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合作中臺 騰訊教育構建智慧高校信息化生態圈

2020-12-17 YNET.com北青網

9月10日,騰訊教育在2020全球數字生態大會上,發布「騰訊智慧高校解決方案」,並宣布開放中臺與眾多教育產業公司合作。

騰訊雲高等教育行業副總經理李峪指出,基於此方案,騰訊將繼續做擅長的用戶連接和底層科技支撐,給合作夥伴留出充分空間,共同研發產品、打造解決方案,攜手構建高校信息化生態圈。

數據顯示,騰訊教育迄今已為全國600多所高校提供信息化建設,並與上海交大、復旦大學、中山大學等雙一流院校籤署了戰略協議。

發揮技術優勢保證安全運營及精細運維

高校信息化的最佳實踐,是業務與科技的融合。李峪指出,當前智慧高校建設有三點需求亟待實現:首先,信息化需要支撐人才培養和科研創新;其次,需要轉換思路,從「面向管理」向「面向服務」進行轉移,以用戶為中心;第三,信息化需要支撐更加高效的協同,疫情期間,師生的信息化素養大大提升,運用信息技術進行遠程交流、辦公、教學,對協同效率提升的巨大優勢充分體現。

同時,高校信息化的深入建設仍存在諸多痛點,如運維人員和資金等資源配置的不足、服務高校的產業公司和網際網路科技企業各有短板、高校和企業之間協同不足等等。

騰訊智慧高校解決方案正是基於上述需求和痛點而推出。其核心思路是:騰訊繼續發揮自身的技術優勢,致力於雲、安全、中臺以及用戶側的連接,其他部分則通過開放平臺來提供給行業的合作夥伴,共同研發產品、聯合解決方案,為高校客戶提供服務。

面對不同的用戶訴求,騰訊智慧高校提供了「精準」服務:針對師生普通用戶,利用微信小程序和微校的校園碼,將線上系統、線下物聯設備全部打通,通過最低成本獲得服務;面向管理群體,將企業微信作為管理工作檯,匯聚消息、流程、任務和常用工具,達到高效率協同;同時,將騰訊樂享平臺用於校內社區的構建,共享優質知識與內容。

打造統一身份體系構建七大場景落地服務

在騰訊智慧高校解決方案中,首先通過打造統一身份體系,將校內各類硬體設備和場景打通,允許用戶通過騰訊校園碼、微信校園卡、校友卡等快速完成各項業務的身份驗證。例如,騰訊教育與武漢大學合作上線「武大健康碼」,實現學校統一身份實名認證,全面覆蓋全校師生和訪客,完成校園分區、出入管理、人員分類等精準管理,確保返校、復學安全有序。統計數據顯示,疫情期間,武大師生健康打卡累計600多萬人次,覆蓋用戶近10萬人次。

同時,配合產業公司原有的場景積累,騰訊智慧高校在管理、服務、教學、校企合作、園區、辦公協同、文化傳承七大場景下,構建了大量落地服務,並不斷尋找優秀的合作夥伴,豐富新的場景。

以教學為例,智慧高校打造了全過程沉浸式互動教學管理平臺,包括全場景智慧教學,提供快速備課、常態直錄播、微課學習等教學方式;支持分組學習、闖關學習、自主學習等多種學習方式。另外,還提供AI教學質量測評,如教學督導、多元量規、問卷調研等。

在協助高校科研方面,通過構建全校教育科研雲,打造科研雲平臺,可為高校科研人員提供更便利、更安全、更專業的服務。

在管理方面,聚焦校園通行、招生、協同辦公、園區運營等場景,提供針對性解決方案。如在後疫情時期的復學繳費階段,管理者可通過智慧高校的繳費大廳後臺,靈活創建繳費項目並發給學生群體,學生在校園卡繳費後,學校即可在管理後臺查詢並統計繳費情況。

