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實現新跨越

2020-12-13 齊魯網

膠東在線12月10日訊(記者 許加薇 鄔勇)記者從煙臺市政府新聞辦「『十三五』成就巡禮」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第四場煙臺文旅融合發展專場發布會上獲悉,2019年底全市文化產業實現增加值293.87億元,居全省第二位;2019年,接待遊客8689.45萬人次,實現旅遊消費總額1211.79元,均居全省第三位。今年,文化和旅遊產業經受住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加快復甦發展和轉型升級,2020國慶中秋假日期間,全市接待遊客655.41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75.97億元,同比恢復85.5%和82.51%。

煙臺市委市政府將文化旅遊列為全市新舊動能轉換八大主導產業重點培育,出臺文旅產業發展、全域旅遊發展、激發文旅消費、支持五星級酒店建設等系列支持意見,高點定位、高位推進文化旅遊高質量發展。

「兩核一帶」文旅新格局初見成效。編制實施全域旅遊、崑嵛山至長島等總體和專項規劃,統籌指導構建「兩核突破、一帶引領、一廊貫穿、五區聚集」的「2115」發展格局,重點打造中心城區都市休閒核、蓬長生態旅遊核、濱海一線文旅帶「兩核一帶」引領區。目前,整個文旅發展新格局初見成效。中心城區發展快速突破。芝罘仙境、海上世界等地標式文旅大項目建設全面起勢,春節前芝罘仙境項目朝陽街主街區、所城十字大街開街、煙臺山亮起來,打造煙臺文旅新亮點、山東文旅新高地。海上世界踏浪而來,打造面向世界的「煙臺之窗、城市之眼」。蓬長一體化加快步伐。在完成蓬萊、長島區劃調整的基礎上,納入市級層面統籌規劃,整合放大旅遊資源優勢,促進交通航運融合發展,加快實現蓬長全面融合、與中心城區深度融合,形成高效聯動、整體協同的發展態勢。濱海一線運行體制改革基本完成。出臺實施《關於理順濱海一帶管理運營體制打造仙境海岸的實施意見》,今年調整理順養馬島至芝罘島段,明年啟動芝罘島至蓬萊閣段,2022年接續貫通至萊州三山島,「十四五」建設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仙境海岸。

全域旅遊新舊動能轉換活力迸發。五年來,累計完成旅遊項目投資過1000億元,張裕葡萄酒小鎮、蓬萊歐樂堡等30多個項目投入運營,目前恆大文旅城、華僑城等85個重點文旅項目全面起勢,其中投資過百億元的在建大項目8個,33個項目列入市級重點項目、佔總數的1/6。全域實施鮮美化五年行動,首批100個節點項目已啟動,推進全域旅遊「點上發力」向「面上推開」。

「十三五」末,全市國家(省)級旅遊度假區10處,成為北方最大的旅遊度假區集群;煙臺文旅、長島旅遊集團等旅遊大企業集團8家,2019年資產規模219.5億元,規模居全省首位,蓬萊八仙過海旅遊有限公司榮登2020年山東省「精品旅遊」產業民營企業10強榜首;A級景區77家,其中5A級3家、居全省首位;旅行社251家,其中A級旅行社62家;星級飯店69家、居全省第二位,開發區國際品牌度假酒店群培育實現突破,集聚了希爾頓、喜來登、萬豪等10多家酒店;百納、麗景、蓬萊歐樂堡騎士度假酒店、國賓酒莊等本地品牌酒店特色鮮明,受到市場歡迎;民宿業蓬勃發展,打造了5大主題60多家精品民宿;漁家樂全面提質,發展星級漁(農)家樂811家,全方位滿足市場多元化、個性化住宿需求;積極打造「煙臺好禮」旅遊商品品牌,形成了8大系列2萬多種特色旅遊商品,7件作品榮獲中國品牌旅遊商品金獎。

