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對人不感興趣,要幹預嗎?

2020-08-21 自閉症康復訓練許老師

「老師,我家孩子一直不合群,你說TA是不是有自閉症?」 「我家自閉症孩子也總是自己玩自己的,好像對人完全不感興趣……」

許多家長眼裡,自閉症=對人不感興趣。事實果真如此嗎?

誤區:自閉症=對人不感興趣

我們不能憑藉「不感興趣」這樣一個行為就認定自己的孩子患有自閉症。因為有的自閉症孩子就對人表現出了很大的興趣,而且無論是國際還是國內都沒有相關的研究證實自閉症孩子對人的興趣會比普通人少。

對自閉症孩子的幹預中,確實也會遇到不愛跟別人玩、只願意沉浸在自己世界裡的孩子,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就無法走進TA們的世界。就像老師跟孩子一起跑步,中途老師忽然停下來,孩子還在跑,可能過一會兒TA就會回過頭來看老師去了哪裡。

「對人不感興趣」要不要幹預?

很多高功能自閉症孩子家長會疑惑:「對人不感興趣,不愛與人交往」的特點好像並不影響TA的認知、語言、生活自理,那TA還需要幹預嗎?

從幹預的角度來說,我們需要考慮的只是這個情況對於孩子而言是不是一個問題。如果是,我們就需要幹預,給予相應的幫助,如果不是,那家長大可不必太過操心。

比如,有的孩子不喜歡主動與別人交往,但是他具備與人溝通交往的能力,在有需要時還是能夠跟別人交流,可以用正確的方式表達出自己的意願,基本上不會對TA有太大的影響,那麼我們就不認為這是一個需要解決的問題。

提高孩子對你的「興趣」

這類孩子通常表現為不願意和別人一起玩,所以解決問題的重點就是想辦法讓孩子願意和大人一起玩

跟孩子建立良好關係

想讓孩子對你有興趣,首先就要讓TA覺得跟你在一起是開心的,安全的。

首先我們要確定孩子有哪些喜歡的活動或者玩具,然後經常和孩子一起玩TA喜歡的活動或者玩具。讓孩子感覺和你在一起的時候就會有這些好玩的、TA喜歡的東西,TA就會更願意跟你一起玩。

我們在跟孩子互動的時候,可以跟隨TA的動機,並由TA來引導。

鼓勵互動過程

和孩子在一起時可以多鼓勵TA與你互動的過程,比如簡單的模仿,我們大多數時候都喜歡讓孩子模仿老師/家長,其實我們大人也可以試著去模仿孩子,並且鼓勵TA在模仿中互動的過程。

家長要讓自己「有趣」起來

無論是機構幹預,還是居家幹預,我們在教孩子的時候,都要讓自己變得更好玩,孩子才會更願意跟我們互動。

我們可以用誇張的語氣、豐富的表情去吸引孩子。

多創造孩子跟人玩的機會

反思下,作為家長/老師,我們是否給孩子創造了跟別人玩的機會呢?

