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鄰夢
孩子學習越好,將來會離父母越遠
培養孩子各種興趣班,但是很可能TA一生中也難得用到幾次
送孩子上好學校,但他成年之後仍然需要從0開始適應社會新生活
......
的確,教育總是存在不完美,且不說今天導師【包括父母和學校老師】教授給孩子的所有知識都來自昨天並且要數年之後再運用,就算今天您學習了當前最前沿的文化知識也不能確保明天不落後。因為,在您今天學習的同時,有一群人在您學習的基礎上繼續推動文明演進。所以,教育始終存在不完美,教育工作就是」義無反顧」的做明知存在缺憾之事。
俗話說:「盡信書不如無書。」生活中每個人都需要通過書籍快速增長自身文化知識素養。但是,正如吃下的食物多被快速排出體外一樣,我們所學到的很多與生活無關的知識也會被快速遺忘。因此,有人說很多學生在學校學習的知識都隨同期末試卷一起還給了學校,而真能夠被個人學習之後留存下來改善日常生活的知識簡直就是「鳳毛麟角」。那麼,教育工作」義無反顧」做明知存在缺憾之事的意義是什麼呢?
教育就是給孩子樹立學習成長的榜樣
教育「承賢啟智」
荀子《勸學》:「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託者,用心躁也......」的確,人類社會中沒有人能夠吃一碗飯就長大成年、沒有人能夠聽一節課就成為大才、沒有一種文明能夠一夜之間冒出來併到達現代文明。人類文明進化需要經歷漫長的摸索實踐、需要無數先賢不斷的「摸著石頭過河」,同樣個人成長也需要經歷數十年的模仿借鑑並接受實踐檢驗才能成才。所以,教育工作的核心就是傳承、就是承賢啟智。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個人才能並不會憑空產生,每個孩子從幼兒長大成年所有生存技能都是有教就有、教什麼他們就學會什麼,比如出生在草原的孩子學會放牧、海濱的孩子學會捕撈、農家孩子學會春播秋收,生活在中國的孩子學會了講普通話、寫方塊字,生活在美國的孩子學會講英語、寫ABC......教育工作的核心就是將人類已經成熟的文明智慧傳授給下一代,從而激活每個人本身蘊藏的成長潛能,為每個人更快捷的實現成長、成才、成人節省探路時間。
《狼孩的故事》:
1920年在印度加爾各答附近一個山村裡,人們發現狼群裡有兩個人類孩子。人們打死了狼後,在狼穴裡發現兩個狼孩,大的八歲叫卡瑪拉,小的兩歲叫阿瑪拉。狼孩剛被發現時,生活習性與狼一樣;用四肢行走;白天睡覺,晚上出來活動, 怕火、光和水;只知道餓了找吃的,吃飽了就睡;不吃 素食而要吃肉(不用手拿,放在地上用牙齒撕開);不會講話,每到午夜後像狼似地引頸長嚎。阿瑪拉在第二年去世,卡馬拉活到十六歲,經過7年的教育,才掌握4、5個詞,勉強地學幾句話,開始朝人的生活習性邁進。她死時估計已有16歲左右,但其智力只相當於3、4歲的孩子。
沒有教育傳承人類先賢總結的生存智慧,那麼每個人將不得不自己從0開始摸索如何生存。如果真的沒有教育,人類或許還和其他動物一樣只能依靠吼叫傳遞信息;如果真的沒有教育,人類將不會知道什麼植物可以通過種植提供收成、什麼動物可以被馴養、哪些事物充滿危險等等;如果真的沒有教育,人類社會不會從原始叢林「茹毛飲血」的生活方式進化到現代信息文明時代。教育工作的核心目標就是「承賢啟智」,也就是將前人總結的生產勞動與生活智慧一代又一代傳承下去並籍此先賢智慧創造出更有利於人類實現幸福生活的嶄新文明。
1、教育承賢
教育是導師【包括家長和學校老師】以自身言行示範為榜樣引導學生成長進步的活動,教育教學活動中所傳導的一切智慧知識都是人類先賢對社會生產、生活總匯的結晶,語言文字學、數學、物理、地理、化學、自然、政治、歷史、醫學等等都是人類從日常生產與生活中總結的智慧結晶。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將人類先賢所傳導的智慧成果繼續傳揚下去,讓更多學生實現「站在巨人肩上成就巨人」,簡單的講教育就是傳承先賢智慧的系統性育人活動,就是將人類社會生產實踐中總結的經驗智慧一代代傳遞下去。
