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行為揭秘:媽媽最容易誤解的4種寶寶肢體語言

2020-09-09 babystar育兒號

在寶寶可以自己告訴你他們的想法之前,你可以先通過了解孩子的肢體語言,更好地了解他們。


每個人都會開玩笑說,他們希望自己的寶寶自帶一本說明書。對於剛做父母的人來說,要學會解讀嬰兒的暗示通常是很困難的。「如果你沒理解他想告訴你的,那也沒關係,」凱薩琳博士(一位位於安娜堡的密西根大學的發展心理學家)表示。「繼續努力」。為了幫助你破解寶寶的密碼,我們向專家詢問了父母最常誤讀的四種情況。


3周大的寶寶會對你微笑


你會想:我的孩子愛我!


實際情況:在6周之前,微笑很有可能是一種愉快的生理感覺——或者它們只是一種能量的釋放。「因為直到6到12周的某個時候,嬰兒才開始有社交微笑,這是一種反應性的行為,你對你的寶寶微笑,他也會對你微笑,」父母顧問、《寶寶411》的合著者、醫學博士布朗表示。即使這樣,嬰兒也會對任何人微笑。在大約4個月大的時候,他就會發展出所謂的「選擇性社交微笑」,這意味著他會把最燦爛的笑容留給他最喜歡的人(比如你!)


2個月大的寶寶一直哭個不停


你會想:他遇上了問題。


實際情況:你猜對了;你的孩子正在為某件事苦惱。對一個小嬰兒來說,哪怕是襯衫上的一個抓痕,都能讓他不停地哭鬧。你的寶寶也可能是由於受到「過度」的刺激。如果你和他玩的時候,他開始看向別處,把頭轉到一邊,或者中斷眼神交流,這意味著他可能需要休息一下,所以就讓他在你的懷裡休息一下吧。「一旦嬰兒開始哭泣,他就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嬰兒的心:給你的孩子一個情緒領先指南》的合著者琳達博士建議。「你需要在他太激動之前讓他恢復一下體力。」



你6個月大的寶寶正在胡言亂語


你會想:他正在跟我說話。


實際情況:嬰兒正對他們的聲帶產生興趣。大腦中有兩個區域控制語言:一個是原始區域,另一個是成熟區域。布朗博士解釋說:「在這個年齡,當你的寶寶開始發出一系列的聲音並嘗試模仿成人談話的各種語調時,這些原始的技能正處於全盛期。」當他接近一歲時,他成熟的語言技能會開始發揮作用,他將能夠把單詞和物體聯繫起來。儘管他早期的咿呀並不是「多給我牛奶」的意思,但它對語言發展仍然很重要。布朗博士說:「你需要對寶寶的咿呀學語做出回應,鼓勵他不斷地發出聲音,為孩子的語言學習創造條件。」


9個月大的寶寶把盤子扔到地板上


你會想:他討厭我做的飯菜。


實際情況:除非你的寶寶也會伸出下唇和舌頭,把食物吐出來(這兩種方式都是寶寶表現厭惡的方式),否則你的食物是沒有問題。你的寶寶只是因為好奇。「嬰兒扔東西很多時候,只是為了看看會發生什麼,」布朗博士解釋道。如果你需要休息一下,請在紙巾盒中裝滿毛巾,然後讓你的寶寶可以地自由地擺布它。


英文原文:

https://www.parents.com/baby/development/behavioral/what-babys-body-language-means/


(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我們做了中文翻譯,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相關焦點