除了自己和孩子一對一互動,我們也要尋找更多機會,讓孩子參與團體互動,可以多帶孩子出去人多的場所,與更多人接觸,讓TA感覺與人相處是有趣的。

相關焦點

  • 家庭幹預過程中,你給孩子控制感了嗎?
    孩子不聽話?我們且先找找原因!陽陽一直很聽話,不知道為什麼最近開始不聽媽媽的話了,媽媽要求他做的事情,他是越來越不愛做了。良好的親子互動是幫助孩子走出自閉世界的第一步,擁有安全感,生活是可控的,這樣的親子互動,會成為孩子習得人際交往的來源,也會幫助孩子慢慢將這種交往技能泛化到和其他人的交往當中。父母在養育譜系孩子的過程中,一定要讓自己的孩子對自己的生活有預期,有控制感。
  • 當孩子對蒙臺梭利工作不感興趣,如何尋找蒙氏教具新的興趣點?
    在蒙臺梭利幼兒園,當孩子們對教具工作不感興趣的時候,作為蒙氏教師,應該如何通過工作材料幫助孩子尋找新的興趣點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究聊一下。一、孩子們真的失去興趣了嗎?在大多數人的印象裡,蒙臺梭利幼兒園的孩子整天就是操作教具。一件教具擺弄了N多遍,當孩子失去新鮮感之後,自然就會覺得蒙氏教具刻板、枯燥。
  • 自閉症兒童幹預需利用孩子的興趣,夾帶「任務」和指令
    即使生活中碰到了自己不願意去面對的問題和想要逃避的問題,他們也不會用人類最本能的」溝通「方式來解決,而是會選擇使用自己的&34;來解決問題。即大哭大鬧,倒地打滾,甚至撲人咬人等!針對「逃避行為」的幹預方法提前預警,減少孩子行為問題的發生針對不同孩子的逃避問題,我們首先需要做的是提前預警。
  • 怎樣才能讓孩子對英語感興趣?幫答
    經過這麼多年的輔導學習我相信孩子也接觸到了足夠的多的英語學習方法介紹,今天我的回答就拋開傳統意義上英語學習的科學方法(聽說讀寫、語法、詞彙等等),從興趣的角度來回答一下您這個問題。孩子為什麼會對英語學習感興趣?
  • 自閉症、孩子語言發育落後,不用去機構,家庭幹預是王道
    我們再看看自閉症(孤獨症)的嬰兒發生了什麼:自閉症嬰兒的核心特徵,就是對人不感興趣。這讓自閉症嬰兒失去了太多學習的機會,導致社交,語言發育緩慢,沒有了社交和語言自然其他發育也會被同齡人落下。為什麼會這樣,目前科學上有兩種解釋:(1) 自閉症嬰兒因病理因素,天生對物品的興趣高於對人的興趣。我個人不贊成這種推理。
  • 當康復被疫情屏蔽,自閉症孩子的康復幹預只能停止嗎?
    而事實上,很多家長都受盡專業背景不足、實施能力不夠、幹預無從下手、無效時間付出、諮詢無門等挑戰。困難重重不說,孩子的幹預效果還不能保障。3. 怎麼幫孩子贏得更多康復時間,您想過嗎?有效的家庭幹預要具備精準的技能評估、系統的幹預方案、詳實的數據記錄、及時的效果分析、專業的康復反饋等環節。有多少家長都因為這些環節產生了困惑:我足夠專業嗎?家庭幹預足夠系統嗎?我能做好嗎?今天介紹的這款智能家庭幹預工具「嗨小保」,可以說能解決家庭幹預的大部分問題。
  • 孩子對事情不感興趣?可能是你打斷孩子的「好奇心」,你發現了嗎
    孩子的許多發問都會讓家長招架不住神奇的小腦袋有探索不完的知識,也有問不完的問題這讓爸爸媽媽們有些手足無措。每一次孩子的不解,都讓他有效的提高了自己的思考能力和對事物的認知能力,這是許多爸爸媽媽教都教不會的。很多家長苦,孩子就是喜歡看手機、玩遊戲,對別的事情根本提不起興趣。是孩子對事情不感興趣?可能是你打斷孩子的「好奇心」,你發現了嗎?
  • 如何引導孩子對學習感興趣?
    怎樣讓孩子對學習感興趣 孩子不愛學習,一整天對學習不感興趣,又特別的沒有心思學習,該怎麼辦才好的呢,筆者今天介紹幾種讓孩子對學習感興趣的方法,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首先、要清除孩子思想上的雜念孩子雜念太多,與家庭背景有關。夫妻不要吵架,至少不要當著孩子的面吵架。不要當著孩子的面談話家裡的收支問題,不要讓孩子了解太多的與學習無關的事情,保證孩子絕大部分精力都用在學習上。其次、學會鼓勵孩子家長是孩子心目中的第一個權威評價者,他們渴望得到家長的肯定。如果家長總是「打擊」孩子,有可能摧毀其求知慾。
  • 孩子對學習不感興趣?那是家長沒有找到辦法
    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當真的上學了,就出現了兩級分化,有些孩子依然對學習充滿熱情,而且成績優秀,也有一些孩子不喜歡上學了,甚至厭學。到底是什麼因素在影響著孩子的學習興趣呢?今天,我們來探究下這背後的原因。有專家研究過,如果一件事讓人有興趣,至少具備「五感」因素: 挑戰帶來的成就感。
  • 如何讓孩子對英語感興趣?
    既讓他們感興趣,又能促進他們更加主動地參與學習?筆者從以下幾方面談談自己的看法。首先、培養興趣,培養孩子的語感。如果您本人精通英語,可以有意識地與孩子做簡單的交流,給孩子創造一個語言學習的氛圍;如果不具備這個條件可以引導孩子看一些他比較感興趣又容易理解的東西,如雙語的漫畫、動畫片。總之,要根據孩子的興趣來,個人認為這階段重點放在記單詞、背課文上是不可取的,也不需系統的教音標、語法,只需要教一些發音技巧,避免一些習慣性錯誤,以免影響以後的學習。
