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27日,2020年好客山東·煙臺賀年會在亞洲最大的郵輪型豪華客滾船「中華復興號」上啟動,200餘項「八菜一湯」產品陸續推出,開啟「鮮美煙臺」文旅賀年盛宴。
冬遊產品的勃髮式創新,是旅遊發展進入文旅融合新時代以來,煙臺加快建設「海洋旅遊品牌之城」的一個真實寫照,四季皆「鮮美」的城市形象愈發鮮明。
今年,煙臺先後獲評2019避暑旅遊樣本城市、「2019美好生活·中國十佳宜居宜業宜遊城市」、2019中國最宜居城市,在亞洲唯一的國際葡萄·葡萄酒城、中國最佳休閒城市等眾多殊榮上又添華彩。煙臺,這座因海而生、向海而興的濱海城市,已經成為一座可以長年感受「鮮美」的海洋旅遊城市,並一路高歌猛進邁向宜業宜居宜遊城市和現代化國際濱海城市。
新動能:旅遊大項目建設全面起勢
今年以來,煙臺市把握全省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三核」之一、三大自貿試驗區之一的重大機遇,加快文化旅遊高質量發展。市委、市政府將文化旅遊列為全市八大主導產業重點培育,特別是強化地標性文化旅遊大項目的建設,發揮大項目的尖端放電效應,加快培育旅遊發展新動能。
在中心城區,計劃總投資超過200億元的芝罘仙境項目加快實施。這個煙臺文旅產業的標誌性項目,基礎在城裡,主體在煙臺山、朝陽街、芝罘灣,高峰在崆峒島,將打造成為山東文旅新高地、煙臺文旅新支點、中心城區新亮點。此外,坐落於環芝罘灣片區的海上世界項目也備受矚目,項目總面積約1萬畝,總投資約1500億元,包含濱海商業休閒、旅遊度假、文化創意、郵輪母港、健康新城等眾多業態,將建設成為全國第三座海上世界。
在蓬萊,計劃總投資50億元的丘山山谷葡萄酒旅遊集群項目已完成投資35億元,建成拉菲酒莊等6個酒莊。由法國拉菲羅斯柴爾德男爵集團投資3.75億元建設的拉菲酒莊今年9月開莊運營,這座歷經10年磨礪匠心打造的9000餘平方米中西合璧風格的酒莊,精心培育了750畝優質釀酒葡萄基地,擁有赤霞珠、馬瑟蘭、品麗珠、西拉、美樂5個葡萄品種,釀造以赤霞珠為主要原料的乾紅葡萄酒,年生產能力300千升。這也是繼智利、阿根廷之後,全球第三、亞洲唯一的拉菲海外落戶項目。與張裕葡萄酒小鎮、君頂酒莊等30多處休閒酒莊一起,成為煙臺落實《山東海洋強省建設行動方案》要求,培育世界著名「葡萄酒海岸」的重要載體。
在萊陽丁字灣濱海新區,計劃總投資1000億元的恆大文旅城項目已完成投資47億元,項目佔地11000多畝,主要建設以恆大童世界、海洋館、水上樂園、溫泉城、會展中心、演藝中心、城堡酒店、婚禮莊園等為主體的綜合性文化旅遊項目。
此外,計劃投資109億元的海陽魯能勝地、100億元的萊山區復星集團休閒度假項目等大項目也在加快推進。目前,全市在建文旅項目63個,計劃總投資2850.2億元,年內完成投資190餘億元。在這些精品項目帶動下,煙臺陸海島統籌的全域海洋旅遊目的地建設步伐持續加快,旅遊業將為煙臺乃至全省新舊動能轉換作出更大貢獻。
新風景:創新產品覆蓋全域全時全要素
今年,煙臺全面貫徹落實經略海洋戰略,以中心城區都市休閒核、蓬萊長島生態旅遊核、濱海一線文旅體驗帶「兩核一帶」為重點,深入推進旅遊向海發展,海島度假、高端遊艇觀光、海上垂釣、海洋運動等業態蓬勃發展,構建起「海陸空」「白+黑」全域全時的海洋旅遊休閒產品體系,「向海而興」煥發出強勁活力,打造了文化旅遊高質量發展的「藍色引擎」。