特色業態迸發新動能。大力培育發展夜間經濟、會展經濟、鄉村旅遊、海洋旅遊、旅遊裝備製造業等「文旅+」特色業態,延展產業鏈條、拓寬動能空間。「一帶十一區」夜間經濟集聚區全面發力,「夜覽、夜宴、夜購、夜動、夜飲、夜宿」六大系列夜遊產品豐富多彩,點亮夜經濟。培育世界老年旅遊大會、國際海岸生活節等一批具有號召力、市場競爭力的文旅節會品牌,提振會展經濟。打造100餘處鄉村旅遊示範基地,涵蓋山谷度假區、賞花採摘園區、民俗體驗基地等不同類型,年接待遊客3500多萬人次,有力促進鄉村振興。培育打造海上、海島、海岸三大海洋旅遊產品集群,培育海洋休閒牧場30處、郵輪遊艇企業19家、開通海上遊航線10餘條,持續激活旅遊向海新動能。發展中集來福士、渤海輪渡等旅遊裝備製造企業近10家,形成了「文旅+工業」強大動能。

全域文旅消費提質增效。市政府出臺激發文化和旅遊消費潛力的意見,每年安排文旅惠民消費季專項資金1000萬元,創新線上線下「雙陣地」、國內國際「雙引擎」、市場供給公共服務「雙渠道」3個模式,全力攻堅國家文化和旅遊消費試點城市創建。多維拓寬文旅消費空間。圍繞「五一」「十一」「春節」等假日,豐富產品,加大惠民力度,點燃假日消費熱情。打造《金山佛諭》《仙緣·蓬萊》《夢尋仙山》夜間演藝、夜炫芝罘灣、博物館奇妙夜等一系列夜遊新項目,激活夜間消費。推出「海陸空」嘉年華、100公裡「海岸之路」自駕遊、「中華復興號」郵輪遊、「耕海一號」海洋牧場體驗、「VR」遊景區等系列新產品,引導壯大新消費。持續開展文旅消費惠民活動。連續四年舉辦文旅惠民消費季活動,累計發放惠民消費券4650萬元,推出文旅惠民產品1.2萬餘項,4000餘家文旅企業參與,累計參與人數2200多萬人次,直接拉動消費2.75億元,間接帶動文旅消費22億元。