  • 如何讓孩子對英語感興趣?
    既讓他們感興趣,又能促進他們更加主動地參與學習?筆者從以下幾方面談談自己的看法。首先、培養興趣,培養孩子的語感。如果您本人精通英語,可以有意識地與孩子做簡單的交流,給孩子創造一個語言學習的氛圍;如果不具備這個條件可以引導孩子看一些他比較感興趣又容易理解的東西,如雙語的漫畫、動畫片。
  • 孩子為何對英語啟蒙不感興趣?英語啟蒙家長說了算還是孩子說了算
    兒童英語啟蒙教育階段,相信很多家長都遇到以下幾個問題:孩子對英語啟蒙學習沒有興趣;孩子對RAZ(《Reading A—Z》)感興趣,但是對英語閱讀不感興趣;有的孩子或許能說英語,但是卻對英語繪本和書籍毫無興趣;有的孩子或許第一遍看書還能看下去,第二遍再讀的時候,就一點兒興趣都沒有了
  • 家長:如何讓孩子對學習感興趣並學會聽課
    李躍兒(著名兒童教育專家、美術教育家、巴學園園長):幼小銜接最重要的第一節讓孩子對畫對字感興趣,孩子不聽課不是孩子的問題是老師的問題  引入對名字的興趣,順便把字也認了,主要是培養孩子認字的興趣。把文化知識滲透在故事當中,邊畫邊寫你孩子就會感興趣,邊寫邊使用人類文化的符號,孩子就會被感染被薰染,不要專門盯著去教他這樣孩子很難感興趣,幼小銜接最重要的第一節讓孩子對畫對字感興趣。學前班其實最重要的是文化興趣的培養,孩子不聽課不是孩子的問題是老師的問題,講這樣的課成人要放得開別怕自己丟人。  輸入知識的這一部分,引入知識的這一部分,從亞當和夏娃到我們的爸爸媽媽生了孩子給他起名字。
  • 因對專業不感興趣,從清華退學重新高考,興趣真的有這麼重要嗎?
    就因為不喜歡本專業,就退學了,而且再讀一年,萬一考不上清華呢?看上去有很多的風險,也會有人不理解,但是王宇航還是選擇了重新高考。不禁讓人思考,興趣對於孩子來說真的這麼重要嗎?01 什麼是真正的興趣作為家長,可能會這麼想,孩子的興趣變化無常,也許今天喜歡這個,明天又喜歡別的了,多培養對自動化這門學科的興趣,自然而然地就會喜歡上了呢。有這個可能性,但也可能就是不感興趣,所以還是要區分孩子的興趣屬於假興趣,還是真興趣。
  • 90%的人對上班不感興趣,原來是......
    如果經濟條件允許的話,我想,大多數人都不會對上班感興趣。都會希望過一種隨心所欲,瀟灑自在的生活。只有少部分的人,能從事感興趣的工作。回想當我們還是孩子的時候,自己總能找到喜歡的東西,樂享其中,卻又對結果無關緊要。熱愛,努力,玩耍,孩子都知道這是最好的生活。
  • 父母不高,孩子比同齡人矮,要不要提前幹預?
    早幹預和晚幹預差別很大嗎?4目前市面上有哪些生長激素可以選擇,費用如何?5 打了生長激素,成年後會增加骨折的風險嗎?7 藥物帶來的風險利弊如何權衡?...此時介入已是晚幹預,唯一的治療方案是:1、用藥物抑制性腺發育;2、聯用重組人生長激素治療,提高孩子生長速度。兩種藥物同時作用,孩子受的苦、家長付出的代價遠遠大於早幹預。
  • 自閉症孩子的刻板行為如何科學幹預?
    興趣狹窄和行為刻板是自閉症孩子的核心症狀之一,大部分自閉症患兒都有刻板行為問題。他們不喜歡涉及靈活的、創造性思考的活動,難以站在他人角度看待問題,或者對他人不感興趣,因此他們安心於重複的活動,這些活動會給他們帶來愉悅的感覺。
  • 「衢州健康科普」當康復被疫情屏蔽,自閉症孩子的康復幹預只能停止嗎?
    孩子的黃金幹預期是0-7歲,從早期密集幹預所帶來的效果來看,早期幹預是讓孩子在關鍵期內獲得康復效果最大化的法寶,也是孩子獲得良好長期發展的基石。但近半年的疫情,沒有了老師的指導,黃金幹預期越來越短,孩子卻步履不前,相信作為家長的您比任何人都更著急。2.家庭幹預面臨的這些困境,您有過嗎?疫情期間,身為家長,您是否開始嘗試家庭幹預?
  • 孩子學興趣成為"逼不得已"?這或許是家長給孩子做的"模具"
    不是很正常嗎?是的,這種事情發生在其他物種身上,我們覺得無可厚非,但事實上,我們的孩子正在或多或少接受或面臨這樣的處境。其實,我們只需要掌握好兩點,不人云亦云,就能給孩子提供一個健康快樂的成長環境。一、順其自然,適當幹預我們很多人把孩子比作一顆茁壯成長的小樹,為了能讓這顆小樹變成一顆參天大樹,家長過多地幹預孩子的成長,修剪這棵樹的枝杈,讓這棵樹按照既定的標準成長,但往往到最後可能傷害到樹的軀幹,影響樹的正常生長。
  • 家長給孩子讀繪本時為什麼孩子不感興趣?因為讀得不夠豐富!
    為了讓孩子養成閱讀的習慣, 家長買回來很多繪本書籍,並督促孩子去讀,去看,但孩子沒有耐心,看繪本時幾下就翻過去,或者是就只看圖畫,甚至有的孩子不喜歡讀書,在書上亂塗亂畫,撕書,給他讀繪本吧沒讀幾頁就跑開自己玩去了,好像對書沒興趣似的。 往往是家裡書買了很多,孩子到底看懂沒有也不知道,最後書都放在書櫃裡束之高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