海上,推出「尋仙」芝罘灣、崆峒島環島遊等10餘條海上遊線路,白天碧海之上帆艇遊弋、沙鷗翔集,夜間市區濱海華燈璀璨、夜色醉人,每年吸引近千萬遊客參與。芝罘灣夜航項目今年4月運營以來,發送100多航次,成為夜間濱海新風景。
蓬勃發展的休閒漁業開闢了海上休閒新領域,奏響海上「田園牧歌」。目前全市發展國家級海洋牧場示範區11處、省級海洋牧場示範區23處,海洋牧場總面積突破100萬畝,居全國首位。位於萊山區的清泉海洋休閒牧場是國家3A級旅遊景區,平臺小鎮人家、海洋展示廳、垂釣牧場、採捕體驗場和潛水基地、帆船摩託艇俱樂部等多種時尚元素,每年吸引4萬多名遊客體驗海洋牧場休閒。海陽的富瀚海洋牧場投資7600多萬元,建設五大海釣場,富瀚海釣節已連續舉辦4屆,備受全國各地海釣愛好者青睞。
沿著蜿蜒的千裡黃金海岸,煙臺濱海路全部貫通,建設了覆蓋沿海各縣(市、區)的濱海旅遊觀光大道。濱海路上,一條自養馬島至蓬萊的100公裡「海岸之路」備受矚目,這是煙臺精心包裝打造的一條開埠、海洋、民俗等煙臺多彩文化體驗之路,營造「大海在右,城市在左」的浪漫自駕新體驗,擦亮了煙臺「10大中國旅遊影響力自駕遊目的地」城市名片。
山海相依的秀美風光、冬暖夏涼的宜人氣候,讓煙臺連續5年榮登避暑旅遊城市榜單,也成就了煙臺蓬萊、海陽、開發區金沙灘、養馬島等10處國家、省級旅遊度假區,讓煙臺擁有了省內最大的濱海海島旅遊度假區集群,年吸引3000多萬海內外遊客度假仙境、體驗「鮮美」。
今年國慶假日,「海上仙山」長島迎來15.5萬名遊客,創歷史新高。目前,進島客源團散比例由10年前的8:2轉變為3:7,「過夜遊」佔比由30%—40%上升到60%—70%。這是以長島為代表的煙臺眾多海島打好「生態旅遊」牌、引爆旅遊市場的鮮明體現。不僅長島,養馬島也啟動生態旅遊度假島建設,成為抖音「網紅」打卡地,截至目前,接待遊客266萬人次,同比增長40%。
此外,世界老年旅遊大會、國際海岸生活節等精品大活動讓煙臺的海岸生活有溫度有熱度,贏得了口碑,培育了市場消費熱點。
第二屆世界老年旅遊大會吸引了六大洲46個國家的1200餘名嘉賓參會,煙臺成為世界老年旅遊大會的永久舉辦地,加快打造世界級老年遊學基地的「文旅目的地標杆」。
2019國際海岸生活節推出海岸藝術季、休閒季、運動季、美食季四大板塊37項精品活動,貫穿7月—10月整個旅遊旺季,打造了全時、全域、全業態的夏日濱海狂歡盛宴。
產品豐富,活動熱烈,市場激勵政策也給力。今年4月,《煙臺市旅遊招徠獎勵辦法》正式實施,對旅遊包船、郵輪、自駕遊團隊等領域給予獎勵,最高獎勵8萬元。「遊客招徠有獎勵,文旅消費有補貼。」2019文化惠民消費季發放440多萬元惠民消費券,激勵文旅消費行為、壯大文旅消費群體。直接參與搶券市民50多萬人次,拉動消費1700多萬元,間接帶動消費6000多萬元。
12月8日—12日,「冬遊煙臺 品味鮮美」西北推介會在蘭州、西安、太原、鄭州4城市舉辦,發出大海的邀請,激發了4城市市民到「仙境海岸」旅遊的熱情,4站推介共達成600多個組員意向,預計為冬季市場帶來1.5萬餘名遊客。今年,「鮮美煙臺」推介團遠至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近到濟南、青島省內城市,舉辦了20餘場推介會,為重點客源市場的遊客們送去主題多樣的定製化「鮮美」產品,在馬來西亞、俄羅斯等國家和地區設立15處境內外「煙臺文化旅遊推廣中心」,特別是依託「中華復興號」打造了全國首個海上文旅推廣中心,海內外旅遊市場持續開拓,2019年預計接待遊客8600萬人次、實現旅遊消費總額1200億元。
