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老酒:
點擊上方藍字「師說高中學習和志願規劃「,
即可免費獲得一個乾貨滿滿的公眾號。
鹼基對的增添、缺失和替換一直是一些生物不太擅長同學的小難點,今天的【習題破難點】系列課程中,老酒用兩道經典題型和5道同類型習題,幫大家突破這個難點。
文中有授課講解視頻。
視頻共三段,第一段是兩道典型題的講解,第二段是知識點梳理講解,第三段是習題講解。
N基因編碼含63個胺基酸的肽鏈.該基因發生插入突變,使轉錄出的mRNA增加了一個鹼基序列AAG,表達的肽鏈含64個胺基酸,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 N基因突變後,參與基因複製的嘌呤核苷酸比例增加B. 該基因轉錄時,脫氧核苷酸之間通過磷酸二酯鍵連接C. 突變後編碼的肽鏈與突變前相比,最多有2個胺基酸不同D. 在突變基因的表達過程中,需要的密碼子數和反密碼子數相同如圖為人WNK4基因部分鹼基序列及其編碼蛋白質的部分胺基酸序列示意圖。已知WNK4基因發生了一種突變,導致1 169位的賴氨酸變為穀氨酸。該基因發生的突變是( )【答案】 1、C 2、B
(1)基因突變中鹼基對的替換、增添、缺失對胺基酸序列的影響。
鹼基對
影響
對胺基酸序列的影響
替換
小
一般只改變一個胺基酸序列或不改變胺基酸序列。特殊情況下,替換處轉錄後形成終止密碼子,會導致胺基酸序列變短;或終止密碼子對應序處發替換,可能導致肽鏈延長。
增添
大
不影響插入位置前的序列,影響插入位置後的序列,終止密碼子可能提前出現,導致肽鏈縮短,終止密碼子可能推後出現,導致肽鏈延長。
缺失
大
不影響確實位置前的序列而影響缺失位置後的序列,終止密碼子可能提前出現,導致肽鏈縮短,終止密碼子可能推後出現,導致肽鏈延長。
(2)基因突變可改變生物性狀的4大成因
①基因突變可能導致肽鏈不能合成;
②肽鏈延長(終止密碼子推後出現);
③肽鏈縮短(終止密碼子提前出現);
④肽鏈中胺基酸種類改變;
以上改變會引發蛋白質的結構和功能改變,進而引發生物性狀的改變。
(3)基因突變未引起生物性狀改變的4大原因
①突變部位:基因突變發生在基因的非編碼區;
②密碼子簡併性:若基因突變發生後,引起了mRNA上的密碼子改變,但由於一種胺基酸可對應多種密碼子,若新產生的密碼子與原密碼子對應的是同一種胺基酸,此時突變基因控制的性狀不改變;
③隱性突變:若基因突變為隱性突變,如AA中其中一個A→a,此時性狀也不改變;
④有些突變改變了蛋白質中個別位置的胺基酸,但該蛋白質的功能不變。
(4)基因突變機理的確定
①確定突變的形式:若只是肽鏈中一個胺基酸發生改變,數目不變,則一般為鹼基對的替換;若胺基酸序列發生大的變化,則一般為鹼基對的增添或缺失。若肽鏈中胺基酸數目只增加一個,則很可能是基因中插入了三個連續的鹼基對。
②確定替換的鹼基對:一般根據突變前後轉錄成的mRNA的鹼基序列判斷,若只有一個鹼基不同,則該鹼基所對應的基因中的鹼基即為替換鹼基。
知識點梳理視頻講解
