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全國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超過一半

2020-12-19 新華教育

  河北省平鄉縣縣直第三小學的老師為學生講解沉迷網路遊戲的危害性。範欽龍攝/光明圖片

  隨著電子產品的普及,不少青少年熱衷網路遊戲,不僅容易導致非理性消費,而且對視力健康有害。日前,中國消費者協會向社會發布《青少年近視現狀與網遊消費體驗報告》。《報告》顯示,從危害視力因素的認知來看,有超過四成的被訪者認為讀寫姿勢不正確、長時間玩網遊是主要因素;從視力防護的措施來看,雖然超過八成的家庭能周期性地查驗孩子的視力,但在日常學習生活中,學校家長落實有利於視力保護的措施還不夠,青少年視力狀況存在隱憂。

  初次接觸電子設備呈低齡化趨勢

  國家衛健委發布的相關調查數據顯示,2018年全國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超過一半,高中生近視率高達81%。

  眼科專家指出,堅持適度的戶外活動,減少長時間、近距離、高強度用眼,可有效降低青少年近視發生率。但隨著電子產品的普及,網路遊戲不斷進入青少年的日常生活和學習,由於一些網路遊戲防沉迷機制不健全,相關保護措施落實不到位,不少青少年沉迷於網路遊戲。中國消費者協會有關負責人表示,為了解兒童青少年的視力狀況及其對視力防護的認知,發現網路遊戲產品在落實防沉迷機制中存在的主要問題,中國消費者協會於2018年12月至2019年3月組織開展了青少年近視現狀與網遊消費體驗活動。

  據介紹,此次調查體驗活動調查訪問了小學生、初中生、高中生共1760個有效樣本。調查顯示,分別有3.6%的小學生、3.4%的初中生、1.6%的高中生雙眼出現200度以上的視差。眼科專家指出,雙眼視差過大易導致單眼弱視或外斜視等問題。

  據調查,青少年初次接觸電子設備和網路遊戲均呈現低齡化趨勢,超過九成的被調查青少年每周都會將電子設備用於學習、遊戲,小學生群體因「學習」「做作業」而「被迫」接觸電子設備的比例顯著高於初高中學生,值得引起關注。

  值得注意的是,多數被訪者將手機網遊與電子競技混為一談,認為手機網遊利弊相當,超三成被訪者有網遊充值消費經歷,超過一成的被訪者找藉口問長輩要錢或盜用父母帳號進行網遊消費。19.0%的被調查者曾有通宵網遊的經歷,這部分青少年沉迷網遊的風險較大。

  中國消費者協會有關負責人表示,通過調查發現,多數青少年對於網遊自我控制能力不足,需要家長學校進行教育疏導,尤其是要通過良好的網路遊戲防沉迷機制等技術手段加強對青少年網路遊戲的種類、時長等綜合管控。

  強制實名遊戲不足四成

  中國消費者協會有關負責人介紹,此次調查還通過下載排行靠前的50款手遊App產品,進行模擬青少年身份實際體驗手機網遊實名註冊、防沉迷監護等機制。

  此次實際體驗發現,部分遊戲涉嫌過度索取用戶權限,所需授權的個人信息與消費者通常理解的產品功能之間無明顯關聯,甚至明顯超出合理範圍,如獲取「設備通話記錄」「日曆」等權限。少數網遊產品未按要求明示審批文號和出版物號等信息。

  據了解,《網路遊戲管理暫行辦法》明確要求,網路遊戲企業應要求玩家使用有效身份證進行實名註冊,並保存用戶註冊信息。但此次實際體驗發現,在50款手遊App產品中,強制實名遊戲不足四成,且在強制實名的17款遊戲產品中,有9款產品未成年人登錄保護機制存在問題,6款未發現啟用防沉迷時長提醒及強制退出機制。

