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
這句話強調了吃飯對人的重要性,在寶寶身上同樣適用。尤其是添加輔食後,爸媽把大部分心思都花在寶寶飲食上,怎麼吃才能讓寶寶健康發育,有個強壯的身體和聰明的大腦呢?
很多爸媽,雖然學歷高智商高,知道很多理論知識,但是缺乏實際操作的經驗,餵娃期間常常會進入各種誤區,讓孩子很受傷。
一般來說,寶寶輔食有6個誤區,只要爸媽把這6個誤區搞清楚,遠離不中招,輔食餵養將會非常順利!
有哪6個誤區呢?寶寶輔食的6個誤區,醫生不說也要知道,新手爸媽可收藏
有的媽媽說,寶寶必須滿6個月後再添加輔食。期間,即便寶寶再饞再想吃,都會強忍著,直到6個後再添加。
其實,寶寶輔食添加沒有固定的時間,只要不早於4個月,不晚於8個月就可以。具體什麼時候添加,應該根據寶寶的早期餵養、神經系統發育和生長來共同決定。
正常來說,只要寶寶出現這些信號,就可以添加了。
寶寶4-6個月添加輔食,主要是因為從母體帶來的鐵元素消耗殆盡,需要從輔食中獲取。因此,很多父母會把蛋黃作為輔食添加的優先選擇。
實際上,這個行為是錯誤的!
剛添加輔食的寶寶,消化功能還不完善,如果直接吃蛋黃,很可能會消化不良,無法吸收。因此,一般建議寶寶剛添加輔食時,優先添加富含鐵元素,而且好消化、易吸收、低過敏的強化鐵嬰兒米粉。
對於這個問題,《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早就給出了建議:寶寶4-6個月剛添加輔食的時候,優先添加強化鐵的嬰兒米粉、肉泥等富含鐵的泥糊狀食物。
所以說,新手爸媽別再著急添加蛋黃了,先讓寶寶吃點強化鐵的嬰兒米粉,適應以後再逐漸添加果泥、蔬菜泥、肉泥和蛋黃。
PS:米粉是添加了鐵、鋅、DHA等營養素的強化鐵嬰兒米粉,而不是媽媽在家自己磨的米粉。
老一輩帶娃,常常會有一些陳舊的思想,比如:吃鹽長得快!
寶寶添加輔食初期,就迫不及待的加點鹽或調料品,看寶寶吃得香,非常有食慾,就會開心的不得了。
加鹽本來是老人的好意,結果卻害了娃!
因為嬰幼兒的腎臟發育還不健全,過早吃鹽,會增加腎臟的負擔,引起機體代謝的疾病,成年後更容易高血壓。而且過早吃鹽還會損傷寶寶的味覺,讓他們出現偏食和挑食的壞習慣。
因此,1歲內不要給寶寶額外加鹽,也不要太油膩,或者吃大人飯。
建議:1歲內的寶寶,不吃鹽、不吃糖、少吃油(6-12個月每天5-10克油,1-3歲每天20-25克);1歲後可以吃鹽,但是不能吃太多,1-2歲每天吃鹽1克左右;2-3歲每天吃鹽不超過2克;3歲後每天吃鹽2克左右。
有些爸媽持續給寶寶餵糊狀輔食,認為輔食越爛越好,這樣寶寶吃的快,好消化易吸收。
剛添加輔食時,寶寶還不會咀嚼,確實是越爛越好,最好是泥糊狀的;但是隨著月齡增加,應該由泥糊狀輔食慢慢過渡成較軟的固體輔食,或者一般的固體輔食,只有這樣才能鍛鍊寶寶的咀嚼能力和胃腸消化能力。
如果一味的給寶寶吃泥糊狀輔食或軟爛輔食,咀嚼能力和胃腸消化能力得不到有效的鍛鍊,不僅會讓寶寶「不會吃飯」、營養不良,還會影響語言能力的發展。
輔食添加應該遵循「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細到粗,由單一到複雜」的原則,按照寶寶月齡逐漸改變,滿足他們的發育需求。比如:
6個月寶寶:質地柔軟的泥糊狀輔食,比如衝泡好的米粉、蔬菜泥、水果泥。
7-8個月寶寶:質地稍厚的泥糊狀食物,比如魚肉泥、小米糊、軟爛的粥。
9-10個月寶寶:質地柔軟的塊狀輔食,比如蔬菜粥、肉末粥、軟爛的麵條。
11-12個月寶寶:較柔軟、稍大的塊狀輔食,比如饅頭、餛飩、肉丸、飯糰。
很多爸媽看來,寶寶飲食應該定時、定量,一天吃幾頓,一頓吃多少,最好按照數據來,這樣才能確保營養充足,發育健康。一旦哪天寶寶吃的太少,就會擔心,是不是身體不舒服?或者開始挑食、偏食了?
其實,寶寶跟大人一樣,吃飯不可能完全定時、定量。
寶寶運動量大,消耗多,餓得快,自然就會多吃一些;寶寶睡覺多,沒怎麼運動,消耗少,肚子不餓,自然吃的少一些;寶寶也有自己的喜好,飯菜合胃口吃的多;飯菜不合胃口吃的就少……這些都是正常的,爸媽不要太焦慮。
遇到這種問題,爸媽應該怎麼做呢?
每餐多準備一些輔食,吃多吃少讓寶寶自己決定,允許飲食上的差異;給寶寶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讓他們在固定位置專心進食,不看電視、不玩手機、不玩玩具。
同時,爸媽還得按照寶寶的需求餵養,不追著喂,不強迫喂,不過度喂。
有些爸媽擔心寶寶過敏,常常會有意識的推延食物的添加時間,讓孩子長時間吃一種食物;有的爸媽擔心孩子營養不夠,多種輔食一起添加。
這兩種都屬於過度行為,都是不提倡的!
為什麼這麼說呢?
1.食物單一
研究證明:早期添加種類豐富的輔食,可能會降低孩子一歲後的過敏風險。
也就是說,延遲食物的添加時間,可能會增加孩子一歲後的過敏風險,反而起到了反作用;而且食物單一,代表營養單一,孩子無法從食物中獲得全面、均衡的營養,很可能會營養不良,影響發育。
2.食物複雜
寶寶輔食多樣化沒問題,但是如果一下添加多種新食物就不正常了!
同時添加好幾種輔食,不僅會讓寶寶腹脹、便秘、消化不良,還會改變食物本身的味道,寶寶無法體驗不同食物的不同味道,很可能會影響健康飲食的養成。
剛添加的新輔食可能會讓寶寶出現過敏反應,一旦出現,很難從多種食物中找到過敏原。
因此,建議爸媽按照寶寶的發育,逐漸添加不同質地和種類的輔食,但是切記,新輔食一次只能添加一種,觀察3-5天,沒有問題以後才能添加別的新輔食。
以上就是6-12個月寶寶輔食添加的6個誤區,看似簡單卻「害娃不淺」,很多爸媽經常犯!
【本文圖片均來源網絡,侵立刪】
大家好,我是叮麻育兒,經驗豐富的育兒達人,多平臺原創作者,分享專業的孕育知識!歡迎大家關注我,留言諮詢或討論。本文系原創,抄襲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