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探索古陶文化 尋覓普茶幽香」——思茅七小研學活動

2020-12-19 瀟湘晨報

本網訊 在課堂上,書本是我們的工具;走出課堂,自然界的天地萬物就是我們最好的老師。

觀一株花,能發現大自然的奧秘,捉一隻蟲,能有無限樂趣,參加一場研學活動,孩子們能感受到無窮無盡的快樂。近日,在普洱市思茅區青少年活動中心的大力支持下,思茅七小組織64名同學到雲縵房車營地開展了「尋覓普茶幽香,探索古陶文化」主題研學活動,通過讓孩子們參加活動,寓教於樂。

踏著晨曦,背著書包,裝上好奇和興奮,敘寫秋日裡的故事,激情飽滿地向房車營地出發,開始了秋天裡的研學之旅。

熱身運動

揮舞隊旗,抹上屬於自己的顏色,當風來臨,便吹出繽紛色彩。

各隊隊長帶領隊員各顯神通,鏗鏘有力的口號,整齊劃一的動作,洪亮動聽的隊歌,成長和蛻變在這裡悄然開始。在開心的氣氛中感受團隊的力量,在一個又一個的小遊戲中學會合作,在緊緊相扣的環節中感受堅毅和堅持,相信這種堅持和團結也會助益於同學們以後的學習和生活。

品醇香的茶

捧一手茶葉的清香,品一縷綠葉的茶韻,行走在茶山中,大家便成了一棵棵茶樹,向陽而生。

普洱以「普洱茶」著名,茶葉在普洱人眼裡可寶貝了,普洱人在長期的種茶、做茶、用茶及其茶市中形成了獨特的風格和特點,也孕育出有著當地特色的普洱茶文化。

識茶

採茶詩有云:「茶綠採芽不採綠」。在開採之前,專業的研學老師在採茶前給同學們詳細講解「茶知識」,並提醒同學們採茶時需要注意的事項。緊接著研學老師帶領學生們的前往茶地,穿行於茶樹之中,擁抱大自然,近距離接觸茶樹群,感受茶的生態環境。

採茶

穿梭在滿園茶香的山間小巷,沐浴著春風,呼吸著新鮮空氣,小心翼翼地掐下一點點嫩綠,手捧著清香嫩綠的茶葉,背起小茶簍,樂做採茶人。雖然動作不是那麼熟練,但每個人都非常認真,還相互交流採茶心得。在這個過程中,同學們感受到了採茶的趣,體驗到了採茶的艱辛。

炒茶

採茶之後,同學們已經迫不及待的想要了解茶葉的製作過程,想看看是如何將剛採摘的新鮮嫩葉製作成清香的茶葉。研學老師帶同學們體驗了炒菜活動。茶葉倒入兩百多度的鐵鍋中高溫殺青,鮮葉立馬發出噼裡啪啦的聲音,茶香瞬間充滿整個茶坊。同學們紛紛戴上手套,排隊等候,進行炒茶的全新體驗。

揉捻

通過「揉」和「捻」的動作,將近似自然葉片形態的殺青葉,用「手工」或「機械」的方法,使殺青葉的葉面積縮小,揉捲成一定形狀。同學們一邊喊著口號,一邊揉捻,有趣極了。

品茶

製作完手工茶,該到了品茶的環節了。辛苦了一天,終於可以品嘗到自己親手製作的茶葉。同學們圍坐一圈,仔細地聽茶藝老師講解茶道的每一個步驟細節,在聽茶的過程中,學會泡茶、品茶,感悟人生道理,在嫋嫋茶香中懂茶愛茶。茶藝體驗活動中,同學們學習了基本的敬茶禮儀,體會到了古代茶藝的博大精深,感受了茶文化的魅力。

聽泥土的歌

小小的泥土,給了學生一個環境感受美,給了學生一個機會接觸美,給了學生一些材料創作美。泥胚經過同學們靈巧的雙手,變成了一件件精美的陶器,每一件陶器都是學生們獨一無二的傑作。