面向合作夥伴開放中臺 構建多贏的生態系統

騰訊智慧高校解決方案的亮點之一,是開放了四大中臺:應用中臺、數據中臺、AI中臺和物聯中臺。李峪指出,騰訊的開放性有目共睹,如VIPKID用的音視頻技術就來自於騰訊底層的TRTC平臺,與QQ的音視頻同一套技術體系。

同樣,騰訊智慧高校將通過開放API和SDK等方式,向所有的教育從業者提供開發標準和接口,給合作夥伴留出充分的空間,根據高校的特性共同研發產品,構建一個服務高校場景的多贏生態系統。

與此同時,基於管理、服務、教學、校企合作、園區、辦公協同、文化傳承七大場景,騰訊智慧高校已經構建了大量落地服務——融合學校原有服務和騰訊智慧高校的自研服務外,還包括優質的第三方服務。借力騰訊智慧高校,師生們可以從PC、手機、自助終端、智能設備等獲取和使用這些優質服務,實現指尖辦事,讓校園生活、學習、管理更輕鬆。

教育行業正逐步進入智能化時代。 「騰訊智慧高校已經發力奔跑。」在李峪看來,未來還將不斷地尋找優秀的夥伴、豐富新的場景,進一步提昇平臺能力。騰訊智慧高校團隊希望與更多高校攜手,共同探索高校信息化的新時代,打造高校信息化生態圈。

責任編輯:韓璐(EN053)

