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毛主席的曾孫,與毛主席同一天生日,從小愛唱東方紅

2020-12-16 無名歷史

他是毛主席的曾孫,與毛主席同一天生日,從小愛唱東方紅

文|無名歷史(本文由筆者原創文章,嚴禁抄襲轉載)

毛主席是我國偉大領袖,在他的領導下,如今咱們中國繁榮昌盛,對於毛主席的後人,可能很多筆者都不是很了解,毛主席一生為國奉獻,對於他的子孫後代,很少再出現在官場,原因是毛主席從小告訴自己的子女們要低調做人,所以很少會聽到關於說毛主席後人的新聞,筆者今天主要講講毛主席的曾孫毛東東!

毛東東出生於2003年12月26日,大家都知道,毛主席出生在1893年12月26日,十分巧合,毛東東在毛主席110誕辰的時候出生,所以毛東東與毛主席是同一天生日,毛東東的父親就是我們所熟悉的毛新宇少將,也是毛澤東唯一的孫子,母親便是美麗大方的劉濱。爺爺是毛澤東的次子毛岸青,奶奶是邵華將軍。

在毛東東出生以後,十分受人喜愛,說起毛東東這個名字,其實還有些小插曲,為什麼呢?因為在毛東東出生的時候已經是冬天了,所以開始就取名叫毛冬東,大家都知道,第一個冬是指冬天,後面的東是毛主席後面的那個東字,目的是為了紀念毛主席!

但是有一天毛主席的女兒李訥到邵華將軍家看望剛出生不久的侄孫子,問侄孫子叫什麼名字,邵華告訴李訥,孩子叫毛冬東,聽到侄孫子叫毛冬東,李訥當場就說,冬字顯得太冷了,不如直接為東東,後來邵華覺得有道理,徵集了大家的意見,最後定名為東東。

毛東東從小就十分聰明可愛,奶奶邵華十分疼愛這個孫子,毛新宇夫婦還經常帶著毛東東去參觀革命聖地,緬懷革命先輩,小東東則會認真的聆聽工作人員講解的革命故事,好好學習,努力向上,其良好的表現,屢次受到大家的一致讚揚。

而且毛東東十分喜歡看曾祖父毛主席有關的歷史片,據說在4歲的時候就會背誦毛主席的幾首詩詞了,十分的厲害,而且從小愛唱東方紅,毛東東不愧是偉人的後代!

祝願毛主席的曾孫毛東東,健康成才,在長大以後,繼續為我國做貢獻!

