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鎖了@張巧林說育兒,身高專欄《讓孩子多長高10釐米的秘訣》後,8個月長了8釐米。
今天忍不住給大家分享自己孩子的真實長高歷程
對於那些基因好的爸爸媽媽來說,就算孩子成天喝白粥也照樣會長高,因為有70%的遺傳身高擺在那裡,只是後天30%的因素沒起到作用而已,對於我來說,我和愛人的身高都不高,孩子的遺傳身高也只有151㎝,本想著懷孕期間多吃點好的或許孩子會長的好一點,真是天公不作美,孩子還偏偏早產,身長只有46㎝,孩子到1歲時,跟同齡孩子一對比就有差距,自己開始著急了,婆婆也說給娃吃點長高的藥。
當時就傻到醫院不會有看生長發育的這個科室,結果陰差陽錯的看到了公眾號裡有人發能幫助長高的神藥,朋友圈的每條動態都牽動著我的神經,都是反饋有多好多好的效果,經過觀察和考察廠家後就買了一個療程的,本以為這下可找到救命稻草了,快遞寄回來當天就開吃,隔幾天就量量身高,一直堅持著吃了八九個月,沒起到任何作用,真的是花錢買教訓,再也不會相信這些,幸虧孩子沒吃出啥副作用,要是性早熟了,就得不償失了,不然真的是追悔莫及。
直到孩子2歲時,社區體檢發現生長偏離,讓去醫院做檢查,這下才明白原來醫院還有這科室。去了醫院做了體格檢查,骨密度和維生素D檢查,說缺鈣又開了鈣,回來繼續補,補了3個月停了,孩子也沒沒啥變化,心裡很著急,但是也不知道,去哪找身高管理的醫生,也缺少全方位的評估方案。不知道孩子的生活方式,飲食,運動,睡眠到底哪裡出了 問題。
一路走來,是踩坑經歷不斷:
接下來分享一下自己的帶娃歷程,同小區的寶媽們都是很隨意的看,生活方式各式各樣,飯隨便吃,零食隨便吃,晚上熬到12點才睡覺,第二天半上午起床,早飯午飯一起吃,可人家的孩子都長的高高的。
再看看我,真的是太難了:
從孩子加輔食的那一天起,每一餐都認真做,按時按點吃飯睡覺,就因為孩子先天不足,那後天我辛苦一點來彌補。然而,越認真,結果卻是一度讓我焦慮,我到底哪裡做錯了?
說到營養均衡,我覺得就是照著這個膳食寶塔,每次都用食物稱確定確定,再給孩子放到她的專用碗。少食垃圾食品,甜食,膨化食品也要少吃。在這個時期也不可過度飲食,要不容易造成小兒肥胖,容易性早熟。過度餵養,也容易積食,傷脾胃,影響孩子長高。
孩子從八個月就開始自己推拿,調理脾胃,增高穴位按摩,最終孩子的增高效果沒看到,能吃不長肉不長個的症狀出來了,孩子1歲到2歲這一年特別能吃,我以為是需要,就吃吧,總之,零食是不會給她吃,就吃正餐,飯量都快趕上成人的飯量,可孩子還是面黃肌瘦的,一年身高只長5㎝。通過自己不斷的學習,摸索,知道了孩子這是胃強脾弱的症狀,下決心要給她控制飲食,要不然脾胃真要死機啊。
通過控制飲食,調理脾胃和推拿的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專門把吃飯的大餐具改成小餐具.
