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歲的樂樂以前總是比別的孩子更容易感冒發燒,光是因為肺炎就住過3次院,看起來也比同齡的孩子瘦小不少。原來,因為過敏孩子很多疫苗都沒有接種,導致容易生病,後來在湖南省人民醫院兒童醫學中心就診,在醫生建議下補種了一部分疫苗,還接種了流感和肺炎疫苗,又在醫生的營養和餵養指導下,樂樂很少生病了,體重身高后來都達標了。
2020年7月8日,是第16個「世界過敏性疾病日」。7月7日上午,湖南省人民醫院在嶽麓山院區舉辦科普健教、義診活動,兒科(兒童過敏反應專科)、綜合內科消化專科、急診醫學科、心胸外科等科室聯合共同普及過敏性疾病的防治知識,指導群眾走出認識誤區。
舉辦健康知識講座。
樂樂的家人也帶他來進行複診,據家人介紹,樂樂出生時媽媽母乳不足,加了配方奶粉混合餵養,5個月大時因為溼疹和腹瀉被診斷為牛奶和雞蛋過敏,牛奶只能吃胺基酸配方牛奶,還不能吃雞蛋,打預防針的事也讓人頭疼。每次去社區,一說到過敏都不讓打預防針,有時候又是溼疹發作厲害不能打。除了出生到5個月的疫苗,其他疫苗都沒有打。「孩子一直體弱多病,8個月大時還得了一次百日咳,在醫院待了快兩個月時間,一家人因為孩子的身體發愁得不行。」樂樂的媽媽表示。3歲的時候,媽媽帶著樂樂到湖南省人民醫院兒科就診,才知道孩子可以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接種部分疫苗,這才讓樂樂的身體情況好了起來。
免費為孩子們做過敏原皮膚試驗檢查。
湖南省人民醫院兒童過敏反應專科負責人李文開表示,有關報告顯示,全球過敏性疾病的發病率逐年攀升,患病人群佔世界總人口的20%~30%,過敏性疾病已成為世界第6大疾病。據了解,我國約有2.7億人受到過敏問題的困擾。並且,我國兒童過敏的發病率已猛增至30%左右。
現場問診。
李文開介紹,免疫系統對人們的身體起到保護作用,抵擋各種微生物,但有時候又保護過度了,把對人體無害的東西誤判為「敵人」,產生的一種過度或過強的免疫反應,從而造成機體的損傷,過敏就此發生,兒童由於免疫系統尚處於發育階段,因而比成人更容易過敏。兒童過敏性疾病如果不及早發現,容易影響孩子的生長發育,但如果對過敏存在一些認識上的誤區,也會對孩子的成長產生不利影響。比如對於過敏的孩子能不能打疫苗,疫苗是能主動獲得免疫保護的重要途徑,但許多父母因為平日裡聽說過疫苗過敏事件,導致談「敏」色變,容易把疫苗過敏事件放大化、片面化,導致許多兒童連最基礎的國家計劃免疫接種都尚未完成。
李文開提醒,疫苗過敏非常少見,如中百萬彩票,目前文獻報導學齡兒童接種後產生疫苗過敏的概率為2/100000,因此大部分家長不需要過分擔心注射疫苗時會出現過敏反應。患過敏性疾病、過敏體質或有過敏家族史的兒童,只要既往不對疫苗或其成分過敏、所患過敏性疾病與疫苗成分無關,均可按計劃常規行疫苗接種,但患有與疫苗成分有關的過敏性疾病患兒,特別是曾經有過嚴重過敏反應的情況,接種相關疫苗就需謹慎,要求在具備處理嚴重過敏反應條件的醫療機構進行,在哮喘急性發作期、急性蕁麻疹發作、急性感染等疾病未良好控制時因發生過敏反應的風險高,暫緩接種疫苗。若存在過敏史、疑似過敏或有過敏家族史的寶寶,建議接種前諮詢過敏反應專科醫生。
相關連結
疫苗裡哪些物質與過敏相關
1、牛奶:嬰幼兒3月齡接種的白喉+破傷風疫苗是在牛奶蛋白中培養出來的,因此對牛奶過敏的患兒在接種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相應的過敏反應,考慮是跟疫苗中的酪蛋白存在一定的聯繫。
2、雞蛋:少許疫苗是以雞胚蛋白為培養基,如麻疹+腮腺炎+風疹三聯疫苗、狂犬病疫苗、流感疫苗、水痘疫苗等,從理論上來講,對於雞蛋過敏的人群在接種這些疫苗的過程中有發生過敏反應的可能性,尤其是流感疫苗。但隨著人們對於雞蛋過敏認識的深入以及臨床實踐和大規模臨床的證實,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流感疫苗對於雞蛋過敏人群是安全的,但若曾經接種流感疫苗出現嚴重過敏反應,則不能再接種。
3、明膠:明膠是一種在食物和藥物中廣泛使用的動物蛋白,活疫苗或滅活疫苗中(如麻疹+腮腺炎+風疹三聯疫苗、日本腦炎、水痘疫苗等)均添加牛或豬來源的明膠作為穩定劑。但明膠致敏的確切機制目前尚不清楚。
4、抗生素:慶大黴素、四環素、新黴素、鏈黴素和多粘菌素等常見抗菌劑常用於疫苗生產過程中,以防止細菌或真菌的生長。即使在疫苗純化過程中大部分抗菌劑已清除,部分疫苗中仍有痕量抗菌劑,但接種疫苗時發生與痕量抗菌劑有關的過敏反應尚無報導。
5、外源物質:大面積黏膜暴露於高含量天然橡膠的水溶蛋白時可引起速發或嚴重過敏反應,而天然橡膠存在於一些疫苗瓶的瓶塞中和一些預充注射器的活塞中,雖過敏病例報導少見,但嚴重橡膠過敏的患者應儘量避免使用瓶塞中含橡膠的疫苗以及含橡膠活塞的注射器。
【來源:湖南省人民醫院健康醫線】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