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擬規定不給小學生留作業 一至三年級不考試

2020-12-13 中國新聞網

  昨天,針對小學生課業負擔仍然存在過重現象,教育部在其官方網站就《小學生減負十條規定》公開徵求意見。據了解,該規定從入學、編班、教學、作業等十個方面對小學生減負作出具體規定。對於教育部擬定的小學生減負對策,不少家長表示歡迎,但也有一些教育界人士對其操作性提出了質疑。

  小學生減負十條規定(徵求意見稿)

  1 陽光入學。各地要在大力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同時,嚴格實行免試就近入學,招生不依據任何證書和考級證明。實行信息公開,縣區教育行政部門要利用網站等多種方式向社會公開每所小學和初中的招生計劃、範圍、程序、時間和結果,積極推行統一的網上報名招生。

  2 均衡編班。按照隨機方式對學生和教師實行均衡編班。嚴禁以各種名目分重點班和非重點班。編班過程要邀請家長、社區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等參加,接受各方監督。

  3 「零起點」教學。一年級新生入學後,要嚴格按照課程標準從「零起點」開展教學,不得拔高教學要求,不得加快教學進度。

  4 不留作業。小學不留書面式家庭作業,可布置一些適合小學生特點的體驗式作業。積極與家長、社會資源單位聯動,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地安排學生參觀博物館、圖書館、文化館等社會設施,組織參加力所能及的手工勞動、農業勞動。

  5 規範考試。一至三年級不舉行任何形式的統一考試;從四年級開始,除語文、數學、外語每學期可舉行1次全校統一考試外,不得安排其他任何統考。每門課每學期測試不超過2次。考試內容嚴禁超出課程標準。

  6 等級評價。實行「等級加評語」的評價方式,採取「優秀、良好、合格、待合格」等分級評價,多用鼓勵性評語,激勵學生成長。全面取消百分制,避免分分計較。

  7 一科一輔。教輔材料購買遵循「一科一輔」和家長自願原則。學校和教師不準向學生推薦、推銷或變相推薦、推銷任何教輔材料。

  8 嚴禁違規補課。學校和教師不得在課餘時間、寒暑假、雙休日和其他法定節假日組織學生集體補課或上新課。公辦學校和教師不得組織或參與舉辦「佔坑班」及校外文化課補習。

  9 每天鍛鍊1小時。按照國家課程方案上好體育課。安排好課間操、眼保健操或大課間活動,確保學生體育鍛鍊時間。

  10 強化督查。各級教育督導部門要對減負工作定期開展專項督導檢查,每學期公布督導報告。縣區教育行政部門要嚴格責任追究,對加重小學生課業負擔的有關負責人和直接責任人進行問責。

  這些規定 家長歡迎老師讚賞

  小學均衡編班 禁分重點班

  在《小學生減負十條規定》中,將均衡編班、禁分重點班都做了明確要求。規定指出:「按照隨機方式對學生和教師實行均衡編班。嚴禁以各種名目分重點班和非重點班。編班過程要邀請家長、社區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等參加,接受各方監督。」

  「我家小孩馬上就要上一年級,小學很關鍵,就想找人,看能不能分個好點的班。」家長劉女士告訴記者,新生家長在孩子入學前普遍會比較擔心,害怕碰上不夠好的老師,打擊孩子學習的熱情。「其實現在我們都是實行均衡分班。」採訪中,南京力學小學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小學屬於義務教育階段,也沒有升學率的壓力,因此絕大多數學校是不會搞什麼快慢班的。一般來說,小學分班首先是形成「自然班」,即根據性別、面試時的印象分值進行平行分班;自然班形成後,學校再請班主任作為每個班老師代表進行「抓鬮」。「這種做法老師也歡迎,因為如果分重點非重點,也會讓老師產生心理偏見,從而對所帶班級期望值變化,影響教育教學的質量。」

  「作為家長就擔心不公平,如果小學編班過程也能公開、透明,那我也不會著急四處打聽分班了。」劉女士表示,規定中指出「編班過程要邀請家長、社區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等參加,接受各方監督」,這對家長來說是一顆「定心丸」。

