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汶萊文化旅遊推介會在汶萊舉辦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月17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鄢光哲)1月17日,由中國、汶萊兩國聯合舉辦的「中國汶萊文化旅遊推介和商務洽談會」在汶萊斯裡巴加灣市舉辦。這是中、文兩國自2000年籤訂ADS協議以來,首次舉辦的大型旅遊推廣及商務洽談活動,同時也是2020「中國汶萊旅遊年」首個重要活動,由中國文化和旅遊部、汶萊初級資源與旅遊部、中國駐汶萊大使館共同主辦。中、文兩國重點文旅企事業單位近50家,代表百餘人參加了活動。
-
小國寡民,汶萊人為什麼這麼富有?
;而說到汶萊,卻經常讓人一時語塞,說不出個大概。但實際上,這個國家也有讓人詬病的方面。汶萊是世界上為數不多實行伊斯蘭法的國家。伊斯蘭法是根據《古蘭經》內容,對人民日常行為和生活方式做出的法律約束。該法典因為年代久遠、懲罰殘酷,早已不符合現實需要,因而受到不少批評的聲音。
-
在「理想國」汶萊 做一個幸福的人
汶萊本國的國民,只需要1文幣(1文幣相當於5.5元人民幣),就全包了看病的所有開銷,除了包括住院、手術、藥費等我們常知道的概念,還包括:如果病人需要到國外治療,國家也會負責所有的包括機票、醫療的所有費用。
-
汶萊的面積夠小了,國土為什麼還被馬來西亞一分為二?
13世紀開始,馬來人建立伊斯蘭國家,並向加裡曼丹島擴張,佔據了西北部的宜居地區,也就是現在的汶萊及相鄰地區。由此改變了當地的民族和宗教構成,達雅克人被排擠到山區和森林地帶,淪為少數民族。這些伊斯蘭馬來人雖然建立了渤泥蘇丹國,但國小力微,不得不向早期的印尼與菲律賓伊斯蘭政權稱臣,忍受他們的欺壓和剝削。
-
汶萊:與中國日益互為發展機遇
作為東協成員國之一的汶萊達魯薩蘭王國過去幾年來和中國的貿易關係進展迅速,雙方之間在技術、旅遊等領域上合作密切。 中國—東協建立戰略夥伴關係10周年暨中國—東協博覽會10周年聯合採訪活動13至15日走進東協成員國——人口逾40萬的汶萊達魯薩蘭王國,葉海亞在接受媒體團採訪時做上述表示。
-
汶萊的面積夠小了,國土為什麼還要被馬來西亞一分為二?
13世紀開始,馬來人建立伊斯蘭國家,並向加裡曼丹島擴張,佔據了西北部的宜居地區,也就是現在的汶萊及相鄰地區。由此改變了當地的民族和宗教構成,達雅克人被排擠到山區和森林地帶,淪為少數民族。這些伊斯蘭馬來人雖然建立了渤泥蘇丹國,但國小力微,不得不向早期的印尼與菲律賓伊斯蘭政權稱臣,忍受他們的欺壓和剝削。
-
由華人建國的汶萊,與中國有何關係?國王揮金如土,皇室近親結婚
國家不需要開發旅遊業等服務產業發展經濟,因此到訪汶萊的外國人也相對少,他的知名度自然不及泰國、馬來西亞這些旅遊國家。 文化上,汶萊是受伊斯蘭教影響非常深的國家,在伊斯蘭的教義中不允許喝酒。 所以,在汶萊幾乎沒有酒吧、KTV這樣的娛樂場所,城市裡最值得一看的就是各種清真寺建築。
-
「東南亞石油小王國」——汶萊簡介
全國有四大河流:汶萊河、都東河、馬來奕河及淡布隆河。擁有「東南亞石油小王國」的美譽,境內3/4土地為雨林覆蓋,自然景觀優美。 國花 康定杜鵑 旅遊城市及景點 可惜皇宮每年只在 Hari Raya Aidifitri 齋戒結束時才向公眾開放,其它時間只能在門外拍照留念。 Royal Regalia Museum :看不到蘇丹宮殿,可在這裡看看其模型。從模型的規模,大家可以想像到皇宮的宏偉豪華。這裡還展出蘇丹出巡時的黃金車及儀仗陣勢。 大清真寺:系全電腦控制的汶萊最奢華建築。
-
石油致富的汶萊,為什麼它從一個偉大的帝國淪落為一個袖珍國?
世界上沒有每個人都熟悉的大國;但是在世界上的小國,很少有人知道這一點。世界上有190多個獨立主權國家,其中33個面積不到10,000平方公裡,我們稱之為袖珍國家。亞洲有五個袖珍國家:汶萊,新加坡,馬爾地夫,巴林和賽普勒斯。汶萊獨立後,土地縮小為一個小國。我不禁要問,為什麼汶萊從一個強大的帝國縮到今天?讓我們看看!
