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促旅以旅彰文 文旅共融產業共興

2021-01-12 上遊新聞

東方愛情節

首屆中國(白沙)影視工業電影周活動   記者 袁孝椿 攝

訪談現場   記者 賀奎 攝

豐富多彩的活動引燃全域旅遊   特約記者 曹成 攝

大江東來,浩浩蕩蕩;四面山水,人文江津。細數江津文旅資源,1800餘年的歷史積澱,留下了源遠厚重的文化遺產:國家5A級景區四面山,聶榮臻、陳獨秀等歷史文化名人,中山、塘河、白沙、石蟆、吳灘5個中國歷史文化名鎮,「中國長壽之鄉」「中國富硒美食之鄉」「中國楹聯文化城市」等國家級金字招牌……

文化是旅遊的靈魂,旅遊是文化的載體。進入文旅融合新時代,當「詩和遠方」相逢,當生態風景和文化傳承相融,江津近悅遠來。

「十三五」期間,文化和旅遊部授予江津區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稱號,獲評全國基層公共數字文化服務推廣試點單位;駱來山廣播電視發射臺被中央宣傳部、文化和旅遊部、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評為基層廣播電視傳輸覆蓋機構先進集體;國家廣播電視總局授予全國新聞出版廣播影視系統先進集體。我區榮獲2019中國旅遊影響力區縣、2019年中國考古新發現、「中華詩詞城市」等殊榮。全區遊客接待量較「十二五」期間翻了一番,旅遊綜合收入翻了兩番多。2020年,受疫情影響,全區仍實現遊客接待近1300萬人次。

打造硬實力

公共文化服務提檔升級

公共文化設施品質更高。形成了「區、鎮、村、戶」四級公共文化設施網絡體系,全區公共文化設施總面積達10萬平方米,每千人公共文化場館佔用面積達89.7平方米。場館建設實現了從無到有的量變,投資2.5億元建成了區文化館、圖書館、博物館、美術館、科技館、青少年活動中心、婦女兒童活動中心,區文化館、區圖書館達到國家一級館標準,聶榮臻元帥陳列館、江津區博物館達到國家三級博物館標準。建成281個村(社區)文化大院,鎮村綜合文化服務中心覆蓋率達到100%;開展文圖總分館建設,建成文化分館33個、圖書分館36個、圖書基層服務點306個。推進公共文化服務數位化,首建重慶一站式服務平臺「文化雲」,建成9個特色資源資料庫和「文圖博」3個網上數字館,實現「閉館不閉服務」。「廁所革命」完成新(改)建旅遊廁所320座,排名全市第一。投資約6000萬元,完成了聶榮臻元帥陳列館陳列布展改造工程。區文化館被確定為文化和旅遊部公共文化機構功能融合試點單位。

群眾文化生活不斷豐富。承辦第八屆重慶市鄉村文藝匯演、第二屆重慶市民誦讀大賽第三片區複賽等,開展「江津惠民消費季」文旅惠民活動、「濱江之夏」群眾文化活動、活力江津·魅力之城等系列文化活動。「一鎮一品」特色活動不斷發揮品牌效應。開展送流動文化進村活動6000餘場,累計服務群眾達1000萬人次。

文藝精品創作碩果纍纍。《祖國頌》獲第二屆中國雕刻大賽金獎;《「最美童心·紀朵朵的城市夢」》系列小說入選2019年國家出版基金項目,《小學生唐豆豆的成長故事》連續四年獲得「冰心兒童圖書獎」;《荷包有個糖》獲第十六屆中國西部民歌(花兒)歌會金獎。民俗川劇《塘河嫁》等一批原創文藝作品上演,深受市民歡迎。疫情期間,創作及整理優秀文藝作品179件,提振了群眾抗疫精氣神。

擦亮新名片

旅遊影響力知名度提升

「十三五」期間,我區文旅產業規模不斷壯大。目前,全區共有文化旅遊企業近1500家,其中規上企業達到26家;文化及相關產業增加值約25億元,較2015年增長47.4%。優化全區文旅產業布局,推動四面山旅遊特色小鎮康養片區和文旅片區項目、魯能美麗鄉村、江小白村文創項目、奎星廣場文化街區、萬達廣場項目等重點項目建設。打造了濱江路文化長廊。著力升級五條精品旅遊線路品質,新增陳獨秀舊居陳列館等4個國家4A級旅遊景區,全區A級景區達15個。完成了全區旅遊資源普查。

