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也是千古文章四大家之一

2020-12-15 土司油條

在中國的歷史上,唐宋兩朝的文化達到了歷史的頂峰,有唐詩宋詞之說,而他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也是千古文章四大家之一,他就是歐陽修。

歐陽修,字永叔,號醉翁,晚年號六一居士,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出生於錦州(今四川綿陽),年僅4四歲父親就去世,是家中獨子,跟隨母親到湖北隨州去投奔歐陽修的叔叔,由於叔叔家並不富裕,是他的母親鄭氏教他讀書寫字,歐陽修自幼喜歡讀書,而且十分聰明,刻苦異常,他的叔叔看到他這樣用功,覺得他可以振興家族。

然而,歐陽修的科舉之路並不順利,在1023年和1026年先後兩次參加科舉都名落孫山,但歐陽修並不氣餒,在1029年由胥偃保舉進入北宋最高學府國子監,同年就在國子監舉行的廣文館試國學解試中都獲得了第一名,並在第二年的禮部省試中再次獲得了第一名,本以為自己能夠繼續奪得第一名,卻不想因為歐陽修鋒芒畢露,考官們為了搓其銳氣,並沒有讓他得到狀元之位,而是得了第十四名進士,被封為將仕郎,當時他的上司為吳越忠懿王錢俶之子、西京留守錢惟演。

錢惟演對待歐陽修這樣的文人非常好,很少讓他們去做一些瑣事,還公然的支持他們吃喝玩樂,正是由於錢惟演的支持,讓歐陽修等人有了大把的時間去研究古文創作,最終創作出很多優秀的古文,也讓古文在宋朝盛極一時,留下了無數的千古名篇,也讓歐陽修成為了宋代文學史上最早開創一代文風的文壇領袖。

歐陽修雖然在文學方面有了很高的成就,但他的官場之路卻並不順利,當時北宋的官場已經冗官冗員,社會貧富差距越來越大,歐陽修的好友範仲淹呼籲改革,但範仲淹的改革觸犯了朝廷權貴,被貶饒州,歐陽修作為範仲淹一派也受到了牽連,被貶為夷陵縣令,不久之後又被召回京城。

1043年歐陽修與範仲淹等人推行「慶曆新政」,但在守舊派的打壓下,其他幾人先後被貶,歐陽修上書分辨,也被貶為滁州太守,在任期間寫了著名的《醉翁亭記》。六年後得以回京。在京期間主編《新唐書》和自修《五代史記》。

1057年,歐陽修做了禮部貢舉的主考官,以翰林學士身份主持進士考試,錄取了蘇軾、蘇轍、曾鞏等一批優秀的文壇巨匠,歐陽修以他的慧眼,為北宋及整個文學史上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歐陽修晚年,為了讓自己不讓後生笑話自己,還經常拿自己年輕時候的文章來修改,以圖達到最好,正是由於歐陽修的這種持續不斷的學習和認真的態度,讓他成為了一代文學巨匠。

