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第八條好漢:謀、武、力都非頂級,戰三大更強上將,難免受傷

2020-12-19 老樂說歷史

市井名著大隋唐,老樂歪批道短長。看到「隋唐第八條好漢:謀、武、力都非頂級,戰三大更強上將,難免受傷」這樣一個標題,熟悉隋唐主線小說的書迷,對這個人物,應該不會陌生,他就是靠山王楊林。楊林作為書中的重要角色,他在小說的前半部分,簡直就是各路英雄的頭號勁敵。即使按照武評排名,隋朝有更強的宇文成都,但楊林還有兵法謀略,指揮統率的才能,所以對於隋朝的敵人來說,楊林的威脅,還是要大於天寶無敵將的。

但問題是,無論是在小說中,還是真實的歷史上,一個人的能力和精力總是有限的,如果一位名將的綜合素質特別強,那麼單獨指標,就未必是頂級的。反過來說,在某一項指標方面是頂級的將領,其他方面難免有欠缺,比如李元霸和宇文成都這些頂級鬥神,他們的謀略不會太高,而秦瓊被譽為書中的「智將」,勇武就只能排在十幾條好漢的末尾。因此,像楊林這樣,謀略,武藝和力氣都非常出色的高人,單獨拿出來,又不可能是最出色的,一旦遇上某一方面比他更強的人,吃虧是在所難免的。在隋唐系列的小說中,楊林這種失敗的結果,也並不罕見,鬥武就不用說了,遇上比他排名更高的羅成,就是打不過。而在講述楊林年輕創業的衍生作品中,楊林遇到的麻煩,同樣不少,比如在《興隋傳》中,楊林就先後三次,在這三個方面吃虧受傷。

首先是謀略方面,一個典型的例子是楊林率軍攻打南陳,遇上了南陳太宰秦旭的女婿,也就是後來大名鼎鼎的北平王羅藝,那時的羅藝還是個名不見經傳的年輕人,楊林並不太在意,再加上羅藝的槍法,是公認的不如後來更加出色的兒子羅成的,所以年輕的羅藝和楊林交手,在比武方面不吃虧。但不要忘了,小說中給羅藝的師承來歷,設定了極大的名頭,羅藝的武功和兵法,是跟姜維的後人學的,而姜維這位三國時代最後的蜀漢名將,他的師父又是諸葛亮,所以姜維的兵書戰策,其實是羅藝馳騁沙場的更大資本。這樣看來,楊林雖然不怕羅藝那「半生不熟」的羅家槍或者叫姜家槍,但是他卻鬥不過姜維的兵法陣圖。因此,當羅藝擺下升級版的一字長蛇陣之後,楊林不僅攻不破,反而差點全軍覆沒,自己身中箭矢,受傷流血,身心俱疲,也是不可避免的了。

第二是武藝方面,應該說年輕時代的楊林,肯定要比在隋唐小說中年邁的狀態戰鬥力更強,而老楊林都能排名天下第八,壯年楊林自然更不在話下,再加上武評榜中,排名在楊林身前的李元霸到羅成這個七個人,要麼年幼,要麼沒出生,就一個宇文成都,還是自己人,所以楊林在實際狀態中,儼然是數一數二的高手。但在隋唐榜單中,不是所有的頂級高人都列入其中了,原因是多種多樣的,比如專門克制羅家槍的雙槍將定彥平,他的武藝就不在楊林之下,而年輕的定彥平也是效力於南陳的。所以,當他以敵人的身份,在戰場上遭遇楊林的時候,兩大名將的一番惡鬥,以定彥平最終險勝,一槍擦傷楊林一塊頭皮而告終。

第三就是力氣了。這一點更簡單,因為按照隋唐小說武評的邏輯,大多數版本比較的都是武藝和力氣的綜合實力,排名靠前的李元霸、宇文成都和裴元慶等人,都是武力俱佳的高手,這就意味著居中的楊林,力氣絕非頂級行列。而力氣又主要源自於天賦,所以年輕的楊林,也未必可以在擁有更大力氣的敵將面前佔便宜,比如在他迎戰北番的時候,就遇上了北番大帥沙圖射,此人並且簡單質樸,就是一根碩大的鐵門栓,但力氣方面,完全是碾壓楊林的,楊林只跟他打了一個回合,用囚龍雙棒招架一栓,便被震得虎口開裂,落荒而逃。

