入園後接觸最頻繁的是同齡夥伴,。  其次、教師在幼兒進行區域活動時,要注意觀察了解幼兒活動時的情況,恰當的引導成為幼兒活動的參與者和協調指導者,促進幼兒友好交往,提高幼兒的交往能力。如在益智區用積木建造各種房子時,個別幼兒不顧別人的需要,隨便去拿別人的積木,遭到同伴的拒絕,導致出現爭、吵、哭、告狀等現象。這時教師要注意引導幼兒:啟發他想一想,如果別人拿了自己用的東西,自己會怎樣?你用的東西能用什麼代替?
  • 營造幼兒快樂假期 如何科學安排幼兒園暑期活動
    例如:引導幼兒進行種植,觀察植物的生長變化,養成每天以圖畫形式記觀察日記的習慣;指導幼兒自由地繪畫、摺紙、剪紙、製作手工等,發展幼兒的想像力,提高手眼的協調性,促進幼兒手腕肌肉的發育;引導幼兒傾聽故事、續編故事、表演故事等,以此來提高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可以利用自製的玩具讓幼兒快樂地玩沙、玩水,不僅讓幼兒能感知沙、水的特性,還能發揮無限的想像與創意,得到身心的滿足,享受其中,快樂無窮;還可以利用網兜
  • 「小角落 大自然」膠州雲溪中心幼兒園開展自然角研討活動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指出「要經常帶幼兒接觸大自然,激發其好奇心與探究欲望。」自然角作為大自然的一個縮影,是孩子們認識自然、探索自然的寶地。它為幼兒提供了天天接觸、長期觀察、親自管理、動手操作的一個機會,從而在觀察探究中獲得自然的奧秘,體驗成長的快樂,使幼兒的在園生活變得更加豐富多彩。因此,看似小小一角,卻蘊藏著無限契機。
  • 「環保」要從娃娃抓起!教你如何培養孩子的環保意識
    現在,北鬥智庫環保管家網的小編就來教大家如何從娃娃抓起,培養孩子的環保意識,一起來踐行我們的家庭環保計劃吧!  環保計劃A:教孩子從小節約不浪費  對「滴答」說不。每次洗完手要擰緊水龍頭,告訴你的孩子,這樣每個月節省的水就足夠洗一次澡啦。  隨手關電源。每天帶著你的孩子在屋子裡「巡邏」一圈,把不用的電器都關掉,等他大一點,這項工作交給他來監督完成。
  • 指向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初中英語實踐研究項目研討活動
    在專題發言中,同濟大學附屬七一中學盧弘傑老師和尚文中學李蓓青老師分享了自主學習能力培養在聽說教學和寫作教學中的思考。盧老師做了題為「初探——如何在初中英語聽說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的報告。報告分為三塊內容:理論依據、現狀分析和案例探討。
  • 讓幼兒說出喜歡哪張畫?為什麼?這樣可以提高幼兒美術的鑑賞能力
    讓幼兒說出喜歡哪張畫?為什麼?這樣可以提高幼兒美術的鑑賞能力。欣賞大自然的美景:為了提高幼兒對美術色彩的分辨能力和對美的感受判斷能力,我們還可以引導幼兒觀看大自然的美麗景色,而大自然的千變萬化又為幼兒提供了最豐富的繪畫素材。如:冬天玻璃上的冰花;秋天千姿百態的雲彩以及落葉樹木;春天碧綠的青草,南來的燕子等等,都能構成一幅幅美麗生動的畫面。
  • 在美術活動中培養幼兒的自主性
    美術活動是一項具有創造性的活動,它是指在美術領域中通過開展創造性活動激發幼兒自主的進行學習、創作,用自己創造的圖式表現對事物的認識與情感,發展幼兒思維的靈活性、變通性,培養探索發現的積極性,挖掘幼兒的創造潛能和自主創新的能力,為培養獨立的、健全的人格打下基礎。   如何對幼兒自主性、創造性美術活動進行指導呢?   美術創作活動中的若干要素包括:色彩、造型、構圖等。
  • 幼兒計劃能力的培養
    ‥  以上案例中的現象都和幼兒的計劃能力有關。在管理學中,計劃能力是指根據對組織外部環境與內部條件的分析,提出在未來一定時期內要達到的目標以及對實現目標方法的規劃能力。對孩子來說,做事的順序、時間觀念、對事件的難易程度的判斷都會影響到計劃的制定和完成。從小培養幼兒計劃能力,不僅能夠提高幼兒遊戲與學習的效率和質量,更能培養他們良好的做事能力與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