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陽職高開展德國雙元制教學理念與教學法國際化師資培訓

2020-12-11 四川時訊

「雙元制」職業教育是德國職業教育的核心,也是當今世界職業教育的典範。為進一步推廣德國職業教育先進教學理念、教學體系和模式,拓展教師國際職業教育視野,2020年11月13日至16日,四川省簡陽市高級職業中學邀請德國專家到學校開展德國雙元制教學理念與教學法國際化師資培訓。

簡陽職高作為此次培訓的東道主,與此同時成都石化工業學校、德陽安裝技師學院、四川水利水電技師學院、四川省開江縣職業中學、四川省宜賓市南溪職業技術學校等兄弟院校也參加了培訓。

此次師培邀請具有豐富職業教育經驗的德國專家曼妮老師,講解德國「雙元制」職業培訓體系、行動導向教學理念及教學法、學習領域和學習情境開發方法、教學反饋與評價等主題,使參訓教師進一步系統地了解德國職業教育體系的特徵和先進性,增強專業教學能力和管理水平。

培訓課程先從德國「雙元制」的歷史發展脈絡開始,詳實地介紹了德國「雙元制」的方方面面,包括體系結構、運作模式、培訓工種、課程體系、考試與證書,同時專家還結合自己多年在中國開展培訓的豐富經驗談到了中德兩國職教的異同以及可以相互借鑑學習之處。

專家應用了各種各樣的教學方法以身示教,來讓教師們理解行動導向教學理念,學會學習領域、學習情境的開發方法,同時也讓原本枯燥的理論教學變得生動有趣。德國行動導向教學理念從學員的自主學習出發,強調直觀教學,採用任務驅動、情景模擬、案例引導等先進教學方式。

在培訓過程中,專家通過直接在培訓中應用頭腦風暴、團隊合作、「桌墊」法等行動導向的教學方法指導教師們如何將這些教學方法運用到實際課堂當中,探索創新的教學模式,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教師們的參與度隨著培訓的深入直線上升,短短的四天時間就已形成了一個緊密的團隊。

隨著經濟和社會快速發展,傳統的技術工人已經不能滿足企業複雜工作任務的要求,企業需要具備跨專業技能、能夠主動和獨立解決實際問題的員工。德國行動導向課堂以學員為主體,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有助於培養專業技能突出、具有獨立實施訂單任務能力的學員。

經過四天的培訓,參訓的教師們對德國的雙元制職業培訓體系、行動導向教學、課程設置和課程開發、師資培養及學生評價有了更全面的認識,對德國職業教育中企業、學校、行業協會、培訓師、教師、學生的角色有了更清晰的了解,對德國職業教育通過靈活的教學方法廣泛調動學生的激情、培養學生質量意識和責任意識的人才培養模式有了更深刻的感悟。(簡陽職高)