  • 寶寶哭鬧很難安撫?媽媽別慌,心理學家:肢體動作比語言更有力量
    01 肢體語言更有效《正面管教》中說:嬰兒和非常小的孩子是通過非語言信號、面部表情以及情感能量來了解人和人的關係的。在孩子剛來到這個世界上的時候,他們並不熟悉我們所用的語言,在8個月之前嬰兒都在靠「肢體語言」和父母交流。
  • 小嬰兒肢體語言的背後是什麼意思,有四種行為是孩子在說:我難受
    新手媽媽在孩子半歲之前是最難熬的,孩子難帶,一個體現在孩子的作息規律,導致媽媽們睡不好;另一個原因就是孩子不能溝通,任何情緒都是通過動作和哭泣來表達,因為讀不懂寶寶的語言,媽媽們只能靠猜,但是猜起來太累了。
  • 讀懂幾個常見嬰兒肢體語言,帶娃無壓力
    身為父母,如何讀懂寶寶的肢體語言呢?父母能讀懂寶寶的這些肢體語言,帶孩子沒壓力。我們首先來看看寶寶一般都有哪些身體語言,以下這些是寶寶常用的肢體的語言,寶媽可以通過這些肢體語言,來讀懂寶寶的意願。隨著年齡的增加,寶寶開始將手放入口內吸吮,自得其樂地玩弄自己的嘴唇、舌頭,這是寶寶高興時的一種表現。當寶寶有這樣的行為時,父母不要阻止,一般到寶寶2歲前不用糾正。4.紅臉橫眉表示寶寶要拉便便了,爸媽快來幫忙。
  • 嬰兒四個肢體語言,不會說話也不妨礙表達,看懂後帶娃更輕鬆
    執筆:胡蝶編輯:胡蝶定稿:歐陽比文寶寶出生的第一年,是所有媽媽公認最耗費精力的一年,寶寶兩三歲以後雖然淘氣,但起碼能和寶媽有個交流的過程,不舒服了也大致能說明白。而小嬰兒不論是餓了、累了、煩心了,表達方式只有一個,那就是嚎啕大哭,可謂是「寶寶的心事你別猜,猜來猜去也猜不明白」。
  • 嬰兒的肢體語言:嬰兒真正想要的是什麼?你知道嗎?
    隨著他長大,嬰兒將開始通過手勢和許多其他形式的肢體語言進行交流。因此,作為新父母,您必須了解寶寶的肢體語言,才能知道他想要什麼。我們認為我們可以分享其中一些線索,以便您掌握最新情況。準備?因此,您可能會問:「您如何閱讀嬰兒的肢體語言」?簡單的答案–看著他。這是解碼後最常見的新生兒肢體語言。不斷踢 一些父母可能想知道,「為什麼嬰兒這麼踢腿?」
  • 嬰兒邊吃母乳邊用手推媽媽?寶寶表達的8種需求,你接收到了嗎?
    導讀:嬰兒邊吃母乳邊用手推媽媽?寶寶表達的8種需求,你接收到了嗎?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嬰兒邊吃母乳邊用手推媽媽?寶寶表達的8種需求,你接收到了嗎!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7種「嬰兒語言」,分分鐘讓你了解寶寶需求,新手爸媽收藏
    莉莉(化名)寶寶已經兩個月了,由於是新手媽媽,在育兒之路上顯得格外焦慮。比如寶寶最近總喜歡在睡眠中扭來扭去使勁,莉莉很擔心寶寶是不是哪裡不舒服,每天各種網上查,結果越查越擔心。最後還去了醫院諮詢,結果被告知無大礙,讓莉莉不要過於焦慮。寶寶在剛出生的第一年,不會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寶寶雖然不會說,但他們會用屬於自己的「嬰語」來告訴媽媽自己的需求。
  • 1歲嬰兒寶寶身高體重標準,超詳細語言、行為、認識發育父母自查
    嬰兒1歲時,身高、體重、認知、行為、語言等均處於快速成長期,很多時候新手父母不知道寶寶在1歲時應該具備哪些能力,是否存在發育遲緩,本文極盡所能搜集整理了1歲寶寶全方面的發育指標:1.1歲嬰兒身高成長發育標準(cm)
  • 4句嬰兒語言,若媽媽能聽懂,帶娃輕鬆,寶寶也能少受罪
    導讀:4句嬰兒語言,若媽媽能聽懂,帶娃輕鬆,寶寶也能少受罪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4句嬰兒語言,若媽媽能聽懂,帶娃輕鬆,寶寶也能少受罪!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最常見的7種寶寶肢體語言,家長們一定要牢記
    :如果寶寶睡覺的時候不安穩,小腦袋總是左搖右晃,媽媽一定要摸一摸寶寶的額頭和頸後。媽媽需要尋找寶寶不高興的原因,滿足他的需求。4個月大的嬰兒唾液腺的分泌量開始增加了,所以口水相應增多,吐泡泡的機會增多,嚴重的還會流涎。由於這些唾液腺內含有一定量的澱粉消化酶,起到消化澱粉的作用,所以這時可以吃大米類的食品了。同時,因為口水還起到攪拌米粉的作用,所以流涎也可減少。
  • 嬰兒成長日記.語言篇:寶寶早期語言的秘密
