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1602年,第一個猶太教的拉比來到了阿姆斯特丹,奠定了阿姆斯特丹猶太人社團的基 礎。1605年,阿姆斯特丹已經有了定期的猶太教崇拜儀式,雖然這是私底下舉行的,但是當局有可能知道並且容忍他們的行為。來自葡萄牙的猶太人還曾經向當局申請建立猶太人的墓地,希望按照猶太人的習俗舉行葬禮,但是這件事情沒有成功。
1608年,第二個猶太教拉比也來到了這座城市。當時,猶太人還是在家裡舉行宗教禮拜儀式的。不過,到了1612年,他們在阿姆斯特丹建立了第一所猶太教會堂。荷蘭省的改革宗教會當局對市政廳提出抗議,建造工程暫時停止了。不久,猶太人會堂的財產落入一名市政廳議員的手中, 他把這座建築物租給了猶太人社團,市政廳認為這樣就沒有藉口可以進一步阻止取締行動 了。1614年,來自葡萄牙的猶太人終於能夠在靠近阿姆斯特丹的地方「老教堂區」買到 了一塊墓地。到了1649年,來自伊比利亞的猶太人在阿姆斯特丹建立了第二座猶太人會堂。
1609年,阿姆斯特丹有來自伊比利亞的猶太人共200名。到1615年的時候,在阿姆斯 特丹已經有164個西-葡系猶太人家庭,總人數有550人左右。 1620年,流亡到荷蘭的來自伊比利亞的猶太人已經有1200人,其中約1000人居住在阿姆斯特丹。1640年,仍然在1000人左右;1700年的時候已經達到3000人左右。由此,阿姆斯特丹的猶太人社區成為歐洲最重要的猶太人社區之一。他們在街頭和家庭中日常用語是葡萄牙語,夾雜著若干希伯來語、西班牙語甚至荷蘭語。西班牙語被他們視為高級的文學 語言,希伯來語則在宗教禮拜中使用。
當時大多數猶太人都是在基督教的文化環境中成長的,極少懂得希伯來語。這些猶太人在職業上主要從事與葡萄牙以及幾內亞有關的蔗糖、 巴西紅木、肉桂以及鑽石的轉運貿易。他們還不能插手荷蘭與波羅的海沿岸地區、斯堪的 納維亞半島、不列顛和法國等地的傳統的貿易活動。在17世紀20年代,在阿姆斯特丹有一 些來自伊比利亞的猶太人在從事荷屬殖民地的麝貓的交易,他們還從麝貓的身上提取麝香。這種珍貴的麝香是當時巴黎、威尼斯以及西班牙的香水製作業者非常珍視的。 當時,在阿姆斯特丹,麝香出售的價格非常昂貴,有時達到每盎司20荷蘭盾。有些品質上乘的則更加昂貴。這些猶太人從印度、爪哇特別是幾內亞進口數以千計的麝貓。
到了17世紀五六十年代,基督徒和猶太人的麝貓交易者在向西班牙出口麝香的時候甚至發生了衝突。在17世紀三四十年代,荷蘭的西-葡系猶太人在捲菸業方面有了長足的發展。同時, 在16世紀最初的十年,來自伊比利亞半島的猶太人將絲織業引進到了阿姆斯特丹,它是卡斯蒂爾猶太人的傳統行業。在以後的幾十年中,由西-葡系猶太人操縱的絲織業發展很快,以至於在17世紀50年代,荷蘭人組織了一個絲織業行會,將猶太人從這個行業中排擠出去,在阿姆斯特丹,猶太人從事的絲織業終於不能生存下去了。
但是不久以後,一些猶太人在烏特勒支附近的一個村莊繼續從事小規模的絲織業生產。1655年,在荷蘭的猶太人亞伯拉罕·佩雷拉以及他所在的猶太人社團擁有了一家蔗糖精加工工 場,並且開始從事較大規模的蔗糖精加工業。事實上,早在《十二年停戰協定》籤訂後, 已經有一些來自伊比利亞半島的猶太人以及一些來自巴西的移民在從事蔗糖加工業。17世 紀50年代,荷蘭人在庫拉索島的貿易活動興盛以後,那裡的可可豆大量流入荷蘭本國。在 阿姆斯特丹,西葡系猶太人隨即從事起製作巧克力的手工藝,以滿足人們對於這種新的 甜飲品的需求。
1627年,有一位名叫曼薩亞·本·伊斯列爾的猶太人在阿姆斯特丹開設了一家印刷廠,在基督徒的幫助下印刷猶太人的書籍。從17世紀40年代以後,希伯來的經文以及其他猶太教的書籍以西班牙文、葡萄牙文以及意地緒語大量地印刷,並且被運輸到整個歐洲以及近東地區。從那時起,阿姆斯特丹取代了以前的威尼斯成為歐洲印刷猶太教書籍的中心。當時,最著名的猶太人印刷家是約瑟夫·阿薩亞斯印刷出版了著名的希伯來文《聖經》、拉比書以及塔木德書籍,還印刷了大量的英文版《聖經》。在這個領域,他的成就超過了任何其他的荷蘭出版商,他的出版社在英格蘭以及蘇格蘭出售的《聖經》超過100萬冊。