繪五彩的石

每個孩子都是藝術家,他們眼裡有星辰大海,他們手上有神奇的魔法。一塊塊形狀各異的小石頭在孩子們的手中幻化成了「可愛的卡通形象,美麗的風景,奇妙的花紋」,一塊塊小小的石頭展現了他們眼裡多姿多彩的世界。

會良師益友

「書中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研學活動中自然也少不了這位良師益友的陪伴。同學們在閱讀室中挑選自己喜歡的書進行閱讀。

熱鬧的氣氛陷入沉寂,只剩下書頁翻過的沙沙聲,同學們擺出最習慣的閱讀姿勢,細細品讀書本,讓書香浸潤日常。

擁抱清爽的風

活動的最後,教官帶領學生穿越茶地,登山看景。秋風輕撫紅潤的臉蛋,蟲鳴和鳥叫在耳邊訴說著秋日的美妙,大自然的饋贈讓這場徒步變成了一種享受。

研學不是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而是一場精心策劃的大自然課堂,是根據教育性和目的性來安排和規劃的特色研學線路。感謝普洱市思茅區青少年活動中心給我們上了一堂精彩的「行走的課程」,帶領我們探索大自然這張神秘的藏寶圖。感謝帶隊老師們的辛勤陪伴!感謝教官們的熱情指導!通過這次活動,我們不僅收穫了友誼,還收穫了快樂和智慧。學中研、研中學、且思且行,相信思茅七小的學子們在這次活動中收穫滿滿。

