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百度上搜索「國際學校排名」,會出現無數真真假假的排名信息,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家長對國際學校排名的關注和渴求。小編遇到無數這樣的家長,問到一所學校好不好時,接下來的問題基本就是:「國際學校有沒有排名?這所學校排名第幾?」
確實,通過排名去選擇一所學校,對於家長來說,是一個輕鬆且便捷的方式,學校好與壞,似乎一份榜單就能說明問題。但是,經過這些年跟家長和學校的交流中,小編發現,僅僅看排名選學校,或許也是最懶惰和功利的一種擇校方式。畢竟,國際學校跟普通公辦、民辦學校不一樣。
公辦、民辦學校可以通過一張升學榜,就來評定學校的好壞和實力,是因為公辦學校的教學、課程、選拔錄取標準單一而且統一。而國際學校更複雜、評價更多元,即使一份涵蓋多維度的評價榜單,或許也不能全面概括一所國際學校的內涵和實力。
臨近開學,我們總會收到這樣的家長傾訴,「孩子不適應學校環境,要轉學」、「孩子學習壓力大,跟不上學校的上課。」這些曾經拼命擠進自己心目中的國際名校的孩子,又面臨著新的問題,於是,我們會看到很多的專家這樣建議家長「最適合孩子的學校,才是最好的學校。」國際學校體系多樣,各所學校又各有特色,從這個角度來說,這或許是家長選擇學校最中肯的建議了。
然而,關於國際學校的排名,總是不斷有家長一遍又一遍的追問,今天,我們就詳細來談一談關於國際學校排名的問題。
我們先回到第一個問題,國際學校目前有沒有排名?
國際學校有沒有排名?
如果回到三年前,還沒有專門機構給國際學校做排名。而從去年(2017年)開始,相繼有兩家機構給國際學校做排名,其中有做「胡潤百富榜」榜單而廣為人知的胡潤,也在去年首次做了《中國國際學校百強榜》,另一家機構是「宜校網」做的《中國大陸出國留學最強中學TOP50榜》(這是第二次發布,第一次是2016年)。有趣的是,做「宜校網」榜單發起人之一的肖經棟原為《胡潤百富》雜誌主編。
雖然這兩份榜單各有側重,也各有爭議,但這是目前國際學校圈公布且廣為人知的兩份榜單。
這兩份榜單靠譜嗎?
在回到榜單是否靠譜的前提下,我們可以一起來看看這兩份榜單的評估標準。先來看「宜校網」發布的《2017年度中國大陸出國留學最強中學TOP50榜》,從這份榜單的名稱,我們可以看出,此份榜單的側重點是出國留學成果,接下來我們一起看看它的評估標準:
宜校網評選維度和標準
1、美國大學/社會認可度
2、 學生未來發展潛力
(1)課程設置
(2)學習提升率
(3)競賽獲獎
(4)活動組織
從榜單的評估維度來看,宜校機構的榜單,更像是一份學生學術能力的榜單,不僅注重學生的大學錄取情況,同時也注重學生在學校期間的競賽獲獎和活動組織等方面的考察。但從「出國留學榜」的角度來說,這樣一份榜單評估師客觀而周到的。然而從選學校的硬體維度來說,這又是極度欠缺的,不過這個榜單應該很符合「部分非常看重學校出口的家長的需求。」
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看《2017胡潤百學中國國際學校百強》榜單,相對於宜校網的嚴謹,胡潤百學榜的榜單,人為因素更加明顯,直接從人為投票的角度去評價一所學校。我們一起來看看它的評估方法:
胡潤百學採用國際教育專家互評的方式,以開放式提名的形式請專家們在大上海地區(包括江蘇和浙江)、大北京地區(包括天津)、廣東以及中國其他區域各評選出5所以內心目中最好的中國國際學校(包括外籍子女學校、民辦雙語國際化學校和公立學校國際部)。此次評選共計獲得有效選票942票,來自110位國際教育專家,平均每位專家提名了8.6所學校,最終被提名學校共計152所。胡潤百學繼而根據每所學校的得票數統計,計算指數得分,評選出前100名的學校。
投票互評的方法,在評估上有一定的便捷性和參考性。然而正如前面所說,沒有嚴謹的數據支撐,僅僅從專家單方面提名,一方面數據來源過於單一,另一方面人為主觀性太強。這也是為什麼這份榜單,從公布以來備受爭議的原因。
如果單從榜單的排名發布來說,這兩份榜單各有側重,一個是出國留學榜,一個其實是專家評選版,從目前的情況來說,這兩份榜單都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然而,小編必須說,這兩份榜單參考價值並不大。
為什麼參考價值不大?
