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讀 │絲路新史:確定世界中心的又一次嘗試

2021-02-09 城讀

本文是我的朋友、同事陳贇為公號「201圖書室(Socilibrary)」撰寫書評《絲路新史:確定中心的又一次嘗試》,城讀編輯徵得陳贇與「201圖書室(Socilibrary)」編輯同意,標題改為《絲路新史:確定世界中心的又一次嘗試》,正文略為修改轉載如下。點擊文末左下角「閱讀原文」可以移步原鏈閱讀原文。

彼得·弗蘭科潘(Peter Frankopan)著,邵旭東,孫芳譯,絲綢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浙江大學出版社,2016.

 

《絲綢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雖是舊題,卻精準命中全世界讀書人的嗨點,2015年8月出版後迅速成為當年諸多書籍榜單的No.1和年度圖書。在「一帶一路」的感召下,中文版於次年底一經面世即入手學習。

 

作者是英國歷史學家,寫作史地類科普作品在把握觀點與材料上比較遊刃有餘,所以令人對其謀篇布局和立場邏輯懷有更多期待。儘管「絲綢之路」、以及「世界史的不同寫法」都不是新題目,本書仍然通過對「絲綢之路」的複數形式對絲路內涵做出新解釋,進而敷設了理解世界史的思路:歐亞歷史幾乎是世界歷史的主要部分,而歐亞歷史的樞紐可以通過絲路來全面考察。全文26章,均以「路」為標題;採用歷時性結構,敘述了從軸心時代(本文內容從公元前7世紀開始)到2013年中國提出「一帶一路計劃」的近2700年間,文明、宗教、政治體、貿易、資源、戰爭和疾病等在「絲綢之路」舞臺上展演的世界大片,不過到最後一章節,演員已經更替為資源、資本、商品、交通、信息、文化機構、民族國家和復甦的各種意識形態。中譯本在翻譯時充分考慮了形式美感,章節標題均以四字構成,頗有幾處令人一頭霧水,需要對照英文方才恍然而悟。

 

作者Peter Frankopan 沿用了李希霍芬(Ferdinand von Richthofen)創製的Silk Road(Route)一詞,並未多加追問此詞創用的具體情境。此外,他還深情憶及社會人類學家Eric Wolf的作品在他幼時即產生深遠影響,幫助他在寫作中反思既有史觀、並對歐洲中心主義糾偏。作者開門見山地從歷史地理的角度宣稱,世界史如果有中心,那也並非是歐洲,而是由絲綢之路延展開的廣袤的亞洲中部。聚焦於絲路,即可非常自然地迴避了地緣政治歷史研究的旋渦:中亞(Central Asia)?亞洲腹地(Innermost Asia, Heartland of Asia, Asian Hinterland)?還是內亞(Inner Asia)?而且全書始終透過歐亞甚至全球的視角使用地圖,作為中國讀者,可以體會到作者靜水流深的善意。

 

作者的反思與實踐值得欣賞,然而他的敘述重心仍然未脫地緣政治學祖師爺Halford Mackinde於20世紀初所規劃出來的「歐亞中心帶(Pivot Area, Heartland of Eurasia)」之窠臼,那是「西方」在大部分時間裡更關注、更熟稔、互動更深刻的地區;是英國成為世界帝國主義魁首之後的長期經略之地域,與後來崛起的德國與俄國(蘇聯)爭鬥之處,是歐洲矛盾的轉嫁之地;當新興的美國再加入戰團之後,便成為世界性矛盾的引爆點。本讀者不得不失之厚道地直指歷史學家難以克服的局限性,人類學家克魯伯(Alfred Kroeber)、林頓(Ralph Linton)等早已為構建全球性文化史作出努力,而歷史學家仍然在地緣框架中進行政治描述,如此,推陳出新何以可能?!

 

然而作者的努力也是不可忽略的,他滿懷欣賞地將「波斯文化區」推到絲路歷史敘述的顯要位置,展示了波斯文化的根深葉茂、以及不止於「異國情調」的豐盛悠遠:在那裡誕生了理性而獨特的二元論宗教、無與倫比的文學、溝通地域、經濟和文化的帝國;那裡一直以開放的姿態對待外來文化,接受希臘化、伊斯蘭化,然而文化溝通卻導向了文化霸權的後果,外來者與後來者不再能夠也不再有耐心去探索外殼之下真切的歷史與人群。中亞地區得以成為世界歷史樞紐,除了地理因素之外,在於以波斯為代表的帝國體制製造了全球化的歷史趨勢。帝國是一種文化多元、疆界靈活的政治體制,帝國的力量在於「化他者為我者」的文化同化和涵化機制,資源、財富、人口、權力、和意識形態沿著帝國的脈絡傳播,隨著帝國的擴張而蔓延,人類社會因循帝國的路徑逐步世界化、全球化。然而,以今天的歷史結果觀之,開放的帝國最終敗於保守的民族國家,全球化趨勢被扭轉為由政權分割的世界格局,儘管資本、勞動力和信息如今正在強力衝擊國家的邊界。