相關焦點

  • 培育國際化高技能人才 德國雙元制培訓項目落地嘉興經開區
    政、行、企、校四方聯動,引進德國AHK職業資格認證體系,打造具有國際標準的新時代工匠。6月16日,德國雙元制培訓中心項目在嘉興經開區正式籤約。此次籤約的項目計劃總投資7000萬元,以保障浙江中德(嘉興)產業合作園高技能人才供給為主線,引入德國海外商會人才培訓標準,與中德產業園合作建設跨企業培訓中心,通過3到5年的努力,完成課程建設、師資培養、基地建設的體系化構建,實現雙元制教學模式的本土化,實現學員、學校、企業、政府多方共贏的新局面。
  • 健雄學院承辦國家級培訓,德國雙元制本土化實踐獲肯定!
    年國家級培訓項目,涵蓋理論素養、德國雙元制職業教育模式、澳大利亞TAFE職業教育模式與中國本土化實踐幾大模塊內容。培訓宗旨培訓宗旨「轉變思維,開拓視野,提升能力」。通過學習德國雙元制、澳大利亞TAFE兩種職教模式的先進理念、開展相關實踐研討活動,拓展學員的國際化視野,理解和掌握國外先進職業教育理念和教學模式,總結、吸收國外先進教學模式的本土化經驗,更新教育理念,切實提升教學水平。
  • 加強對外合作 探索教學國際化
    通過引進國際化教學項目,嘗試並實施了國際化教學標準,如德國政府全額資助的LoBiEx項目已落戶該院。此外,以LoBiEx項目為載體,天津交通職業學院物流管理專業教學團隊制定了融入國際化教學標準的人才培養方案,與德國專家共同對物流管理專業學生進行系統教學與培訓,探索國際化教學標準的實施方法。
  • 對標德國職業教育,中山首屆中德「雙元制」學生畢業
    9月4日上午,中山市首屆中德(實驗)班結業暨頒證儀式在中德合作職業技能人才培訓基地舉行,239名學員結業並獲得了沉甸甸的兩份證書:由中山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聯合科研機構、行業協會和龍頭企業開發的專項職業能力認證證書,以及德國海外商會聯盟(AHK)的國際化職業資格證書。
  • 借鑑德國雙元制教學模式 培養職業技術人才
    (原標題:借鑑德國雙元制教學模式 培養職業技術人才) 4月13日,
  • 青島工貿職業學校教師參加中職創新項目德國職業教育示範培訓
    講述人:車守賢8月10日上午,「青島市2020年創新項目中職——德國職業教育示範培訓班」在平度市職業中等專業學校開班。這標誌著因新冠疫情中斷的職教師資培訓工作逐步回歸到了正常軌道。,葡萄酒生產加工車間、奶牛飼養基地及奶產品加工車間,感受到了雙元制的魅力,一元在學校,一元在企業,引企入校,理實一體,真正做到產教結合,理實一體化教學,可謂是職業教育的典範。
  • 德國雙元制教育本土化的「太倉樣板」
    德國「雙元制」是國際公認的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的有效模式,是二戰後德國迅速崛起的「秘密武器」。太倉職業教育依託「德企之鄉」豐厚的德資土壤,長期堅持「引進德國職教模式,培養中國能工巧匠」的辦學理念,大力推進職業教育改革創新,培養了大批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助推了縣域經濟社會發展,形成了具有時代特徵、地方特色的雙元制教育本土化「太倉樣板」。
  • 中原工學院師資國際化水平再上新臺階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李樹華 通訊員 畢明理9月3日,中原工學院首批成班建制選派的由17名教學副院長和教學骨幹組成的教學法培訓團正式啟程趕赴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開展為期三個月的教學法項目培訓。期間,成員們將通過語言提升、課堂教學、實踐教學、教學觀摩、數字課堂、參觀等多種形式,學習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先進的高等教育理念、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掌握互動教學、微課、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授課方式。
  • 山東工業職業學院教師積極參加萊茵科斯特中德班項目師資培訓
    山東工業職業學院機電工程學院教師積極參加萊茵科斯特中德班項目師資培訓為加強機電一體化技術國家職業教育教師教學創新團隊建設,打造高水平雙師型和國際化師資隊伍,假期中,山東工業職業學院機電工程學院組織20餘名中青年專業教師參加了省級新舊動能轉換公共實訓基地——中德智能製造技術公共實訓基地中德班項目師資培訓。
  • 淺談德國雙元制職業教育
    德國職業教育的教學方法具有一定的特色,它是以能力培養為基準,以操作技能為核心的教學方法。德國職業教育的核心是著名的「雙元制」,它被人們稱為德國職業教育的秘密武器。德國的青少年一面在企業接受培訓,一面在職業學校接受義務教育,這種形式的學習被人們稱為「雙元制」。