  「提前學」沒必要,教學須「零起點」

  針對幼兒園孩子「提前學」現象,《規定》指出:「一年級新生入學後,要嚴格按照課程標準從『零起點』開展教學,不得拔高教學要求,不得加快教學進度。」

  「這個提法太對了,就是要讓家長知道,其實幼兒階段沒有必要另外強加學習本來屬於小學學習的知識。」採訪中,南京一位長期分管小學教學的副校長直言不諱地告訴記者,現在都是家長在把「起跑點」給「提前了」。「現在確實存在一種現象,就是小學一年級老師進班後,會發現一個班的學生差距有時候會很大。有的孩子學了很多小學的知識,比如拼音、算術等,有的孩子沒有學過,所以就不會。」這位校長分析道,很多家長都認為,讓孩子早點學,就能早點適應小學生活,也能比較容易獲取自信,這就讓沒有提前給孩子學的家長感到焦慮,擔心老師「進度快」或者「根本不教」。「小學是有課程要求的,對教學進度也是有嚴格的計劃和控制的,所以家長不用擔心老師會因為一些孩子學過就不教另外一些孩子。對於一上來有些跟不上的孩子,老師還會單獨給予輔導。事實上,開始的差距並不代表未來,這種因為『提前學』而帶來的優勢很快就會消失。」

  老師不能違規補課、參與「佔坑班」

  「學校和教師不得在課餘時間、寒暑假、雙休日和其他法定節假日組織學生集體補課或上新課。公辦學校和教師不得組織或參與舉辦『佔坑班』及校外文化課補習。」《規定》中對於「嚴禁違規補課」做了明確的要求。

  「暑假期間老師沒有要求我們去上過課。」南京玄武區一所知名小學五年級的學生珊珊無奈地告訴記者,雖然學校老師沒有給同學們補習,但是她暑假也沒能閒著,上了有1個月的課外輔導班。「我很快要升初中了,媽媽說,要想上到名牌初中,我得拿到一些獎項,所以假期必須衝刺。哎,要是這些班也能取消就好了。」

  「現在公辦小學一般都不會組織學生補課,因為這是違規的。」採訪中,南京一位小學負責人告訴揚子晚報記者,江蘇省教育廳2009年曾下發《關於規範中小學辦學行為深入實施素質教育的意見》的「五嚴」規定,其中一條就是:「嚴禁中小學組織任何年級學生在節假日(含雙休日和寒暑假)集體上課,或以補差、提優等形式變相組織集體上課。」「由於受高考壓力,這一點中學做得要差一些,但絕大多數小學是能夠做到的。另外,我們也嚴禁老師進行組織或參與舉辦『佔坑班』及校外文化課補習,一經查處,將嚴肅處理。」

  這些要求 江蘇「在努力」

  「等級制」代替百分制, 評語變「溫和」

  此次減負《規定》中,將實行「等級評價」做了明確要求:「實行『等級加評語』的評價方式,採取『優秀、良好、合格、待合格』等分級評價,多用鼓勵性評語,激勵學生成長。全面取消百分制,避免分分計較。」

  「實行等級制,我們學校已經好多年了!」南京拉薩路小學副校長劉寧告訴記者,孩子們的試卷上雖然是百分制,但是成績顯示已經變成等級。據了解,根據目前的做法,小學1-4年級所有學科90分以上是「優」,80-89分是「良」,79-60分是「合格」,60分以下才是「不合格」;到了五六年級,由於語文學科有了主觀題和作文,所以語文85分以上等級為「優」。

  「在孩子的成長手冊上,都是以『等級』來顯示的。很多家長還是很想知道孩子具體的考試成績,但是我們不公開每個孩子的成績和排名,而會以『點對點』的方式告訴家長自己孩子的成績。另外,『學生評語』確實也做了很多改變,學校要求使用『鼓勵性評語』。每年學期末,校長還會對每個班主任為班上學生寫的評語進行檢查,以防止出現老師言語不當挫傷孩子信心的情況。」

  教輔不準再「推銷」 開學不用「書店遊」

  「快開學了,我們又要給孩子去買書了。」家長張先生告訴揚子晚報記者,孩子買教輔的情況比以前好多了。「以前我們一開學報到,然後的事情就是拿著老師的書單去買教輔書,但是現在好多了。一般開學就是發每科一本教材加一本補充習題了,老師不另外要求買教輔書。所以我會根據情況給孩子另外買一點,更多的是買課外書。」

  據了解,《規定》要求:「一科一輔。教輔材料購買遵循「一科一輔」和家長自願原則。學校和教師不準向學生推薦、推銷或變相推薦、推銷任何教輔材料。「現在還是會有老師推薦教輔給學生買,但是這種情況少多了,不少小學都開始做自己的校本練習題。」一位教育界人士告訴記者。

  這些提法 操作起來「有問題」

  招生計劃難確定 「網上報名」咋審核?