新創作:「藝術煙臺」氣質更加彰顯
得益於文旅融合的碰撞激發,2019年成為煙臺精品藝術創作的蓬勃發展之年。繁榮舞臺藝術「雙演」、「我們的節日4+N」、藝術普及「一館四團」等創新機制的實施,激活了專業院團、民間團體、志願團隊的創作活力,營造了欣欣向榮、生機勃勃的創作演出氛圍,走出了精品藝術創作的「煙臺路徑」。
今年以來,弘揚膠東紅色文化的現代呂劇《西海地下醫院》、演繹紅色膠東英雄史詩和膠東人民家國擔當的大型組歌《紅色膠東》、歌頌新時代基層幹部幹事創業精神的呂劇現代戲《社區書記》《衣家人》、煙臺首部旅遊歌舞劇《長島長島》、新編歷史京劇《戚繼光》、藍關戲《四知太守》、話劇《霓虹燈下的哨兵》等10部精品劇目陸續立上舞臺,繁榮了群眾文化生活,打開了廣大市民和遊客體驗煙臺海洋仙道、海防、紅色文化等璀璨文化的「藝術之門」。
《西海地下醫院》取材於發生在煙臺的真實歷史事件,編劇張勝雲、導演馮寶華、作曲高赴亮全都是煙臺本土藝術工作者,演出班底也完全由煙臺市呂劇院組成,是地地道道的「煙臺造」。該劇成為省委黨校秋季開班首場教學劇目,還被列為全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劇目。
在創作百花齊放的同時,展演活動也異彩紛呈。圍繞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主題,舉辦元宵、五一、國慶文藝晚會,策劃開展了元宵節「英雄航天員」王亞平領銜的「我和我的祖國」濱海廣場千人快閃活動,國慶節萬名青年唱響最美海岸線活動,劇院內專業舞臺與濱海戶外群眾舞臺相呼應,打造了「我們的節日」。
星辰大海,音樂相伴。7月11日—31日,煙臺首個戶外音樂節「煙臺之夏現代音樂匯」在濱海廣場舉辦,搭建起大海邊、星空下的音樂舞臺,讓音樂流淌在海岸,浸潤在城市,50支(位)國際國內表演團隊、優秀樂手和藝術煙臺公益培訓籤約單位,為4萬多名市民和遊客獻上20多天的多元風格音樂演出,彰顯了煙臺現代開放、時尚浪漫的藝術特質。
作為與北京、上海、天津、武漢並稱的中國五大「京劇碼頭」之一,京劇演出是煙臺必不可少的文化大餐。2019年,煙臺京劇藝術匯、戲曲進校園、送戲下鄉等京劇演出千餘場,「慶祝新中國70華誕·梨園情」國家京劇院名劇名段演唱會、現代京劇《煙臺解放》、經典名段《八仙過海》等你方唱罷我登場,讓票友們過足京劇癮。
文化交流展覽活動豐富多彩,「煙臺市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美術作品展」等200餘場高質量文化展覽,豐富了市民文化生活,《我們的70年——新中國成立後煙臺社會的發展和變遷》入選國家文物局2019年100個「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展覽推介項目。膠東民間窗花歐洲巡展、第25屆中韓(群山·煙臺)國際美術書法交流展、仙境海岸?鮮美煙臺—煙臺美術作品巡展等20多場境內外文化交流活動,讓煙臺文化走向遠方,持續提升「仙境海岸·鮮美煙臺」城市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