2、教育啟智
人生如同一粒種子,擁有無限的成長、成才可能。但是,每一粒種子都必須在一定的環境保障下才能實現成長、成才,並且環境對種子的成長起到關鍵的決定作用。人類同樣如此,每一個新生命都有無限的成長可能,生活環境為成長提供基礎保障,教育則起到對個人成長潛能的挖掘,進而提升個人成長潛力,簡稱啟智。
教育就是智慧能量傳遞
教育改善人居成長、成才環境
「優勝劣汰」是自然界最基本的生存法則。但是,為何人類能夠在身體素質不佔任何優勢【靈活性不如猴子、不比獅子/老虎兇猛、不如大象強壯、沒有長頸鹿高大】的情況下成為「萬靈之長」呢?答案有且只有一個——人類最懂得改善環境,實現更好的群體協作。
世界上實行群居協作的動物有很多,比如螞蟻、海鷗、獅群、野牛、魚群等等。但是,它們的群體協作僅限於當時、當下的本族群,全世界有且僅有人類通過教育實現了跨時空、跨族群的群體協作,比如今天我們仍然可以學習數千年前人類祖先總結的生產勞動與生活智慧,四書五經【四書:《大學》、《中庸》、《論語》、《孟子》,五經:《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史記》、《孫子兵法》、《永樂大典》等等;人類文明的核心是「站在巨人智慧的肩上成為巨人」,物理學、化學、醫學、心理學、教育學等都多源自西方文明。
《眾人划槳開大船》
一支竹篙耶 難渡汪洋海
眾人划槳喲 開動大帆船
一棵小樹耶 弱不禁風雨
百裡森林喲 並肩耐歲寒 耐歲寒
一加十 十加百 百加千千萬
你加我 我加你 大家心相連
同舟嘛共濟 海讓路
號子嘛一喊 浪靠邊
百舸嘛爭流 千帆競
波濤在後岸 在前
一根筷子 輕輕被折斷
十雙筷子 牢牢抱成團
一個巴掌拍也拍不響
萬人鼓掌聲呀聲震天
一加十 十加百 百加千千萬
你加我 我加你 大家心相連
同舟嘛共濟 海讓路
號子嘛一喊 浪靠邊
百舸嘛爭流 千帆競
波濤在後 岸在前
「一支竹篙難渡汪洋海,眾人划槳開動大帆船;一個巴掌拍不響,萬人鼓掌聲震天。」人類個體的智慧和力量都是渺小的,幾乎沒有人能夠獨自存活,就像沒有人能夠一個人能獨自完成「馬拉松」賽程一樣。人生成長旅程是沒有統一起點和沒有統一終點的生命「馬拉松」,在這一程中每個人都需要獲得來自同伴的幫助【每個人都必須在父母的幫助長大成人】並在自身能力所能的情況下幫助同伴【成年之後積極參與社會生產勞動分工協作】才能實現幸福生活。所以,人類社會生活中的少數族群以及他們的生活方式會被徵服或者被同化,而教育工作的核心價值就是改善人居成長、成才環境,讓人類創造的文明智慧成果得以世代延續並為人們實現更加幸福、美滿的生活目標服務。
教育讓我融入我們
教育工作就是「義無反顧」的做明知存在缺憾之事,就是以昨天確定的智慧成果激活蘊藏在孩子們大腦的之中的智慧潛能,促使他們在遵守社會道德、律法的前提下更加靈活自如的應對明天不確定的生活。俗話說:「人無完人金無足赤」,教育工作同樣不可能做到完美無瑕、面面俱到。生活中,每個人的成長精力都是有限的,而人類文明卻是無限的,教育同樣難免出現側重A就輕慢了B、重視了的B又荒廢了C的現象。所以,教育工作的根本就是每個導師【包括家長和學校老師】都把自己認為最好的人生智慧傳授給孩子們,輔助他們更好的成長、成才、成人。
育鄰人使命:成為孩子成長路上的陪練和顧問。
育鄰人願景:讓天下沒有難育的小、沒有難養的老。
孩子的成長如同百年大樹,需要經歷風雨。對於父母來說,需要您有足夠的耐心加以陪伴。陪伴孩子需要用心,陪伴不止是看護。在很多人為陪伴孩子而選擇回家時,我選擇來北京做一項陪伴更多孩子的事業——育鄰人:以鄰裡友善帶動社會和諧,推進社會德育教化,促進每個人健康快樂成長。探索一套以鄰裡互助方式化解「獨生子女症+隔代教育」難題的公益、普惠性教育事業,與家長一起「量身定製」孩子的成長計劃,為孩子們提供遊戲、合作、共享成長空間......即社區鄰裡教育服務生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