相關焦點

  • 曾孫與曾祖父同生日沒有新聞價值
    毛澤東的曾孫毛東東和祖母、母親一起回韶山省了一次親,沒想到被某報於1月4日濃墨重彩作了報導。這次省親惟一「曲折」之處,是毛東東在毛澤東故居突發疾病,在專家的緊急會診和治療下康復出院。
  • 毛主席珍藏一生的生日禮物,簡單得不能再簡單了
    毛主席為何對這件禮物情有獨鍾?沒有別的原因,只是因為這是他最寵愛的人送的。這個人,就是他的小女兒李訥。(圖:1943年,毛主席與3歲的李訥)都說女兒是父親的小棉襖,那麼,李訥無疑就是毛主席最暖和的小棉襖。李訥出生於1940年8月3日,當年毛主席47歲,這也是他最後一個孩子,因此對她最為寵愛。
  • 《毛主席的話兒記心上》,唱起這首歌就仿佛置身抗日隊伍中……
    可是,通讀完劇本,回過頭分析音樂時,他發現了問題。《在太行山上》深沉凝重,而此處的高傳寶心情開朗,與歌曲傳達的感情有差距。但《在太行山上》的首句「紅日照遍了東方」很好,既和高傳寶讀書後一輪紅日升起的情景吻合,又寓意毛澤東思想如紅日升起光芒萬丈。傅庚辰將《在太行山上》的小調式改為大調式,音調更明朗,氣勢更宏大,很快寫就一首氣勢雄偉莊嚴的合唱《紅日出東方》。唱給攝製組,大家都說好。
  • 史海:毛主席70歲生日破例做壽
    交代完,他面帶笑意地說:「今天你們的晚餐標準跟主席和客人的一樣,我已經通知小廚房準備了,不過有一點,就是要等到主席、客人都離開頤年堂之後才能擺桌。怎麼樣,滿不滿意啊?」我們聽後自然是喜出望外,高興得合不攏嘴。關於領導人做壽的問題,毛主席在黨內不同場合曾有過明確表示:(一)不要張揚;(二)最好忘記。所以新中國成立後中央領導同志都不在乎自己的生日,大都是麵條一碗,淡酒一杯,平靜而過。
  • 日本開設「東方紅」餐廳 店內掛毛主席畫像(圖)
    毛澤東畫像  近日,中國人在日本的集聚地池袋,悄然開起了一家以70年代文革時期風格為主的名為「東方紅」的餐廳。剛剛開業一個月的此飯店裡處處懸掛著毛主席的畫像,手臂上帶著「為人民服務」紅袖標的服務員,是一身標準的紅衛兵裝扮。
  • 偉大的領袖毛主席,運籌帷幄決勝千裡之外,多久才出這樣一個偉人
    東方紅 太陽升 ,中國出了個毛澤東, 他為人民謀幸福,這是勞苦大眾對毛主席無限思念和感激,不僅如此,毛主席多次對中國革命解放事業,可以說挽狂瀾於即倒,扶大廈於將傾,比如遵義會議後,挽救了紅軍和革命的本錢,基本上也可以說挽救了中國老百姓處於水深火熱之中,再比如日本侵略中國
  • 嫦娥五號任務圓滿成功舉國歡騰,毛主席卻曾囑咐航天人:不要驕傲
    他表示,在不久的將來中國將從月球上帶回土壤,這些珍貴無比的月壤一部分保存在北京,另一部分保存在湖南,一切順利的話,12月26日,也就是毛主席生日那一天之前就能實現。隨後20世紀70年代的第一個國際勞動節夜晚,毛主席在天安門城樓上接見研製和發射長徵火箭和東方紅衛星的代表,代表們的座位被精心安排在城樓西側電梯出口處,這是中央首長來回要經過的地方。
  • 紀念毛主席誕辰112周年 頌歌獻給毛主席
    本報訊昨晚,主題為「頌歌獻給毛主席」的才旦卓瑪從藝50周年專場文藝晚會,在韶山韶樂宮隆重舉行。  一曲《翻身農奴把歌唱》拉開了晚會序幕。才旦卓瑪的歌聲猶如雅魯藏布江水在奔騰,顯得無限的歡暢。「北京的金山上光芒照四方,毛主席就是那金色的太陽……」《北京的金山上》唱出了才旦卓瑪對毛主席、對共產黨的一片深情,也掀起了晚會的高潮,全場觀眾動情地跟著她一起歌唱,有的甚至流下了熱淚。「唱支山歌給黨聽,我把黨來比母親……」當才旦卓瑪唱起這最後一曲時,全場觀眾起立鼓掌,鮮花湧向這位曾經用歌聲感動過幾代人的優秀歌唱家。
  • 重慶談判,蔣介石給毛主席準備紅尖椒,毛主席以此回敬他
    1945年的重慶談判期間,在一些細節上,蔣介石和毛主席互相感動了對方。當蔣介石得知毛主席愛吃辣椒時,在宴會上,他特意命人在毛主席面前放了一碟紅色尖椒。世間萬事,貴在堅持。蔣介石特意交代,以後每一次宴請毛主席,都要如此,要讓毛主席頓頓都吃上紅尖椒。這一個細節,讓毛主席很感動。人敬我一尺,我還人一丈。那麼,毛主席是怎麼回敬蔣介石的呢?
  • 唱戲、聽戲、改戲詞:毛主席是個大戲迷
    毛主席有著極為廣泛的興趣愛好,除了醉心詩詞、書法、遊泳外,還喜歡看戲,這個愛好伴隨了他一生。毛主席唱京劇《逍遙津》毛主席不僅喜歡聽戲,還會唱戲,這不是空穴來風的想當然,而是的確唱過京劇《逍遙津》。那是在1961年,毛主席在上海過五一國際勞動節,當時他請上海的工作人員吃飯,飯後他說:「看來你們的飯量都不小,為了幫助消化,我來唱一段京劇助興。」接著他就唱了一段高慶奎的《逍遙津》。高慶奎是誰呢?又為什麼唱《逍遙津》呢?