新環境:文旅公共服務擴面提質
今年7月10日—11日,2019中國文化館年會在煙臺成功舉辦。這項全國文化館行業規模最大、影響力最強的交流活動花落煙臺,緣於煙臺公共文化服務領域的多項創新模式和先進經驗。
作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今年煙臺的公共文化服務更加精準豐富。創新舉辦了首屆煙臺市民文化節,搭建起市民主體、共建共享的大舞臺,春之聲、夏之舞、秋之韻、冬之樂4大篇章1.1萬場活動貫穿全年、覆蓋全域。在各項活動沉入基層、惠及百萬市民的同時,市民文化節還產生了50支優秀市民合唱隊、50位優秀市民朗誦家等「9個50」的優秀成果,引領文化服務更優質高效,讓廣大市民真正成為文化建設的參與者、展示者、欣賞者、分享者、貢獻者。
在2019中國文化館年會上作專題交流、得到與會代表一致讚譽的全民藝術普及、藝術志願團隊模式覆蓋面更加廣泛。今年依託14家市縣文化館,統籌了100餘家社會培訓機構,免費提供音樂、舞蹈、美術、攝影、書法等主題培訓課程9000餘課時,惠及市民6萬多人次。煙臺文華愛樂樂團、煙臺華韻民族樂團、煙臺現代樂團和煙臺聞笛話劇團「一館四團」,以演出季加小分隊演出的方式,每年公益演出60多場,讓高雅藝術「零距離」。
書香浸潤心靈,閱讀點亮城市。今年煙臺的全民閱讀服務創舉不斷,《煙臺市全民閱讀促進條例》正式施行,是全國地級市中首部圍繞全民閱讀方面制定的地方性法規。圖書館新館啟動規劃,打造省內一流、全國領先的公共圖書館。全年新建城市書房18處,城鄉居民閱讀空間持續拓寬。10月1日起,煙臺圖書館在全省率先開啟線上線下「你讀書、我買單」精準服務模式,截至目前,吸引1150名讀者參與選購圖書2075冊,讀者的辦證率、借閱率比往年同期增長13.5%。此外,成立煙臺全民閱讀聯盟,組織開展各類全民閱讀活動3000多場,參與市民80餘萬人次,營造了「書聲琅琅,書香菸臺」的濃厚氛圍。
同時,主客共享、全域暢遊的旅遊休閒環境更加智慧、便捷、高效。「一部手機遊煙臺」功能實現城鄉無差異化的「一機在手,暢遊煙臺」智慧服務體驗,現用戶量超135萬,頁面訪問量達1100萬人次。沿濱海一線海岸帶,以海島、濱海度假區為重點,布設9處旅遊集散中心、25處旅遊諮詢中心、68處遊客中心、110處信息島,讓海洋休閒度假更加便捷。開展行業「大體檢、大排查、大整治」行動,開展文明旅遊「八進」活動,引導景區、飯店、旅行社等行業主體要素對照高質量發展要求不斷提質增效。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收官之年,也是旅遊業高質量發展的衝鋒之年。煙臺旅遊將不忘初心再出發,以新的格局、新的理念、新的速度,加快高質量發展步伐,建設海洋旅遊品牌之城,讓「仙境海岸·鮮美煙臺」成為更多遊客休閒度假和創業生活的嚮往之地。
①芝罘仙境項目效果圖
②第二屆世界老年旅遊大會
③現代呂劇《西海地下醫院》
④2019煙臺國際海岸生活節
⑤首屆煙臺市民文化節
⑥煙臺濱海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