到17世紀70年代,聯省議會授予他在共和國境內出版英文版《聖經》的官方壟斷權。從1647年至1672年荷蘭的海外貿易活動的黃金時代,還有大量的來自伊比利亞半島的猶太人來到阿姆斯特丹定居和生活,在該城市形成規模不小的猶太人團體。來自伊比利亞半島的猶太人對於荷蘭黃金時代阿姆斯特丹乃至整個荷蘭聯省共和國的 經濟和社會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他們中有內科醫生、外科醫生、出版商、學者和其他 的專業人士,尤其是商人以及經紀人的數量最多。在18世紀30年代的時候,猶太人控制了 很大一部分荷蘭的對外貿易,估計達全國對外貿易份額的6%至8%,阿姆斯特丹城市的 15%至20%。
猶太人與葡萄牙、西班牙以及海外殖民地的貿易完全可以與荷屬東印度公司和西印度公司相媲美。當時有一種名為「印坡斯塔」的全部按照交易值計算的商業稅,包含商品、運費、稅金以及保險在內,根據這項稅金統計的檔案,在1622年,猶 太人自己經營或者為他人代理的交易達170萬荷蘭盾,次年超過200萬荷蘭盾;1630年至 1639年間,每年成交額平均近300萬荷蘭盾。其實在荷蘭的猶太人經營的業務範圍非常小,但是他們卻能夠開拓出很大的經濟盈利。 在17世紀30年代以前,猶太人還經營荷蘭以及葡萄牙海外殖民地,特別是巴西航線的貿易。
他們從尼德蘭北方向葡萄牙出口穀物,同時向新大陸的荷 蘭殖民地出口各種來自荷蘭的貨品。他們又從葡萄牙帶來鹽、橄欖油、杏仁以及無花果 等,還有調味品(如姜)、木材、酒、羊毛和一些菸草。最重要的是他們給荷蘭與歐洲各國帶來了巴西的蔗糖以及葡萄牙殖民地的各種貨品如木材、香料、寶石和金屬。巴西的蔗糖貿易有半數以上是由猶太人控制的。由於蔗糖進口的增長,僅阿姆斯特丹一地就出現了 21座糖廠。在阿姆斯特丹的猶太人與他們的葡萄牙合伙人合作,投資自己開設的公司或者船舶,而不投資有官方背景的荷蘭公司。
定居在阿姆 斯特丹的猶太人在回歸猶太教以後,常常在自己的猶太人社區裡使用猶太姓名;同時,他 們也保留作為葡萄牙「新基督徒」的姓名,以供做生意以及其他目的之用。移民到荷蘭的猶太人中還有一部分來自德意志、波蘭、立陶宛以及東歐其他地區,他們來到荷蘭是因為當時的德意志地區比較貧窮,生活條件太差以及當時社會各階層對於他們的歧視。「三十年戰爭」使得日耳曼各地的猶太人的生活變得更加困難,當時德意志地區對於猶太人的屠殺非常殘忍而且頻繁。所以,阿姆斯特丹等荷蘭城市中的猶太人數量急劇增加。
除了德意志以外,還有來自波蘭以及立陶宛的許多猶太人。相對於伊比利亞猶太 人,這些來自德意志的猶太人大多都比較貧窮。前者不僅比較富裕,而且組織性也比較 強。後者大多貧困,缺乏自己的任何組織。在17世紀後半葉的時候,來自伊比利亞的猶太人人數在逐漸減少,只有3000人左右。相反,來自德意志的比較貧窮的猶太人無論在阿姆斯特丹或是聯省共和國的其他地方的人數就比較多,在17世紀最後四分之一的時間裡其人數增加還特別快。1672年,來自德意志的猶太人已經在鹿特丹、阿默斯福德、萊頓以及阿姆斯特丹建立了自己的團體,來自西班牙和葡萄牙的猶太人則在米德爾堡、鹿特丹、阿姆斯福德、奈梅亨、海牙、奈凱爾特以及阿姆斯特丹建立了自己的團體。
當時,在荷蘭的鄉村,許多地方依然排斥猶太人,無論他們是來自伊比利亞半島的還是來自德意志的,可見在荷蘭鄉村的農民中,歧視猶太人的偏見依然存在。在某些城市如格羅寧根、烏特勒支以及德文特分別在1711年、1789年以及1790年制定了禁止猶太人建立居留區的規定。在17世紀晚期的時候,在海爾德蘭省的城鎮中,只有奈梅亨允許猶太人定居。18世紀20年代以後,阿納姆也允許猶太人居住下來了。在萊頓、哈勒姆以及代爾夫特,直到18世紀二三十 年代以後才允許猶太人定居。
在1700年的時候,在阿姆斯特丹的來自伊比利亞半島以及來自德意志的猶太人團體發展以及相處得比較平衡,總共加起來共有6000人,約佔城市總人 口的3%。總的來說,在1648年以後,來到聯省共和國的猶太人有增無減。1660年和1671 年,來自波蘭和德意志的猶太人在阿姆斯特丹建立了2座猶太教會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