  在這次減負新規中,「陽光入學」無疑是亮點,不過對於這一提法,不少教育界人士表示「想實現,比較難」。《規定》指出:「各地要在大力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同時,嚴格實行免試就近入學,招生不依據任何證書和考級證明。實行信息公開,縣區教育行政部門要利用網站等多種方式向社會公開每所小學和初中的招生計劃、範圍、程序、時間和結果,積極推行統一的網上報名招生。」

  「陽光入學最關鍵的就是『消滅』擇校,如果學校把所有的招生計劃和範圍都公布,那對控制『條子生』肯定有用!」聽說教育部新規,在企業工作的戚先生表示很贊同。「擇校本來就是不公平的。」

  不過對於這一舉措,不少業內人士卻表示「操作困難」。「首先,要公布招生計劃、範圍、程序、時間和結果,這談何容易!」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南京知名小學校長告訴記者,招生形勢每年都在變化,學校的招生計劃要每年調研完才能制定。現在名小學的二手房活躍得很,有時候學區生會一下冒出好多來,學校也會措手不及。「擇校是一個社會現象,有複雜的社會背景,不是一公布就能解決問題的。」

  另外對於「小學推行統一的網上報名招生」的提法,採訪中,多位小學校長表示「想法很好,操作很難」。「小學報名時要經過資格審定,比如房產證、戶口簿、居住地等等,十分複雜,還會存在掛戶口、作假等各種問題,學校必須要現場審核通過。特別是名小學,這方面的壓力更大。如果實施網上報名,根本無法識別,報名工作會問題百出。」

  「留作業」和考試 也不能「一棒子打死」

  在減負的新規中,對於「不留作業」和「規範考試」的提法,也引來了不少教育界人士的質疑。規定對「不留作業」的含義制定得比較絕對:「小學不留書面式家庭作業,可布置一些適合小學生特點的體驗式作業。積極與家長、社會資源單位聯動,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地安排學生參觀博物館、圖書館、文化館等社會設施,組織參加力所能及的手工勞動、農業勞動。」

  「『小學不留書面式家庭作業』的提法過於絕對,一點家庭作業都不留,也是違反學習規律的。」採訪中,一位從事小學語文教學多年的劉老師告訴記者,「學而時習之」,「溫故而知新」,都是指學習要不斷溫習、不斷練習。「就拿作文來說,不寫怎麼能提高,但老師總不可能所有孩子的作文都在課堂上寫吧?」據了解,江蘇「五嚴」規定曾經指出:「小學一、二年級不得布置書面家庭作業,小學中高年級、初中和高中學生每天書面家庭作業分別控制在1小時、1.5小時和2小時以內。」採訪中,不少小學老師認為這個規定還是比較合適的。

  「規定說讓我們的孩子做體驗式作業,比如去參觀博物館、圖書館等社會設施,這個提法是好的,但是首先得確保我們的博物館、圖書館等能夠滿足孩子們學習實踐的要求。我在英國參觀發現,他們的場館有非常豐富的實踐項目可供學生探索學習,但我們的還達不到教學要求。」

  而對於學生和家長最為關心的考試,《規定》也進行了「規範要求」:「一至三年級不舉行任何形式的統一考試;從四年級開始,除語文、數學、外語每學期可舉行1次全校統一考試外,不得安排其他任何統考。每門課每學期測試不超過2次。考試內容嚴禁超出課程標準。」對此,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小學校長直言不諱地表示:「考試是問診教育教學中的一個必要手段,關鍵是考什麼、怎麼考、怎麼看待分數,如果1-3年級都一次不讓考,那如何來檢驗孩子的學習以及老師的教育教學?」-揚子晚報記者 王 璟

