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在課堂上,書本是我們的工具;走出課堂,自然界的天地萬物就是我們最好的老師。
觀一株花,能發現大自然的奧秘,捉一隻蟲,能有無限樂趣,參加一場研學活動,孩子們能感受到無窮無盡的快樂。近日,在普洱市思茅區青少年活動中心的大力支持下,思茅七小組織64名同學到雲縵房車營地開展了「尋覓普茶幽香,探索古陶文化」主題研學活動,通過讓孩子們參加活動,寓教於樂。
踏著晨曦,背著書包,裝上好奇和興奮,敘寫秋日裡的故事,激情飽滿地向房車營地出發,開始了秋天裡的研學之旅。
熱身運動
揮舞隊旗,抹上屬於自己的顏色,當風來臨,便吹出繽紛色彩。
各隊隊長帶領隊員各顯神通,鏗鏘有力的口號,整齊劃一的動作,洪亮動聽的隊歌,成長和蛻變在這裡悄然開始。在開心的氣氛中感受團隊的力量,在一個又一個的小遊戲中學會合作,在緊緊相扣的環節中感受堅毅和堅持,相信這種堅持和團結也會助益於同學們以後的學習和生活。
品醇香的茶
捧一手茶葉的清香,品一縷綠葉的茶韻,行走在茶山中,大家便成了一棵棵茶樹,向陽而生。
普洱以「普洱茶」著名,茶葉在普洱人眼裡可寶貝了,普洱人在長期的種茶、做茶、用茶及其茶市中形成了獨特的風格和特點,也孕育出有著當地特色的普洱茶文化。
識茶
採茶詩有云:「茶綠採芽不採綠」。在開採之前,專業的研學老師在採茶前給同學們詳細講解「茶知識」,並提醒同學們採茶時需要注意的事項。緊接著研學老師帶領學生們的前往茶地,穿行於茶樹之中,擁抱大自然,近距離接觸茶樹群,感受茶的生態環境。
採茶
穿梭在滿園茶香的山間小巷,沐浴著春風,呼吸著新鮮空氣,小心翼翼地掐下一點點嫩綠,手捧著清香嫩綠的茶葉,背起小茶簍,樂做採茶人。雖然動作不是那麼熟練,但每個人都非常認真,還相互交流採茶心得。在這個過程中,同學們感受到了採茶的趣,體驗到了採茶的艱辛。
炒茶
採茶之後,同學們已經迫不及待的想要了解茶葉的製作過程,想看看是如何將剛採摘的新鮮嫩葉製作成清香的茶葉。研學老師帶同學們體驗了炒菜活動。茶葉倒入兩百多度的鐵鍋中高溫殺青,鮮葉立馬發出噼裡啪啦的聲音,茶香瞬間充滿整個茶坊。同學們紛紛戴上手套,排隊等候,進行炒茶的全新體驗。
揉捻
通過「揉」和「捻」的動作,將近似自然葉片形態的殺青葉,用「手工」或「機械」的方法,使殺青葉的葉面積縮小,揉捲成一定形狀。同學們一邊喊著口號,一邊揉捻,有趣極了。
品茶
製作完手工茶,該到了品茶的環節了。辛苦了一天,終於可以品嘗到自己親手製作的茶葉。同學們圍坐一圈,仔細地聽茶藝老師講解茶道的每一個步驟細節,在聽茶的過程中,學會泡茶、品茶,感悟人生道理,在嫋嫋茶香中懂茶愛茶。茶藝體驗活動中,同學們學習了基本的敬茶禮儀,體會到了古代茶藝的博大精深,感受了茶文化的魅力。
聽泥土的歌
小小的泥土,給了學生一個環境感受美,給了學生一個機會接觸美,給了學生一些材料創作美。泥胚經過同學們靈巧的雙手,變成了一件件精美的陶器,每一件陶器都是學生們獨一無二的傑作。
繪五彩的石
每個孩子都是藝術家,他們眼裡有星辰大海,他們手上有神奇的魔法。一塊塊形狀各異的小石頭在孩子們的手中幻化成了「可愛的卡通形象,美麗的風景,奇妙的花紋」,一塊塊小小的石頭展現了他們眼裡多姿多彩的世界。
會良師益友
「書中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研學活動中自然也少不了這位良師益友的陪伴。同學們在閱讀室中挑選自己喜歡的書進行閱讀。
熱鬧的氣氛陷入沉寂,只剩下書頁翻過的沙沙聲,同學們擺出最習慣的閱讀姿勢,細細品讀書本,讓書香浸潤日常。
擁抱清爽的風
活動的最後,教官帶領學生穿越茶地,登山看景。秋風輕撫紅潤的臉蛋,蟲鳴和鳥叫在耳邊訴說著秋日的美妙,大自然的饋贈讓這場徒步變成了一種享受。
研學不是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而是一場精心策劃的大自然課堂,是根據教育性和目的性來安排和規劃的特色研學線路。感謝普洱市思茅區青少年活動中心給我們上了一堂精彩的「行走的課程」,帶領我們探索大自然這張神秘的藏寶圖。感謝帶隊老師們的辛勤陪伴!感謝教官們的熱情指導!通過這次活動,我們不僅收穫了友誼,還收穫了快樂和智慧。學中研、研中學、且思且行,相信思茅七小的學子們在這次活動中收穫滿滿。
【來源:普洱文明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