【來源:普洱文明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雲南的思茅,自從更名普洱後,民族茶葉就成為世界文化遺產
    這裡之所以更名,就是因為普洱就在這裡。景邁山是中國六大茶山之一,千年古茶樹的面積堪稱茶山之最,這裡現在正申報世界自然文化遺產。景邁茶山是茶樹生長的聖地,茶人心中的聖山。這裡是目前世界上保存最完好、年代最久遠、面積最大的人工栽培型古茶園,是世界茶文化的根和源,也是傳承民族歷史文化氣息的活化石。
  • 普洱除了茶還有什麼?不知道這些你就OUT了
    由人民日報海外網主辦、中國一汽和如新中國贊助的「2016中國新發現」全媒體大型採訪系列活動走進雲南最大的州市——轄一區九縣、人口達260萬的普洱市,發現茶與咖啡相遇的浪漫故事,探索北回歸線上雙胞胎井的奇妙現象,找尋中國、寮國七號界碑處勐康口岸的記憶。
  • 普洱鎮沅黑古陶技藝與火文化的「碰撞」
    黑古陶技藝與火文化的「碰撞」 普洱市地域民族文化豐富多彩,非物質文化遺產特色鮮明,普洱市消防救援支隊充分挖掘文化資源開展特色消防宣傳工作,極大提升了消防宣傳水平和影響力。
  • 國色天香;老友茶局首場,尋瀾滄古茶七公主之味
    8月1日,借颱風天的勢,我們在微涼的廣州,相約國茶薈,相約老友記,相約「七公主」,致敬「最可愛的人」——在瀾滄古茶國茶薈體驗館舉辦了首場『國色天香·老友茶局』。聯合主辦G4·幸福晚晴廣州國茶薈文化策劃有限公司廣州康瑞瀾滄古茶有限公司海珠分公司現場,受邀茶友分享了自己的喝茶趣事,以及因茶結交的關於老友記的那些緣分。
  • 100項榮耀見證普洱時代風採
    27.普洱瀾滄古茶榮獲「2019世界茶業金獎賽冠軍」   8月23日,雲南天士力帝泊洱生物茶集團有限公司帝泊洱茶珍、雲南龍生茶業股份有限公司龍生綠茶、普洱祖祥高山茶園有限公司祖祥有機普洱茶「無量淳普」、普洱瀾滄古茶股份有限公司001大餅榮獲2019年「雲南十大名茶」;江城中澳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澳洲堅果上榜
  • 瀾滄古茶2019年茶媽媽新會小青柑皮普洱茶正式上市
    來源:消費日報網瀾滄古茶《航天級食品 新會小青柑皮普洱茶》標準制定者2019年8月8日,瀾滄古茶2019年茶媽媽陳皮普洱小青柑迎來五周年正式上市。據悉,瀾滄古茶也在同日正式發動大型千店同慶茶會線上聯動活動,集合品牌線下上千家瀾滄古茶全國專營店共辦新品茶會,共慶茶媽媽小青柑五周年,力在引領大眾品飲的又一輪食養普洱潮流。
  • 一盞真趣:易武茶臻品普洱,落水洞備受讚譽
    易武古樹,茶中皇后 說到雲南的普洱茶,眾人熟知「班章為王,易武為後「的說法,皆因這兩款茶極具代表性的茶感和茶氣。班章,指的是素有普洱「茶王」之稱的老班章,由於它的香氣及口感強烈,是一款擁有王者風範,十分霸氣的名茶;相較之下,易武則多了幾分柔,少了幾分霸氣,口感細膩,像溫柔的皇后。
  • 雲南普洱有機茶產業打造龍頭企業品牌
    本報訊 (蘇粲絜)近年來,雲南省普洱市以國家綠色經濟試驗示範區建設為引領,以有機成就普洱未來為主線,立足普洱區位優勢突出、生態環境優越、生物資源豐富等有利條件,通過抓品牌、抓標準、抓「網際網路+」、抓融資、抓莊園、抓整合,全力打造「中國有機茶第一強市」和世界一流「綠色食品牌」,走出一條具有普洱特色的有機茶產業發展路子,將「綠水青山」變為「金山銀山」。
  • 長沙首個高端雲南普洱古茶體驗館先生藏茶茶館開業
    茶,是中華民族的舉國之飲,自「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 算起,從魯周公時期大家開始認識茶,到唐朝大家都開始喝茶,再到宋朝茶文化已經到了鼎盛時期,茶,已經成為21世紀的飲料大王。中國是茶的發祥地,不管是儒家,還是道教,以及佛教都為茶道賦予了更鮮活的靈魂,品茶如品人,人品如茶品,人有萬象,茶有千面。先生藏茶,正是茶中貴族——「普洱」。先生藏茶茶館於5月24日在劉家衝南路夏威夷·碧水春城盛大開業, 成為長沙首個高端雲南普洱古茶體驗館。開業活動從5月24日上午的開業儀式開始一直進行到5月26日下午。
  • 尋茶之旅第十季發起3月24日走進雲南
    「青年茶人·尋茶之旅第十季:走進雲南」將於3月24日正式啟程。青年茶人·尋茶之旅至今已舉辦9屆,在全國茶產區享有極高讚譽,本次尋茶活動消息發出後在業界引起良好反響,眾多愛茶人士及行業從業人員詳細諮詢。截止目前,已有25人報名,成員包括愛茶人、茶商等。據悉,此次尋茶之旅將深入雲南省西雙版納州、探尋神秘普洱茶古茶園,近距離了解古樹普洱的魅力,並有機會自己動手製作普洱茶餅。本次活動得到中吉號、貢潤祥、鳳慶滇紅等眾多品牌企業支持。
  • 攜手共融大滇西旅遊環線 普洱航空旅遊(德宏)推介會舉辦