由此可見,楊林在壯年時期,一旦遇上了單項素質更加強過自己的對手,也難免遭遇失敗,所以這位隋唐第八條好漢,一生的敗仗也必然吃到過不少。當然,這些內容都是小說家言,並非真實的歷史,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如果羅藝真的跟姜維的後代有關係的話,能力還那麼強,為什麼姜維在三國時代會遭遇失敗?或者說姜維的後人,為什麼默默無聞數百年,要靠羅藝重振門楣?可是,即便如此,故事雖然是以歷史為基礎虛構出來的,但真實的道理卻值得我們琢磨,就像老樂開篇說的一樣,一個人的精力和能力終究有限,即使我們可以在某一個領域取得巨大的成就,可是,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可以在任何領域都是頂尖人才,面對著各行各業的前輩高手,即使我們自己再出色,也一定要時刻保留一顆敬畏之心。通俗點說,別動不動就瞧不起這個,看不上那個的,這種人,一般都沒多大出息。

相關焦點

  • 隋唐好漢中,排名第二的宇文成都,為何打不過排名第三的裴元慶?
    而且隋唐時期的好漢名目基本上都是武力值名目,否則頭腦簡單的西府趙王李元霸也無法穩居第一。因此,按道理來說,宇文成都應該比裴元慶強。但從戰績來看,宇文成都對裴元慶並沒有什麼敵意,四明山一戰,宇文成都連裴元慶的一錘都打不中。裴元慶拿著兩把銀錘向山下殺去。所有的人都迎了上去,拿起金鑰匙。
  • 薛仁貴的實力在隋唐十八好漢中能排第幾,對比一下,結果一目了然
    薛仁貴跟隋唐十八好漢屬於是兩代人了,按照演義裡所講薛仁貴是白虎星轉世,他的前世是隋唐十八好漢中的羅成,當羅成馬踏淤泥河被「萬箭穿心」而死後,白虎星歸位並轉世到了薛仁貴身上!那麼,薛仁貴能在隋唐十八好漢中排第幾呢!先來看看隋唐十八好漢都有誰!
  • 隋唐十三條好漢終極排名,秦瓊僅排第十一,排名第一的無人不服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第十三名:尉遲恭。字敬德,以字行,朔州善陽人。唐朝名將,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尉遲敬德純樸忠厚,勇武善戰,一生戎馬倥傯,徵戰南北,馳騁疆場,屢立戰功。玄武門之變時助李世民奪取帝位。官至右武候大將軍,封鄂國公。晚年謝賓客不與通,於顯慶三年(658年)去世,冊贈司徒、并州都督,諡號「忠武」,陪葬昭陵。
  • 中國古代歷史小說演義中,最無可爭議的十大頂級英雄好漢
    中國的歷史小說很多,有許多的英雄好漢,如果點數起來的話,最厲害要數這幾個英雄好漢:1.李元霸: 隋唐第一條好漢,又稱隋唐第一傑。3.李存孝: 《殘唐五代史演義》中第一條好漢,又名安敬思,小時候是個牧羊童,曾力搏餓虎,被打獵沙陀頭人晉王李克用相中,收為義子(第十三太保),一臂有二萬五千斤之力,兩臂有四象不過之勇。
  • 隋唐十八條好漢排行榜,為什麼秦瓊才排第十六,而羅成能排第七?
    隋唐十八條好漢,只是在傳記演義中出現,都是以隋末農民起義故事為背景,講述隋朝覆滅與大唐建立的一段歷史演義,是一部演繹歷史風雲與歌頌傳奇英雄之作。演義跟歷史有很大區別,演義是文學性質濃厚,故事性較強,虛構成分較大與歷史事實不相符。
  • 隋唐十大兵器排名:李元霸擂鼓甕金錘僅排第三,秦瓊雙鐧並非第一
