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課程創新是幼兒教育的一個重要課題,教招結構化面試經常設置這類題目。而利用大自然開發幼兒課程既可以立足本土,又可以釋放孩子的天性,是很多幼兒園開始嘗試的一種課程方式。現就利用大自然開發幼兒課程這一話題進行簡要分析,以幫助考生加深理解。
1.成功案例
位於邙山之麓、河洛之畔的河南省鞏義市,利用本地隨處可見、隨手可得的普普通通自然資源,開發了泥塑、沙雕、沙畫、編織、音樂、感知、遊戲等一系列特色幼兒教育課程,促進學前教育自然、健康發展。
2.利用大自然開發幼兒課程的積極作用
(1)這是尊重幼兒天性的一種表現。
作為涉世未深、單純天真的幼兒,最好的教育方法莫過於尊重天性、順其自然。
(2)有利於幼兒感受自然、融入自然。
巧妙而有效地利用自然資源開發幼兒教育課程,對幼兒感受自然、融入自然,發展個人感知和心智能力,培養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天人合一的自然觀念具有獨特的作用。
(3)鍛鍊孩子的創新理念。
讓孩子利用自然的饋贈去發現和創造,如做沙雕的過程可以教會孩子們創作,培養孩子的創新能力。
3.現存問題
(1)課程資源意識不強。
許多幼兒園教師缺乏資源挖掘的常識,對存在的豐富課程資源視而不見,更多關注的是教學材料。
(2)對課程資源的挖掘不夠深入。
教師對自然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停留在表面,更多關注的是幼兒的操作和玩耍,沒有最大化發揮資源的作用。
4.解決落實
(1)培養課程意識。
有針對性地培養幼兒教師利用大自然課程資源的意識,轉變以往過度依賴教材的狹隘課程資源觀和一味強調學科的課程意識,提高幼兒園教師的教育能力和課程意識。
(2)鼓勵實踐操作。
對大自然課程資源的利用不能只留於意識上,而要在實踐中認真探索和嘗試,對資源進行深度的挖掘。教師可以通過閱讀專業圖書、參加培訓班等方式深入挖掘大自然課程資源的內在價值,並結合幼兒的實際經驗鑽研大自然課程資源的利用方法,在班級各項活動的開展中開發利用大自然課程資源。
(3)研究開發策略。
組織教師梳理與建立大自然課程資源庫,鼓勵家長參與到課程資源的開發中,鼓勵幼兒在活動中創新利用大自然資源。相關部門可以嘗試研發真正適合本地的幼兒園教材。
以上就是中公教育對如何利用大自然開發幼兒課程的分析與總結。對於符合新課程理念的創新課程形式,各位考生需要看到課程本身的優勢,同時也需要反思當下在實施過程中存在的不足,進而提出改進建議,促進課程完善和優化。
中公講師解析
掃描二維碼 · 關注微信公眾號jiaoshi688
回復「視頻示範」下載教師資格面試各學科試講視頻
註:本文章用於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版權為「中公教師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或摘編。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公教師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