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補短板強弱項推進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

2020-12-20 新華網河北頻道

  文旅花開別樣紅——承德補短板強弱項推進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承德通過創建國家旅遊示範區和連續承辦、舉辦省市旅發大會,文旅產業規模不斷壯大,產業結構日趨優化,產業配套設施明顯提升,已成為承德第一主導產業。圖為施工人員正在隆承國際歡樂水世界施工工地組裝娛樂設施。河北日報記者 陳寶雲攝

  日前,在承德取景拍攝的《最美的鄉村》電視劇,正式登陸央視一套,隨著該劇的熱播,劇中承德蟠龍湖、金山嶺長城等自然人文景觀的壯美風光,迅速躥升至熱搜榜,也為受疫情影響一度停擺的承德文化旅遊產業重煥勃勃生機注入了「強心劑」。

  試水「雲端」直播,線上盡覽美景品讀文化,引數十萬網友圍觀;大數據分析遊客需求,精準布局新業態,加快補齊發展短板……在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承德市瞄準短板,從供給和需求兩端發力,吹響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衝鋒號」。

  布局新業態,讓「承德時間」更長些

  承德市雙峰寺鎮武烈河畔,隆承國際歡樂水世界項目建設工地,吊車揮舞巨臂,工人各司其職,直徑達40米的大喇叭滑梯進入最後組裝階段。

  「水世界設有漂流河、海嘯池、海洋水寨、水幕電影等娛樂項目,預計峰值接待遊客可達1萬人。」隆承國家大馬戲度假區總經理於鈞湧說,該項目投資4億元,今年盛夏將投入使用,屆時將成為承德市區首家水上樂園。

  工地南側,隆承國家馬戲大劇院已有工人在調試設備。去年9月,馬戲大劇院試營業短短一個月,便吸引2萬多遊客觀看。「之前承德市區旅遊市場以景區遊為主,馬戲表演和水上娛樂項目可與避暑山莊等景區形成互補,豐富遊客旅遊體驗,拉長在承德遊玩時間。」於鈞湧說。

  2019年,承德共接待中外遊客7948.12萬人次,實現旅遊總收入1069.17億元,增速連年居全省前列。然而,在承德市旅遊和文化廣電局黨組書記、局長董宇看來,亮麗成績單背後,仍有諸多制約承德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問題亟待解決。

  「2019年承德市旅遊大數據顯示,一日遊佔比高達71.5%,主要景區遊客平均停留時間僅為3.62小時。這說明產品業態還不能充分滿足遊客需求,需要不斷開發新產品,布局新業態。」董宇表示。

  2017年以來,承德共實施興隆山、中國馬鎮等60個重點旅遊項目,累計完成投資420億元。新建興隆燕山山水風景道、壩上國家一號風景大道、武烈河風景道3條旅遊風景道。打造隆承大馬戲、滿韻騎風、木蘭秋獮3個旅遊演藝項目。建設普寧小鎮、康熙飲馬驛站等4個旅遊特色街區。實施金山嶺國際射擊場、淘金小鎮等一批農旅、體旅、工旅結合的文旅項目,新業態項目佔新上項目總數的60%以上。

  從承德縣班夫國際旅遊度假區到蟠龍湖畔夢幻山水視覺秀、從板城燒鍋酒文化產業園到怡達山楂小鎮,2020年承德計劃實施的166個文旅產業重點項目已全部復工復產。

  「從白天到夜晚,從一季到四季。隨著業態不斷豐富,布局日趨合理,遊客在承德遊玩的時間會越來越長。」董宇信心十足地說,承德文旅產業下一個目標是接待遊客突破1億人次。

  釋放文化魅力,緊跟需求深耕市場

  近日,承德避暑山莊文創中心網店正式開業。威嚴的乾隆皇帝變身萌萌噠,從茶器、T恤,到鑰匙鏈、錢包,上百款「乾隆遊」系列文創產品,颳起一「朕」風。

  「避暑山莊是中國古典園林藝術的傑作,但遊客大都來去匆匆,心中難以留下文化記憶。」承德避暑山莊皇迦文化旅遊開發公司總經理鄧學軍說,如何推進文化與旅遊深度融合,讓山莊文化活起來,一直是承德文旅產業的痛點。

