莉莉(化名)寶寶已經兩個月了,由於是新手媽媽,在育兒之路上顯得格外焦慮。比如寶寶最近總喜歡在睡眠中扭來扭去使勁,莉莉很擔心寶寶是不是哪裡不舒服,每天各種網上查,結果越查越擔心。最後還去了醫院諮詢,結果被告知無大礙,讓莉莉不要過於焦慮。
寶寶在剛出生的第一年,不會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寶寶雖然不會說,但他們會用屬於自己的「嬰語」來告訴媽媽自己的需求。對於很多新手爸媽來說,可能會比較難讀懂這些,本文將為 格維爾新手爸媽分享7種「嬰兒語言」,分分鐘讓你了解寶寶需求,新手爸媽收藏。
0~2歲的孩子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吃手吃腳行為,按年齡段寶寶吃手分別代表不同的意義:
①0-3個月的寶寶不僅是吃手,而是任何東西放到寶寶嘴巴他們都會用舌頭去舔一舔,這個階段寶寶的吃手行為主要是一種正常的生理反射。
②3個月~2歲的寶寶吃手,主要是寶寶進入了口欲期,一般在7-8個月達到高峰,2歲後開始逐漸消退。
③3歲以上的寶寶吃手,多伴有心理因素或身體不適,家長需引起重視。
寶寶在睡覺時出現亂動或是搖頭,一般有如下幾種原因:
①寶寶睡眠周期到了,會通過亂動或搖頭,此時並不代表寶寶會醒來,家長需耐心等待,看寶寶是否會自己接覺。
②如果寶寶睡眠環境過熱時,也會出現在睡覺時亂動或是搖頭的情況,則代表寶寶很熱或出汗了。
一般來說,寶寶從出生後兩周就會在清醒時和家長有所互動。如果寶寶不和你互動但也沒有表現出哭鬧,那可能就是寶寶真的太困想睡覺了,家長要及時哄睡寶寶哦。
家長一旦發現寶寶發射出的睏倦信號後,最好及時進行哄睡。強行讓寶寶清醒時間過長容易造成寶寶過度睏倦,影響寶寶的睡眠質量以及作息規律,不利於身體發育和睡眠模式的建立。
寶寶皺著眉頭用力,一般代表著寶寶有這樣的需求:
①寶寶皺著眉頭用力,甚至還伴隨扭來扭去,那可能是寶寶要放屁了,多發生在0-3個月的寶寶身上。
②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寶寶皺著眉頭用力,臉憋得通紅,也有可能是寶寶要拉粑粑呢,正在蓄力呢。
寶寶在睏倦的時候,會發出各種睏倦信號來告訴媽媽「我困了,媽媽快哄我睡覺」。揉眼睛便是其中一種睏倦信號,除此之外,寶寶這幾種表現也是在表達睏倦信號:
寶寶在吃飽喝足,且心情愉快的清醒時間時,會出現自娛自樂的行為:安靜地躺在床上,不哭也不鬧,只是自己到處看看,或者玩玩媽媽給的小玩具。
寶寶會隨著年齡的增長清醒的時間越來越長,在寶寶建立了足夠的安全感和親子關係,且寶寶無任何身體不適時,他們會在吃飽喝足後能夠自娛自樂,不會哭鬧。反之,如果寶寶愛哭鬧,家長則要看看是否寶寶有身體不適,或存在某種心理需求。
寶寶在感覺到難受或是不舒服時,雖然不會說,但是會通過各種肢體動作來向媽媽表述:比如寶寶抓扯自己的頭髮或是帽子時,有可能是寶寶太熱了,或是身體很難受不舒服,希望媽媽來幫幫自己。
CiCi媽寄語:家長不要覺得小嬰兒啥也不懂,只要你仔細觀察他們的行為就會發現,他們一直在給你傳達他們的小需求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