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都有人問:普通人和攝影師拍攝同一場景區別有大多?為什麼同一場景攝影師拍出來就是看好,而自己拍出來就是不行。今天給大家分享一下這方面的知識,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先給大家看一組照片:
普通人拍攝,來源:網絡
攝影師拍攝,來源:網絡
普通人拍攝,作者:文化館售票員
攝影師拍攝,作者:文化館售票員
通人拍攝,來源:網絡
影師拍攝,來源:網絡
攝影師和普通人拍攝同一場景的案列還有很多,大家有興趣可以去網上找來看一下。通過上面的幾組案列大家可以看出來,攝影師和普通人拍攝同一場景,在構圖、用光、後期等方面有著非常大的區別。那麼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區別?
一、前期準備
如果是專業攝影師出去拍照,前期是要做很多準備工作的,比如:天氣、氣候、路線、攻略等等,是需要前期做大量準備的。
舉個例子:前段時間和一些攝影師一起去東北林拍霧凇,前期差不多準備了一個多月時間,地點選擇、天氣狀況、路線、器材準備、保暖措施等等。這還算是簡單的了,如果是你要出去拍風光題材,那麼準備時間可能更長。
而大多數普通攝影愛好者基本上是隨緣,也不做什麼前期準備。到了拍照點就開始拍,最終能不能拍出來就看緣分了。
二、拍攝時間
對大多數專業攝影師來說,即使前期做了大量準備,也不能保證你到了就能拍。有些時候天公不作美,你就拍不了。拍不了怎麼辦?只能等啊,等情況變好了再拍。
另外,很多攝影師為了拍好一個景色會花大量時間去拍,反覆重新構圖、重新利用不同光線、利用不同手法去拍攝,直到拍出自己滿意的照片為止。
在拍攝地點等上個三五天、十來天是很常見的事情。不過現在網際網路發達了就要好很多了,因為很多攝影師會分享經驗、心得,讓沒去過的人少走彎路。
而大多數攝影愛好者就沒那麼有耐心了,到了拍攝地點能拍就拍,不能拍就走了。
三、技術差距
我這裡所說的技術包括「前期拍攝技術」、「後期修圖技術」,一個是專業攝影師,一個是普通攝影愛好者,在技術這塊肯定是有很大差距的。
前期拍攝技術就不說了,說說後期修圖技術。很多人總是覺得後期的照片不真實,但是現在真沒有那個攝影師不後期。記住「後期是錦上添花,不是無中生有」,就和人要打扮一樣。如果你每天不洗臉、不洗頭、終身不剪頭髮,那麼你有資格說後期過的照片不真實,不然就沒有資格說這種話。
作品來自:丹尼爾
四、審美
一般專業攝影師的審美水平要高於普通攝影愛好者,所以專業攝影師才能發現別人發現不了的美,拍出別人不能拍出的景色。
另外,專業攝影師接觸了大量優秀的攝影作品,長期以往審美水平自然要要很多。而普通攝影愛好者對這方面的接觸太少,所以拍攝時不知道該怎麼做。
總結:我一直覺得「攝影師和普通人拍攝同一場景的差距」是個偽命題,畢竟攝影師是專業的,是靠這個吃飯的。而普通攝影愛好者只是業餘愛好而已,有時間玩玩而已。一個專業、一個業餘愛好,這之間有差距是很正常的。
這個是不能拿來做對比的,只能說大家可以多看看攝影師是怎麼拍照的,然後模仿著拍。
比如:你去一個景點旅遊,那麼你可以先去網上找一些攝影師拍的照片,看看他的拍攝角度、拍攝手法等等,然後模仿著來拍就行了,這樣能讓你少走彎路。
記住「不要拿自己的業餘愛好去和別人的專業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