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驪明:新西安承擔絲路文化樞紐建設的使命

2021-01-08 西部網(陝西新聞網)

李驪明:新西安承擔絲路文化樞紐建設的使命時間:2016-09-27 10:02:26來源:西安新聞網作者:趙宇編輯:王瑜

   西安新聞網訊 「十三朝古都」、「歷史文化名城」……在不同人的口中,西安的輝煌都能用一句膾炙人口的話來概括。作為中國首屈一指的歷史文化名城,西安有太多、太豐厚的文化積澱供後人品味與享用。

  在西安文化人的眼中,西安是「半城山水、一城斯文」;在創業者眼中,西安是天府之國,陸海之地;在長期居住於此的人來看,西安就是溫暖的歷史記憶與絢麗發展夢想的結合體。無論怎樣形容,對於熱愛這片土地的人來說,使用任何語言都不能盡言西安之美。

  當前,「一帶一路」的建設又一次給西安帶來闊步發展的千載良機,這一次西安在獲得再度騰飛之際,它又將肩負起哪些使命,它能給西安人帶來哪些美好,它還需要做些什麼?要解開心中的疑團,我們特意採訪了著名文化旅遊策劃專家、西安市社會科學院原副院長李驪明先生。

   新絲路格局下西安地位依然重要

  記者:近年來,西安城市建設取得了很大成就,城市治理也有了長足的進步,不管是老城區還是城市新興板塊都表現出蓬勃向上的發展勢頭。這一良好的發展勢頭,在西安邁向國際化大都市的過程中將產生怎樣的積極影響?一旦這一發展勢頭實現了與「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要求的無縫對接,新西安將獲得怎樣的歷史發展地位?

  李驪明:長安曾因海納百川而博大,因友好交流而尊貴,至今西安城市仍繼承著對外友好開放的歷史文脈,是具有最多國際友好城市的都市之一。西安不僅是千年古都,也是華夏文明的發祥地之一,從古至今都擁有極其重要的歷史地位。

  長安是世界級的東西方文化交流的大結點,伴隨「新絲路」的復興,長安承擔著絲路文化樞紐建設的歷史使命。周、秦、漢、唐時期,長安是東方帝國心臟之城,而今它則是世界文化交流觀光的聖地。在歷史的變遷中,幾經沉浮,西安現在又迎來了城市的復興,「周雖舊邦,其命維新」,西安現在朝著更加開放的方向繼續發展。

  西安是既能代表中國傳統文化,又能代表中國現代文明的城市,它具有「世界千年古都,華夏精神故鄉」的特殊文化身份。作為古老的絲綢之路起點城市,它曾充當過世界文化交流的東方磁極,大量的文化遺存使它至今仍是享譽國際的人類文化遺產之都,西安不僅是人文之都,也是風光壯美的山水之城。面向世界開放的新西安有充分的資源條件善待八方來賓。

   西安是中國文化自信的柱礎石

  記者:當前,「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除了給西安帶來了發展機遇外,它也讓新西安的戰略思考空間變得比以往更加廣闊。在新的歷史機遇下,您認為新西安的發展應如何應對?您覺得新的發展機遇會讓這座古老的歷史文化名城發生哪些變化?對於新西安的未來,您有哪些期盼?您還想為西安的發展做些什麼?

  李驪明:在經濟全球化、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以及打造有歷史文化特色的國際化大都市的背景下,「多種聲音,一個世界」是世界性文化格局的基本樣態。西安應該有底氣、有自信與世界展開各種層次的文化交流和對話,從而確立「本土化價值、中國化立場、國際化語言、現代化手段」的文化交流姿態。而可行的路徑就是依託西安的文化身份和國際地位,打造一個國際性文化交流的平臺。以「國家背景、城市行動」的模式,為中國的文化交流與文化建設作出獨特的貢獻。

  我認為盛世文化精神是長安最重要的文化遺產之一,它將成為中國價值重構的定盤星。西安最應該也最有資格建設的文化工程有這樣幾項:一是世界文化論壇,二是國學研究中心,三是東方都城景觀系統。我現在的興趣是奔走呼籲,促成西安啟動上述幾項工程的建設,這是一系列彰顯西安文化特色和城市地位的大事,是一項城市的發展長策。它不是「現貨」生意,它是國家級的「期貨項目」,它的影響也將巨大而深遠。記者 趙宇