相關焦點

  • 唐宋八大家與元曲四大家(助推宋元文化的大家)
    唐宋八大家,又稱唐宋散文八大家,是中國唐代韓愈,柳宗元和宋代蘇軾、蘇洵、蘇轍、王安石、曾鞏、歐陽修八位散文家的合稱。後人將其與柳宗元、歐陽修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氣盛言宜」、「務去陳言」、「文從字順」等散文的寫作理論,對後人很有指導意義。著有《韓昌黎集》等。古之君子,其責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輕以約。
  • 千古文章四大家,唐宋八大家,東坡居士蘇軾
    蘇軾作為宋代文學最高成就的代表,雖然被後人譽為文壇天才,但他的一生並不順利,為官之路多次被貶,但他卻一直保持著樂觀的心態,積極向上,頑強而又樂天的活著。一說到蘇軾,大家一定會想到三蘇,父親蘇洵、弟弟蘇轍以及蘇軾自己,這三位人物都是唐宋八大家,而蘇軾還是千古文章四大家之一(韓愈、柳宗元和歐陽修、蘇軾)。
  • 2021安徽醫療衛生招聘考試公共基礎知識:千古文章四大家
    2021安徽醫療衛生招聘考試公共基礎知識:千古文章四大家 清代張鵬翮撰蘇姓宗祠用聯:「一門父子三詞客,千古文章四大家。」上聯一門父子三詞客指蘇軾一家眉山三蘇祠,三蘇即蘇洵、蘇軾、蘇轍。下聯千古文章四大家是指:唐代的韓愈、柳宗元和北宋歐陽修、蘇軾。
  • 「一門父子三詞客,千古文章四大家」是怎麼來的
    蘇洵為父,是為老蘇,軾、轍為子,軾為大蘇,轍為小蘇,並稱「三蘇」,是唐宋八大家中的三位,與「三曹」齊名。「三蘇」並稱始見於宋王闢之《澠水燕談錄》:「蘇氏文章擅天下,母其文曰三蘇。」詞。宋仁宗嘉定初年,「三蘇」父子到河南開封,因擅長詩文,被歐陽修的賞識和推譽,他們的文章很快著名於世,士大夫爭相傳誦,一時學者競相仿效。
  • 唐宋八大家是哪八位,唐宋八大家之首是誰
    那八大家到底是誰吶,唐宋什麼最流行不外乎詩詞,那這八大家會不會是指的那個時期文壇上八大文豪吶。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時期八大散文作家的合稱,即唐代的韓愈、柳宗元,宋代的蘇洵、蘇軾、蘇轍、歐陽修、王安石、曾鞏。唐宋文壇以他們的文學成就最高,流傳最廣,故稱唐宋八大家。「唐宋八大家」的稱謂究竟起於何時?據查,明初時朱右將以上八位散文家的文章編成《八先生文集》,八大家之名始於此。
  • ...沒有排在唐宋八大家之列?|唐宋八大家|柳宗元|王安石|歐陽修|...
    李白為何沒有排在唐宋八大家之列?唐宋八大家分別是,韓愈,柳宗元(唐朝),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歐陽修(宋朝),又稱作「唐宋散文八大家」!包含了散文,詩歌,詞賦,戲曲,書畫,形式多樣化,綜合了唐宋時期最為出色的詩人以及作品,涵蓋面較廣,也是對於唐宋時期的一個較大的成就匯總,精益求精,八位大家參與古文運動和改革活動,關心政治。他們八位文學成就差不多,都是唐宋時期鼎鼎大名的人物。李白沒有排在唐宋八大家之列。是他們的成就無法與李白相比。他們八位成就雖高,但比詩仙李白還是有差距的。
  • 新唐宋八大家排名
    唐宋八大家之首,配享孔廟之人。蘇軾評價:文起八代之衰,道濟天下之弱。新唐宋八大家之一。王勃文學成就主要是駢文,堪稱一時之最!三尺微命,一介書生。僅憑滕王閣序,便可堪稱神作!韓愈稱讚說:江南多臨觀之類,而滕王閣獨為第一。
  • 唐宋八大家之首韓愈,詩詞賞析
    唐代韓愈,柳宗元和宋代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歐陽修八位散文家的合稱。明初朱右將以上八位散文家的文章編成《八先生文集》,八大家之名始於此。明中葉唐順之所纂的《文編》,僅取唐宋八位散文家的文章,其他作家的文章一律不收,這為唐宋八大家名稱的定型和流傳起了一定的作用。而韓愈又稱為"唐宋八大家之首"。韓愈,字退之,是著名唐代文學家、哲學家、思想家。
  • 都知道「唐宋八大家」,那「明清八大家」都有誰?
    「唐宋八大家」:韓愈、柳宗元、歐陽修、王安石、曾鞏、蘇洵、蘇軾、蘇轍,名聲如雷貫耳,共同撐起了中國文化的唐宋盛世。「唐宋八大家」之名,始於明代「唐宋派」古文家茅坤所編的《唐宋八大家文鈔》。那麼,在另一個堪稱文化勃興時期的明清時代,有沒有具備類似地位的文學家可以並稱呢?
  • 唐宋八大家,誰的官職最大!
    唐宋八大家,又稱唐宋古文八大家,是唐代韓愈,柳宗元和宋代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歐陽修八位散文家的合稱。明末茅坤承朱右、唐順之二人之說,輯為《唐宋八大家文鈔》,唐宋八大家之稱遂固定下來。韓愈(768年-824年),字退之,唐代文學家、哲學家、思想家,祖籍河北昌黎,世稱韓昌黎。韓愈被列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首,主張破駢為散,擴大文言文的表達功能,杜牧把韓文與杜詩並列,稱為"杜詩韓筆",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
  • 唐宋八大家的老大給唐宋八大家的老二怎麼寫墓志銘的呢?
    韓愈,倡導古文運動,其散文被列為「唐宋八大家」之首。柳宗元是唐宋八大家地位第二。今天我們分享唐宋八大家的老大給老二寫的墓志銘是怎樣的呢?韓愈與柳宗元是好朋友。第三段寫柳宗元在永州刻苦寫文章及在柳州的政績。柳宗元「而自肆於山水間」,因此他的文學成就在永州。政績中有釋放奴婢、傳播文化「衡湘以南」等。