說到參考價值不大,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討論:
1、國際學校數量龐大,這只是一小部分人選擇。據說目前中國各種類型的國際學校今年將超過1000所,遍布中國的一線、二線、三線城市,從這個角度來說,50強也好,100強也罷,這都是龐大學校基數上很小的一部分,也是很小一部分學生的選擇,畢竟人人爭搶的名校招生有限。
2、另一方面,進入榜單的大部分學校,其實在當地,比如北京、上海、深圳、廣州等等早已經成為了家長和孩子心中耳熟能詳的名校,即使沒有這樣一份榜單,也是千軍萬馬,廣受家長和學生的追捧。然而真正困擾家長擇校的是,但孩子無法進入這些第一梯隊的名校,我的孩子該如何選擇其他的學校?
這樣一個詳細排名,或許才是很多家長關注和需求的。
3、因為側重點不同和調研任務龐大的原因,這兩份榜單,從某種角度來說,都存在很強的局限性。也就是說,都不能全面反映學校的情況。一方面,目前國際學校的信息並非完全公開透明,真假與否調研也存在一定的困難,另一方面,國際學校的評估標準涉及:硬體、師資、口碑、資質、課程、出口等等各方面,任何一個單獨的排名可能都不能全部概括一所學校的真實實力和狀況。
國際學校排名該往何處去?
其實國際學校排名,有很好的參考方向,就是大學或者國外的高中排名。如果經常關注學校排名的話,家長不難發現了除了每年都會引發熱議的綜合排名,還有很多五花八門的排名。比如高中有專門的男校排名、女校排名。大學有學術排名、專業排名、研究生院排名、最受學生歡迎大學、獎學金最多、課程體驗最佳、最好的教授等等各種各樣的花式排名。
從這個角度來說,這給我們做國際學校排名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和方法。一所學校的排名的評價因子是多元的,而家長關注的元素也是多元的。做一份單元素的榜單,往往會比綜合榜單更加具有參考價值。比如有些家長關注學校硬體,就來一份學校硬體綜合評估名單,關注學生出口,就來一份學生出口名單,從這個角度來說,這對新建的學校,無疑也是一種激勵和公平的競爭環境。
我們期待這樣一些榜單的出現,相信能夠真正的更加清晰的幫助到家長選擇學校。然而,話又說回來,面對現在的國際學校現狀和排名情況,家長有應該怎麼做呢?
家長該如何選學校?
如果孩子申請到了國外的某所高中,學校通常邀請家長和孩子去學校看看和體驗一番,這對他們來說非常重要,只有家長和孩子親自去到學校,才知道,孩子是否適合學校,學校是否適合孩子。
同樣,我也將這個建議送給擇校的家長們,確實,給孩子選國際學校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帶著孩子實地考察,面對面交流,全面了解一所學校,才能真正知道,一所學校是否適合孩子,孩子能否在一所學校裡快速成長。
在國內環境下成長起來的家長一代,我們從小生活在排名的環繞之中,從小就有重點學校,從小就開始被班級、年級排名所包圍。送孩子讀國際學校,本身就是期望孩子能夠衝破傳統教育的禁錮,接受更好的教育。那我們的家長為什麼不從擇校做起,切勿僅僅迷戀一個排名,而讓孩子錯過適合自己的美好學校!
如果您在選擇國際學校的過程中,對課程體系、入學考試要求、招生政策等有不明之處,您不妨關註上海中小學擇校圈(shyuloozxx),獲取各個國際學校的招生簡章,有時間去學校做個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