  需要關注的是,有13款遊戲產品官網未見提及家長監護服務的相關信息,不利於家長對未成年人參與網路遊戲的監護,引導未成年人健康、綠色參與網路遊戲。而在被體驗遊戲產品中的帳號管理、設置模塊、官方助手裡均未見帳號永久註銷、刪除的功能設置。

  體驗還發現,使用同一個未成年人身份註冊的帳號登錄同一平臺某遊戲產品被強制退出後,仍可以成功登錄同一平臺的另外遊戲產品,這說明防沉迷機制在平臺管理層面還存在明顯缺陷。

  防沉迷防近視須社會共治

  中國消費者協會有關負責人表示,遊戲產品索取個人信息多、營銷廣告多,部分遊戲落實實名制、家長監護機制不到位,在青少年缺乏足夠自制力的情況下,家長難以有效監護。如果網遊產品不通過技術手段進行預防性保護,不僅讓青少年陷入較高的遊戲沉迷風險,還損害其健康安全權益。

  為督促行業企業依法誠信經營,推動遊戲防沉迷與青少年近視防護工作社會共治,中國消費者協會建議,一方面要嚴格落實網絡管理和網路遊戲的相關法律規定,針對當前網路遊戲發展特點和問題趨勢,落實網路遊戲實名制認證,完善網遊分級管理機制,建立網路遊戲信用評價機制,確保相關法律規定得以貫徹;另一方面,要強化執法監督,監管部門針對網路遊戲和網絡技術的發展特點和問題形式適時創新工作手段和督查技術,強化版權授權、內容審查、技術監測、消費者權益保護等監督力度,拓寬監督渠道和投訴受理方式,增進消費者參與意識,打造清朗有序的網絡空間。

  由於多數青少年對於網遊自我控制能力不足,需要家長學校進行教育疏導。為此,中國消費者協會建議,家長與學校要加強密切互動和交流,鼓勵孩子多參與戶外活動,家長應以身作則,在孩子面前儘量少使用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儘量避免學齡前兒童使用,共同培養青少年健康用眼學習休閒方式。而廣大青少年要自覺提高健康用眼意識,多參加戶外活動,少接觸網路遊戲,切勿沉迷於網路遊戲,以免危及視力健康。(記者 王海磬)