-
汶萊,一個富得流油的「袖珍」小國
與中國的淵源汶萊位於東南亞的婆羅洲北岸,境內多水域,是個自然環境優渥的地方,獨特之處則在於它是目前世界上為數不多的君主專制國家。最初的汶萊什麼時候正式建國我們不得而知,只知道在8世紀時那裡就有人定居,後來遷移到那裡的馬來人逐漸增多,這個族群是當地人口最多的群體。
-
汶萊:一個富得流油、與中國淵源頗深的國家,華人超過10%
汶萊以原油和天然氣為主要經濟支柱,佔整個國家國內生產總值50%。在東南亞,石油儲量和產量僅次於印度尼西亞,居第2位。2017年人均GDP為28291美元,位居世界第31。在民生福利上更是全世界首屈一指。汶萊人看病只需支付很少的掛號費,教育也全免費,汶萊王王室更是一度被評為世界首富。斯裡巴加灣市是汶萊的首都,整個城市整潔乾淨、安穩安逸、人口約6萬,主要是馬來人和華人。
-
汶萊達魯薩蘭大學:希望中國學生到汶萊深造
新華網貴陽7月26日電(記者田苗楊眉)「中國學生的學術水平很高,我們歡迎更多的中國學生到汶萊達魯薩蘭大學學習深造。」26日在貴陽開幕的中國-東協國家教育交流周活動上,汶萊達魯薩蘭大學外事處處長丹提·若娜·阮姆利說。
-
汶萊文化名人吳尊談文中友好
距今約1400年前的中國史書《梁書》曾記載:「婆利國,在廣州東南海中洲上,去廣州二月日行。」婆利國,就是今天的汶萊。悠悠海上絲綢之路,成就了中國和汶萊的古代輝煌,更將兩國聯結起來,見證兩國割捨不掉的情誼。鬥轉星移,中文兩國建交以來,兩國的各領域合作不斷前進。
-
人口僅40萬的汶萊,為何皇室富可敵國?為何文化和我國相似?
那為什麼汶萊這樣一個比上海面積很小的國家卻可以如此富有呢?總的來說汶萊是一個沿海的國家,內部有四大河流,其中汶萊河與淡布隆河流入汶萊灣最終與南中國海匯成一體。其實汶萊內部的島嶼也很多,主要集中在汶萊灣附近,別看汶萊不大但同樣有四個區。
-
金色的王國汶萊 婆羅洲上逍遙島
包著頭巾的婦女大多來自水上村,主要賣一些稀奇古怪的熱帶水果和蔬菜,偶爾有幾個攤位販賣小木雕、藤編的彩色小包之類的手工藝品,攤主熱情地微笑著,即便只看不買,也不會擺臉色。暮色升騰起來,夜市也越來越熱鬧,椰奶香氣四溢,我再一次心滿意足地祭起了五臟廟。汶萊水世界初次踏入水上村,會驚奇於這裡與眾不同的生活方式。
-
汶萊瓊籍僑領韓勉元:投身公益不言倦
「我的家鄉在文昌。」即使離開家鄉60年了,韓勉元說起家鄉話仍然很流利。 「我的父親是第一代下南洋的華僑。因為有個伯父下南洋,他也去南洋教過書。二戰結束後,他50多歲了,漂泊到汶萊做手工活。」韓勉元回憶說,父親到南洋謀生的日子裡,自己和母親一直在國內生活。1945年後,他的父親一個人在汶萊辦了個釀酒廠,又做老闆又做夥計。
-
汶萊留學生從中國回去,向朋友哭訴:沒有同學相信我是外國人
中國在最近的幾十年中,有著讓世界矚目的發展速度,從一個一窮二白的國家成長為現在世界經濟體量第二的大國。很多國家的人都被這個的發展前景吸引,選擇了中國作為他們未來發展和學習的地方,留學生的數量也在不斷增加。一位從汶萊到中國留學的學霸,作為交換生,在中國留學了一年。她中國回去之後,第一時間就向她朋友哭訴,說:沒有同學相信我是「老外」。
-
汶萊學霸從中國回去,向朋友哭訴:沒有同學相信我是「老外」
中國在最近的幾十年中,有著讓世界矚目的發展速度,從一個一窮二白的國家成長為現在世界經濟體量第二的大國。很多國家的人都被這個的發展前景吸引,選擇了中國作為他們未來發展和學習的地方,留學生的數量也在不斷增加。?
-
馬來西亞華人在汶萊:與世無爭 安居樂業
林蟈蠑是在馬來西亞出生後才移居到汶萊,因此至今仍持有馬來西亞國籍。他指出,自己在汶萊念完初中教育後,就到新加坡深造,且在新加坡結婚、生活了超過10年後,回到汶萊。 「回來汶萊的主要原因,是因為父母年紀已大,而我作為唯一的兒子,有責任回來照顧他們。」 他補充,自己是在四、五年前才決定回到汶萊。
-
汶萊有嚼勁的「雞屁股」,令我一直回味
我很喜歡喜歡「汶萊」這個國家,當然有一點原因是喜歡吳尊,也很喜歡杜鵑花,在我知道杜鵑花是汶萊的國花的時候,我對汶萊那個國家更加的充滿了好奇。就在去年國慶節的時候,我終於有了一個小長假和我的小夥伴兒去了汶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