[責任編輯:楊凡、蔣冬玲]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夥伴。

相關焦點

  • 我市持續推動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
    ▼▼▼12月10日,從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今年以來,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認真落實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緊扣全年工作目標,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產業發展,持續推動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圓滿完成了「十三五」規劃各項目標任務,京津冀重要旅遊休閒目的地和國內外知名文化旅遊城市建設再上新臺階
  • 「十三五」成就巡禮|煙臺文旅交出亮眼成績單
    現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2處、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14項,登記不可移動文物4962處,國家級旅遊度假區2處,5A級景區3處,五星級飯店6家,2019年全市文化產業實現增加值293.87億元,接待遊客突破8600萬人次,實現旅遊銷售總額突破1200億元,均居全省前列……10日上午,煙臺市「『十三五』成就巡禮」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第四場,煙臺市文化和旅遊發展專場召開
  • 文旅產業從無到有,衡水故城打造經濟發展「新引擎」!
    10月31日,衡水市故城縣2020年文化旅遊產業發展工作總結及推進大會舉行。大會對故城縣承辦第四屆衡水市旅遊產業發展大會和故城縣2020年首屆惠民文化旅遊促消費季活動的相關工作進行了總結。今年以來,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和種種困難挑戰
  • 承德補短板強弱項推進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
    文旅花開別樣紅——承德補短板強弱項推進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  試水「雲端」直播,線上盡覽美景品讀文化,引數十萬網友圍觀;大數據分析遊客需求,精準布局新業態,加快補齊發展短板……在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承德市瞄準短板,從供給和需求兩端發力,吹響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衝鋒號」。
  • 臨夏州大力發展全季全域旅遊不斷推進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
    1至10月,全州累計接待遊客1115.5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54.3億元,恢復到去年同期的42.5%和42.2%;國慶、中秋「雙節」期間全州接待遊客110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5.17億元,恢復到去年同期的97.3%和91.2%。盤點今年以來我州推動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成效,主要體現在以下八個方面:一是頂層設計保障全域旅遊快速發展。
  • 山東泰安:文旅產業加速高質量發展
    「十三五」時期,泰安市文化旅遊產業健康快速發展。旅遊業發展主要指標持續保持較快速度增長,接待遊客總人數由2015年的5790.37萬人次增長到2019年的8262.7萬人次,旅遊總收入由2015年的582.3億元增長到2019年的906.1億元;文化產業增加值由2015年的95.81億元增加到2019年的114.2億元,佔GDP比重為4.3%;山東省「十強」產業集群庫泰安市入選精品旅遊和文化創意兩大「雁陣形」集群,實現雙集群入庫培育。
  • 華為提出文旅智能體新理念,助力文旅高質量發展
    會議期間,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數字政府業務部副總裁夏君發表題為《科技助力文旅高質量發展,共創行業新價值》的演講,表示華為公司已經提出了文旅智能體新理念,助力文旅高質量發展。隨著數字經濟快速發展,各行各業數位化轉型不斷深入,華為公司依託在5G、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等領域的領先能力和深厚積累,積極探索新一代數位技術與文旅行業深度融合,為客戶提供最佳體驗,全場景智能的智慧文旅服務,推進文旅行業數位化轉型。華為公司為此提出了文旅智能體的新理念。
  • 推動衡陽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石鼓書院大講壇」開講
    衡陽日報12月10日訊(記者許珂)12月9日,「石鼓書院大講壇」在市政府會議中心開講,世界旅遊城市聯合會首席專家、全國休閒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旅遊協會休閒度假分會會長魏小安以《千億起步 文旅騰飛——對衡陽文旅產業發展的思考》為題,為衡陽創建全域旅遊示範區、打造千億文旅產業鏈支招獻策
  • 創新文旅消費場景 江蘇文旅挖掘高質量發展新潛能
