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濰坊:公立醫院無行政級別 院長身份發生變化

2020-12-17 中國政府網

    編者按:公立醫院怎麼改?各地都在探索。山東濰坊的公立醫院改革讓人眼前一亮。濰坊在醫院體制改革上動真格,一系列配套措施使改革很快見了成效。本文對濰坊的探索作一解析,希望給當前的醫院改革一些啟示。

    今春以來的改革,讓山東省濰坊市的醫院正在悄悄「變臉」:公立醫院沒了行政級別,院長的身份也發生了變化。與之配套的一系列措施,使政府對醫院的監管越來越嚴,真正受益的是廣大患者。

    院長沒了行政級別

    院長實行聘任制、年薪制,每屆任期4年,最多任職兩屆

    今年初,濰坊市下發《關於進一步加快衛生事業發展與改革的意見》,取消公立醫院行政級別,由所屬衛生行政部門歸口管理。按照「老人老辦法,新人新辦法」的原則,醫院領導幹部的現有行政級別繼續保留,實行檔案管理,今後不再套用。醫院院長實行聘任制,由所屬衛生行政部門聘任,每屆任期4年,在一個醫院最多任職兩屆。取消醫院人員編制定額,用人全部實行聘任制。

    改革在風平浪靜中進行。大多數院長對改到自己頭上來的做法表現得相當平靜。

    濰坊市人民醫院副院長董光說:「當了很多年的醫生,早就覺得醫院不應該搞行政級別。事業單位改革為什麼難?因為行政單位有那麼多幹部要調動,要分流,事業單位恰是一個安排幹部的地方,這怎麼改得動?取消醫院行政級別,是要打破官本位思想,也是事業單位改革的大趨勢。

    濰坊市第三人民醫院院長高振忠深有感觸地說:「聘任制消除了人的惰性,調動了積極性,便於發揮才幹,幹事創業。」

    改革意見還規定實行院長年薪制,年薪由基本收入、業績收入和福利保障三部分構成,總額為本院職工年平均薪酬的3到5倍。

    意見中還有一句話:「推行院長職業化,院長的任職資格由市衛生行政部門制定。」這句話並不起眼,卻意味深長。

    權力歸隊 責任到位

    明晰所有權,擴大經營權,強化監督權

    取消醫院行政級別不是孤立的措施,與之配套的還有分配製度改革和資產監管等改革。

    「長期以來,政府有關部門該管的,如資產監管、發展規劃、重大決策等,由於種種原因沒有完全管起來;不該管的幹部、用人、分配權等,卻都歸屬有關部門,管得太多、太死。其次,醫院該有的權力沒有,比如自主經營權;不該有的權力院長就說了算,比如基建項目、購買大型設備等,缺乏把關和監督。」濰坊市衛生局局長馬安寧談起改革的初衷時說,「改革就是要實現『權力歸隊,責任到位』。」

    濰坊市改革目標有三:

    一是明晰所有權。公立醫院改革後,衛生行政部門受政府和國資部門的委託,代行資產所有者、代表出資人職能,對醫院有管理團隊任免考評獎懲權、收支知情權、經營監督權和發展決策權;醫療衛生單位是經營者,院長有用人權、分配權和經營權。這就形成了「國有資產管理——主管部門——單位」三層監管體系。

    二是擴大經營權。實行全員聘任制、工資總額制、崗位工資制。醫院業務收支結餘的50%—60%為薪酬總額,包括工資、獎金、福利、保險等,具體比例由所屬衛生行政部門會同財政、人事部門確定。醫院根據工資總額制定具體的崗位工資,一崗一薪,易崗易薪。

    三是強化監督權。實行總會計師委派制,總會計師具有雙重職責,一是受市衛生局委託監管國有資產,二是在院長領導下參與醫院財務管理,督促醫院降低消耗,提高效益。目前,市屬7個醫院已設立了副總會計師。每個醫院原則上只開設一個收入戶和一個支出戶。

    此外,針對多數衛生機構仍然沿用大收大支的粗放模式,實行收支預算審批制。針對一些醫院基建項目和上千萬元大型設備採購由院長一個人說了算的狀況,實行建設項目和購買大型設備報批制。醫院業務收支結餘的40%—50%用於醫院發展。