 

對絲綢之路區域或歐亞樞紐的慣常歷史書寫,常見的是「你方唱罷我登場」式的流水帳,或者用普世的伊斯蘭教扁平化該地域的多樣性,令歷史讀者輕易陷入自視明白便橫加批判、自驕而不自知的窘境。此書以通史之格局通過豐富的資料突出了波斯以及中亞對於世界史構造的意義,尤顯珍貴。然而「波斯」終究是古希臘人使用的「他稱」,來自於西方歷史之父希羅多德,直到現代(1935年)波斯才確定「伊朗—雅利安Airyan」作為民族國家的自稱——來自於公元前五到四世紀成書的波斯地區的神話宗教詩歌總集《阿維斯陀》。這個事實提醒了歷史學者與讀者自省:這個地方的歷史與人群,一直陷於被他者化的困境!關於這裡的歷史書寫與閱讀,需要本地的視角;我們對於此地的了解,still foolish,卻不願意stay hungry!作為歐亞樞紐的中亞應該不只是東西方的溝通渠道,而是在地的、紮根的歷史主體。流動性,對於世界的其它地方而言,是利益滋生的工具、增廣見聞的稜鏡,而對於這塊地方,則是曠日持久的傷痛。

 

糾錯:第六章之後的彩頁,其中一幅為唐代張萱的《搗練圖》,作者註解為宋徽宗作於12世紀初,生生推後了近四個世紀。當然,也有可能是趙佶的臨仿作品。

作者原文註解:Women preparing newly-woven silk. This image was made by the Chinese Emperor Huizong of the Song dynasty, early twelfth century.

唐代張萱的《搗練圖》

來源:http://cathay.ce.cn/pieces/200804/15/t20080415_15160165.shtml

 

下面一張明顯是一尊唐三彩,而作者只散淡地使用了「陶塑」的說法。令人不禁對作者的歷史藝術作品引用能力產生些許懷疑,而譯者亦完全忠實於原文表述,未能指出問題、加以潤色。

原文註解:Ceramic sculpture of a Sogdian trader, mounted on a Bactrian camel, dating to the Tang Dynasty (618–907 AD).

 

相關推薦:歷史學家韓森(Valarie Hansen)近年出版了一本幾乎同名的著作,中譯本為《絲綢之路新史》,她通過考古發挖掘的資料,從物品的角度構建了絲綢之路東段(長安到撒馬爾罕)的歷史。

另外還可以參考語言學家薛愛華(Edward Hetzel Schafer)的《撒馬爾罕的金桃》,講述的是唐代的絲路舶來品的歷史,相當引人入勝,應時代之需近年出了新譯本。 

相比於近來流行的「內亞」研究——「中國」置於亞洲腹地邊緣,這兩本漢學著作的「中國」立腳點——中亞位於中國邊疆以外——可能更令本國讀者熟悉。 

城讀 ∣城市閱讀的記錄

 

