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系蒙古語,意為「青色的城」,內蒙古自治區的首府。全市總面積1.72萬平方公裡,人口310萬。是以蒙古族為主體,漢族佔多數,回、滿、達斡爾等41個民族聚居的城市,全國23個公路樞紐之一。是自治區的政治、經濟、文化、旅遊中心,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中國乳都、國家森林城市、中國十大避暑城市。千載茫茫敕勒川,風雲已換舊時天,經過60多年的建設,在黨的正確領導下,各項事業蓬勃發展。
呼和浩特是聞名遐爾的旅遊避暑勝地,境內有哈達門高山牧場、全國十大最美峽谷之一的老牛灣黃河大峽谷、神泉生態旅遊風景區、「塞外西湖」哈素海、伊利、蒙牛工業旅遊景區等,是遊客北上草原、西行大漠、南觀黃河、東眺京津的重要旅遊目的地和集散中心。
呼和浩特還有眾多的文物古蹟,有戰國趙、秦漢、明朝的古長城、有北魏盛樂古城遺址、有見證胡漢和親、被譽為民族團結象徵的昭君墓、有著名的喇嘛教(黃教)皇家寺廟大召、有清朝管轄漠南、漠北等地的綏遠將軍衙署、有現存世界唯一的蒙古文標註的天文石刻圖的金鋼座舍利寶塔(五塔寺)、有遼代萬部華嚴經塔(白塔)、有清康熙帝六女兒和碩恪靖公主府、有被稱為「召城瑰寶」的席力圖召。
截至2016年底,有A級景區23家(其中4A級景區10家);星級賓館飯店33家;旅行社220家。今日的呼和浩特,已成為祖國北疆上一顆璀璨的明珠。
大召(國家AAAA級景區) 攝影 張平義
大召(國家AAAA級景區)
地址:呼和浩特市玉泉區大召前街
大召蒙語古稱「伊克召」,意為「大廟」,漢語稱「無量寺」,是呼和浩特最早興建的喇嘛教(黃教)格魯派寺院,位於呼和浩特市玉泉區大召前街,從市中心坐公交車大約半小時可到。大召由明代蒙古土默特部落的首領阿拉坦汗(俺答汗)於明萬曆七年(1579年)主持創建,1580年建成。大召著名的藝術「三絕」是指銀佛、龍雕和壁,是明代的歷史文物,具有極高的工藝水平和文物價值。
清固倫恪靖公主府博物館(國家AAA級景區)
地址: 呼和浩特市新城區通道北路62號
清固倫恪靖公主府博物館位於呼和浩特市新城區賽罕路公主府街11號,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建於清代康熙年間,距今已有300餘年的歷史,是清康熙皇帝的第六女和碩恪靖公主下嫁給喀爾喀蒙古土謝圖汗部首領敦多布爾濟後居住的府邸。公主府按皇族品級營造,佔地40餘公頃,院落五重,殿堂三進,是目前全國保存最完整的清代公主府,具有極高的歷史、科研和藝術價值。(圖文由呼和浩特市旅遊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