相關焦點

  • 專家談丨 李建森:絲路文化高地和國家中心城市建設呈現新氣象
    作為首批國家級文化產業示範區、國家級生態區、國家級文化和科技融合示範基地,西安始終承擔著文旅深度融合的創新使命,不斷將文化勢能成功轉化為文化動能。多年來,西安立足文化資源稟賦,用最貼近時代的表達方式,演繹一個個精彩動人的歷史文化故事的同時,還以現代的理念和世界的眼光,讓城市不斷煥發迷人魅力。
  • 楊凌10餘家文化旅遊單位參展2019絲路旅博會,魏增軍視察楊凌展區
    楊凌融媒體記者 趙玉婷 王恆3月29日,由陝西、甘肅、寧夏、青海、新疆5省(區)文化和旅遊廳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文化體育廣電和旅遊局聯合主辦的2019西安絲綢之路國際旅遊博覽會在西安開幕。開幕當天,陝西省副省長、楊凌示範區管委會主任魏增軍視察楊凌展區。
  • 建設「一帶一路」交匯點樞紐城市,南京這樣發力
    」交匯點重要樞紐城市建設的實施意見》。南京市委、市政府對推進「一帶一路」交匯點重要樞紐城市建設工作十分重視,專門成立南京市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領導小組,並研究出臺《南京市委市政府關於高質量推進「一帶一路」交匯點重要樞紐城市建設的實施意見》。
  • 西安:絲路新起點煥發新活力(組圖)
    將西安作為海南「千年古絲路 又聞駝鈴聲」一帶一路大型採訪活動陝西站的最後一站,既有一種逐本溯源、夢回漢唐的情懷,也是對這座歷史文化名城重振雄風的滿滿期待。  公元前138年,一個叫張騫的陝西漢中人,受漢武帝委派,西出長安,開始了一次彪炳千秋的「出訪」——鑿空。原本是一次軍事目的的外交活動,最終打通了古代中西方文明的交匯之路。
  • 承擔起以文化人的崇高使命
    文化工作者承擔著以文化人的使命。文化建設在鄉村振興中究竟能夠發揮什麼作用,關鍵要看我們以什麼文化什麼人。如果我們只專注於文化事業發展,一味地呼籲全社會重視文化建設,其作用恐怕十分有限。如果是圍繞貫徹落實中共中央提出的鄉村振興的中心任務,去團結群眾、教育群眾、引導群眾、服務群眾,其作用將會不可限量。
  • 絲路金橋創作者舒勇:讓當代藝術成為國家文化符號
    「一帶一路」峰會唯一的人文景觀標誌——絲路金橋。姬東攝影  中新網廣東新聞8月9日電 (姬東)8月8日,作為兩屆「一帶一路」峰會唯一的人文景觀標誌——絲路金橋的創作者著名藝術家舒勇,出現在廣州舉辦的「打造國家文化符號架橋出海,助推文化出口基地精準發力」主題演講活動上,吸引眾多市民趕赴現場。舒勇是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其作品「絲路金橋」在海內外引起廣泛讚譽。
  • 當好「雙區」建設先鋒樣板城區寶安承擔這三項重大使命
    大會總結2019年工作,謀劃部署2020年工作,高質量推進灣區核心、智創高地、共享家園建設,當好粵港澳大灣區和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先鋒樣板城區。過去一年,寶安打出了行之有效的系列「組合拳」,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各項事業蓬勃發展,初步形成了高質量發展的體制機制和良好生態。寶安區委書記姚任代表寶安區委向大會作報告。
  • 絲路使者「鎏金銅蠶」
    5月13日上午,作為第三屆絲博會上的重要活動之一,由陝西省政府主辦,省發改委、省文物局和安康市政府聯合承辦的「絲路之源·幸福安康」2018鎏金銅蠶與開放發展論壇在陝西大會堂舉行。論壇邀請政、商、學、研等領域著名人士及相關專家學者,圍繞國寶「鎏金銅蠶」的歷史與文化價值、特色產業發展與鄉村振興,以及「一帶一路」與樞紐經濟等話題展開深入探討。
  • 西安:「三個經濟」打通絲路新通道
    黨的十九大以來,陝西發揮綜合交通重要樞紐和對外開放重要門戶優勢,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建設、新一輪西部大開發等國家戰略,奮力譜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從現代交通體系建設不斷提速到「陸空聯動」立體絲路通道和多層次交流合作平臺加快建設,三秦大地正不斷激發「內連外暢」新活力,構築向西開放新高地,積蓄加快發展新動力。
  • 「陝味」絲路史詩電影《絲路傳奇之十面埋茯》圓滿殺青
    9月19日,電影《絲路傳奇之十面埋茯》完成所有的拍攝工作並在西安外事學院舉行了殺青新聞發布會。電影《絲路傳奇之十面埋茯》是以第二次鴉片戰爭為背景,講述了以趙家為代表的涇陽茶商,在涇陽茯磚茶沿古絲路西進的過程中,為捍衛中國茶西北集散地和祖先開創的絲路中國茶市場,與外敵的經濟入侵者之間發生的殊死搏鬥,彰顯了陝西人民在外敵入侵面前堅韌執著、同仇敵愾,不怕犧牲的大無畏民族精神,謳歌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奮發有為、開拓進取的家國情懷,大力弘揚了「一帶一路」文化包容、互利共贏的價值理念。
  • 大咖講絲路飲食文化 肯德基絲路文化「雲」課堂開課
    向東傳播在絲綢之路上流播的飲食品有眾多的小麥粉食……」6月13日,透過攝像頭,絲綢之路飲食文化研究大咖高啟安教授在肯德基絲路如意餐廳內,通過抖音、央視頻兩個平臺進了一場「絲綢之路上的飲食文化交流」的專題「雲」課堂。