在文化傳承保護方面,我區在全市率先完成可移動文物普查信息採集登記工作,珍貴文物達到262件。穩妥推進文物保護修繕和考古發掘,投入1.1億元用於文物保護等,建設了江津區文物中心庫房;完成石門大佛寺摩崖造像、會龍莊等10處市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保護修繕;石佛寺遺址發掘推進有序,出土各類文物1700餘件。新增10個市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巴渝土陶製作技藝、四面山傳統竹籠竹編進入第一批重慶市傳統工藝振興目錄。

在宣傳營銷推廣方面,我區圍繞江津名人、愛情、古鎮、長壽、詩聯、抗戰「六張文化名片」,以「耍不夠的江津」等為主題,推出五條精品旅遊線路,全域旅遊發展更加互融互補。堅持開展四面山「七夕東方愛情節」、中山「千米長宴」、白沙鬧元宵等大型文旅活動,舉辦「第六屆中國詩歌節」等,央視、重慶日報等各級媒體每年報導千餘條次,年均引來上億人次關注,旅遊熱度持續增強,年均遊客穩步增長,江津旅遊影響力和知名度顯著提升。

探索新樣板

文旅融合實現跨越發展

藍圖已繪就,奮進正當時。展望「十四五」,我區將圍繞以下五個方面積極探尋破解發展之道,推動我區文旅產業轉型升級,實現跨越發展。

一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分批次提檔升級全區公共文化服務設施設備,大力培育公共文化服務品牌,持續豐富群眾的公共文化服務供給,創新服務方式,促進融合發展,提高公共文化服務覆蓋面和實效性。深入推進公共文化服務數位化建設,促進城鄉公共文化服務一體化發展。

二是圍繞江津文旅特色資源,加快實施「文化 」「旅遊 」戰略,推動「文旅」「農旅」「康旅」等產業融合發展。開展好文化旅遊項目策劃和企業招引,增加優質產品和服務供給,實現提質增效。

三是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搶救挖掘和傳承,充實非物質文化名錄,完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投入機制。不斷挖掘文化的歷史、科學價值,系統梳理全區文化資源,建立人文資源清單,激發文化活力和價值。

四是持續推廣「四面山水·人文江津」城市主題形象,重點推介五條旅遊精品線路,增加江津文化旅遊曝光度,提升江津文化旅遊的美譽度和知名度。

五是抓好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重大戰略機遇,發揮江津是重慶一頭連著中心城區、一頭連著四川、貴州的優勢,積極參與巴渝文化旅遊走廊建設,全力打造巴渝文化旅遊走廊的重要節點和目的地。全面梳理文化旅遊資源稟賦和產業現狀,找準江津「融城融圈」定位,通過打造「津瀘宜」釀造技藝非遺旅遊線路、聯合開展特色民俗文化活動、分別出臺相應政策等方式,探索江津「融城融圈」文化旅遊業合作的新樣板。