  • 德國職教師資的培養方式
    」為標誌的德國職業技術教育之所以成效顯者、舉世聞名,在很大程度上得力於擁有高素質的職教師資。  德國職教師資的主要構成部分是具有國家公務員身份的各級各類職業技術學校的專職教師和企業及社會職業培訓機構中的實訓(實習、技能培訓)指導教師(師傅)。   「雙元制」職心學校(相當於我國的技工學校和職業高中)及更高層次的專業學校(又稱專科學校,分為「技術員學校」和「師傅學校」兩種,相當於我國的中專)的專職教師。
  • 聯邦德國的《雙元制》職業教育
    在「雙元制」職業教育模式下,企業的主導地位十分明確,職業學校通常只負責學生的專業理論教育(學校也有自己的實習車間),學校和企業不是簡單的掛鈎,而是法律規定的合作夥伴,共同使培訓達到最佳效果,而且學校的理論教學與企業的技能培訓也不是機械的分工,而是合理的滲透和完美的結合。企業有參與支持職業教育的理念,企業參與培訓,既能使學生受到很好的實踐訓練,又解決了教育的投人問題。
  • 「三大音樂教學法」(臺灣專家班)師資培訓通知
    近十多年來,有若干老師前往臺灣向這兩位老師學習教學法,這一次能請到兩位專家專程來到上海為老師們做培訓實屬不易。本場培訓暫不計劃在其他城市舉辦,機會難得,歡迎感興趣的老師踴躍報名、積極參加。2019年6月27日—29日將於上海舉行第十場三大音樂教學法(首場臺灣專家班)師資培訓活動。通過三天的學習,初步的認識奧爾夫、柯達伊、達爾克羅茲三門學科的特點和授課方式解決音樂啟蒙課的授課問題,由淺入深的撥開教學法的神秘面紗。
  • 助力國際化 華南理工與阿德萊德大學合作開展「全英語教學」在線...
    伴隨著學校國際化整體進程加速,國際化師資和國際化教學的需求日益增加,華南理工大學已組織數期全英語教學EMI(English as Medium of Instruction)集中培訓。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給全國高校的教師國際交流工作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傳統的線下教師培訓無法開展。
  • 德國「雙元制」的成功之道
    能讓一國外長關注的「雙元制」有何特殊之處?    「雙元制」,是源於德國的一種職業培訓模式。所謂雙元,是指受訓者必須經過兩個場所的培訓。其中,一元是指職業學校,主要向學生傳授與職業有關的專業知識;另一元是企業或公共事業單位等校外實訓場所,主要讓學生在企業裡接受職業技能方面的專業培訓。這種模式在德國的企業中應用很廣,近幾年也被中國的一些企業借鑑採用。
  • 德國雙元制教育制度
    雙元制職業培訓(Berufsausbildung)是指整個培訓過程在工廠、企業和國家的職業學校中進行,並且這種培訓又以企業培訓為主,企業中的實踐和職業學校中的理論密切結合,學生的學習目標明確-「為未來工作而學習」,從而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 「中德雙元制精英師資提升項目」開學典禮線上舉行
    新華網漢堡12月9日電 由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和德國海因策學院聯合組織的「中德雙元制精英師資提升項目」開學典禮8日在線上舉行。22所項目院校近200名教師在線參會。中國駐漢堡總領事杜曉暉在活動致辭中表示,疫情背景下,中德合作雙方創新形式,體現了迎難而上的勇氣和創新破局的擔當,展現了中德合作以人為本、本國特色、工匠精神和創新理念四點特質。他表示,期待合作各方把握好雙循環新發展格局這一中德合作新機遇,希望職業教育合作為中德合作打下新基礎。
  • 國際「雙元制」職業教育培訓簡報05:同學共進 聞新思變 共擔重任
    來自湖南鐵道職業技術學院的李移倫教授在《德國職業教育與「工業4.0」契合的舉措與啟示》專題分享中介紹了「工業4.0」背景下,德國職業教育在職業資格標準、企業培訓方案、學校培養計劃
  • 利波希爾旗下德國雙元制教育培訓基地落戶濟南自貿區
    近期,利波希爾國際文化交流有限公司打造的德國雙元制教育培訓基地落戶山東濟南自貿區,這一基地的落戶給大家揭開了答案:如今企業更加青睞那些技能型人才,在接受學歷教育的同時,也同時注重職業教育的學習,才能迎合市場需求。
  • 解密德國雙元制職業教育
    歷史淵源德國雙元制職教培訓的成功首先源於德國中世紀就開始的學徒文化。這種側重實踐的教育形式非常受歡迎,以至於很多年輕人都選擇了半職業的大學課程。"你在其他任何(教育)理念中都找不到這種組合",27歲的貝格(Marius Berger)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