相關焦點

  • 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為53.6% 低年齡段近視問題突出
    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為53.6%低年齡段近視問題突出 6歲兒童近視率已達14.5%本報訊(記者代麗麗)小學生近視率為36%,初中生為71.6%,高中生高達81%……今天上午,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了2018
  • 多省份籤訂責任書:力爭兒童青少年近視率每年降0.5%
    責任書提出,省級人民政府從2019年起到2023年,在本省份2018年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的基礎上,力爭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每年下降0.5%以上。資料圖:小朋友們正在檢測視力。教育部指導省級人民政府研製省級貫徹落實《實施方案》行動方案,通過編發簡報、加大媒體宣傳等方式,大力宣傳各地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典型經驗做法,支持各地遴選和建設全國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試點縣(市、區)和改革試驗區,協調專家支持和指導地方開展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工作,積極引導高校特別是醫學院校開設眼視光、健康管理和健康教育等相關專業,擴大相關專業人才培養規模,支持相關高校積極開展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和視力健康管理研究
  • ...總體近視率為53.6%。其中6歲兒童為14.5%,小學生為36.0%,初中生...
    【國家衛健委:超八成高中生近視】國家衛健委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調查結果顯示,2018年全國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為53.6%。其中6歲兒童為14.5%,小學生為36.0%,初中生為71.6%,高中生為81.0%。兒童青少年近視已成為中國視力損傷的主要原因。
  • 今年上半年兒童青少年近視率反彈 「小眼鏡」越來越多,究竟怎麼防?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兒童青少年居家學習生活,戶外活動減少、電子產品使用增多,諸多原因導致兒童青少年近視發生和發展的風險增加,近視率反彈,給兒童青少年用眼健康和近視防控工作帶來了新挑戰。現狀令人擔憂近視率反彈,低齡化越來越突出「9月以來,來找我就診的少年兒童中,近視患者佔了眼科疾病患者一半,去年同期只有三分之一。」
  • 6歲兒童近視率控制在3%左右
    新華社北京8月30日電(記者施雨岑)教育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等8部門30日聯合印發《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提出了到2030年我國6歲兒童近視率控制在3%左右的目標。
  • 青少年近視率已過半 高三學生九成是「小眼鏡」
    最新的北京市青少年近視現狀調查顯示,北京市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為57.3%,高於全國水平(53.6%)。「近視防控任務艱巨。」市疾控中心相關負責人說。小學生近視率增長快去年底,按照國家文件精神,北京市組織開展了全市兒童青少年近視調查。按照科學性、可行性和抽樣代表性的原則,全市共調查107所中小學校,35所幼兒園,共計41029人。
  • 江蘇十個孩子中六個是「小眼鏡」 近視率全國第三
    10月17日,由江蘇省教育廳、南京醫科大學、江蘇省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研究中心主辦,南京醫科大學第四臨床醫學院、南京醫科大學附屬眼科醫院承辦的「2019江蘇近視防控暨眼視光教育高峰論壇」在南京舉行。現代快報記者從會上獲悉,2018年江蘇兒童青少年的總體近視率約為60%,高出全國平均水平6個百分點,居全國第三,防控形勢嚴峻。
  • 教育部:將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納入政府績效考核
    據教育部網站消息,近日,教育部對全國政協委員提出的《關於加強青少年近視防控工作的提案》進行了答覆。教育部表示,已聯合國家衛生健康委等部門印發評議考核辦法,將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工作、總體近視率和體質健康狀況納入政府績效考核,嚴禁地方片面以學生考試成績和學校升學率考核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另外,家長要配合學校切實減輕孩子負擔,不要盲目參加課外培訓、跟風報班,應根據孩子興趣愛好合理選擇,避免學校減負、家庭增負。
  • 我國兒童青少年近視率過半 雷射矯正並非適合所有人
    專家表示:目前無法治癒近視,雷射矯正並非適合所有人據新華社電國家衛健委日前公布的2018年全國兒童青少年近視調查結果顯示,2018年我國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為53.6%,發病形勢嚴峻。此前,對目前存在的虛假、誇大宣傳等問題,國家衛健委等6部門發文,要求從事兒童青少年近視矯正的機構或個人不得在開展近視矯正對外宣傳中使用「康復」「恢復」「降低度數」「近視治癒」「近視剋星」等表述誤導近視兒童青少年和家長。那麼做雷射手術是否能夠擺脫近視?