  「以前,承德旅遊紀念品大都是大眾化小商品,難以激發遊客消費欲望。」鄧學軍說,為打造「承德好禮」,2017年,避暑山莊旅遊集團聯合參與臺北故宮文創產品研發的設計團隊,圍繞避暑山莊地標景點、園林及山莊文化特色,投入文創產品設計研發工作。2019年6月,400餘款文創產品集體亮相避暑山莊文創旗艦店,避暑山莊從此有了統一的視覺識別體系。

  「今年,我們還會圍繞避暑山莊標誌性動物——梅花鹿,研發新產品。」鄧學軍說,按照發展規劃,未來將嘗試把避暑山莊文化與遊戲、影視等產業融合,讓文化從景區走進生活。

  承德市雙灤區元寶山下,以清代仿古建築為主的鼎盛元寶街已拔地而起。「以前遊客看完《康熙大典》實景演出後,就只能回賓館。」鼎盛文化產業投資公司總裁梅洪稱,隨著元寶街的投入運營,今後這裡將成為「不夜城」。遊客到此可一街嘗盡承德本地美食,還能體驗密室逃脫、無動力兒童娛樂、VR等項目。

  釋放文化魅力,承德文旅產業正緊跟需求深耕市場。「『夜經濟』旅遊示範區街區、文創旅遊商品研發是今年兩項重要工作。」董宇稱,按照差異化原則,將對5條街區進行業態策劃,引導承德老字號商家、地方曲藝表演等業態入駐。年內圍繞承德古建築、山莊外廟館藏文物等研發文創產品不少於200款,力爭實現銷售額倍增。

  騰「雲」架路強基,加快旅遊載體建設步伐

  「歡迎大家走進直播間,跟隨我們的鏡頭一起走進避暑山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避暑山莊首次試水「雲」端旅遊,13萬網友一起品味山莊春日盛景裡的「詩和遠方」。網際網路技術的應用,正助力承德開啟智慧旅遊新時代。

  「避暑山莊景區已實現5G信號全覆蓋。」承德市文物局黨組成員喬治海稱,網際網路技術將被大量應用於景區旅遊服務、綜合管理等方面。「售驗票系統將實現智能化,遊客可刷臉入園,門票預約合理調控高峰入園人數。通過建立大數據分析系統,更準確分析評估客源市場,科學安排市場營銷和管理景區秩序。」

  5G加持,一部手機遊山莊。喬治海告訴記者,正在建設的電子導覽系統,將為遊客提供VR全景虛擬遊覽、智能導遊、掃碼識景介紹、旅遊公共信息查詢、文創產品預訂等在線服務。

  加強大數據互聯互通,承德正加速搭建智慧旅遊平臺。「通過大數據對來承遊客區域、年齡、職業、消費習慣等精準『畫像』,為遊客提供旅遊前行程規劃、旅遊中信息推送、旅遊後互動評論服務。」董宇稱,年內承德4A級以上景區全部實現智能化達標。

  承德還將完善旅遊交通、遊客集散服務、旅遊服務設施3張旅遊公共服務網。按照計劃,今年,承德主城區將新建停車場8個,新增停車位1000個。引入智能泊車管理運營商,整合運營國有停車資源,旅遊旺季黨政機關停車場將面向外埠車輛免費開放。新打造棋塞風景道、長城風景道、武烈河風景道100公裡。承平高速力爭年內全面開工,打通進京第二條高速通道。

  隨著年底京瀋高鐵承德至北京的通車,承德文旅將駛入高鐵時代。

  「面向高鐵時代,承德謀劃了以交通樞紐、遊客集散中心為支撐,以旅遊公交專線為串聯的旅遊交通集散體系。」董宇說,年內承德市旅遊集散中心、高鐵南站遊客服務中心和避暑山莊遊客服務中心有望建成投用,並開通旅遊快速直達專線。

  「文化旅遊產業是承德第一主導產業。我市將搶抓高鐵時代、5G時代、京津冀協同發展、2022年北京冬奧會籌辦等重大機遇,加快推進文化旅遊產業高質量發展。」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承德市委書記周仲明說。(記者 李建成 陳寶雲)

[作者: 李建成 陳寶雲  責任編輯: 袁麗娜 ]