    即將過去的2020年,江蘇文旅系統以落實之效彰顯擔當作為,推動各項工作取得新進展新成效,在抗疫復甦中加速前行。紮實抓好疫情防控、豐富線上產品供給、及時出臺紓困惠企疊加政策、深化文旅示範創建、 打造戲曲百戲(崑山)盛典、推出「暢遊長三角·美好新感受」主題遊、鄉村旅遊節……江蘇接連出臺文旅相關政策、措施,文旅項目也遍地開花,旅遊消費的信心正在復甦,旅遊產業的動能正在積聚。
  • 以高質量發展獻禮黨的生日④|經略海洋,煙臺向深藍進軍
    成功舉辦煙臺市海洋牧場發展論壇和煙臺海洋牧場產品博覽會,助力牧場產業鏈延伸。依託海洋牧場平臺,著力探索和構建「海洋牧場+海工裝備+旅遊」「休閒海釣+遊艇」的休閒漁業發展新模式,促進漁業養殖同旅遊、體育產業深度融合,全市休閒漁業實現產值51億元,同比增長13.5%。
  • 助推衡陽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省社科專家服務團衡陽考察獻計
    在衡期間,省社科聯「社科專家服務團」以「創建全域旅遊示範區、打造千億文旅產業鏈」為主題,先後深入石鼓區、雁峰區、珠暉區、南嶽區、衡東縣、衡陽縣、常寧市、高新區等地,考察重點景區、旅遊設施、文創園區等,調研衡陽文旅產業的新模式、新業態、新經濟等發展情況。  在專家諮詢會上,有關專家介紹了衡陽市「十四五」文旅規劃編制的初步情況。
  • 南京日報社數字報刊-擘畫文旅產業發展的春日圖景
    昨天,我市舉行2020年最後一場「企業家服務日早餐會」,市委主要領導與文旅產業領域企業家及相關機構代表共品陽春麵,共同擘畫新時期文旅產業創新發展的春日圖景。   今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對文旅產業造成巨大衝擊,市場全面復甦有待時日。但從長期看,我國進入居民消費升級階段,文旅產業長期向好的根本趨勢沒變。
  • 自貢大安:推動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 加快創建天府旅遊名縣
    11月26日下午,自貢市大安區舉行文化旅遊產業商會成立大會暨文旅項目投資推介會,現場籤訂雲頂部落、自貢李莊宅院文旅開發等5個文旅項目,進一步推動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加快創建天府旅遊名縣。大安區委副書記、區長黃如貝,區政協主席羅旭東,自貢市工商聯副主席郭建紅等出席。
  • 文創產業走向高質量發展新階段
    新的發展態勢下,我國的文化創意產業形成了雙線交錯的新發展格局。兩條發展路徑正在新發展的統籌、協調、系統和融匯的指導理念下,走向跨界融合的新境界。隨著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國內產業強勁復甦,脫貧攻堅獲得決定性勝利,我國進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期。危機與成果、困難與勝利疊加交互,共同構成新時代我國經濟社會錯綜複雜的時代背景。
  • 山東煙臺市舉行高質量發展現場觀摩會
    煙臺市牢牢牽住重點項目「牛鼻子」,一切圍著「三重」轉,一切盯著「三重」幹,推動傳統優勢產業更優更強,新興產業「無中生有」,重塑城市發展格局,高質量發展的後勁和新動能加速壯大。高端化工新材料,是煙臺的傳統優勢產業,在一個個大項目的帶動下,該產業不僅規模快速膨脹,而且產業的技術水平不斷向世界最高水平衝擊,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不斷集聚。黃金產業是萊州的傳統產業。
  • 奮進十三五 跨越2020 推進文旅融合發展 西安跨入全國文旅產業第一方陣
    」作為全市十項重點工作之一,如今的西安一躍跨入全國文旅產業第一方陣,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的新西安,獨具中國特色、現代與傳統交相輝映的國際化大西安展現在世人面前。今年,恆大文化旅遊城一度登上「十大新晉網紅打卡地」榜單第一名。
  • 模式類型:國家文旅產業融合發展示範區
    1、文旅產業融合示範區一般具有以下特點:具有文化和旅遊產業基礎;文化和旅遊產業融合發展良好;文化和旅遊產業融合形成了一定的模式和特色。 2、文旅產業融合示範區創建意義:加快資源整合,催生產業融合、產品創新、旅遊服務等方面的新業態、新模式,共同推動文化旅遊產業的轉型升級、提質增效和高質量發展;以資源要素整合、產品服務創新為著力點,推動文化旅遊工作各領域、多方位、全鏈條深度融合,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協同並進;立足區位條件、資源稟賦和產業特徵,因地制宜,走特色化、
  • 登封:高質量融合發展撐起文旅大格局
    該站口開闢了洛陽方向直達少林景區的新通道,大幅提高了登封境內高速通行和旅遊接待能力。鹽洛高速少林站還聯通已具備通車條件的環嵩山旅遊公路,能直達三皇寨、少室闕、會善寺、嵩陽書院、啟母闕、中嶽廟、盧崖瀑布等嵩山一眾風景名勝,綱舉目張,有效擴大了登封文旅融合發展格局。
  • 以建設模範機關為主線,濟南市文旅局加快推進文旅事業、文旅產業...
    在堅持黨建優先,積極發揮各級組織和黨員作用的基礎上,該局今年全力促進市場回,推進疫情防控和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該局制定下發各類防疫通知、方案、預案11個,指導全市文旅系統開展抗疫工作,在省內率先為旅行社暫退旅遊質量保證金1億多元,率先出臺A級景區有序開放意見,率先啟動劇場演出「破冰之演」。
  • 以文促旅以旅彰文 文旅共融產業共興
    擦亮新名片旅遊影響力知名度提升「十三五」期間,我區文旅產業規模不斷壯大。目前,全區共有文化旅遊企業近1500家,其中規上企業達到26家;文化及相關產業增加值約25億元,較2015年增長47.4%。優化全區文旅產業布局,推動四面山旅遊特色小鎮康養片區和文旅片區項目、魯能美麗鄉村、江小白村文創項目、奎星廣場文化街區、萬達廣場項目等重點項目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