1. Tay-Sachs病是一種基因病,可能是由於基因突變從而產生異常酶引起的。下表為正常酶和異常酶的部分胺基酸序列。根據題幹信息,推斷異常酶的mRNA不同於正常酶的mRNA的原因是( )【解析】分析表格,正常酶的第4~7個密碼子依次為ACU、UCU、GUU、CAG,而異常酶的第4~7個密碼子依次為ACU、UAC、UCU、GUU,比較正常酶和異常酶的密碼子可知,最可能是第5個密碼子前插入了UAC,致使該位點後的密碼子都向後移了一個位點。【答案】 D2.編碼酶X的基因中某個鹼基被替換時,表達產物將變為酶Y。下表顯示了與酶X相比,酶Y可能出現的四種狀況。下列對這四種狀況出現原因的判斷,正確的是( )【解析】 基因突變引起胺基酸種類替換後,蛋白質的功能不一定發生變化,A錯誤;蛋白質功能取決於胺基酸的種類、數目、排列順序及蛋白質的空間結構,狀況②中酶Y與酶X的胺基酸數目相同,所以肽鍵數不變,B錯誤;狀況③胺基酸數目減少,最可能的原因是突變導致了終止密碼位置提前,C正確;tRNA的種類共有61種,基因突變不會導致tRNA種類改變,胺基酸數目增加可能是終止密碼後移導致的,D錯誤。【答案】 C3.(2016·天津,5)枯草桿菌野生型與某一突變型的差異見下表:註:P:脯氨酸;K:賴氨酸;R:精氨酸。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解析】枯草桿菌野生型與某一突變型的差異是S12蛋白結構改變導致的,突變型能在含鏈黴素的培養基中100%存活,說明突變型具有鏈黴素抗性, A項正確;翻譯是在核糖體上進行的,所以鏈黴素通過與核糖體結合抑制其翻譯功能,B項錯誤;野生型和突變型的S12蛋白中只有一個胺基酸(56位胺基酸)有差異,而鹼基對的缺失會導致缺失位置後的胺基酸序列均改變,所以突變型的產生是由於鹼基對的替換所致,C項錯誤;根據題意可知,枯草桿菌對鏈黴素的抗性突變早已存在,不是鏈黴素誘發的,鏈黴素只能作為環境因素起到選擇作用,D項錯誤。【答案】A4.下列大腸桿菌某基因的鹼基序列的變化,對其所控制合成的多肽的胺基酸序列影響最大的是(不考慮終止密碼子)( )
A.第6位的C被替換為T
【解析】如果第6位的C被替換為T,轉錄後形成的mRNA只可能造成個別胺基酸的替換,其他胺基酸不變,A錯誤;如果在第9位與第10位之間插入1個T,轉錄後形成的mRNA會造成插入點後面的所有胺基酸序列都可能發生改變,因此對其所控制合成的多肽的胺基酸序列影響最大,B正確;如果第100、101、102位被替換為TTT,轉錄後形成的mRNA只可能造成個別胺基酸的替換,其他胺基酸不變,C錯誤;如果第103至105位被替換為1個T,轉錄後形成的mRNA中鹼基減少,從而引起後面胺基酸序列的改變,但由於發生在尾部,所以影響不是最大,D錯誤。【答案】B5.(2021年8省聯考, 湖北卷8題)線蟲的npr-1基因編碼一種G蛋白偶聯受體,該基因突變後(突變基因NPR-1),其編碼的蛋白質第215位胺基酸殘基由纈氨酸變為苯丙氨酸,導致線蟲覓食行為由「獨立覓食」變為「聚集覓食」。覓食行為的改變,在食物匱乏時,使線蟲活動範圍受限,能量消耗減少,有利於交配,對線蟲生存有利。針對以上現象,下列敘述錯誤的是【解析】該基因突變後,編碼的蛋白質只有第215位的胺基酸殘基改變,說明該基因突變是由於鹼基替換,導致mRNA上第215個密碼子改變,其他密碼子不變,A項正確。食物匱乏時,具有突變基因NPR-1更利於交配並繁殖後代,因此突變基因NPR-1基因頻率會提高,而不是npr-1基因頻率提高,B項錯誤。基因突變產生新基因,為生物進化提供原材料,C項正確。兩種覓食行為使線蟲更能夠適應環境變化,有利於線蟲生存,D項正確。【答案】B項另一篇試題講解連結:
1、8省聯考生物題中難理解的兩道選擇題之第8、17題,視頻詳解,看看你能聽明白嗎
原創不易,鼓勵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