  • 2018寧波梅山峰會·「海上絲路」旅遊高峰論壇圓滿舉行
    11月9日,由寧波市人民政府、浙江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的2018寧波梅山峰會。「海上絲路」旅遊高峰論壇在寧波舉行。原國家旅遊局黨委副書記、副局長王志發,浙江省文化和旅遊廳副廳長許澎,寧波梅山物流產業集聚區管委會主任柴利能,寧波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顏偉國,寧波市旅遊發展委員會主任李浙閩等領導受邀出席了此次會議。
  • 郭衛民在「絲路尋夢·大美新疆」啟動儀式上的致辭
    ,與中外嘉賓一起為「發現亞洲之美暨我鏡頭中的新疆」影像展揭幕,感受絲路文化,共話絲路精神。  倡議提出以來,我們加強互聯互通建設,全方位推進沿線國家雙邊、多邊和區域次區域合作,沿線各國積極對接、共同參與,推動「一帶一路」建設不斷取得新的進展。在這一過程中,廣大新聞媒體秉承促進交流、傳播友誼、傳承友好的原則與使命,為推動「民心相通」開展了大量的工作,策劃了形式多樣的特色活動。
  • 支持「一帶一路」建設 舒勇將「絲路金橋」作品捐贈
    在高峰論壇上,「絲路金橋」的創作者舒勇,承諾把「絲路金橋」捐給中國和平發展基金會,再經由基金會把作品拍賣,並將拍賣的資金捐給國家,用來支持「一帶一路」建設。中國和平發展基金會理事長高雲龍和中聯部副部長王亞軍共同為絲路金橋作者舒勇頒發捐贈證書。
  • 中國絲綢博物館館長倡議設絲路文化基金助力一帶一路
    中新網北京3月14日電 (記者 江耘)「要讓絲綢文化遺產在(一帶一路)當中發揮更大作用。」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絲綢博物館館長趙豐在此間舉行的兩會上倡議,在絲路基金中設立公益性的絲路文化專項基金,參照國家藝術基金方法,資助保護絲路文化遺產、弘揚絲路文化精神的項目。中國政府2013年提出「一帶一路」概念,讓已存在兩千多年的「海上絲綢之路」重新成為未來世界海域重要的經濟路線。這條連接中國與世界的海上通道也成為目前最受關注的經濟區域之一。
  • 陳武:發揮「泛北合作」建設海上絲路新門戶
    陳武:發揮「泛北合作」建設海上絲路新門戶 2014-05-15 11:22:59廣西將充分發揮「泛北合作」的先導效應,致力建設成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新門戶、新樞紐。  早在2000多年前的中國漢代,一條海上絲綢之路開啟了中國與東南亞各國友好交往的大門。廣西北部灣的合浦,是這條海上通道的最早的始發港之一。漢代使者從合浦乘船出海,沿海岸先後到達現在的越南、泰國、馬來西亞等地,最遠到達印度和斯裡蘭卡。
  • 把握精神實質 承擔責任使命
    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通篇貫穿著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貫穿著實事求是的理論品格和創新創造的實踐品質,與我黨長期以來的文藝思想一脈相承,豐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文藝觀和社會主義文藝理論,大大提升了我們對文藝工作規律性的認識,是指導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黨的文藝工作和文化建設的綱領性文獻,是推動文藝繁榮發展、開創文化建設新局面的行動指南。
  • 童眼看絲路·2017國際少兒美術大賽背景
    省第十四次黨代會首次提出了包括開放強省在內的「四個強省」工作導向,明確了堅持以「一帶一路」統領我省新一輪對外開放、全力打造「一帶一路」戰略樞紐的重大部署。為深入貫徹落實省黨代會精神,當好「一帶一路」建設排頭兵,由浙江日報報業集團和中國美院共同主辦的《美術報》,作為國內文化藝術界知名的媒體品牌,聯合了有關職能部門,共同搭建「一帶一路」沿線青少年文化藝術交流平臺,以藝術的形式服務推動「一帶一路」建設。
  • 敦煌風雲際會 千戈絲路燃情
    來源:金融界第三屆千人走戈壁·國際商界精英戈壁挑戰賽將於2019年5月15日至19日,在絲綢之路第一樞紐、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一帶一路重要節點敦煌再次風雲際會。2018年,敦煌市共接待徒步運動愛好者20萬人,帶動成長起一個10億元的體育旅遊業態,成為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外敦煌旅遊業長盛穩增、轉型升級的第二大動能。 目前,敦煌市全年各項徒步賽事已達1000場次左右,規模以二、三百人居多,千人規模賽事活動屈指可數。
  • 巴黎中國文化中心上線歌舞《相約千年》感受絲路文化
    中國僑網6月11日電 據《歐洲時報》中東歐版微信公眾號「向東向西」消息,近日,巴黎中國文化中心與甘肅省文化和旅遊廳攜手推出的大型傳統歌舞《相約千年》精華版視頻在巴黎中國文化中心官網和YouTube、臉書、推特、影格等新媒體上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