相關焦點

  • 「百校談」走進鄭州 | 20所河南高校齊聚,引領高校信息化建設
    藉助騰訊的技術優勢,能夠為鄭州大學搭建起一個真正的「智慧教育」平臺,探索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設的無限可能。 ,未來學校應該構建出一種新的靈活、開放、終身的個性化教育生態體系。此外,他還認為,信息化部門工作者作為信息化的守門人,應該不斷地思考,拋棄極端思維、固化思維、局限思維以及自我中心、完美主義意識,以更加開放包容的態度面對智慧校園時代的到來。 騰訊教育打造網際網路+高校生態圈景,助力夥伴與高校價值升級
  • 騰訊公司與國家教育行政學院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攜手描繪未來教育圖景
    兩個在各自行業中具有領先地位的單位,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期開啟戰略合作,是強強聯合和優勢互補,是順應時代發展潮流、把握髮展機遇的戰略抉擇;兩家的合作對開拓教育系統幹部教育培訓新模式、新路徑,共同打造「新一代信息技術+幹部教育培訓」的新生態,具有非常重要的戰略價值和時代意義。隨著新時代教育強國建設和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雙方必將迎來更為廣闊的合作空間。
  • 廣州移動打造教育行業生態圈 共促「5G+智慧校園」大發展
    廣州移動魏力副總經理、廣州移動政企客戶中心負責人錢鵬、中國移動成都研究院教育信息化專家劉洋,以及華為、海康威視、新開普、浙江藍鴿等教育領域92家優秀合作方共計200多人出席了本次大會。會上,廣州移動闡述了5G+智慧教育的發展思路和舉措,宣貫了生態合作政策,並對年度優秀的教育行業合作夥伴頒獎,對戰略合作夥伴進行了授牌。
  • 李峪:生態產業互聯,助力高校智慧升級
    其他的部分則通過開放平臺來提供給行業的合作夥伴,共同研發產品,聯合解決方案,為高校客戶提供服務;在整個方案當中,我們的核心思路就是做騰訊擅長的用戶連接和底層科技支撐,給合作夥伴留出充分的空間,作為行業助手來支撐教育行業的發展。
  • "百校談"走進北京|騰訊教育攜手清華大學等北京高校共談高校信息化...
    騰訊教育商務總經理羅盛指出,疫情期間,憑藉企業微信、騰訊會議、智慧校園、騰訊課堂、騰訊樂享等豐富的產品,騰訊教育保障了全國超1億師生實現在線教學,北京眾多高校也受益於此。隨著秋季開學季的到來,如何總結疫情期間教育信息化的發展經驗,從變化中探索出校園信息化的新模式,為疫情常態化背景下的高校信息化管理打造出更多新的應用場景,是騰訊教育舉辦"百校談"的初衷和目標。
  • 在線教育(2C)是未來教育產業黃金賽道,教育信息化(2G)著力構建智慧...
    由於目前K12信息化中toB業務為主流,以政府招投標為主,因此以區縣為單位建設渠道網絡,成為產品推廣的關鍵,龍頭企業多採用代理合作的模式迅速實現大規模區域覆蓋,高教、幼教信息化產品推廣更為市場化。行業增長動力及公司成長路徑:信息化需求全方位升級及以終端為入口的智慧教育生態構建。
  • 騰訊與國家行政學院探索轉型 騰訊雲助力構建智慧校園生態
    中新網1月12日電 1月11日,騰訊與國家行政學院在京籤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通過共同努力,把人工智慧、大數據、物聯網等先進技術在國家行政學院落地,努力推動幹部教育培訓的轉型升級。    在籤約儀式上,馬化騰表示:「騰訊一直希望通過網際網路的服務與創新,提升人們的生活品質,並希望通過人工智慧、大數據、雲計算等技術和能力,賦能各行各業,發展數字經濟,幫助經濟社會實現數位化的轉型升級。」  本次,騰訊與國家行政學院的合作,雙方還將發揮各自優勢,將騰訊最先進、最成熟的人工智慧、大數據、物聯網、人臉識別等技術應用到行政學院智慧教室建設中。
  • 高校信息化建設的數字助手:深耕校園數位化服務
    「中國高校信息化迎來高速發展的風口,騰訊微校致力於成為數字助手,攜手合作夥伴共建數字校園新生態。目前,我們已經超過300家合作夥伴達成戰略合作,為400多所高校提供了覆蓋校園全場景的智慧化服務。」騰訊微校總經理餘斐表示。
  • 騰訊教育重磅出擊:全面升級智慧校園平臺 打造人工智慧教育體系
    關注西南教育 探索智能時代教育發展趨勢騰訊教育副總裁王濤透露,四川作為西南地區的教育重鎮,一直以來,高度重視教育信息化的發展,推出了很多落地舉措。騰訊非常關注並希望能夠和四川展開緊密而深度的合作。近年來,騰訊與四川各級教育局、學校合作,取得了一些落地成果。
  • 騰訊教育中標國內最大純軟體教育信息化項目
    北京商報訊(記者劉斯文)9月20日,騰訊教育宣布中標深圳市「羅湖區智慧教育雲平臺」政府採購項目,金額為9235.55萬元。該項目為中國教育信息化領域最大的純軟體服務項目。據悉,項目將融通校園生態,打破信息孤島,打造羅湖智慧教育生態圈,合作輸出輻射灣區、示範全國的「智慧教育羅湖模式」,助力羅湖區教育領域綜合改革。近年來,深圳市羅湖區響應國家號召,將智慧教育雲平臺、教育管理信息化納入「智慧城區」建設中,全區一盤棋統籌布局。在此背景下,羅湖區提出要著力打造「羅湖區智慧教育雲平臺」,打造「羅湖樣本」的「網際網路+教育」的大平臺。
