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 羅昕
2020-10-15 09:38 來源:澎湃新聞
今日的上海是什麼樣的?它有哪些變化和亮點?10月14日,由上海市地方志辦公室主辦、上海市年鑑學會承辦、當代上海研究所協辦的2020年度《上海年鑑》英文版首發式在上海市黃浦區舉行。
《上海年鑑》英文版
《上海年鑑》英文版創刊於2002年,每年一卷,已連續出版19卷,為全國最早的英文版省級年鑑。該書通過全方位展示上海歷史文化和年度經濟社會發展的最新成就,幫助海內外各界深入領略上海的城市溫度與發展熱度。
2020版《上海年鑑》英文版的插圖
作為上海對外傳播的城市文化名片,《上海年鑑》英文版的傳播效應正日益顯現。每年,上海市地方志辦公室都會向各國駐滬總領事館、上海市國際文化交流基地、上海市外商投資企業協會等單位贈送,並通過上海圖書館「上海之窗」項目向國外主要的公共圖書館和大學圖書館配送。2019 年《上海年鑑》英文版首次亮相第二屆進博會媒體中心,今年將再度走進第三屆進博會媒體中心。
2020版《上海年鑑》英文版的插圖
上海的年鑑歷史可謂源遠流長。作為中國年鑑重鎮,上海見證了這類特殊地情文獻進入中國的路徑以及本土化過程。目前中國內地已知最早的城市年鑑是《上海年鑑(1852)》。在民國時期,上海也編纂出版過《上海市年鑑》。
在首發式上,上海市地方志辦公室三級調研員、上海市年鑑學會副秘書長沈思睿以「窗口和橋梁——《上海年鑑》應有的作用」為題,介紹了《上海年鑑(2020)》英文版的內容特色及編纂出版情況:該書以文、表、圖、照的形式系統扼要地反映2019年上海自然、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等方面的發展軌跡,重點介紹了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建設、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和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情況,彙輯2020年1—5月上海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大事記,並鉤沉上海在1946年處置霍亂疫情和1988年處置A肝疫情的歷史。
2020版《上海年鑑》英文版的插圖
沈思睿稱,《上海年鑑》(中文版)創刊於1996年,而英文版恰恰是順應潮流和上海城市的特徵在2002年創辦的。起初,英文版只是中文版簡要地縮編,然而在此後的編纂中一直在進行循序漸進的調整,「其中最為顯著的變化就是,編輯視角的轉換,我們努力嘗試從讀者的角度來審視《上海年鑑》(英文版)的框架、內容、行文以及版式。我們博採眾長,通過各種渠道傾聽和了解讀者,特別是注重旅居上海的外國友人的心聲,為此還特別邀請兩位精通中英文的海外資深專家負責最終編校,通過更為國際化的話語體系和表現形式來適應需求。」
「轉眼間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又即將開幕,上海作為全國最大的經濟中心城市和國家改革開放的前沿窗口,將堅定不移擴大對外開放。上海正在以更開放的市場、更活躍的創新、更包容的生態,與全球企業和人才開展深度合作,共同演繹新的動人故事,共同書寫新時代上海發展新奇蹟。」沈思睿如是說。
2020版《上海年鑑》英文版的插圖
美國多特瑞(上海)商貿有限公司總裁麥歐文表示,《上海年鑑(2020)》英文版裝幀精美,散發著油墨清香,開卷即引人入勝。一幀幀炫彩插頁,是千挑萬選的歷史瞬間凝眸。它不是一本資料彙編,而是對上海一個年度發展新面貌的集中展示,是對上海自然與社會發展規律認識的一次升華,有著不可替代的資料價值和借鑑作用。
多特瑞是一家來自美國的精油企業。麥歐文於2013年獲上海市「白玉蘭紀念獎」,2016年獲上海市「白玉蘭榮譽獎」,2019年獲中國政府頒布的外國人永久居留身份證。他直言:「我們是上海營商環境持續優化的參與者、受益者、見證者,也是眾多外企在上海發展的一個縮影。而這一段上海營商環境改革的進程,必將被時代記錄,成為《上海年鑑》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傳承後世。」
2020版《上海年鑑》英文版的插圖
此外,新加坡華文女作家、寶路集團董事長張露分享了創作文學新作《絲路江心鏡》的心路歷程,展示了海上絲綢之路燦爛輝煌歷史;環球華置機構主席兼總裁王南森指出,人類的發展離不開相互交往,民眾間對彼此歷史和文化的了解是推動國際合作和互信的重要條件,而《上海年鑑(2020)》英文版的出版,是在「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工作中的良好範例;當代上海研究所副所長宋仲琤圍繞文化創意產業研究主題,分享了當代上海研究所的第14個年度發展報告。他表示,在長三角地區重點建設文化創意城市,是長三角全面融入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戰略選擇和重大舉措,能夠增強本地區的創新能力和競爭能力,提升經濟集聚度、區域連接性和文化引領力,對引領全國高質量發展、建設現代化經濟社會體系意義重大。
與會嘉賓合影
在首發式上,主辦方也向與會的外方代表贈送《上海年鑑(2020)》英文版和《長江三角洲發展報告·文創產業研究》《長江三角洲發展報告·江南市鎮研究》。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上海年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