相關焦點

  • 縣城城鎮化補短板強弱項經驗做法及實踐案例徵集
    縣城城鎮化補短板強弱項經驗做法及實踐案例徵集 2020-12-11 19: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國家發展改革委規劃司推廣有關地區推進縣城城鎮化補短板強弱項的...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決策部署,落實《政府工作報告》部署,布置推進縣城城鎮化補短板強弱項工作,6月24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召開縣城城鎮化補短板強弱項工作視頻會議。
  • 臨夏州大力發展全季全域旅遊不斷推進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
    鑫報/大西北網訊(記者 王志儉) 近年來,臨夏州大力發展全季全域旅遊,不斷推進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11月27日上午,省政府新聞辦舉行臨夏州文化旅遊產業高質量發展主題新聞發布會,邀請到臨夏州人民政府副州長馬軍,臨夏州文化廣電和旅遊局局長李登旭,臨夏州文化旅遊產業發展中心副主任王蓮共同介紹臨夏州文化旅遊產業發展的有關情況,並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
  • 全市美麗鄉村補短板強弱項建設第四次拉練活動走進南漳
    南漳新聞網訊(全媒體記者 王鼎 趙武)12月15日至16日,襄陽市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馮豔飛帶領襄陽市美麗鄉村補短板強弱項建設第四次拉練活動與會人員走進南漳,對我縣10個村社區美麗鄉村補短板強弱項建設進展情況進行觀摩。
  • 雲紅街道 找差距 補短板 強弱項 促提升
    樂陵官方微信:china-laoling 訂閱微信名:【樂陵】 8月31日,雲紅街道召開基層黨建重點工作推進會議。
  • 推動衡陽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石鼓書院大講壇」開講
    衡陽日報12月10日訊(記者許珂)12月9日,「石鼓書院大講壇」在市政府會議中心開講,世界旅遊城市聯合會首席專家、全國休閒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旅遊協會休閒度假分會會長魏小安以《千億起步 文旅騰飛——對衡陽文旅產業發展的思考》為題,為衡陽創建全域旅遊示範區、打造千億文旅產業鏈支招獻策
  • 我市持續推動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
    ▼▼▼12月10日,從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今年以來,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認真落實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緊扣全年工作目標,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產業發展,持續推動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圓滿完成了「十三五」規劃各項目標任務,京津冀重要旅遊休閒目的地和國內外知名文化旅遊城市建設再上新臺階
  • 濰坊青州:補短板強弱項促發展 提升城市品質
    齊魯網·閃電新聞3月20日訊 青州市在抓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以城市品質提升三年行動為主線,以「重點工作攻堅年」為抓手,補短板強弱項促發展為奪取疫情防控和工程建設雙勝利,住建部門明確專人包靠,與監理單位一起嚴把施工質量關,督促施工單位按期保質推進工程建設。
  • 徐海雲:強弱項、補短板、保底線、增韌性 加快推進垃圾分類處理...
    我國許多省市人口密度大,土地資源非常寶貴,生活垃圾填埋場場地選擇將越來越困難,垃圾填埋處理的成本也會越來越高,為滿足環境保護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生活垃圾焚燒處理必然將成為我國生活垃圾處理的重要手段。三、健全填埋處理能力保障體系隨著我國生活垃圾焚燒處理的發展,生活垃圾填埋場將主要用於填埋惰性垃圾以及應急處理需要。生活垃圾填埋場是未能利用垃圾的最終處置方式,是一個城市和地區垃圾處理必需具備的基本保障。日本、德國等發達國家每年都公布生活垃圾填埋場剩餘庫容,目的就是及時建設垃圾填埋場,保障垃圾處理的可持續性。
  • 安徽肥西:紮實推進文化旅遊產業發展
    著力提升文旅產品品牌化發展。肥西縣鼓勵支持本土文旅產業發展,促進了文化旅遊產品的品牌化發展,立足大潤發等大型商超和天貓、京東等網際網路平臺,推介如富光、衛鮮森、物生物、顧公等知名品牌;創立了旅遊商品與供銷社合作的新模式,做大做強吉新蠶桑、金橋紅薯、徽蓮種植等專業合作社;立足補短板、強弱項、提品質,探索文旅產業轉型、創新發展的新路徑。著力提升文旅基礎設施配套建設。
  • 國家發改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專家談縣城城鎮化補短板...
    針對縣城(以及特大鎮)長期以來在非市場領域,公共資源特別是公共服務設施、市政公用設施等建設滯後,與實際民生需求相比存在很大缺口的現象,國家發展改革委於2020年5月29日發布了《關於加快開展縣城城鎮化補短板強弱項工作的通知》(發改規劃〔2020〕831號)(以下簡稱《通知》),其中指出「縣城是我國推進工業化城鎮化的重要空間、城鎮體系的重要一環、城鄉融合發展的關鍵紐帶。