    不過,據她回憶,在更多情況下,寶寶最初關於「媽媽」的發音都是不清晰的。」她的寶寶布朗在6個月大的時候就會在嬰兒床上這樣叫她。 「媽媽」,「爸爸」,這通常是世界各地嬰兒最普遍叫出的第一個詞,韋斯(一位多倫多的語言病理學家)表示,這並不是因為嬰兒能認出他們的父母或知道如何稱呼他們的名字,而是因為這些聲音對嬰兒來說是最容易發出的。
  • 寶寶的「迷惑行為」大揭秘,這些「奇葩」行為,看你家娃中幾個?
    就像是這個寶寶,突然之間在嬰兒餐椅上瘋狂晃動,大概是希望自己的速度超過光速,這樣即使在媽媽面前,也會出現隱形的效果了!其實很多寶寶也有類型的「迷惑行為」,他們不僅喜歡被晃來晃去,而且喜歡被亂著轉圈,還會笑出聲來。
  • 寶寶越早出現這4個「行為」,說明越聰明,中了的媽媽偷著樂吧
    新生兒出生之際,新手媽媽們都希望自己有個聰明機靈的寶寶,那什麼樣的特徵可以說明寶寶比較聰明呢?如果你家的寶寶很早就出現了以下這4種行為,說明他很聰明哦,中了的媽媽偷著樂吧!早期嬰兒的微笑和大笑屬於無意識的自主反應,更經常發生在睡夢以及無意識活動中;隨著幾個月的成長,嬰兒開始能夠區分人和其它非社會性刺激,對人的聲音、面孔開始有特別的反應,大人逗趣容易引起嬰兒的微笑,社會性微笑開始出現。
  • 當寶寶吃飽時,會用肢體語言提醒媽媽,可不要再繼續餵了
    之前,我覺得這只是一句玩笑話,直到身邊的女性朋友陸陸續續當了媽媽,才知道這其中蘊含的濃濃愛意。很多新手媽媽擔心寶寶餓著,或者營養不夠,所以餵養孩子的原則就是「寧要撐著,也不能餓著」。但是,各位媽媽也要注意了,餵養寶寶一味地強塞,容易導致寶寶營養過剩,也是一個大問題。比如,孩子吃太多,身體過於肥胖,引發多種疾病;孩子吃太多,腸胃負擔過重,出現便秘等情況。
  • 寶寶迷惑行為大賞:這幾種「奇葩」行為,你家娃中了幾個?
    這樣的「自虐」的行為讓父母感到困惑和擔憂。據統計,有大約20%的嬰幼兒有故意用頭撞東西的行為,其中男孩是女孩的三倍。一種情況是,孩子感到沮喪卻無法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情緒,他們會扯著嗓子「哇哇」大叫和肢體動作告訴家長:我很生氣!
  • 新手媽媽最容易犯錯的4點,一定謹記於心,寶寶健康才是首要
    導讀:新手媽媽最容易犯錯的4點,一定謹記於心,寶寶健康才是首要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新手媽媽最容易犯錯的4點,一定謹記於心,寶寶健康才是首要!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為了孩子發育更聰明健康,媽媽的行為表現
    嬰兒經過媽媽的呵護和餵養,身體器官的發育也在隨著生長,對外界事物的認知也有了明確的行為上的表現1.體育運動促進身體的血液循環,成人依靠體育運動鍛鍊來增強身體對病菌的抵抗能力,嬰兒期的爬行運動也是會對嬰兒的身體發育起到鍛鍊和促進作用2.為了讓孩子儘早得到鍛鍊,在孩子處於嬰兒時期3-4月月齡階段時,便可訓練嬰兒的爬行技能
  • 寶寶3個行為常被人誤解,其實是大腦正常發育的表現
    生活中我們會遇見孩子一些各種各樣的奇怪行為,有的行為看起來不靠譜,沒有什麼依據,但是這卻是孩子大腦正常發育的表現。以下告訴寶媽們可能被誤解的3種行為。1、認為寶寶認生就是性格內向大多數人應該都有過這樣的經歷,當你去親戚家串門時,看到親戚的寶寶,總想要去抱一下他,但是當你抱寶寶時,寶寶就會不停的哭鬧,直到你把寶寶還給他爸媽,他才停止哭鬧。
  • 寶寶這3種行為招人煩,但是在對媽媽說「我很愛你」,別會錯意
    寶寶年紀很小,幾乎沒有語言表達能力,也就不存在用話語來表達自己的心情和需求。多數情況下,都是用肢體動作來表達自我。但也正因為年紀小,沒有明確的是非觀,在用肢體表達自我的時候,就很容易沒有輕重。但其實他們這種「過分」的行為,只是在向媽媽表達自己的愛意。如果媽媽不明白,很容易傷了孩子的心。那麼,寶寶都有哪些動作被媽媽誤解了呢?
  • 12種嬰兒常見的肢體語言,讓你輕鬆看懂寶寶的各種需求!
    嬰兒常見的12種表現餓了想喝奶、吃輔食6個月以前寶寶如果有「餓」的感覺,通常會輕微躁動,手腳亂晃、反覆吐舌、吸吮手腳;部分寶寶還會不停用臉磨蹭所有接觸的物品身體試圖尋找食物。此時如果不哄睡繼續讓寶寶活動,寶寶會出現「用力握拳」、「腳伸直」等生氣的表現,到最後大哭大鬧。尿尿或便便寶寶排洩時有可能維持原本的動作,或用力抿嘴、手腳蜷縮往身體中心用力,要看寶寶當下的心情跟身體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