相關焦點

  • 教育部「十條規定」禁給小學生留作業
    原標題:教育部「十條規定」禁給小學生留作業   近日,教育部在其官方網站上發布《小學生減負十條規定》(以下簡稱「十條規定」)公開徵求意見啟事,截止到8月29日之前,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   在徵求意見稿中,教育部擬從陽光入學、均衡編班、「零起點」教學、不留作業、規範考試、等級評價、一科一輔、嚴禁違規補課、每天鍛鍊一小時、強化督查十個方面來均衡義務教育發展,減輕課後作業負擔。   對於作業,「十條規定」要求小學不留書面式家庭作業,可布置一些適合小學生特點的體驗式作業。
  • 教育部擬規定:小學生不留作業 取消百分制
    第2頁:《小學生減負十條規定(徵求意見稿)》規定十則  本報北京8月22日電(記者樊未晨)從今天起,教育部新擬定的《小學生減負十條規定》(徵求意見稿)將在全社會公開徵詢意見。  對於考試,「十條規定」要求,小學一至三年級不舉行任何形式的統一考試,從四年級開始,除語文、數學、外語每學期可舉行1次全校統一考試外,不得安排其他任何統考。每門課每學期測試不超過兩次。考試內容嚴禁超出課程標準;同時實行「等級加評語」的評價方式,採取「優秀、良好、合格、待合格」等分級評價,多用鼓勵性評語,激勵學生成長。全面取消百分制,避免分分計較。
  • 高考擬不分文理科 減少考試科目重點考語文數學
    教育部已制定完成了考試招生總體方案,即將面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這是昨日教育部網站上一個公開課視頻中透露的內容,授課人是教育部黨組成員、副部長劉利民。  他表示,在總體方案的框架下,教育部還將陸續出臺多個配套實施意見,包括小升初、高中學業水平考試、中考和高考改革辦法、央屬部屬高校招生辦法等。
  • 教育部公布小學生減負"國十條" 家長:不留書面作業不現實
    原標題:教育部公布小學生減負"國十條" 家長:不留書面作業不現實  陽光入學、均衡編班、「零起點」教學、不留作業……昨天,教育部公布《小學生減負十條規定》(徵求意見稿),面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切實減輕小學生過重課業負擔。該徵求意見稿一經公布,立即引發學校、家長和學生們的熱議。
  • 小學英語將不納入期末考試
    其中,小學不留作業修改為一至三年級不留作業,四至六年級每天書面家庭作業總量控制在1小時之內。同時,四年級以上每學期一次的全校統考中不再有英語科目。  重大變化  不留作業改為控制作業時間  首稿摘要:不留作業。小學不留書面式家庭作業,可布置一些適合小學生特點的體驗式作業。
  • 教師不得通過微信QQ留作業
    山東省教育廳印發《切實減輕中小學生課外負擔專項行動實施方案》規定,嚴格控制學生作業量。小學一、二年級不布置書面課後作業,科學設計作業內容,提倡分層布置作業,不布置機械重複、死記硬背型作業等。    具體而言,學校教育本著按需的原則合理使用電子產品,小學一、二年級不布置書面家庭作業,三至六年級書面家庭作業完成時間不得超過60分鐘,初中不得超過90分鐘,高中階段也要合理安排作業時間。寄宿制學校要縮短學生晚上學習時間。    考試管理方面,全面推進義務教育學校免試就近入學全覆蓋。小學一、二年級每學期不得超過1次,其他年級每學期不得超過2次。
  • 小學一至三年級擬取消所有考試 全面取消百分制
    秦穎認為,零起點的教學,有利於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注意力集中,而過早的學習過這些知識,很多學生在課堂上都表現得注意力不集中。  >>專家觀點  倒逼機制教學不受影響  北京教育學院副院長鍾祖榮分析,教育部要求學校進行零起點教學,是希望形成一種倒逼機制。
  • 教育部擬規定小學四年級起取消英語統考 將本學期實施
    備受關注的小學生「減負令」再度公開徵求意見。教育部修改了此前公布的《小學生減負十條規定》,英語或將從統考科目中「剔除」———新的意見稿中,小學一至三年級不舉行統考;從四年級開始,僅語文、數學每學期可舉行1次全校統考。  同時,意見稿中將焦點之一的「不留作業」改為「少留作業」,取消百分制考核,嚴禁設立重點班並嚴格實行免試就近入學政策等。
  • 教育部通知要求小學三至六年級每周一節書法課
    不過,也有人認為這不現實,有些學校連體育課和音樂課都無法保證,更何況書法課。  新規  小學三至六年級必修書法課  8月26日,教育部在其網站上公布通知,要求在義務教育階段語文課中,按課程標準開展書法教育,其中三至六年級,每周要安排一課時的書法課。