  • 《東方紅》誕生幕後:周恩來堅持不寫南昌起義
    周恩來堅持不寫南昌起義  作為《東方紅》總策劃、總導演,周總理為《東方紅》傾注了大量心血。每天在忙完一整天的國務活動之後,他總要在深夜一兩點鐘來到《東方紅》劇組,和編導們一起討論,大到指導思想,小到具體詞曲,都親自參與。
  • 臺灣學者:為什麼毛主席不能看《金瓶梅》?
    事實上我們去查文件,毛主席至少有五次講過金瓶梅,他說:這本書對女性有點不尊敬,可是它講了人生民間的疾苦,所以所有黨內高層都要看。後來這個聲音不見了,我上大陸的節目,說毛主席也看金瓶梅,播出時也被剪掉了。我就想說為什麼毛主席不能看金瓶梅?問題是毛主席看到的金瓶梅不是你想的,看歷史上這四百年來,喜歡金瓶梅的人都是位置比較高的人,比如魯迅、毛主席,一路下來都是聰明人。
  • 毛主席發明英語單詞
    原標題:毛主席發明英語單詞 毛主席學英語時用過的單詞卡片,由其秘書林克、翻譯唐聞生製作。資料圖片 毛澤東從青年時代就開始接觸英語。
  • 他的母親是楊開慧,父親是毛主席,50年在朝鮮犧牲後,毛主席說了一句話
    1922年10月24日,酷熱,這一天毛岸英在湖南省長沙出生,他是毛主席第一個孩子,也毛主席和楊開慧的愛情結晶,毛岸英自出生時就顛沛流離,在他還是嬰兒時期,就和父母到達過上海、廣州以及武漢,1927年,大革命失敗之後,為了三個孩子的安全,母親楊開慧帶著毛岸英和兩個弟弟回到長沙東鄉板倉躲藏。
  • 親歷者講述毛主席印象:主席的手很大 非常魁梧
    其中,攝於南化公司門前的一尊毛主席像引起了讀者俞先生的關注。「今年是毛主席誕辰120周年,是不是可以尋訪一下南京城內的幾座毛主席像?這也是對他的一種紀念。」由此,我們踏上尋訪之旅,在找尋塑像和歷史見證人的過程中,和那個火紅的年代來了一次親密接觸。
  • 毛主席除了愛吃紅燒肉,就愛吃四喜丸子?
    他在講到四喜丸子時說,毛澤東主席除了愛吃紅燒肉,就愛吃四喜丸子。說毛主席愛吃紅燒肉,這沒錯,但說毛主席除了愛吃紅燒肉,就愛吃四喜丸子,這缺乏根據。在文獻資料中,尚未見到毛主席愛吃四喜丸子的記載。對四喜丸子,毛主席可能也吃,但喜好的程度未必僅次於紅燒肉。
  • 最著名的毛澤東頌歌——《太陽最紅,毛主席最親》
    他決定拋棄「文化大革命」以來歌曲作品高、硬、尖的要求,要特別表現出一種柔情,絕不能是吶喊、狂呼。付林寫的詞太合自己的意了,自然平和。他忘了隨時讓樓塌地陷的餘震,旋律隨著眼淚流淌……第二天早晨,他走出大樓,迎著滿天朝霞,向人們捧出了《太陽最紅,毛主席最親》的動人旋律。
  • 椒江:實驗二小舉辦紀念毛主席誕辰124周年文藝匯演
    12月26日是偉大領袖毛澤東主席的誕辰,對於台州市椒江區第二實驗小學的學生來講,這一天是非常有意義的一天,學校組織了紀念毛主席誕辰124周年活動,給學生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毛主席與交大的四次機緣
    其時,毛主席為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校題寫了校名。北方交大師生出於對毛主席的熱愛,紛紛要求學校請毛主席題寫校名。1950年9月,學校第一次向中央人民政府提交了請毛主席題字的報告。1951年元旦,茅以升校長出席中央人民政府舉行的團拜會上,借與毛主席同桌之機,當面向毛主席又一次轉達了全校師生的這個願望,毛主席欣然允諾。
  • 人民幣上的毛主席像出自他手
    他的身旁,一位女士動情地介紹:「看咱最勤勞的畫家,過年都沒有一天休息,一直在畫畫。」這位老人就是聞名全國的人物畫家劉文西。     在上海育才學校學習的時候,劉文西積極追求進步,學習馬克思主義和毛澤東思想,特別是毛澤東同志《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更是讓他如獲至寶。「毛主席在講話中指出,文藝工作者要為工農兵服務……社會生活是文學藝術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唯一源泉。革命文藝工作者必須到群眾中去,到火熱的鬥爭中去,根據實際生活創造出革命的文藝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