微信公共訂閱帳號「城讀」,每周推送城市閱讀筆記

關注我們,請搜索帳號 CityReads

或長按上方圖片,識別二維碼關注

相關焦點

  • 科技部國傑絲路國際院士科創城總部基地落戶北京
    (中華報導新聞新聞通訊社 凌利平)絲路花雨、絲路春天,絲路院士、綻放京城。近日慶祝中國-義大利建交50周年慶典暨科技部國傑絲路國際院士科創城總部基地落戶啟動儀式在京舉行,啟動儀式上由菲律賓愛國僑領、施氏國際集團董事局主席、博爾誠(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施乃康先生、科技部原副部長吳忠澤、衛生部原副部長何界生、中國生產力學會秘書長王進才、科技部國傑老教授科學技術諮詢開發研究院前沿科學中心執行主任杜嘉慶、以色列科學家貝彬等中外嘉賓、外國使節、企業家代表和投資商代表近300
  • 張掖絲路丹霞馬可波羅夢幻城項目啟動儀式發布會舉行
    臨澤縣人民政府副縣長邊遠致辭 3月18日,張掖絲路丹霞馬可波羅夢幻城啟動儀式新聞發布會在臨澤縣舉行張掖絲路丹霞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以及臨澤縣有關領導出席發布會。 臨澤縣政府副縣長邊遠在發布會致辭中提到:「文化旅遊業是當今世界最具有發展潛力的『朝陽』產業,我縣文化旅遊資源豐富,區位優越便利,產業基礎紮實,可以說是一個有待可發的富礦。
  • 一周文化講座│陳引馳、傅傑:今天為什麼需要讀古典?
    上海│今天為什麼需要讀古典?思南讀書會五周年特別活動之際,邀請到了復旦大學中文系陳引馳、傅傑兩位教授,與SMG藝術人文頻道主持人張穎,講述「今天為什麼需要讀古典」。(觀鳥者和環境教育踐行者)鳥類世界豐富多彩,作為國內資深的觀鳥者,朱敬恩(山鷹)將從鳥類美麗的外表開始,從多角度為您解構鳥類世界,並帶領您一起經歷從面對大自然的複雜情感到實現人生感悟的心理歷程。
  • 一周文化講座│一帶一路VS逆全球化:世界秩序的「新周期」
    北京│一帶一路VS逆全球化——世界秩序的「新周期」?、暢銷書作者)關於民謠那份純真的情懷,你是否想有一次深刻的沉澱?這次我們請復旦大學日本研究中心副主任徐靜波教授來跟各位聊聊這些話題。)、孫甘露(作家、上海市作家協會副主席)、馮濤(圖書策劃編輯、譯者)、黃昱寧(出版人、作家)上海圖書館攜手上海譯文出版社將於12月16日下午舉辦石黑一雄的作品賞讀會,活動有幸邀請到了著名作家孫甘露、著名文學評論家陸建德,石黑一雄作品在中國的總策劃人及譯者馮濤,以及翻譯家、作家、出版人黃昱寧做客上海圖書館,深度解讀石黑一雄的作品,帶你走進這位諾貝爾文學得主的文學世界。
  • 元朝輝:跨國愛情續寫「絲路傳奇」
    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不斷推進,他所創立的陝西絲路城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絲路城公司)在絲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業務不斷發展擴大。4月18日,記者在公司見到元朝輝時,他剛從白俄羅斯回國不久。「公司在位於白俄羅斯的中白商貿物流園租了海外倉,希望今年通過白俄羅斯打通歐洲市場。」元朝輝告訴記者。說起自己與絲路的故事,元朝輝臉上寫滿了幸福。
  • 大樹集團攜健康產業和絲路彩虹城驚豔亮相現代生活博覽會
    5月28日,為期三天的第六屆現代生活博覽會活動暨嘉興市端午大運河美食節在嘉興中港城拉開帷幕。
  • GTA5新史低價促銷中 多款超值捆綁4折起
    製作單位拍攝了超過25萬張相關照片,並且研究了人口調查和汽車銷售數據,以建立遊戲中的世界。  近日Steam上《GTA5》以4折的新史低價促銷中,折後價格為76元,折扣時間為2天。  包含本體+犯罪集團新手包的捆綁包5.7折,折後價格為198元,同樣為新史低價。
  • 夏加爾、teamLab 十月聚首,絲路中心國際藝術季大幕開啟
    金秋十月是五彩繽紛的時節,借著正濃的秋色,絲綢之路國際文化交流中心也將拉開2020年經典藝術季的序幕。  10月1日,火爆全球的「teamLab未來遊樂園&與花共生的動物」大展重磅來襲,將於絲路中心新繹美術館與觀眾見面;10月9日,馬克.夏加爾大展中國首展也將如約而至。
  • 一周文化講座│《達·文西密碼》作者丹·布朗來上海了!
    北京│世界渡口與心靈之火時間:5月19日(周六)14:00-16:00地點:朝陽區酒仙橋路4號798藝術區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嘉賓:王志軍(詩人)、藍藍(詩人、作家)、袁永蘋(詩人)北京│文學世界裡的美食到底好不好吃?
  • 《瘋狂動物城》:嘗試讓這個世界變好,從改變自己開始