相關焦點

  • 人社文旅共建共融 攜手共促民族團結
    人社文旅共建共融 攜手共促民族團結 2020-12-10 10: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且以詩意共遠方——文旅融合的長春探索
    緊隨國家改革步伐,2019年,原長春市文廣新局和長春市旅遊局合併,成立長春市文化廣播電視和旅遊局,開啟了長春文旅融合發展的新紀元。事實上,在長春,文化和旅遊始終不分家。多年來,長春大力挖掘特色文化和旅遊資源,著力推動文化與旅遊深度融合,促進文化、旅遊事業產業高質量發展。
  • 麗江祥和街道文旅中心:陣地共享,活動互聯,促城市黨建共融
    祥和街道文旅中心堅持把文化團體建設與基層黨建同謀劃同部署同落實,依託文體愛好者建立「祥和街道黨群服務中心文旅中心服務點」,引導文體活動與黨建文化相融合,確保每位文體愛好者成為傳播麗江文化、凝聚正能量「先鋒者」。
  • 山西文旅產業學院在陽城縣籤約揭牌
    陽城將倍加珍惜這次難得的合作機會,積極借勢省文旅集團強大的產業和科創優勢,以及晉城職業技術學院優質的教育和人力資源,加快構建「政府+高校+企業」的合作模式,加快搭建「產、學、研、創」一體化的發展平臺,加快推動職業教育和文旅產業在我縣互促共融、提檔升級。陽城將秉持發展之心、合作之誠、服務之責,組建工作專班,強化要素保障,全力推動該項目儘快落地、儘早投用。
  • 青創聚力廣東文旅產業振興
    青創聚力廣東文旅產業振興——2020「創青春」廣東青年文旅雙創賽圓滿落幕發稿時間:2020-11-24 09:14:00 來源:  團廣東省委副書記武一婷在頒獎儀式上講話,勉勵文旅青年創業者要爭做有情懷的實幹家,承擔起文化繁榮的使命,講好嶺南故事、改革開放故事,把個體夢融入文旅夢,讓文旅夢匯入中國夢;做有追求的創業者,依託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虛擬實境等科技手段,探索和推出一系列優秀作品和項目,滿足人民群眾對文旅行業的新需求;做有品質的文旅人,提升自身文化涵養,並用文化提升旅遊品位
  • 全域旅遊丨景城相融,以文促旅 屯溪區全域旅遊邁向新高度
    在省文化和旅遊廳大力指導下,屯溪區以爭創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為契機,致力從「景點遊」邁向「全域遊」,促進旅遊和餐飲、住宿、購物、交通、娛樂等產業的深度融合,實現了由「旅遊集散中心」向「全域旅遊目的地」的華麗轉變,走出了「景城相融,以文促旅」的全域旅遊發展模式。
  • 全省首家混合所有制二級學院山西文旅產業學院落戶陽城
    來源:晉城新聞網本報訊 記者王英英報導:8月27日上午,全省首家混合所有制二級學院山西文旅產業學院籤約揭牌儀式在陽城縣職業高中舉行,開創了我省高職院校建立二級學院的先河。據了解,山西文旅產業學院是由山西文旅集團、晉城職業技術學院、陽城縣人民政府三方共同創辦,是晉城職業技術學院的混合所有制二級學院。
  • 陝西西安:當羊肉泡遇上阿克蘇饢 美食聯姻促文旅融合
    本次活動是杭州市對口援疆戰略託舉文化潤疆、旅遊興疆的重要一環,旨在進一步加大阿克蘇市的旅遊資源和產品的促銷力度。以阿克蘇與西安這兩大絲路沿線重要城市的文旅融合為契機,加強阿克蘇與陝西旅遊的溝通與合作,以此絲路西域文旅聯盟城市的合作,實現資源共享,促進文旅交流,從而拓展阿克蘇地區的潛在客源城市,提升阿克蘇市文化旅遊品牌,拉動經濟聯動,加強絲路文化和旅遊產業的深度融合併發展合作。
  • 促進文旅交流 點靚時尚青島 2020青臺港澳文旅大會圓滿舉行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22日訊 12月22日,2020青臺港澳文旅大會在青島圓滿落幕。本次大會以「促進文旅交流 點靚時尚青島」為主題,共安排主旨演講、現場及線上推介、授牌儀式、籤約儀式四大板塊。據了解,此次大會是今年以來省內與臺港澳在文旅交流方面規模最大、影響力最廣的一次盛會,邀請100餘名臺港澳嘉賓現場參會,還有來自臺港澳地區文旅相關行業代表、青島市相關文旅協會和文旅企業代表3000餘人在線交流。
  • 復星旅文錢建農:中國文旅產業要改變「重房產、輕文旅」現狀
    世界旅遊聯盟·湘湖對話日前在杭州舉辦,包括現場及線上共24個國家和地區參會,重點關注後疫情時代的旅遊生態,從產業、教育、科技等多維度描畫未來旅遊業的立體圖景。期間,復星旅遊文化集團董事長兼執行長錢建農接受了新京報的專訪,在他看來,未來的5-10年將是中國文旅產業投資和擴張的黃金期。
  • 第四屆中國文旅產業巔峰大會共商文旅融合新作為|文化旅遊|鄉村...
    本屆大會以「新融合·新科技·新賦能」為主題,聚集全行業、全產業、全領域的文旅產業優質資源夥伴,特邀政府相關主管部門、文旅企業及金融、科技、演藝、文創等相關領域的千餘名領導等嘉賓,圍繞文旅融合發展、創新科技體驗、產業賦能升級等主題進行了精彩的發言與對話,打破壁壘,直擊痛點,融合賦能,以政策解惑、產業實踐、資本聚合、科技創新助力文旅企業把握趨勢、明晰本質、精磨產品、共創巔峰!