  • 教育部:兒童青少年近視率每年至少降0.5%
    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王登峰表示,要讓全國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每年下降0.5%以上。 經濟觀察網記者從會上獲悉,中小學健康促進行動的目標中,除了總體近視率每年至少降低0.5%,還有新發近視率明顯下降,學校眼保健操普及率達到100%等。
  • 青少年近視調查系列 | 疫情加劇孩子近視率
    南京醫科大學黨委書記、健康江蘇研究院院長王長青教授介紹說,上半年多數學校推行線上課程教育,導致學生電子產品使用時間增加,兒童青少年近視率反彈增長顯著,全國半年的近視率增加了11.7%,江蘇更高一點。 專家表示,這些年來,江蘇省居民的總體近視率位居全國前列,據有關統計數據顯示:全國近視的平均患病率約53.6%,而江蘇的近視率高達60%,高出全國近6個百分點。
  • 兒童青少年近視率每年降低1%以上 浙江這場「硬仗」怎麼打
    據世界衛生組織2017年研究報告顯示,中國青少年近視率已接近70%。作為教育大省,我省也是近視高發省份。自2018年8月教育部等八部委聯合發布《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以來,我省多措並舉,從推廣近視普查做起,率先開發近視防控信息系統,為百萬中小學生建立視覺健康電子檔案,並承諾到2023年,全省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以2018年為基數,每年降低1個百分點以上。
  • 防控兒童青少年「小眼鏡」 有望納入政府績效考核
    根據意見稿,到2023年,力爭實現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每年降低0.5個百分點以上;將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工作、總體近視率和體質健康狀況納入政府績效考核指標。  「意見稿」指出,到2023年,力爭實現全國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在2018年的基礎上每年降低0.5個百分點以上,近視高發省份每年降低1個百分點以上。
  • ...總體近視率高於全國平均水平!滬發布國內首個中小學生視力篩查...
    &nbsp&nbsp&nbsp&nbsp今天,上海頒布上海市地方標準DB31/T 171-2019《中小學生屈光不正篩查規範》,以進一步規範兒童青少年近視等屈光不正篩查的內容和方法,促進上海兒童青少年屈光不正的預防與矯治,減少因屈光不正帶來的視力損害。
  • 近視率半年增加11.7%,拿什麼保護孩子眼睛
    整體來看,全面開學的條件已經具備,但疫情防控不能放鬆;值得注意的是,半年來的線上教學讓學生們接觸電子產品的時間增多,近視率有所上升——中小學學生近視率半年增加11.7%。(中國新聞網) 開學之際,教育部無論是披露學生近視率情況,還是對新學期相關問題作出解答,顯然都非常必要。
  • 兒童青少年近視「頑疾」到底怎麼治
    日前,記者跟隨教育部相關調研團走訪了多家中小學和醫療衛生機構,進一步了解了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的現狀和問題。 現實:全國近視中小學生或已超1億人 在同仁醫院眼科醫生唐萍看來,近視問題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我們從2009年開始走進校園,就發現小學三年級的孩子近視率超過30%,這已經很高了。」
  • 上半年,我市中小學生近視率反彈
    記者從株洲三三一愛爾眼科醫院了解到,2019年該院對全市14萬多名中小學生的視力進行了普查,結果顯示,株洲中小學生視力不良率低於全國平均水平。但令人有些擔憂的是,上半年的這項數據有所反彈。我市中小學生視力不良率去年低於全國平均水平株洲三三一愛爾眼科醫院作為株洲市青少年近視眼防控基地,承擔了全市中小學生的視力普查工作。
  • 力爭近視率每年下降一個百分點!濟南啟動0—6歲兒童眼保健和視力...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6日訊 我國兒童青少年近視率居高不下、不斷攀升,近視低齡化、重度化日益嚴重,而0-6歲是兒童視力發育的關鍵時期。力爭在政府、醫療機構、學校、家庭、社會等各方面共同努力下,做到早監測、早發現、早預警、早幹預,到2023年兒童總體近視率在2018年的基礎上,每年降低1個百分點以上,到2030年實現6歲兒童近視率控制在3%左右。
  • 天下政協|這三個「短視」是造成青少年近視率居高不下的原因
    9月23日,重慶市政協聚焦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問題,組織開展界別協商。陽光普照的操場上,小學生們正在「五人制足球教室群」邊進行體能訓練;寬敞明亮的教室裡書聲琅琅,黑板面和課桌面平均照度完全符合採光照明衛生標準……協商座談開始之前,市政協委員們首先走進南岸區珊瑚魯能小學,直觀感受到南岸區作為「2018年全國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改革試驗區」,在兒童青少年近視綜合防控上的新突破。
  • 西安調查5000多名兒童青少年 幼兒園大班近視率達11.8%小學40%
    2018年西安市在16所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和職業高中,對5千多名兒童青少年開展的近視基線調查結果顯示,幼兒園大班、小學、初中、高中(包括職業高中)近視率分別為11.8%、40.0%、73.2%、87.2%,距國家2030年防控目標仍有一定差距。