    業務增了 費用降了

    規定各醫院藥品收入比例,院長踩越「紅線」,會被扣分甚至解聘

    如何考評醫院院長?濰坊市衛生局制定的考核評比辦法,要求醫院多增加工作量,還要降低成本,控制費用,在對各市直醫院的財務和預算進行匡算的基礎上,對各醫院藥品收入佔業務收入的百分比進行了明確規定,超過這一數字的,對院長扣分。這個數字成了各醫院小心翼翼不敢踩越的「紅線」。踩過「紅線」就會被扣分,扣分多了就有可能被解聘「下崗」。

    濰坊市婦幼保健醫院王清圖院長說:「考核辦法要求我們醫院的藥品收入佔業務收入規定不得超過30%。這樣,在治好病的情況下,我們必然多用常規藥而不是高價藥。一支泰能100多元,一支青黴素只有3角6分,我們寧可多用後者。前5個月,我們沒有超過這個數字。」

    根據不同醫院的實際,這一數字有高有低。比如,市第三人民醫院是47%,而濰坊市人民醫院以前最高達57%,去年降到53%,今年要求不允許超過50%。

    馬安寧說,主管部門曾經對市人民醫院進行測算,發現1/3的藥可以不用。「制定這一標準,是要控制各醫院的藥品費用,避免開大方、濫用藥等不正之風,降低看病費用,讓患者受益。」他說,「醫院也要講質量,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強化成本控制而不是單純擴大收入,在不減少醫院純收入的同時減輕群眾負擔,或者在減輕社會和群眾負擔的前提下增加醫院的純收入。」

    統計顯示:今年前4個月,市屬7處公立醫院實現了「一升一降」的好勢頭。

    「一升」,即業務量增長。門急診人次同比增長27.6%,出院病人數同比增長13.1%,住院手術例數同比增長9%。

    「一降」,即醫藥費用下降。藥品收入佔業務收入的比例下降到52%,同比下降了3個百分點。每門診人次收費、每床日收費、每出院病人費用分別同比下降23%、5.7%、9.2%,醫藥費用增長幅度回落16個百分點,僅增長4%。這意味著,為患者節約醫藥費用近3000萬元。

    按照馬安寧的說法,目前群眾反映最強烈的問題是看病貴、看病難、看病不放心、服務不到位問題。解決這些問題,就要增加醫療資源總量,優化醫療資源結構。濰坊的公立醫院改革,以及部分公立專科醫院改制,就是要盤活資源,增加總量,加強監管,緩解群眾看病貴和難的問題。

    改革後,衛生資源總量擴大了,監管嚴格了,競爭形成了,百姓最終受益。馬安寧說:「只要辦好政府要辦的,管好政府該管的,改好市場要改的,以提升人民群眾健康保障為根本,體現社會效益第一、效率與公平兼顧的原則,改革的方向就不會錯。」(記者 劉成友)

