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母網10月18日訊 (YMG記者劉晉攝影報導)梅花、玉蘭、牡丹依次綻放,為紀念煙臺市呂劇院走過的60年,一臺名為《黃鐘大呂》的煙臺市呂劇院建院六十周年呂劇演唱會,10月16日晚在煙臺大劇院氣勢磅礴奏響。
這臺晚會,雲集了煙臺市呂劇院老中青三代優秀演員,呂劇票友和關心喜愛呂劇的戲迷們在兩個多小時的時間裡,跟隨一段段經典唱腔,共同走完煙臺呂劇這60個春秋冬夏。
三朵花開,追憶甲子年輪過往歲月
由李善武、楊春梅、劉玉鳳、於海燕等人演繹的《李二嫂改嫁隨想曲》拉開《黃鐘大呂》帷幕。
60個寒暑,60個春秋,整整一個甲子的年輪。幾度艱難,幾度輝煌,煙臺呂劇走過來是何等不易,卻又是何等雄壯。
「晚會分為三個大段落,我也分別用了三種不同的花作為主題。」晚會導演王明月告訴記者,「梅花,象徵紅火,不管是從梅花本來的含義還是中國戲劇最高獎———梅花獎來說,梅花就是繁榮,象徵著煙臺呂劇在改革開放前的紅火與繁榮。可以說,這段歲月是煙臺呂劇的輝煌時期,煙臺市呂劇院從無到有,從小到大,成為全省有實力的院團。玉蘭,代表著改革開放後的煙臺呂劇,雖然面臨種種困難,但依然堅持純潔、靜雅,沒有走歪門邪路。而牡丹,則象徵著雍容華貴,表現近年來黨中央和各級政府出臺的系列政策,讓包括呂劇在內的中國傳統藝術逐漸好轉。」
三代同堂,見證煙臺呂劇發展60年
煙臺市呂劇院院長夏文森介紹,60年晚會既是一次追憶,更是一次傳承和發展,是對傳統的致敬,也是對傳統的延續,晚會既邀請到年過古稀的老一輩呂劇表演藝術家賈淑華、翟淑德、馮寶華,還有中年呂劇名家劉玉鳳、楊春梅、李善武,又有優秀青年演員溫七妹等。老中青三代同堂,共同見證煙臺呂劇60年的發展。
曾經主演過《江姐》、《龍江頌》等眾多大戲,教過無數學生,如今已是76歲高齡的賈淑華一亮相,就引來臺下掌聲無數,雖然將近二十年沒有登臺演唱,但為了呂劇院60歲生日,她還是毅然答應了劇院的請求。「其實,把這些老一輩演員請出來與觀眾見面我們也做了不少功課。」王明月對記者說,「雖說這些人的嗓音、身體有些力不從心,但還是能看出功底。特別是大家都喜歡他們。能出來見面,也是一種別樣傳承。」
此外,合唱演員也擁有不同身份,「包括來自東方劇社、開發區呂劇之家的業餘票友也得到了登臺展示的機會。」王明月說,「近幾年,煙臺業餘呂劇團體發展很紅火,活動也多,給人以興盛的感覺,這次邀請他們前來,就是想充分展示煙臺呂劇票友的實力,是另一種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