  • 浙江擬規定小學生晚9點後不作業 嚴格按課程表上課
    浙江擬規定小學生晚9點後不作業 嚴格按課程表上課時間:2019-10-30 15:47   來源:觀察者網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浙江擬規定小學生晚9點後不作業 嚴格按課程表上課 28日《浙江省中小學生減負工作實施方案(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公布了33條減負方案,其中擬規定小學生晚
  • 教育部擬規定幼兒園每班擬至少配兩名教師
    教育部擬規定幼兒園每班擬至少配兩名教師   草案規定,半日制幼兒園和不提供餐點的全日制幼兒園一般每班配備2名專任教師;提供餐點的全日制幼兒園一般每班配備3名專任教師(或2名專任教師和1名保育員);寄宿制幼兒園一般每班配備3名專任教師和2名保育員。
  • 南寧三至六年級小學生寫作業時間不得超過60分鐘,學校不能讓...
    二年級不留書面家庭作業,三至六年級家庭作業不超過60分鐘。 小學三至六年級作業不超60分鐘 《方案》要求,學校不得隨意提高教學難度和加快教學進度,杜絕「非零起點」教學;小學一、二年級不留書面家庭作業,三至六年級家庭作業不超過60分鐘,初中家庭作業不超過90分鐘,高中也要合理安排作業時間;作業難度水平不得超過課標要求;不得給家長布置作業或讓家長代為評改作業
  • 成都取消百分制 小學一至三年級不舉行統一考試
    記者12日從成都市均衡教育、素質教育新聞通氣會上獲悉,《成都市中小學教育質量綜合評價改革實驗方案》獲得國家教育部(微博)認可,將啟動實行。在改革中,將逐步推行「等級加評語」的評價方式,取消百分制。小學一至三年級不舉行任何形式的統一考試。
  • 《小學生減負十條規定》再徵意見 老師家長意見多
    但也有學校支持「減負新規」,不給學生留作業:放學了,不用做作業的孩子一身輕鬆,十分開心 羊城晚報記者 陳秋明 攝  羊城晚報訊 記者陳曉璇、實習生鄭嬋惠報導:教育部的《小學生減負十條規定》再次徵求意見,對反對聲最大的「小學不留作業」修改為:四到六年級有少量作業,四年級以上外語不統考。第二次徵求意見能否順應民意呢?
  • 又有兩地發布減負方案:嚴禁超綱教學,每年不少於2次執法檢查
    小學一、二年級不得布置書面家庭作業,三至六年級每天家庭作業總量控制在60分鐘以內,初中每天家庭作業總量控制在90分鐘以內。高中要結合實際合理安排作業時間。嚴格執行「一科一輔」規定,嚴禁使用未經區縣教育行政部門審查備案的學習類APP。指導學生合理使用電子產品,嚴禁學生將手機帶入課堂。
  • 河南為中小學生減負:小學不搞選拔統考,培訓機構不得留作業
    其中,規定嚴禁節假日、雙休日補課或上新課;小學一二年級不布置書面家庭作業,三至六年級書面家庭作業不超過60分鐘,初中書面家庭作業不超過90分鐘,高中也要合理安排作業時間。具體規定還有哪些?一起來看看!小學一二年級不布置書面家庭作業,三至六年級書面家庭作業不超過60分鐘,初中書面家庭作業不超過90分鐘,高中也要合理安排作業時間。3.嚴禁寒暑假、節假日違規補課嚴禁節假日、雙休日補課或上新課。
  • 一、二年級不學數學,三年級開始學,考試平均90分,為何被叫停
    小學一年級和二年級,只設語文課,不學數學,現實嗎?可行嗎?其實呀,這項舉措,是湖北省一所民辦小學,在實施教研改革時的一種做法。對於這種做法,身為一線老師,感覺很新鮮,當然了,因為我們也沒有這樣做過,自然也不知道,如果這樣實施教育改革,會發生什麼結果?
  • 教育部規定小學生增「家務勞動」作業
    昨天,教育部網站發布《義務教育學校管理標準(試行)》,北京市海澱區等7個地市、區縣成為標準實驗區,全國1600所學校本月起嚴格執行92條規定。規定包括:義務教育階段學校不舉辦任何形式的入學或升學考試;學校要布置學生家務勞動、舉辦校園開放日、保證小學生每天10小時、初中生9小時睡眠等。
  • 為什麼教育部禁止小學生學音標?讓三年級藝方學音標,我後悔嗎?
    教育部規定了小學生不學音標,這也成了大家熱議的一個話題!但,大家有想過為什麼小學生不要學音標嗎?,剛開始學習音標的過程確實是很困難,但還是堅持讓他學了些音標,直到現在,回想讓剛上三年級的兒子藝方就接觸學音標,我後悔了嗎?
  • 江西小學一至三年級不留書面作業 考試不再"百分制"
    江西小學考試將全面推行取消「百分制」,而實行「等級加評語」的評價方式。  小學一至三年級不留書面作業  合理布置學生作業,小學一至三年級不留書面式的家庭作業,小學其他年級每天書面家庭作業總量控制在1小時以內。初中書面家庭作業總量不超過90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