相關焦點

  • 重磅| 江西逐步取消公立醫院行政級別,院長或拿年薪,還要組建……
    &nbsp&nbsp&nbsp&nbsp逐步取消公立醫院行政級別,城市公立醫院編制改革試點,在地方現有編制總量內,確立公立醫院編制總量,逐步實行備案制,建立公立醫院績效工資動態調整機制......
  • 事業單位改革倒計時:高校、公立醫院取消編制待提速
    中國高校、公立醫院、科研機構等事業單位保留行政級別是計劃經濟的產物。該專家透露,取消高校和公立醫院的編制之所以推進艱難,主要原因之一是這項改革涉及上千萬高校和公立醫院的在編人員,現在來自這部分人員的阻力很大。其外,按照國務院的部署,下一步還要逐步取消高校、公立醫院的行政級別,這將牽涉到高校、公立醫院的大量行政管理人員。
  • 深圳擬實行公立醫院院長薪級制
    10月12日,記者從深圳市衛生計生委在回復市人大代表建議中獲悉,下一步深圳將探索實行院長薪級制和目標年薪制,對公立醫院的財務收支和經濟活動進行獨立審計,並適時啟動公立醫院管理立法。  區屬公立醫院管理體制改革進展相對滯後  深圳市人大代表肖幼美說,目前,深圳共有7家新建醫院實行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開管理。
  • 濰坊長安男科醫院院長
    濰坊長安男科醫院院長 時間:2020-12-21 08:56 濰坊長安醫院 濰坊長安男科醫院院長?濰坊長安醫院是一家集預防、保健、諮詢為一體的醫院。醫院的技術和管理模式都數適應患者所需的。
  • 武漢大學人民醫院院長王高華:公立醫院為民分憂是使命擔當
    記者柯志剛 攝 訪談嘉賓 武漢大學人民醫院院長 王高華 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院長 肖紅軍 武漢大學健康學院教授 李十月 「重大創傷性事件發生後,往往會有5%—10%的人患上創傷後應激障礙(PTSD),其中又有三分之二的人能自我修復,另外三分之一的人病情會慢性化,
  • 山東高校取消二級學院院長、副院長行政級別 院長可公開選聘
    魯網4月28日訊(記者 殷會麗)4月19日,山東省政府辦公廳印發了《關於推進新時代山東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下稱《意見》),28日上午,山東省教育廳主要負責人對《意見》有關內容進行解讀。  鄧雲鋒介紹,《意見》在「雙一流」建設方面提出了新目標、新舉措。
  • 公立醫院行政後勤人員績效分配與考核分析!
    二、公立醫院行政後勤績效分配與考核現狀及存在問題公立醫院行政後勤科室由於工作性質、工作量不易量化等原因,一般採用平均績效形式,每月確定行政後勤績效基數,根據個人職稱、行政級別確定績效分配係數,這種平均績效分配方式有一定的數據和信息,但考核方式單一,沒有細化的標準,考核內容籠統,不能完全反映行政後勤人員實際工作業績和工作表現,無法調動工作積極性和科室運作效率
  • 青島13家公立醫院將實施法人治理改革 理事會有權解聘院長
    理事會有權解聘院長理事會是公立醫院的決策機構(有社會力量參與出資的醫院建立董事會),主要職責包括擬定和修訂醫院章程,擬定醫院發展規劃、薪酬待遇、勞動用工、人事管理、科研計劃等重要事項;審定醫院內設機構或分支機構設置方案以及醫院內部主要管理制度;審議醫院財務預算和決算;聘任(解聘)院長及醫院管理層其他人員;
  • 敲定「時間表」 河南公立醫院將「大改」
    逐步取消公立醫院的行政級別;公立醫院主要負責人,或將實行目標年薪制;拿藥品回扣、騙取醫保,醫院可能進入「黑名單」……河南省政府辦公廳日前印發了《關於建立現代醫院管理制度的實施意見》,醫院的管理將更透明,服務將更優化。逐步取消公立醫院行政級別人員編制和薪酬管理,是管理制度的主要組成部分。
  • 北京清華長庚醫院行政領導班子換屆 董家鴻任院長
    經清華大學第十四屆黨委第一百一十次常委會議討論通過,任命董家鴻為北京清華長庚醫院院長、黨委副書記;王勁、魏來、張萍為北京清華長庚醫院副院長;徐滬濟為北京清華長庚醫院副院長(兼)。,換屆後醫院行政班子既保持了穩定,又增添了新生力量。
  • 多地高校推進去行政化 院系領導職務將與行政級別脫離
    記者從北京大學網站上獲悉,北大將嘗試取消院系行政領導的行政級別,包括學院的院長和副院長、系主任和副系主任,他們的職務會跟行政級別脫開。同時,取消行政級別以後,會採用聘用的方式,相關文件正在制定之中。   「廳級一走廊,處長一禮堂,科長一操場。」這是記者採訪過程中,採訪對象對高校行政化嚴重性的一個寫照,不過,該現象將有望成為歷史。
  • 濰坊天宏醫療美容醫院被指涉嫌虛假宣傳誤導消費者