    隋唐故事崇尚力氣,有言道「一力降十會」,也就是說技能再多不如力氣管用。而隋唐人物武力,兵器也都與力氣有極大的關聯。特別是裡面高手所用的兵器也都各具特點,今天,嶽老三就在此盤點一下隋唐英雄中十大神兵,(這裡也只是根據兵器的實用程度以及受歡迎程度來說,無關兵器的威力):第一,鳳翅鎦金鏜鏜。
  • 隋唐三大「舅子」:一將身經百戰,一人銀錘無敵,第三位借子成名
    市井名著大隋唐,老樂歪批道短長。看到「隋唐三大『舅子』:一將身經百戰,一人銀錘無敵,第三位借子成名」這樣一個標題,熟悉隋唐故事的朋友,可能會有點似懂非懂的感覺。畢竟在《大隋演義》中,楊堅的妻子獨孤氏,是被賦予了非常評書化的「銀環」當名字,而非史家認可的「獨孤伽羅」。可見,如果要叫這個真兒,就沒法往下聊了。
  • 《隋唐演義》、《說唐》和《興唐傳》,哪一部書是隋唐故事的大成
    說起隋唐類小說,人們通常會有一種混亂的印象。為何會如此呢?這是因為隋唐故事小說沒有集大成者,在三本各有所長的小說角力之下,讓人無法取捨,感覺混亂也就在所難免了。隋唐故事雖然書籍眾多,但相對出色的還是《隋唐演義》、《說唐》和《興唐傳》。
  • 《隋唐演義》李元霸的雙錘重800斤,換算成現代重量有多少斤呢?
    《隋唐演義》這部小說可以說是融合了歷史和神話傳說寫成的,裡面的武將武力值基本上不是說招數多麼精湛,大部分是以力量來排名,這就體現在所使用的兵器上,給大家展示隋唐排名前十的好漢武器重量:1、第一好漢,恨天無把恨地無環李元霸,他的武器是一對擂鼓甕金錘
  • 妄言隋唐(二十五)初唐第一猛將尉遲恭為何被抹黑得一塌糊塗?
    尉遲恭在正史上對於尉遲恭的評價是非常高的,唐太宗李世民甚至在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中將尉遲恭排名在第七,力壓第八的大唐第一軍神李靖。熟悉隋唐歷史的人都知道,李世民手下天策府的玄甲衛士是李世民的貼身衛兵,而尉遲恭就是玄甲衛士的統領之一。每當李世民衝鋒陷陣時,尉遲恭則持槊帶領玄甲衛士護衛在李世民身邊,可以說他是李世民最為信任的異姓將領。
  • 金翅大鵬鳥的2次轉世:一是民族英雄嶽飛,另一排隋唐好漢之首?
    金翅大鵬鳥的2次轉世:一是民族英雄嶽飛,另一排隋唐好漢之首?在名著《西遊記》裡,金翅大鵬鳥是相當厲害的角色:曾令齊天大聖孫悟空苦不苦言,太白金星曾早早的報信,而大鵬鳥更是沒有把如來佛祖放在眼中。後來,如來佛祖在出面收服大鵬鳥時:燃燈古佛、彌勒佛都三佛齊現,500羅漢,3000揭諦神,分散左右,更有普賢、文殊菩薩助力,收伏金翅大鵬鳥這一幕的陣勢,堪比《封神演義》中的」大破誅仙陣「。三佛齊出動,這樣大的陣勢,翻變西遊神話,絕無僅有!
  • 「王不過項,力不過霸,將不過李,拳不過金」分別指的是誰
    中國民間對歷史上武功超群的人物有一個評價:王不過項,力不過霸,將不過李,拳不過金。這裡面的「項霸李金」分別是指誰呢?1、王不過項:項羽按照作戰思想和風格,通常把古代軍事人群分:謀戰派、勇戰派兩大類。謀戰派的代表有孫臏、吳起、韓信、李牧等。勇戰派代表有項羽、關羽、張飛、冉閔、秦瓊等。
  • 方臘只有8員上將,為何讓梁山108位好漢損失了多達70名?