  • 煙臺: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實現新跨越
    今年,文化和旅遊產業經受住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加快復甦發展和轉型升級,2020國慶中秋假日期間,全市接待遊客655.41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75.97億元,同比恢復85.5%和82.51%。煙臺市委市政府將文化旅遊列為全市新舊動能轉換八大主導產業重點培育,出臺文旅產業發展、全域旅遊發展、激發文旅消費、支持五星級酒店建設等系列支持意見,高點定位、高位推進文化旅遊高質量發展。
  • 江蘇:常州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裝上「加速器」_旅遊中國_中國網...
    創意產業化,產業創意化,數位技術賦能文旅融合。中華恐龍園打造在線科普、在線遊景區等拓展業務,百餘篇恐龍科普故事「吸粉」無數……常州正彰顯出文化旅遊融合發展的蓬勃活力,文旅產業正日益成為新的經濟增長極。今年以來,常州加快推進老城廂復興發展,讓常州老城廂既喚起舊記憶,又煥發新魅力……今年年初,常州共排出106個重點項目,總投資1152億元,其中今年開工的22個文旅項目總投資達417億元。
  • 以建設模範機關為主線,濟南市文旅局加快推進文旅事業、文旅產業...
    一直以來,濟南市文化和旅遊局以建設「讓黨中央放心、讓人民群眾滿意的模範機關(單位)」為主線,緊緊圍繞「六個模範」,注重黨建引領,爭當行業先鋒,奏響「四步曲」——堅持黨建優先、促進市場回暖、助推融合發展、加強協作共建,加快推進文旅事業、文化產業健康發展,為助力打造「五個濟南」,建設「
  • 翔安區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 持續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
    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尤其是「短板」這個字眼,頻頻出現在翔安區衛生和計劃生育局的相關工作計劃中。回眸剛剛過去的一年,翔安區以「雙下沉、兩提升」(優質醫療資源下沉、醫療服務重心下沉,提升醫療技術水平、提升醫療服務能力)為突破口,持續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大力推進醫療衛生基礎設施、區域醫療聯合體和分級診療制度建設,著力解決「瓶頸」問題,為群眾提供更安全、更優質、更便捷的醫療衛生服務,其拉動的,無疑是廣大老百姓的獲得感、幸福感。
  • ...廣益促提升—臨夏市組織觀摩全市鄉村振興暨文旅產業融合發展情況
    ,全面掌握全市鄉村振興及文旅產業發展現狀,進一步推動全市鄉村振興和文旅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郭維安、擺瑞瑄、石國棟等同志分別以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式,就如何推進鄉村振興、發展特色鄉村旅遊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和交流。大家認為,通過觀摩學習,感受到了近年來臨夏市在文旅產業發展方面的強勁勢頭,發現了各自存在的短板弱項,認識了肩負的使命和壓力,增強了迎頭奮進、比學趕超的信心和決心。表示將立即行動,提認識、鼓幹勁、理思路、補短板、抓落實。
  • 加快開展縣城城鎮化補短板強弱項工作:公益性項目主要由地方政府...
    央視網消息:國家發展改革委昨天(6月3日)發布關於加快開展縣城城鎮化補短板強弱項工作的通知。開展縣城城鎮化補短板強弱項工作,錢從哪兒來?《通知》中明確,公益性項目主要是地方政府財政資金投入。這些建設項目分為公益性、準公益性和經營性項目。
  •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補短板強弱項的若干措施》及5個專項行動方案
    中共江蘇省委江蘇省人民政府印發《關於決勝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補短板強弱項的若干措施》及5個專項行動方案的通知各市、縣(市、區)黨委和人民政府,省委各部委,省各委辦廳局,省各直屬單位:現將《關於決勝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補短板強弱項的若干措施》及5個專項行動方案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落實
  • 4大領域17項建設任務:縣城的機會來了
    2020年5月29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關於加快開展縣城城鎮化補短板強弱項工作的通知》。為了解《通知》有關情況,記者圍繞社會關注的若干問題,採訪了國家發展改革委規劃司有關負責人。開展縣城城鎮化補短板強弱項工作的出發點是什麼?
  • 四川省水產高質量發展現場推進會在眉召開
    四川新聞網眉山7月6日訊 7月2日-3日,四川省水產高質量發展現場推進會在眉山市召開。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劉作明出席並講話,省委農辦主任、農業農村廳廳長楊秀彬作工作安排,市委副書記、市長胡元坤出席並致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