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疫情爆發,「鍾南山」這個名字就緊緊抓住了國人的目光:
第一時間坐上高鐵餐車奔赴疫情中心武漢;
及時讓全國公眾知曉新冠病毒存在「人傳人」的訊息;
80多歲高齡卻一直奮戰在抗疫一線……
而前幾天,鍾南山院士全程英文分享「無症狀感染者"的信息。大家可以戳視頻膜拜一下!
網友評論說,鍾老剛救完中國,又去救世界了。而且八十多歲高齡還是如此思維敏捷、口齒清晰、發音標準。真男神!
不過小菌就有點好奇了,家裡的爺爺奶奶輩一般非常受方言限制,學英語都很困難。那麼鍾老究竟是怎麼學好英語的呢?
原來,鍾南山先生曾在43歲的時候赴英國留學。但到達英國後,他首先就遇到了語言問題。有記者後來詢問他是怎麼解決英語這個難題的,鍾南山說:「在頭幾個月時間裡,我每天做完實驗後,晚上都要用一個小時練習英語聽力。」
「我反覆地聽磁帶,有泛聽、也有精聽,邊聽邊寫,寫了幾打筆記本以後,我的聽力就好起來了。最關鍵的聽力解決後,其他就好辦了。」
原來,鍾老攻克英語難關是從聽力下手的。
英語的技能「聽說讀寫」中,「聽」是在第一位。大量的聽力輸入是學習語言的基礎。無論在什麼年齡,想要讓英語能力有突破,從「聽」開始入手都是非常科學的。
那麼,對於我們來說,該怎麼練「聽」才能真正打好基礎?
練習聽力的正確姿勢!
NO.1 「精聽」:系統練習聽力、語音、積累小詞習語、句型和背景,同時查找聽力盲點。
NO.2 「泛聽」:練習捕捉大意;熟悉語速和語境。重大意而非細節,重內容而非語言。
NO.3 "跟讀」:模仿語音語調,糾正發音;可拋開原文的情況下跟讀或複述,也可參照原文跟讀。
然後,更重要的步驟來了……
練習步驟
第一步: 打開聽力素材,認真地泛聽一遍,了解全文大意
第二步:聽寫三遍,逐字逐句聽打;第一遍聽一句寫一句,第二遍補缺,第三遍檢查(實在聽不出就空著)
第三步:再聽一遍,進行校對
以上三步則為「131」聽打法
第四步:核對文本,用不同顏色的筆做好標記,跟聽一遍原聲,這個時候眼睛看到的單詞和原聲的發音進行結合
第五步:進行原聲跟讀,聽自己的發音和原聲的對比,找出聽力和發音的盲點。
(備註:具體過程可因人而異,因精聽耗時較長,建議每天堅持至少半小時)
怎麼樣?是不是乾貨很多!
不管您現在是什麼樣的英語水平,趕緊試起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