鴨蹠草又叫做翠蝴蝶,真是一個好聽得名字。因為植株較矮小,所以鴨蹠草幾乎是匍匐在地面上的一種藥草,全身是翠綠色的葉子,只有在葉稍上才會發現長著對生的藍色的花瓣,好似翩翩起舞的蝴蝶,果然是翠蝴蝶呀。
鴨蹠草喜歡生長在潮溼而又背陰的地方,陽光直射的地方一般都找不到鴨蹠草的身影。盛夏時節,空氣較為溼潤時候就可以採收鮮嫩的鴨蹠草了,這時候鴨蹠草已經開出了藍色的小花,而且汁液較多,很適合搗汁鮮用治療一些熱證。
村民們雖然總能夠在田間地頭發現這種好看的草藥,但是由於不知道鴨蹠草的具體應用價值所以不懂得使用鴨蹠草的辦法。我在這裡簡單介紹幾種鴨蹠草的使用辦法。
1.清熱降火,治療咽喉腫痛
鴨蹠草味道甘甜,性寒涼,能夠入肺經、胃經、小腸經,其主要的藥物價值是清熱瀉火,治療由於火毒上炎而導致的咽喉腫痛,雖然板藍根、山豆根都有一定療效,但是治療咽喉疼痛還是比不上好看的鴨蹠草。
2.清熱降火,治療外感風熱
風熱感冒的主要表現是不畏寒,只怕熱,全身汗出而熱勢不退,對於這種症狀的感冒只有在利溼清熱的基礎上給予解表達邪的中藥才能夠治療暑熱病,外感風熱。鴨蹠草性味甘寒,能夠入肺經而清溼熱,故對於治療汗出身熱的外感風熱疾病效果較為肯定,如果擔心外感風熱不能夠解決的話,可以對這種症狀加一味金銀花託表邪,效果也是非常好。
3.淡滲利溼,利水消腫
鴨蹠草味道甘淡,性寒涼,內經認為,甘寒清熱,甘淡滲溼,所以對於一些患者出現尿少而且有排尿疼痛的疾病表現的話,可以加一位鴨蹠草治療患者的這種症狀。
【本文由「金蘭中醫學社」新媒體獨家出品,圖片來源於網絡。作者千鍾粟,首發於百家號,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複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