    在《瘋狂動物城》裡,動物們也經歷著最好與最壞的時代。瘋狂動物城描述的是一個有規矩,有法律的動物世界,裡面的角色軍師各色各樣的動物。實際上就像人類社會,有各色各樣性格的人,但是無規矩不成方圓。朱迪的父母說,放棄夢想,選擇安定,知足常樂,如果不做新的嘗試就不會犯錯。他們因此才過得幸福。兔子從來不當警察,也不當警察。而朱迪卻說;「那我就當第一個,因為我想讓這個世界變得更美好。」面對吉丁的欺負,小朱迪沒有怯弱和放棄,勇敢的加入了警察並成為其中出色的一員。
  • 一周文化講座│從東京到北京,新女性的一萬種可能
    「做書者說」邀請朱贏椿,講述如何從一個創意開始,幾番構思,幾多嘗試,幾經變化……又是幾度春秋,尋著思索的軌跡,探其何以成為如今書的模樣。>2017年12月8-11日,第三屆「世界考古論壇·上海」將在上海大學舉辦。
  • 李驪明:新西安承擔絲路文化樞紐建設的使命
    李驪明:新西安承擔絲路文化樞紐建設的使命時間:2016-09-27 10:02:26來源:西安新聞網作者:趙宇編輯:王瑜   當前,「一帶一路」的建設又一次給西安帶來闊步發展的千載良機,這一次西安在獲得再度騰飛之際,它又將肩負起哪些使命,它能給西安人帶來哪些美好,它還需要做些什麼?要解開心中的疑團,我們特意採訪了著名文化旅遊策劃專家、西安市社會科學院原副院長李驪明先生。
  • 【絲路看世界】鋼鐵之城--謝菲爾德
    謝菲爾德位於英國的中心,建在七座山之上,坐落於英格蘭南約克郡,與利茲、曼徹斯特等中部城市組成城市群,距離倫敦170英裡,是倫敦以外英國最大的八座城市之一。
  • 打造國際一流語言服務標準,「絲路論文翻譯中心」在西安啟動
    原標題:打造國際一流語言服務標準,「絲路論文翻譯中心」在西安啟動8月28日下午,絲路翻譯產業聯盟「絲路論文翻譯中心」揭牌啟動儀式在曲江369網際網路創新創業基地舉行。
  • 中國絲路國際科技會展中心項目即將開建
    近日,新區自然資源局組織召開了中國絲路國際科技會展中心項目修建性詳細規劃和建築設計方案聯審會議。經與會專家與相關部門聯合審定,確定規劃設計方案順利通過。項目預計今年4月開工建設,建成後將集會議接待、主題銷售、城市展覽等功能為一體,成為科技含量高、展覽門類完備的國際性會展中心。
  • 燕山大學舉辦東北亞古絲路文明研究中心新型智庫論壇
    論壇主會場9月18日下午,燕山大學東北亞古絲路文明研究中心新型智庫論壇於線上舉辦。本次論壇以「東北亞古絲路文明研究」為主題,300餘位來自相關研究院所和高校的學者分別在報告現場和線上參加了論壇。燕山大學黨委書記趙險峰在論壇上致辭,他表示學校將出臺專門文件,全力支持東北亞古絲路文明研究中心在東北亞海疆和海權、東北亞民族等方面開展學術研究,力爭將其建設成為國內位居前列、國際具有一定影響的人文社科平臺、人才培育基地與特色新型智庫,積極產出重大學術成果和高質量智庫成果,助力學校「雙一流」建設,助推河北省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建設。
  • 2018西安絲路旅博會30號開幕 帶你揭秘絲路旅博會的亮點
    國內文化旅遊交流饕餮盛宴目前,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重慶市、山東省、廣東省、江西省、廣州市、吉林省、四川省、遼寧省、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山西省、甘肅省、廣西壯族自治區、海南省、寧夏回族自治區、西藏自治區、南京市等幾十個省市確定參展。
  • 一周文化講座│為什麼湖南會產生湘軍
    12號愛琴海購物中心3層單向空間 嘉賓:高興(編者)、程巍(學者)、文珍(作家)、鍾立風(作家、音樂人) 今年恰逢《世界文學》創刊後走過的第65個年頭,中信出版社聯合《世界文學》雜誌,推出了一套精美的珍藏書系,以紀念《世界文學》創刊65周年。
  • 臺北寫真:洪健昭暢談為何用英文寫「臺灣新史」
    中新社臺北3月18日電 題:洪健昭暢談為何用英文寫「臺灣新史」  中新社記者 董會峰 符永康  「我之所以用英文寫『臺灣新史』,目的很簡單,是因為我是念歷史的、英文比較好,希望通過此書讓臺灣年輕人及國際社會曉得臺灣真正的歷史。」  中央社董事長洪健昭18日在此間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作如上表示。
  • 絲路國家國際攝影優秀作品巡展走進東城社區
    為促進絲路國家及世界各國人民間的文化藝術交流,增進社區群眾對一帶一路國家風貌和文化的了解,近日,由北京歌華文化研究發展中心、北京文化藝術基金、西總布社區共同舉辦的「絲路國家國際攝影優秀作品社區巡展」活動在西總布胡同84號院順利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