控制飲食,還得優化飲食結構,吃那麼多,都不是長高所需要的營養,也就是營養密度太低,就問為什麼疫情期間,張文宏為什麼建議孩子不要喝粥,要吃牛奶+雞蛋,終於弄明白了:
一般來說含蛋白質較高的食物比如說各種肉類(牛肉最好)、牛奶類,和蛋類,豆類。
還有一個,我們北方人,吃的真的簡單,發了食譜出來,都被其他寶媽噴:後娘養的。原來就只是豬肉,還不知道海魚,深海魚裡面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A,D。也不知道換著花樣給孩子補充蛋白。
就容易缺少賴氨酸。比如平時吃牛肉比較少,喝奶比較少,或者是吃豆製品比較少的小朋友,身高增長與同齡寶寶相比就要慢一些。
賴氨酸,是人體無法自行生產的一種必需的胺基酸。賴氨酸的主要作用,是刺激孩子腦垂體分泌生長激素,從而激活寶寶骨細胞發生增生反應,提高骨細胞的功能活性。
富含賴氨酸的食物主要包括:鱔魚,牛羊肉、泥鰍,魷魚,帶魚,山藥,銀杏,凍豆腐,豆腐皮,以及牛奶、酸奶、雞蛋,核桃、黑芝麻等等。
可以不用住睡小床,每天想吃什麼就叫我們做什麼。食物搭配上,我在膳食寶塔均衡的基礎上,我還會適當增加蛋白質,賴氨酸,鈣鐵鋅,以及維生素ADK攝入量上,因為這些營養是長高的核心營養。
運動也是我最看重的,這次疫情除了不能去和同學們一起玩,在二月中旬開始,我就經常和孩子打練習籃球,摸高等運動,這對身高有很重要的影響,這是我的心得。
學校選擇的網課教學方式,她喜歡的很,雖然孩子沒有什麼思想負擔,但我們也還是給了他輕鬆的氣氛,每天有說有笑,遊戲,玩耍,也因為疫情期間我們都有時間,所以陪伴更多了心情也好了,運動好了,睡眠也好了。
充足的睡眠也是很重要的,一般我都和孩子儘量在9.30前進入夢鄉。身高只有在充足的睡眠中才能增長。
因為孩子難以入睡,睡著之後出汗多,也知道是脾胃問題。
每天摩腹、捏脊。經過一年的調整,孩子的飲食量漸漸恢復正常,但是堅決不能讓孩子出現積食,看著消化不好了就吃點消積的雞內金,還有山楂麥芽煮水喝。
要讓孩子運動,消耗,晚上才能睡得早。
消積之後,不要再繼續給雞內金,過渡消食,反而影響脾胃功能。後面四神湯,八珍粉吃起來,平時也經常給孩子吃白扁豆,山藥,紅棗之類的。
要說做對了什麼,無外乎就是做好了長高7件事,也有幾點經驗可與您分享:
1.按時測量孩子身高。與標準身高做比較,與上次測量做比較,從而看到孩子的身高是否正常,孩子的身高生長速度是否正常。
如發現孩子身高不理想,或生長發育緩慢,家長必須帶孩子去正規醫院檢查,看看問題出在哪裡。早發現早治療。常見的有矮小症、甲狀腺疾病或垂體腺瘤等等。
2.孩子身高不理想時,不能單純的認為是缺鈣。孩子是否缺鈣一定要經過正規醫院檢查,測量血鉛,還有飲食評估,根據具體情況補鈣。
3.補鈣不是越多越好,鈣多了同樣不吸收,或者是結石,不利於孩子生長發育。也有可能造成孩子骨骼早早定型,縮短了生長期。
4.多帶孩子參加體育鍛鍊,控制體重,多曬太陽。可以多進行跳繩、打籃球,遊泳之類彈跳類、伸展的運動,這樣非常利於孩子長高。
5.不要給孩子吃保健品,尤其是含有激素的乳製品。孩子提前發育,早熟也是影響長高的。是以犧牲孩子長高空間和時間為代價的。
6.為孩子養成好的飲食習慣,不挑食,不暴食,按時吃早飯。葷素搭配,營養合理。
7.給孩子提供舒適的睡眠環境,不熬夜,不開燈睡,不在睡前批評孩子。睡覺時間是孩子長身體的關鍵時間。
育兒是一門學問,也是一場修行,尤其是對於新手媽媽來說更得好好學習,後續我會分享脾胃方面的文章,只有脾胃好了,才不會生病,才能長的高長得壯,脾胃不好,吃多少營養品都白搭,因為不吸收啊!
供稿:巧兒寶媽
審核:@張巧林說育兒 十幾年經驗的兒童健康管理師,出身中醫世家的私人保健醫,只聊育兒乾貨,將中醫、西醫、營養,功能醫學融合起來的資深母嬰保健師,出版過13本書的營養師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