    普洱具有「一市連三國、一江通五鄰」的區位優勢,與越南、寮國、緬甸接壤,是旅遊資源富集市,是南方絲綢之路、「茶馬古道」上的重要驛站,是普洱茶的重要產地之一,也是中國最大的產茶區之一。近年來,普洱市委、政府高度重視航空旅遊發展,深度融入雲南省全域旅遊建設,挖掘「航空+旅遊」新模式,以「一部手機遊雲南」為抓手,突出普洱品牌優勢,擦亮「普洱」金字招牌,優化旅遊康養產業,推進建設「自駕之城」「 天賜普洱、 世界茶源」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不斷提升。同時,積極探索,超前謀劃,攜手西雙版納、德宏等周邊州市,從產品開發協作等方面,共同發力,融入大滇西旅遊環線。
  • 普洱市場監管局助力特色有機茶產業發展
    近年來,普洱市以國家綠色經濟試驗示範區建設為引領,以有機成就普洱未來為主線,立足普洱區位優勢突出、生態環境優越、生物資源豐富等有利條件,通過「抓品牌、抓標準、抓網際網路+、抓融資、抓莊園、抓整合」,全力打造「中國有機茶第一強市」和世界一流「綠色食品牌」,走出一條具有普洱特色的有機茶產業發展路子,將「綠水青山」變為「金山銀山」。
  • 20公裡徒步馬拉松,在普洱走一段親民的茶馬古道
    普洱城北有兩段古道,難得完整保存下來,經過修繕後,平日常被戶外愛好者踏足。2019年10月,此地舉辦了「首屆普洱茶馬古道徒步馬拉松大賽」,全程約20公裡,吸引千餘人參加,我也帶著57歲的母親在「家門口」走了一段親民的茶馬古道。高架橋邊的古道 本文圖均為 丁子凌 攝茶馬古道的茶從何而來?
  • 普洱:「茶香嫋嫋 書香氤氳」 普洱創建「閱讀之城」紀實
    普洱有著極其豐富的少數民族文化資源,原始的生命力與經典作品一旦產生交匯,即能碰撞出新的文化磁場。2020年3月30日印發的《普洱市2020年全民閱讀工作暨創建「閱讀之城」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
  • 「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申遺大歌 百億咖啡品牌散射美麗珠光
    「天賜普洱,世界茶源」成為我們國家最耀眼的農業產區符號。 頗富盛名的高山普洱茶,早在9世紀由布朗族先民在遷徙途中發現,並開始在森林中馴化、種植,成為茶文化、茶文明發展的根脈,人文歷史價值非常之高。值得注意的是,在文化遺產挖掘開發日盛的21世紀,「茶」還未在世界遺產文化名錄有一席之地,全球各國想填補其空白的欲望都非常迫切。
  • 普洱倚象山茶旅汽車旅遊營地對外試營業啦
    普洱倚象山茶旅汽車旅遊營地5月2日,普洱倚象山茶旅汽車旅遊營地舉行開營和房車快樂行發車儀式,五一期間精品房車自駕旅遊營地對外試營業啦。普洱倚象山茶旅汽車旅遊營地,是雲南城投集團投資打造的雲南省精品自駕旅遊重點項目之一。
  • 飲品之都普洱的華美樂章
    「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申遺大歌  普洱茶雖然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但作為「世界茶源」地位的確認,得益於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請加入世界遺產文化名錄。「天賜普洱,世界茶源」成為我們國家最耀眼的農業產區符號。
  • 普洱史話 | 逛老街,走舊巷,思茅最具煙火氣的街道,你還記得嗎?
    今天,小布帶大家走進舊時光,去逛——思茅老街思茅老街地址:普洱中心城區年齡:百歲+榮譽:普洱十大歷史街道之一特色:思茅老街不單是一條街道,而是一段歷史,更是一種文化。它由多條街巷構成,保留了大量清末和民國時期的歷史建築,保留了當時的街巷格局,是普洱民居風貌和民族特色的集中體現。同時,也是普洱歷史建築和文化遺蹟最集中的地區。順著思茅老街走一走,你能找到很多和這座城市相關的故事:老古時候呢事情啦,每年春節,石屏會館前面都會耍龍燈,熱鬧得很!
  • 來雲南普洱喝茶、飲酒、吃席
    普洱市別稱思茅,位於雲南省西南部,居住著漢、哈尼、彝、拉祜、佤、傣等14個世居民族,少數民族人口佔61%,因此,來到這裡同樣少不了受到少數民族文化的薰陶。眾所周知,普洱是馳名中外的「普洱茶」」的原產地和集散地。
  • 以「普洱」強普洱 建「衣食萬戶」核心產業
    近年來,普洱市把茶產業作為建設國家綠色經濟試驗示範區的重要內容,努力打造世界一流「綠色食品牌」,建設普洱「衣食萬戶」的核心產業。截至2019年末,全市有現代茶園面積165萬畝,綜合產值272億元,上繳稅收8630萬元,出口貿易總值391萬元人民幣,有茶農116.6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