  • 莫幹山郡安裡:美美與共的心懷,才是中國文旅的未來!
    莫幹山的文旅項目也逐漸高階化、體系化。新文旅時代,消費再升級與去地產化趨勢下,中國的文旅項目都應該做一次本土文化的思辨、在地度假文化的追溯,讓文化的本源成為汩汩活水,中國的文旅項目才能真正走到自己的道上去。
  • 我市持續推動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
    ▼▼▼12月10日,從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今年以來,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認真落實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緊扣全年工作目標,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產業發展,持續推動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圓滿完成了「十三五」規劃各項目標任務,京津冀重要旅遊休閒目的地和國內外知名文化旅遊城市建設再上新臺階
  • 長沙對口幫扶龍山文旅產業發展 大力開展文旅品牌創建等十二項行動
    三天時間裡,長沙市委常委、市委宣傳部部長陳剛率長沙市宣傳、文旅系統等有關負責人深入龍山各景區景點開展文旅產業對口幫扶工作調研,並召開座談會。12日晚,當八面山的迎賓篝火燃起,長沙龍山兩地人民熱情跳起擺手舞,所有人都知道,歷久彌堅的長龍情誼,一如這熊熊烈火,暖透人心。
  • 三亞市旅文行業成立首個「旅文行業黨委」
    人為旅文行業黨委委員。選舉確定了三亞市旅文局局長陳震旻擔任旅文行業黨委書記,三亞市旅文局行業監督科科長梁其才擔任旅文行業黨委副書記,三亞旅聯副總幹事柯露擔任旅文行業黨委專職副書記。會議現場。圖片由三亞市旅文局提供據了解,該組織作為三亞市旅文行業的首個「旅文行業黨委」,將在全市全域旅遊發展中發揮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作用,健全完善黨建引領機制,以破壁壘、促融合打破職能部門「蜂窩煤」現象,提高旅遊監管的整體效能,提升市民遊客的安全感和滿意度。
  • 防城港丨大健康和文旅產業發展正當時
    白沙灣國際自然醫學度假區(效果圖)防城港市堅持「項目為王」理念,出臺「1+4」鼓勵大健康和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配套文件和政策,推進康養和文旅相融合,共謀劃重大項目61項,總投資4606億元。張國興 攝防城港市把大健康和文旅產業作為創新發展新動能新產業的六大產業之一,建立市廳級領導聯繫推進重大項目(事項)責任制,紮實推進和謀劃「雙百雙新」重大項目。先後編制並印發實施了《江山半島控制性詳細規劃》《珍珠灣概念性規劃》《防城港邊境旅遊試驗區建設總體規劃》《防城港市全域旅遊發展規劃》等。
  • 啟動新引擎南充文旅產業動力足
    南充市文廣旅局局長趙秀清介紹,南充已經做好準備,推動南充文旅發展,順利完成年度計劃。深挖潛力擦亮五張「文化名片」南充是一座有2200多年建城史的歷史文化名城,底蘊深厚,文旅資源豐富。「去年,南充市文化旅遊產業產值達到971.75億元,同比增長24.8%,文化和旅遊產業已成為南充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和增進人民福祉的重大民生產業。」3月30日,南充市文廣旅局負責人介紹,當前,儀隴縣以承辦此次鄉村旅遊節為契機,正全力衝刺創建天府旅遊名縣。朱德故裡景區、「德園」景區已經陸續修繕開放,客家民宿博覽園項目也有序復工,預計10月底開放。
  • 中國體育文旅創投論壇 激發"體育文旅"產業新活力
    文旅產業還有什麼新的融合發展方式?2020年中國體育文化博覽會 中國體育旅遊博覽會於12月22日舉辦的中國體育文旅創投論壇給出了新的答案——結合體育產業,激發"體育文旅"產業的新活力。一場線上的體育文旅項目路演對接活動,更是為傳統文旅產業帶來新動能。
  • 吉林省文旅產業投資聯盟啟動 精心布局承文旅產業發展
    央廣網長春12月3日消息(記者劉源源 通訊員杜清玉)吉林省文旅產業投資聯盟近日啟動。通過精品項目交流和投融資項目對接,搭建起投融資合作平臺,實現資本服務和文旅產業的共贏。吉林省四季分明,資源環境優越,歷史文化深厚。
  • 以建設模範機關為主線,濟南市文旅局加快推進文旅事業、文旅產業...
    一直以來,濟南市文化和旅遊局以建設「讓黨中央放心、讓人民群眾滿意的模範機關(單位)」為主線,緊緊圍繞「六個模範」,注重黨建引領,爭當行業先鋒,奏響「四步曲」——堅持黨建優先、促進市場回暖、助推融合發展、加強協作共建,加快推進文旅事業、文化產業健康發展,為助力打造「五個濟南」,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