    中宏網山東8月28日電近日,濰坊市民楊女士向本網反映,濰坊天宏醫療美容醫院宣傳的專家醫生卻不在該院從醫,楊女士認為醫院涉嫌虛假宣傳,誤導消費者。對外宣傳的技術院長、整形學科帶頭人卻不在醫院從醫據楊女士介紹,近期她想找一家放心的整形機構做一下雙眼皮和鼻子的美容手術,她通過相關查詢來了濰坊天宏醫療美容醫院,在醫院裡看到了該院的醫生介紹,其中美容技術院長和鼻整形學科帶頭人的醫生介紹讓楊女士覺得這家醫院的醫生還是很專業的。
  • 黨委書記和院長「對調換位」,背後有何深意?
    醫院領導班子密集調整據「醫學界」觀察,起於2018年6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關於加強公立醫院黨的建設工作的意見》(下稱《意見》),明確提出公立醫院實行黨委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意見主要包括兩個內容:一是黨委統一領導醫院工作,二是院長主持醫院行政工作。此後,黨委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開始在各省市紛紛落地。
  • 公立醫院去編制被「暫緩」,出了什麼事?
    臨近年底,公立醫院「去編制」的情況進行得怎麼樣了?「不納入編制管理的相關文件尚未出臺,為此,後續的人事管理的銜接辦法也暫時沒有辦法做。」前不久,人社部相關負責人公開表態。這就意味著,部分事業編「退編」將暫緩。今年年中,人社部曾表示,正在研究制定高校、公立醫院不納入編制管理後的人事管理銜接辦法。臨近年底,卻面臨暫緩實施的尷尬局面。
  • 共享學術盛宴——濰坊市腫瘤微創介入高峰論壇暨國藥醫療濰坊醫院...
    為更好的服務百姓健康,推進健康濰坊建設,全面交流腫瘤微創治療領域新動向,12月26日,由國際冷凍治療協會和亞洲冷凍治療學會、中國醫藥教育協會介入微創治療專業委員會、山東省醫師協會腫瘤介入醫師分會、濰坊市抗癌協會主辦,濰坊市人民醫院、國藥醫療濰坊醫院承辦,山東啟航方舟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協辦的濰坊市腫瘤微創介入高峰論壇暨國藥醫療濰坊醫院腫瘤微創項目啟動儀式在濰坊市成功舉辦。
  • 新餘市級公立醫院推行工資總額管理與院長年薪制
    中國江西網訊 廖小平 付敏 報導:日前,新餘市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領導小組印發了《關於市級公立醫院職工工資總額管理辦法的通知》、《關於市級公立醫院院長年薪制管理辦法的通知》和《關於市級公立醫院院長年薪制考核方案的通知》,標誌著該市市級公立醫院薪酬制度改革邁出了實質性的一步。
  • 戰疫院長訪談錄|山東省立第三醫院院長呂湧濤:38天「5個零」,山東...
    作為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眾多援鄂醫療隊中的一支,山東省第八批援湖北醫療隊在「生命之舟」裡,守護了近600位患者,並實現了艙內患者「零死亡」、醫護人員「零感染」、安全管理「零事故」、患者家屬 「零投訴」、出院患者 「零返艙」「5個零」,彰顯了「山東力量」。
  • 河南省公立醫院「變臉」 公立醫院產權改革之癢
    即便如此,河南、山東等省一些地方的醫改依然在大刀闊斧地進行著,這些地方所謂的醫改基本是遵循江蘇宿遷的「醫改模式」:對公立醫院實行「民投、民有、民辦、民營」的「四民」政策。  「賣」的不同模式  河南省率先打著醫改的旗號對公立醫院進行全面改制的是鄭州市。
  • 高校公立醫院將取消事業編 校長或不再有副部級
    對於具體如何改,人社部新聞發言人李忠表示,下一步將研究制定高校、公立醫院不納入編制管理後的人事管理銜接辦法。國家行政學院教授竹立家表示,「去編」不僅應適用公立醫院、高校的普通員工,院長、校長的行政級別如不取消,改革成效將很難顯現。對於當前的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李忠介紹,目前,正在推行事業單位聘用制度和公開招聘制度,崗位設置方案的備案核准和變更工作有序開展。
  • 法國公立醫院改革及其對我國的啟示
    1958年連續頒布三道法令,改革了醫療服務提供體系,將醫院分為四級六類,大區大學醫院、大區醫院、中心醫院、基層醫院(包括社區醫院、農村醫院和護理院);強化了中央和醫院院長的權力,衛生部負責任命和考核院長,院長負責醫院日常運行和財務管理,醫院管理委員會決策併購和資產處理,地方市長負責審核預算。1970年頒布的法律進一步完善了醫院管理體系,開展區域衛生規劃,組建醫院集團整合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