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中國日報、央視新聞、中國青年報、ERS歐洲呼吸學會
今年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打亂了幾乎所有人的的生活節奏。就在人心惶惶不安時,一個84歲的老人給了我們極大的安全感!他就是著名呼吸病學專家,中國抗擊非典型肺炎的領軍人物鍾南山院士。
在視頻中,鍾南山院士與歐洲呼吸學會候任主席安妮塔·西蒙斯博士視頻連線,介紹中國抗擊疫情的成果和經驗。輕症感染者如何護理?如果新冠肺炎疫情在未來2或5年內再次發生,應注意什麼?所有問題,鍾南山院士都用英語詳細解答。他的一言一行都備受大家關注,而在今天鍾南山院士再次登上微博熱搜,因為流利的英語圈粉無數!
視頻一經曝光,不少小夥伴表示「國寶鍾老,深藏不露」,「救完中國去救世界,功德無量」,「以為你是王者,結果是榮耀王者」!
鍾南山在視頻連線中做了題為《中國對SARS冠狀病毒2(COVID-19)感染的處理觀點》的演講。
他介紹了中國控制疫情擴散的措施:
以「醫者仁心」形象著稱的鐘南山,這次憑藉一口流利的英語再一次圈粉無數,也難怪有不少人都稱他是「國士無雙」了。
一個84歲的年邁老人,臨危受命掛帥出徵,像定海神針般穩住了國人的心。
而在國內疫情剛剛穩住之時,他又用一口流利的英文向歐洲同行無私分享國內的抗疫經驗。讓中國公共衛生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各地都制定了突發傳染病疫情應急預案,直接改變了中國的醫療衛生應急體系。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這才是真正的國士無雙。
從現在的標準看來,鍾南山完全是一名標準的學霸,但萬萬沒想到的是,他的學英語之路,是從43歲才開始的。
1979年,43歲的鐘南山通過國家外派學者資格考試,抓住了改革開放之後首批出國留學的機會,赴英國愛丁堡大學醫學院及倫敦大學呼吸系進修。
圖源:人物周刊
初到英國,他碰到了大麻煩——口語太差。他大學主修的外語是俄語,但在這個國家似乎完全派不上用場。而在此前的英語考試,鍾南山只拿到52.5分,可以說是一名完完全全的英語學渣,他原本以為留學的希望破滅了,沒想到後來全國公布及格線,只要45分就過關。他那才鬆了一口氣。45分就過關,一方面說明當時剛結束動亂的中國人外語水平低;一方面也說明那時候的鐘南山外語水平並不咋地。。
可是1979年的鐘南山已經43歲了,一個43歲的人要在外語學習上再突破,簡直難於上青天!可他是鍾南山,他有一顆敢挑戰自己的心臟。當被問及為什麼43歲了還要出國留學,他說:雖然已經43歲,但我下了很大決心,強烈地希望能到國外學習一些先進技術。有決心也得要有行動。
他為了學好英語,下了很大的苦功,在頭幾個月時間裡,每天做完實驗後,晚上都要用一個小時練習英語聽力。
鍾南山回憶,「我經常反覆聽磁帶,有泛聽、也有精聽,邊聽邊寫,寫了幾打筆記本以後,聽力就好起來了。」而面對口語太差的情況,他選擇了最笨的辦法:多說、多練。和英國同學進行日常對話,在耳濡目染中,不同場景的用語他都能熟記於心。
他平時還常和老師互問互答,和英國同學進行日常對話,在耳濡目染中,不同場景的用語他都能熟記於心。
對他英語水平要求更苛刻的是父親,他父親鍾世藩的英語水平也是一流。每一次從英國用英文寫信回家,父親都會把他的信密密麻麻修改一番,和回信一起返寄給他。直到他把信寫合格了,父親才沒有再給他批改。
圖源:央視《謝謝了,我的家》
鍾南山說得很輕鬆。
可是對於一個43歲的中年人來說,這絕對不是輕鬆的事,只是鍾南山把這座山翻過去了。因為受時代局勢的影響,只能用「大器晚成」來形容鍾南山,
後面的故事,相信大家也可以猜想到了。
他成為了英國愛丁堡大學的榮譽博士,不僅主編《英中日圖解醫學詞典》,更是在國際學術期刊上發表了各類研究論文。
說一口流利英語並不難
從對英語一竅不通到外媒鏡頭前談笑風生,鍾南山院士的身上有很多值得借鑑的地方。
他的成功,除了有來自父親的鞭策支持外,更重要的還有來自個人的努力。就比如前面提到的,他在英國留學時惡補口語時用到的「多說多練」。學英語重要的是學會開口,而不是在那裡看著口語課本然後紙上談兵,以終為始,抓住在一切情景中開口的機會。
備考口語時,更是要大聲開口說,最好是有人和你說,如果你能找到一個老外和你一塊練習,那你的英文口語進步之速絕對會得到快速提高。
希望大家也能像鍾院士一樣,對於自己在學英語時薄弱的地方敢於下狠勁去磨練,百萬秦關終屬楚,三千越甲可吞吳。相信只要是自己用心發奮去做的,就一定可以做到!
相信不少同學夢想著
自己能夠掌握一口流利的英語
走遍天下都不怕
今天,大家的機會
終於來了!!!
掃描下方的二維碼
即刻報名參與!
完
遇見更好的自己,我在愛秀等你
校區地址:
杭州市江幹區23號大街與學正街交叉路口陽光創富中心14樓
聯繫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