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前後,全國各地都有很多不同的風俗,有些地方的風俗甚至帶有很多神秘色彩。在魯北地區,村民在春節過後至元宵節這段時間,就有一種延續多年的的燒紙 馬風俗。
這是2019年2月10日,山東濱州當地一座古代遺址迎來一年一度的傳統祭祀活動。
一排排金色和紅色的紙馬被村民們當成祭品焚燒,以圖在新的一年裡能夠財運亨通,萬事俱興。
春節過後到正月十五這段時間,每天天不亮就有很多村民來的遺址旁邊焚燒紙馬,顯得非常神秘。
很多人燒紙馬不是一匹一匹的燒,而是幾十匹馬排成一行,一起焚燒。
借著朦朧的夜色,數十匹馬一起點燃場面非常壯觀。
這樣的風俗據說起源於北宋年間,到現在有近千年歷史。
在村民看來,燒紙馬許願非常靈驗,一傳十十傳百,延續下來成了一大風俗。
一般而言,正月十六前後是焚燒紙馬的高峰期,正月十六結束後這一風俗也瞬間消失。
因為這一奇異民俗的存在,當地也形成了專門糊紙馬的產業鏈,每匹紙馬售價60元,且不講價,每年能夠銷售上萬匹。
據了解,該遺址東西長300米,南北寬200米,總面積約為60000平方米,文化層距地表不足1米,厚度1.5米,曾出土陶鬲、灰陶罐、粗把豆、陶紡輪、石鐮等文物,經鑑定為商周遺址,1992年被批准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