    而梁山不同,雖然宋江進行「封將」和組建軍隊,但缺乏人民和固有的領土,只是以梁山作為行動的大本營,連根據地都不是。所以,梁山更像是幫派組織。如果將爭奪天下視為市場的話,王慶、田虎、方臘和小宋朝廷都是實打實的企業,競爭力非常強;而梁山並不屬於企業,最多是一個小作坊或小賣部,在市場上壓根就鬥不過他們。田虎、方臘等人並不像梁山好漢那樣小打小鬧,他們擁有自己割據的州縣,背後有源源不斷的兵源和財源,可以在原有的基礎上向外擴張,最後奪取之天下。
  • 「隋唐十八好漢」中的冷麵寒槍羅成,最後究竟是如何死的?
    羅成和秦瓊是表兄弟,羅家槍和秦家鐧法都很有名,兄弟兩人互相傳授武藝,在傳授武藝時,兩人都發下重誓。羅成發誓:如果私藏一路槍法,萬箭攢身而死,秦瓊發誓:如果私藏一路鐧法,不得善終,吐血而亡。但教到最後,兩人都各留了一個絕招,結果發的毒誓都應驗了。劉黑闥,蘇定方反唐,李元吉,李建成被打得大敗,無奈之下請求李淵派兵救援,李淵派來了羅成前來支援。羅成是李世民的親信將領,李世民和李建成一直有矛盾,兩人見羅成來了,要存心害死羅成,命羅成出馬,一戰必須斬殺劉黑闥。
  • 隋唐三大名將,都被比喻為關羽,但他們只能各佔關公的三分之一
    市井名著大隋唐,老樂歪批道短長。看到「隋唐三大名將,都被比喻為關羽,但他們只能各佔關公的三分之一」這樣一個標題,估計大家對老樂本文想要表達的一個觀點,應該不會感到太難理解。這種設定,就顯得更加合理,也更有誠意了,書迷基礎廣泛的隋唐系列小說,就是這個方面的代表。接下來,說說這三為的具體人選:花刀將魏文通,綠袍帥大刀王君可,以及赤發靈官單雄信,他們分別代表著關公的武、形、神。也許有人會說,魏文通在隋唐名將排行榜中不過是區區天下第九,怎麼能跟關老爺比呢?
  • 水滸108將都是怎麼死的?考試必備,不要錯過!|宋江|梁山好漢|關勝|...
    呼延灼  呼延灼,北宋名將呼延贊之後,梁山泊第八條好漢,馬軍五虎將第四。汝寧郡都統制,使兩條鋼鞭,騎一匹御賜的踢雪烏騅馬,祖傳連環甲馬陣,有萬夫不當之勇。曾用連環馬讓梁山軍馬吃盡苦頭,後被鉤鐮槍所破。他又攻打三山,使三山好漢共上梁山。徵方臘後被封為御營兵馬指揮使。率軍抗金,殺至淮西陣亡。
  • 隋唐小說最失敗的頂級猛將:排名極高,卻從無勝績,只能回憶過去
    市井名著大隋唐,老樂歪批道短長。看到「隋唐小說最失敗的頂級猛將:排名極高,卻從無勝績,只能回憶過去」這樣一個標題,熟悉並喜歡隋唐系列小說的書迷,能否想到這個人是誰呢?書中的頂級名將不過是李元霸、宇文成都、裴元慶、雄闊海、伍雲召再到羅成和楊林這幾個人,如果說這些排名極高的人,從無勝績的話,可能嗎?如果仔細尋找的話,還真有一個,那就是在李元霸出世前,公認的天下第一橫勇無敵將,宇文成都。估計說到這,就有不少朋友會不滿了,宇文成都那麼厲害,怎麼能說他從無勝績呢?
  • 在《隋唐演義》中,威名赫赫的開隋九老結局如何?僅兩人得以善終
    隋朝上雖然僅僅存在了38年,但在歷史上的地位卻是舉足輕重的,因為隋朝結束了混亂的南北朝,而且隋文帝楊堅勵精圖治,開創了開皇之治的繁榮局面;一個王朝的建立,總會有不少功臣出力,而隋朝的建立,自然也有不少開國元勳,在小說《隋唐演義》中,有開隋九老之說,但這開隋九老卻鮮有人善終,當真是慘。
  • 108條梁山好漢中,這8個人完全是來湊數的,可有可無
    文章作者:琢磨君 眾所周知,《水滸傳》中講述了108條好漢在山東梁山泊聚義的故事。為什麼非得是108條梁山好漢,而不是其他數字呢?顯然是作者施耐庵精心設計編排的:天罡星三十六員和地煞星七十二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