  • 用古籍解讀「唐宋八大家」家國情懷
    此展展出省圖書館(省古籍保護中心)收藏的「唐宋八大家」重要古籍和有代表性版本32部,用古籍解讀「唐宋八大家」的家國情懷,同時讓更多的觀眾了解省圖書館館藏國寶。 「唐宋八大家」之名因《唐宋八大家文鈔》流傳 據省圖書館副館長姚傑介紹,此次展覽依託省圖書館(省古籍保護中心)的61萬冊古籍文獻,從中選出「唐宋八大家」代表性文獻和宋代至清代以來的重要版本32部,其中,選擇「唐宋八大家」每人3到4種重要古籍,比較全面地反映了從宋代至清代以來,「唐宋八大家」文獻的流傳概貌
  • 唐代三大詩人李白、杜甫、白居易為什麼都不在唐宋八大家之列?
    杜甫,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是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被尊崇為「詩聖」,其詩被稱為詩史,他的代表作作《石壕吏》、《新安吏》和《潼關吏》,《新婚別》、《無家別》和《垂老別》,合稱「三吏」、「三別」,是千古傳送的名篇,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杜甫的詩反映了唐朝由盛轉衰的社會現實。
  • 2020年公務員考試考點常識:唐宋八大家
    今日給大家帶來的知識相關考點是「唐宋八大家」。唐宋八大家唐代的韓愈、柳宗元,宋代的歐陽修、蘇軾、蘇洵、蘇轍、王安石、曾鞏合稱「唐宋八我們」。他們都是古文運動的倡議者。什麼叫做古文?它是和駢文相對而言的。駢文語法規整,辭藻富麗,方式大於內容。
  • 我們都知道唐宋八大家,那你知道宋代古文四大家都有誰嗎?
    許多人可能對唐宋八大家比較熟悉,其實還有,宋代古文四大家,大家知道,宋代古文四大家是誰嗎?其實就是歐陽修蘇軾曾孔,王安石,那麼他們呢?又在唐宋八大家之外,沒另外分出來成為了,宋代古文的四大家。歐陽修的散文作品,在形式上面是多種多樣的,無論是敘事的,還是議論文,他都是比較有目的性的,那麼在敘事類的文章上的也是比較抒情的有感而發的。歐陽修的散文作品,不僅僅是在形式上多種多樣,在內容上也是非常的充實,而且它反映的是社會實質性的內容,沒有一些虛誇浮誇的內容,所以也正是因為如此,而受到了很多人的青睞。
  • 走進「唐宋八大家」的世界
    這個唐宋文學界「天團」被後世稱為「唐宋八大家」,他們掀起的古文運動,使詩文面貌煥然一新,兼具文學革新和思想啟蒙的意義。12月2日,「山高水長——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在遼寧省博物館開幕。作為本年度最值得期待的展覽之一,「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吸引著來自各地的觀眾走進遼博,通過文物感受八大家綿延千年的文脈和雄唐雅宋的時代風採。
  • 唐宋八大家之首是怎樣煉成的?
    繼續為大家分享詩歌故事:唐宋八大家之首是怎樣煉成的?何謂「唐宋八大家」?唐宋八大家指的是唐宋兩代的八位古文大家,這裡古文指的主要是散文,所以也可以稱為唐宋散文八大家。他在閒暇之餘,選韓、柳、歐、曾、王、三蘇的文章編為《六先生文集》(注意,朱右把三蘇合而為一,所以稱六先生),打這以後才有了這個「男神天團」。 到了明代中葉,江蘇常州人唐順之編選了一套書,叫《文編》。在這部書中,唐順之除選《左傳》《史記》這一類作品之外,重在選擇唐宋八大家的作品,由此,唐宋八大家的名號就叫得更加響亮了。
  • 「唐宋八大家「之一「韓愈十大經典名句,蘊含哲理,值得深思
    韓愈(768-824年),字退之,世稱韓昌黎,今河南孟縣人,唐代著名詩人、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主張學習先秦兩漢的散文語言,與柳宗元共同倡導古文運動,合稱「韓柳」,著作有《昌黎先生集》。一、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出自唐·韓愈《調張籍》。李白和杜甫的詩歌流傳於後世,放射出萬丈的光芒。二、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出自唐·韓愈《原毀》。
  • 遼寧省博物館:走進「唐宋八大家」的世界
    兩個朝代,八位文學大家,詩詞九千多首,散文一萬兩千餘篇。韓愈、柳宗元,唐代古文運動領袖;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宋代古文運動的核心;王安石、曾鞏,臨川文學的代表。這個唐宋文學界「天團」被後世稱為「唐宋八大家」,他們掀起的古文運動,使詩文面貌煥然一新,兼具文學革新和思想啟蒙的意義。
  • 韓愈為何被後世人稱為「千古文章四大家」
    而能創造出這些成語的人,被後世人稱其為"千古文章四大家",但他生前屢遭貶謫,這又是為何?作品繁多且影響深遠韓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河南河陽人,唐代傑出的文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政治家。其作品眾多,門人李漢曾編其遺文為《韓愈集》共四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