  • 騰訊海納攜手長城物業集團,打造智慧社區共享中臺
    近日,長城物業集團與騰訊海納籤署了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共同發布了「345」計劃,宣布將攜手建設智慧社區共享中臺。此前,雙方聯合打造的標杆智慧社區——海印長城社區已順利落地。圖:長城物業與騰訊海納戰略合作籤約儀式騰訊海納作為騰訊公司旗下的智慧社區開放平臺,深耕智慧社區行業,提供社區物業綜合解決方案,目前已覆蓋全國6000+社區。長城物業集團作為中國物業管理協會副會長單位,連續十二年位列市場化運營行業第一,業務覆蓋我國31個省市自治區,90餘個城市。
  • 雲南瀾滄:「騰訊智慧校園」助推教育信息化建設
    近日,從雲南省瀾滄縣教育體育局了解到,在上海市駐昆辦、援滇聯絡組和瀾滄縣援滇幹部的努力下,該縣自2018年12月以來,全縣中小學開通使用了「騰訊智慧校園」平臺,此舉旨在加快瀾滄縣教育信息化建設步伐,助推瀾滄縣義務教育均衡化達標和脫貧攻堅工作。
  • 山東出版與騰訊、山東省教育廳籤約戰略合作 打造智慧教育平臺
    原標題:山東出版與騰訊、山東省教育廳籤約戰略合作 打造智慧教育平臺   12月11日,山東省教育廳、山東出版
  • 騰訊雲發布微瓴開放平臺LinkBase,助力智慧建築產業生態全面升級
    9月10日,在2020騰訊全球數字生態大會·智慧建築專場中,騰訊雲正式對外發布微瓴開放平臺LinkBase。
  • 騰訊智慧高校解決方案助力澳門旅遊學院智慧化升級
    日前,澳門旅遊學院與騰訊公司正式籤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今後,雙方將在智慧旅遊教育、人工智慧、雲計算、大數據等領域,共同探索創新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共建人才培養實踐基地並聯合開發實踐項目,為澳門及大灣區培養智能型專業應用人才。籤約儀式在澳門旅遊學院舉行。
  • 【行業觀察】2020智慧高校信息化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
    (5)合作化發展趨勢  以往傳統教學管理中,教學組織會按照各自的分工原則來進行工作的分配,也就是由不同部門來分管各自的工作,因此各部門之間存在著缺乏合作的現象。而隨著信息化教育時代的到來,將以往垂直化教學管理信息系統轉變為扁平化,傳統  的按工作職能分配任務的組織框架便不可能適應信息化教學管理活動的需要。
  • 騰訊發布教育作業系統"騰訊教育智腦" 助力教學全場景數位化
    &34;湯道生在主題演講中提到,數位技術與課堂教學的深度融合,為未來智慧教育的發展探索出了更多可能性,教育信息化的發展呈現出三大趨勢:第一,教育信息化建設從重硬體轉向重軟體,從規劃者為中心走向使用者為中心;第二,教育信息化建設從強調&34;,走向&34;;第三,教育信息化建設從單體規劃,走向統籌布局。
  • 山東省教育廳、山東出版與騰訊籤約 合力推進山東教育信息化變革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11日訊 今天,山東省教育廳、山東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與騰訊公司三方在濟南籤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合力推進山東教育信息化變革。山東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騰訊公司利用教育優勢資源和先進網際網路技術,搭建智慧學習服務平臺、創新「三個課堂」等線上教學新模式、參與山東省「智慧校園」建設等,支持山東省教育廳數字教育資源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將優質的數字資源接入山東省教育廳升級教育公共服務平臺,擴大山東省優質教育資源的覆蓋面。
  • 騰訊智慧校園功能介紹
    「騰訊智慧校園」是騰訊公司面向各類學校提供的移動端校園智慧生態圈解決方案。騰訊的使命是做連接器,騰訊智慧校園就是要結合內外部優質資源,為學校各方主體提供各場景中的應用功能。最終實現學校與移動網際網路的深度融合,將學校的獨立個體連接成智慧的網絡。
  • 上海海事大學與騰訊教育展開深度合作 打造「一網通辦」標杆校
    1月3日,上海海事大學與騰訊教育在深圳騰訊濱海大廈籤署框架合作協議,將在新工科建設、人才培養、智慧校園建設等領域展開深度合作,共同打造國內外領先的開源開放教育資源與平臺,培養前沿產業創新人才,通過積極開展校園信息化頂層設計,打造教育信息化和「一網通辦」標杆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