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俠小說《天龍八部》裡誰才是第一高手,有人說是無崖子,有人說是蕭峰,不過有一個人卻笑而不語,因為他雖一襲青袍弓身掃地,但你們說的這些人都不是他的對手。其實這樣的「掃地僧」現實生活中也有,他們或衣著樸素,或形象低調,就比如之前驚呆網友的「布鞋院士」李小文。
而最近,常年一身布衣紮根田間的中國工程院院士、「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也讓網友震驚了,因為大夥發現他居然也有被「隱藏」起來的超牛技能,袁隆平在20分鐘裡全程飈英語的場面,您見過嗎?
說起袁隆平,您會想到什麼?農民的兒子?「一雙雨靴田裡走,粗衣糲食莊稼漢」的雜交水稻專家?可是最近在一場論壇上,這位87歲的老科學家居然顛覆大家的印象,全程飈起了英文...
雖然一開場就說自己「英語不好」,可很快大夥就發現,老先生哪裡是自己英語不好,這分明是在考驗咱們這些吃瓜群眾的英語功底啊...
袁隆平在演講中提到:據估計,2030年全球水稻產量應比1995年增加60%以上,才能基本滿足人類需求。國際糧農組織前總監曾經估計過,目前每公頃所產稻穀能養活27人,但到2050年,每公頃所產稻穀必須要養活43人才行。
袁隆平先生介紹超級雜交水稻對糧食安全的重要性,不僅數據清晰、術語專業,甚至還能脫稿演講。
嗯,就這英語水平,都能甩出一些大學生好幾條街了。網友頓時佩服得五體投地!
網友一:厲害了我的爺爺!
網友二:在英語方面,袁老的謙虛是真謙虛,我的謙虛是真心虛...
其實要說起來,英語,其實並不能算是袁老先生的「隱藏技能」,因為早在多年前,外國友人來中國學習雜交水稻技術,袁老爺子就已經是全程英語教學啦!
而且生活中的袁隆平也根本不是咱們看上去的那般,是一個只會埋頭科研、嚴肅古板的科學家,恰恰相反,他其實是一個「全能才子」,年少時老師給他的評語竟然是:愛好自由,特長散漫...
遊泳、拉小提琴、唱歌都是他生活的一部分。他曾遊泳橫渡長江,也曾用第一筆工資買了小提琴,還在全國性的大會上表演。即便如今他已經八旬高齡,也還是要在運動場上和年輕人打排球,因為他稱自己是「80後資深帥哥」...
除此之外,下象棋、打桌球、跑步...不服老的袁隆平也都能信手拈來。也難怪,所謂「身體是革命的本錢」,袁老爺子還要保持健康的身體,實現自己那個「禾下乘涼夢」呢...
袁隆平說,「禾下乘涼夢」,就是在我的試驗田裡的超級雜交稻,長得比高粱還高,稻穗比掃帚還長,子粒有花生米那麼大,我就可以跟我的助手們在那個稻穗下乘涼,叫做「禾下乘涼夢」!
短秀菌:水稻比高粱還高,稻穗比掃帚還長,子粒比花生還大,看來袁老爺子不僅飈得了英語,研究得了雜交水稻,還很會開玩笑啊!開個玩笑,袁老先生不僅種出的水稻讓國人驕傲,飆出的「袁氏英語」,也讓咱們自豪!這說明什麼呢?沒有偶然的成功,只有一步一步的攀登,怕什麼真理無窮,進一寸有一寸的歡喜,怕什麼英文難啃,學一個單詞有一個單詞的用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